父亲把儿子送到美国:从忧心忡忡到另眼相看

2021-06-02
移民到美国条件 中国移民到美国条件 移民到美国的条件

【www.ym16.com - 移民到美国条件】

当我把九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象是把自己 ** 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天天至少让学生玩二个小时,下午不到三点就放学回家, ** 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没有教科书。

那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教师看见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六年级以前,他的数学不用学了!”面对她充满善意的笑脸,我就像挨了一闷棍。

一时间,真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一生 ** 蠢的一件事。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看着儿子天天背着空空的书包津津有味的去上学,我的心就止不住一片哀伤。

在中国,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换了三个书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

而在美国,他没了负担,这能叫上学吗?

一个学期过去了,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 ** 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笑着给我一句美国英语:“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我的脑门上。

此时,真是一片深情怀念中国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孩子老是能在国际上拿奥林匹克学习竞赛的 ** 。

不过,事已致此?也只能听天由命。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借来的书一边打着电脑,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这叫作业吗?一看孩子打在电脑屏幕上的标题,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大的题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吗?

于是我严声厉色地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

我听了,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了,我真不知道让一个十岁的孩子去做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做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

只觉得一个十岁的孩子假如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就完成了这篇作业。

没想到,打印出来的是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赞成,也没批判,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楞,一是因为我看见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 ** 后列出了参考书目。

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我三十岁。 不久,儿子的另一篇作文又出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

假如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范围可循,这次真可谓不着边际了。儿子真诚地问我:“饺子是文化吗?”

为了不耽误后代,我只好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费了一番气力,我们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覆覆的折腾,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坐在电脑前煞有介事地作文章。

我看他那一心一意的样子,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怎么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但愿对“吃”兴趣无穷的儿子别在饺子、包子上大作文章。

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自由安闲的儿子无疑是把文章作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十页,又是自己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一本本的参考书。

后来,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安排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地。”

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儿子说,老师没为我们感到骄傲,但是她为我们感到震动。“是不是?”儿子问我。

我无言以对,我觉得这孩子怎么一下子懂了这么多事?再一想,也难怪,连文化的题目都敢作的孩子,还有什么不敢断言的事吗?

儿子六年级快结束时,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是一串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

“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

“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假如你是杜鲁门总统的 ** 顾问,你将对美国投原子弹持什么态度?”

“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

“你认为今天防止战争的 ** 好办法是什么?”

假如是两年前,见到这种问题,我肯定会抱怨:这哪里是作业,分明是竞选参议员的前期训练!而此时,我已经能心平气和地循思其中的道理了。

学校和老师正是在这一个个设问之中,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孩子们学习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

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索。

看着十二岁的儿子为完成这些作业津津有味地看书查资料的样子,我不禁想起当年我学二战史的样子,按照年代事件死记应背,书中的结论明知迂腐也当成《圣经》去记,不然,怎么通过考试去奔光明前程呢?

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电脑和微缩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象资料了。

有一天,我们俩为狮子和豹的觅食习性争论起来。第二天,他就从图书馆借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介绍这种动物的录像带,拉着我一边看,一边讨论。

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里去寻找答案了。

儿子的变化促使我重新去看美国的小学教育。

我发现,美国的小学从不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和公式的灌输,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外那个无穷无尽的知识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

他们挖空心事地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生疏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全力以赴去肯定孩子们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本真的创作和尝试。

我常常想到中国的应考教育。想到那些课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的孩子们,想到那些背着沉重的书包、应付繁多的作业、面对严格的考试……它让人感到一种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和束缚。

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该怎样审阅目前的这种教育方式呢?

(文章来源:“欧美风云”微信号)

编辑推荐

悉尼西部住宅起火,英雄儿子救出重伤父亲


悉尼印象6月28日消息,根据报道,今日清晨悉尼西部一家住宅起火,一名男子被严重烧伤,伤者的儿子从屋里成功将伤者救出。

紧急救护中心接到消息后,立即派出6辆消防车,在周四早上6点左右抵达Chester Hill的起火住宅进行扑救。

新州救护车组织的发言人说,当时事发现场还有一名女孩。

发言人表示,伤者约为53岁,在急救人员赶到后“神志清醒、呼吸正常”,被送往Concord Hospital医院接受治疗。他体表的烧伤面积高达50%,烧伤部位包括躯干、手臂、手掌以及大腿上部。伤者据说是两名青少年的父亲,事故中的男孩和女孩都没有受伤。

据称,伤者的儿子试图使用住宅花园里的水管来浇灭父亲身上的火焰。

悉尼西部住宅起火,英雄儿子救出重伤父亲

根据空中拍摄的录像显示,事发地点的单层别墅屋顶已烧至焦黑。

新州消防救火队(Fire & Rescue NSW)的Brad Smith表示,消防员接到电话后在5分钟内抵达现场,当时火势已十分迅猛。

Brad Smith告诉记者,“在这种火势下,伤者处于昏迷状态。人们必须合力将他拉出起火建筑,然后送上救护车。”

奥巴马:从“坏小子”到美国总统


关注他的生父是首批进入夏威夷大学的非洲学生,这位来自肯尼亚的留学生吸引了他的母亲,一个美丽的美国白人少女。相识数月后,两人奉子成婚,因为亲友们反对这桩婚事,他们结婚时根本没通知亲友。但他出生两年后,生父却带着另一个女子回到了祖国。母亲做了那个年代大多数女子不会做的事情——嫁给一个非洲男人、生下他的孩子并且离婚。尽管她以后的生活会非常艰难,但母亲却义无反顾。他后来都说,母亲的性格实在是敢爱敢恨。

离婚后母亲带着他艰难地生活着。后来,母亲认识了继父,一个来自印尼的留学生,于是他们迁到印尼生活。在雅加达郊区,道路上到处是坑,通货膨胀严重,学校里的小伙伴把有着黝黑皮肤、满头卷发,再加上一副肥胖身材的他喊做“黑鬼”。他跑回家向母亲要钱买香皂,想洗掉皮肤的黑色,但母亲告诉他做黑人一点也不需要自卑。

后来,他被送到美国夏威夷,在外祖母的监护下成长。由于他头脑聪明,考上了当地最好的学校。这所学校白人小孩占多数,只有三个黑人小孩,这次他又对自己的肤色产生了严重怀疑,而亲人间的无意举动,更加深了他对肤色的恐惧。

那天傍晚,外祖母很生气地回到家,抱怨等车时遇到一个乞丐,她给了他一美元,但他觉得不够,继续要,她非常恐惧。他好奇地问,以前咱们也遇到过乞丐,你怎么没有害怕过?外祖母气呼呼地说,可这次遇到的是黑人啊!

他呆住了。外祖母脸上自然流露出的对黑人的嫌恶之感深深刺痛了他的心灵,他怀疑如果自己不是她的外孙,她会像讨厌垃圾一样讨厌他。为了让自己自信一些,他向同学们吹嘘说父亲是非洲王子,他自然也是王室后裔。奇怪的是,同学们相信了他的鬼话,他开始神气活现地和人交往。自信又自卑,看似快活实则痛苦迷茫,这就是他当时的心理写照。

很快,叛逆期来了。十几岁的他成了一个瘾君子,他和任何一个绝望的黑人青年一样,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家境是贫穷的,肤色是被人嘲笑的,前途是无望的,成功的道路曲折得连路都找不着。他过了一段荒唐的日子,做了很多愚蠢的事,比如逃学、吸毒、泡妞等,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子”。没人知道拿他怎么办,许多老师都预言:美国所有州的监狱随时向他敞开!

这时,母亲为了考取博士学位,主动到印尼进行人类学工作。他很奇怪母亲的行为,母亲却告诉他,做人要有追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有益于他人,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他一下子就“顿悟”了,重拾丢失已久的梦想——虽然我是个黑人,但我要赢得你们的尊敬。

他认同了自己的黑人身份,努力学习,在考取哥伦比亚大学的同时,还效仿母亲到社区里做义工。他发现,帮助别人真的能获得快乐,尤其是帮助那些弱势的人,自己更能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

所以,大学毕业后,他只在华尔街做了两年的高薪工作,便义无反顾地到芝加哥黑人社区从事社区服务工作。所做的都是些小事,社区的道路、照明、房屋修缮、劳资关系协调等等,尽管琐碎庸常,并且薪水很低,但他事无巨细做得很认真。凭此良好的记录,他考上了哈佛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他像母亲一样,开始为让更多的人幸福而忘我工作。

然而母亲却在这时患癌症去世了。去世前,她完成了长达1000页的博士论文,对印尼农民的分析详细切实,让他读起来心潮澎湃。他在处理母亲后事时发现,在印尼,母亲和周围的人有着极佳的关系。虽然母亲没有给他留下任何遗嘱和遗产,但他却认为,母亲的精神——自信、充满干劲、敢爱敢恨以及极佳的人缘,是多少金钱也代替不了的宝藏。

凭借母亲留给他的精神,他迅速在政坛崛起。在社区工作的经历,不仅帮他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还帮他打败了多名有财有势的对手,成功获选参议员。当他决定竞选美国总统时,这段经历又一次帮助了他。

他自己都没想到,当年冒牌非洲王子后裔的他,有一天居然能成为美国总统。他想到当初自己沉沦时母亲说的话。她说:奥巴马,我觉得你父亲是最帅最聪明的黑人,现在,你代替了他。

从一个“黑小子”、“坏小子”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成长经历可谓是一部活生生的励志片。主演是他,但导演,却是他的母亲。我想,许多人都和奥巴马一样,有过自卑和叛逆,有过彷徨和迷茫,然而奥巴马很幸运,他从母亲身上学到了人生的真谛:对社会的贡献才是衡量一个人生命价值的真正尺度。我相信,我们如果能把握住这个尺度,我们的生命也会和奥巴马一样,快乐且丰富多彩。

父亲节调查:八成美国男人想当父亲


自古以来,结婚生子一直都是人们固有的观念,而在现实社会中,却有相当一部分人结婚后不愿“唱摇篮曲”。其中的原因当然多种多样。今年的父亲节,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有八成的美国男人表示愿意做父亲,甚至愿意主动承担照顾孩子的重任。

在很多中国人的印象里,美国人奉行个人主义,不愿被家庭所束缚,但最新的调查颠覆了许多中国人的误解。美国移民中介介绍,美联社面向近1300名18岁到49岁美国男士的调查发现,八成以上的男性愿意做父亲,而且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认为,为人父母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受访的35岁以下男性91%已经当爸爸,或者说有朝一日肯定会做爸爸。四分之三的男性在当爸爸时已经结婚;88%的现在没结婚但想当爸爸的男性说,有朝一日他们会结婚。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美国男性的家庭观还是很传统的。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更多分担家务活儿,甚至开始给孩子做饭、洗衣服、甚至是晚上起来照看哭闹的婴儿。

皮尤研究中心最近发布调查报告说,美国男人干家务活儿的时间已经从1965年的平均每周4个小时增加到现在的每周10小时,女人干家务活儿的时间从1965年的平均每周32个小时减少到18个小时。当然,其中有家电普及减轻家务负担的因素,但男人更多的分担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不仅如此,男人开始不羞于在公开场合大谈当奶爸的经验,怎么给宝宝换尿布,交换宝宝食品的菜单,俨然以做个好奶爸为荣。37岁的男老师安东尼说,他在学校办公室里经常与女同事议论母乳喂养,女同事都不觉得奇怪。

据了解,美国人并不像中国人通常想象的那么开放,他们的家庭观念还是很强的,尤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以上的人以及比较年长的人。美国有家的男人下班以后继续在外应酬或者泡酒吧的并不多,带孩子去打球是许多美国爸爸业余和周末必做的功课。调查显示,1965年以来,美国爸爸与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增加了两倍。而越来越多的美国女性走出家门去工作。皮尤研究中心本月调查发现,美国家庭有4成主要是靠女人养活的,其中扣除了单亲妈妈的家庭。女人收入支撑家庭的比例确实也有提高,而美国家庭主夫或者宅男的数量虽然目前还只有17万6千人,比例不算很大,但已经是10年前的两倍。美国有18岁以下孩子的父母家庭,三分之二是双职工。女性工作多了,就需要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奶爸当然也就更多了。在大环境的带动作用下,当然也有不少美国移民入乡随俗了。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