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裔不在流连于唐人街 房价攀升迫使低收入者离开

2020-04-23
移民美国有哪些条件 美亲属移民面签经验 移民美国都需要什么条件

移民美国有哪些条件。

相信每一个定居美国的华人对“唐人街”都有着不一样的情感。在美国,多数大城市都有特色鲜明的“唐人街”,挂有中文招牌的店铺、街道标示和中餐馆随处可见,华人商贩在街上叫卖中国货。这些社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游客喜爱。然而,与许多闹市内的社区一样,唐人街也面临着发展和转型的挑战。

一面是传统,一面是现代,唐人街何去何从?

据美国媒体报道,和很多新移民一样,华人来到美国后也愿意在同胞较多的社区落脚,这才成就了唐人街的繁荣。

旧金山和纽约分别拥有两个历史最悠久的唐人街,同时也是最大的华人聚集地。不过,越来越多的华人正迁往郊区,一些高学历的华裔移民甚至直接定居郊区。只有技能水平和语言能力较低的华人对唐人街的兴趣一如既往。

城市区翻新改造是华人移居郊区的一大原因。年久失修的建筑被翻新的高价房屋所替代,房价攀升迫使低收入家庭离开熟悉的老社区,寻找更便宜的地方居住。

就业是另外一个因素。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内,唐人街经济主要依赖于社区内服装厂、干洗店和中餐馆提供的就业岗位。中国进口商品的竞争使众多服装厂倒闭,就业前景黯淡,很多唐人街居民为了生计选择搬到郊区。

华人移民减少成为第三大原因。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使华人看到了国内的发展前景,移民海外的吸引力下降,唐人街的常住人口随之下滑。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唐人街仍然是华裔新移民的文化和经济中心。这里为中国新移民提供了成熟的社区,其他移民群体也将这里视为寻找体力工作的好地方。

美国一政策研究员表示:“新移民仍然将唐人街视为站稳脚跟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他们急需的、不要求英语水平的工作,完备的社会服务和优质的公共交通。”

值得庆幸的是,全美很多唐人街仍然保持着传统文化特色,不仅是游客天堂,也是展示移民打拼、融合新老传统的地方。

建议,办理美国移民后,应该努力提高自身英语水平,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的融入这个国家,结交新朋友。

小编推荐

洛杉矶唐人街点心活动 找回华人移民记忆中的甜


据美国移民中介介绍,在美国圣盖博谷兴起成为华人聚集地之前,洛杉矶的唐人街一直是品尝中式点心的最佳去处。但现在,在唐人街要找到一家正宗的点心酒楼比寻找复活节的彩蛋还难。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非营利性组织华埠商业改进区发起了“唐人街点心节”(Dim Sum Crawl)活动,以吸引点心商家回归。

据美国媒体报道,点心节将于4月18日晚6:30到9:30举行,届时将提供本地品牌的啤酒等。

“在中文里,点心通常是指一些小吃,”华埠商业改进区负责媒体宣传和商业发展的章小姐说,“人们通常将点心当成早午饭吃,但实际上点心的意义远不止此。”

Chego餐馆的主人罗先生月底就将迁往唐人街。章小姐说,像Chego一样打算迁往唐人街的餐馆还有很多。这对于闹市区的人们来说,无疑多了一种选择,人们不用再长途跋涉,就能享受到美味点心。而这一点,恰恰是在圣盖博谷不常见的。

“我当然很喜欢626区(圣盖博谷大部分地区都属于626地区代码),但是我更乐于看见唐人街恢复其特有的生机,”章小姐说。3年前,章小姐搬到唐人街,成为华埠商业改进区的志愿者,去年她成为该组织的员工。

据悉,此次点心节活动对于与会者来说是一个难得的身临其境的美食体验。与会者不仅能品尝到洛杉矶唐人街不同餐馆的各色点心,还将品尝到当地啤酒厂酿造的啤酒(包括4家餐馆和4家啤酒厂的点心酒水)。比较受欢迎的点心包括,小笼包、锅贴、招牌鸡、迷你荷叶包糯米、蒸肠粉。与会者还能收到一个啤酒杯礼物。

移民美国后,你是不是很长时间没吃到地道的中式点心了呢,那这次的洛杉矶“唐人街点心节”活动就可不要错过了,这次的活动绝对让你甜到心里。

悉尼唐人街中国游客“消失”,他们都去哪了?


澳洲旅游局最新公布的数据说,从去年2月份至今,澳洲已经接待了来自中国的107万名游客,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中。不过奇怪的是,在悉尼著名的唐人街上却很少看到来自中国的游客。那么,中国游客都去哪儿了?

走进一家唐人街上的商铺,询问老板淡季的游客是否都是这么少,老板摇了摇头:“淡季?此时正是悉尼盛夏转凉的日子,这是游客的高峰期啊!”记者瞬间糊涂了,悉尼唐人街东面接近悉尼市政厅,南面靠近悉尼的交通枢纽中央火车站,北面对着悉尼著名的“情人港”,并且离海港大桥和悉尼歌剧院都不算远,这样一个地理绝佳的中华文化归属地,在旅游的旺季怎么不见游客?王老板(化名)苦涩地回答道:“悉尼这边不是没有游客,而是游客全让那旅行社给吃了!”

经记者深入了解得知,澳大利亚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尖端的生物科技,盛产多种优质动物制品及生物保健品,如蜂胶、角鲨烯、奶蓟草保肝宁等在中国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因此很多国内来的游客,除了游玩之外就是购买这些商品。旅行社因此看见了商机,与悉尼一些“黑心”保健品店相互勾结,只带游客走进有“合作关系”的保健品店,并且为避免游客比价选购,禁止游客接近唐人街及任何其他附近的商铺。

一位曾在“黑心”保健品店工作过的店员林女士(化名)告诉记者,这些“黑心”保健品店的商品并不是市面上最正宗的产品,其售价却要比市场价平均贵了3到5倍。旅行团带队进入这些店,除导游拿游客消费额的回扣外,旅行团有时甚至让店家按每个游客出人头费,有店家愿出80澳元的(1澳元约等于人民币4.7元),也有店家愿出120澳元,游客就跟商品一样,店家互相竞价把游客买进店里。

来自中国的游客王女士(化名)今年初和她爱人报了一个旅游团来到澳洲。到达悉尼的第一天就向领队表示想去唐人街看看。谁知之前还一直有说有笑的领队马上变了脸,“去唐人街干什么?你们不知道那儿很危险吗?秩序非常差,你们要是被抢了我们可负不了责!”

其他的游客也提出想去唐人街转转的想法时,领队和当地华人导游都以唐人街治安非常差、专卖假货坑骗国人等理由拒绝。当王女士最后执意要自己去唐人街时,导游竟威胁道:“你的护照在我这儿,要是你私自离团,小心我们把你遣送回国,以后永远没法再出国!”导游最后虽勉强让她离队,但竟强行扣押600澳元作为“离队费”。

在回国的前一天,旅游团大巴开了两个多小时到了一处荒郊野外的仓库,仓库内全是保健品与羊毛制品,导游介绍说这是‘全悉尼的最便宜’的正品店”。王女士当时花了800多澳元买了一条驼羊毛被。后来发现,相同的一条驼羊毛被在唐人街的店铺里只卖400澳元。

据知,与旅行社勾搭的“黑心”免税店在悉尼至少有7、8家,并且离市中心都较远。记者寻访设在一家工厂里的商店时,远远就看见厂外停着三四辆旅游大巴。走进店内,只见近500平米的商铺内人满为患,与唐人街商铺的门可罗雀形成鲜明对比。记者对店内售卖的商品价格作了一个比较,同样的商品平均价格却要比唐人街的店铺贵了3至5倍。

此后,记者又来到了一家名叫“金星”的免税店,情况与之前的那家如出一撤,有络绎不绝的旅游大巴在此往返接送游客,店内商品的价格依旧令人瞠目结舌。

据一名旅澳二十多年的华人杨先生说,这种现象不是个例,已经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他曾走进广州一家以办澳洲旅游为主的旅行社,挑选了最热门的5条常规路线,不但没有一条安排经过唐人街的线路,而且澳洲最有名的步行街与购物街都没有包括在内。同样,走到另外一家旅行社连续问了4个旅游线路,情况也都一模一样。

“大陆旅行社、导游、澳洲店铺三者或已形成利益链条,中国游客不去唐人街,甚至在游玩过程中连澳洲的街道都没看清也就不足为奇了。”杨先生如是说。

子女融入不愿接手生意 2百年唐人街何去何从


澳大利亚悉尼标志性的唐人街可能很快就会成为过去式。

“我上世纪70年代来悉尼的时候,这里是一个人与人联结非常紧密的社区——走在唐人街,每个人都认识。但现在,这根本不可能了。”唐人街Haymarket的商会主席西蒙•陈说,他们最喜欢喝早茶的地方现在很可能要消失了。

据报道,悉尼唐人街的消失不是个例,全球的唐人街都在以同样的方式,面临消失的威胁。

过去的上百年里,全球的唐人街都是中国新移民到异国后首选的聚居地。“他们倾向于聚居在一起,做各种生意。” 西蒙•陈说,“但第一代移民的后代通常都努力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一代移民的孩子往往都接受了大学教育,成了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会继续待在唐人街上,接手家里的生意。”于是,这些唐人街上的生意没有人继承,开始渐渐消失。随着时间推移,其他族裔的人到唐人街买下产业或做生意,变化是不可阻止的。”

中国历史协会主席King Fong就是被中国移民的代际变化影响的人之一。1946年,8岁的他就随家人到了澳大利亚。“我父亲到澳大利亚的时候完全不会讲英文,所以我得帮着他料理家里的生意。”

King Fong说,他们开始在狄克逊街上开了一个炸鱼和薯条店,后来变成了杂货店。那时,唐人街所有的店主都来自广东的八大家族。现在,其中一些家族还在,但整个唐人街的生意圈已经离散了。他后来继承了父亲的杂货店,他自己的孩子小时候也在杂货店帮忙,但上大学之后就没有再参与了。比起待在唐人街的店铺里,下一代都更愿意念书,做白领。

其实,澳大利亚的中国新移民数量并没有减少。到澳大利亚念书花费高昂,所以留澳学生往往来自富裕家庭。他们能够负担高昂的房屋租金,不需要住在唐人街,部分留学生甚至可以一到澳大利亚就直接住到当地的富人区。

这些受到良好教育的新移民,英语流利,学历高,更容易找到好工作,在澳大利亚过上富足的生活。如今的中国新移民,跟过去几十上百年那些语言不通、工作选择有限,不得不从唐人街开始生活的移民相比,已经迥然不同。

唐人街要让位给社区发展?

悉尼唐人街只是一个缩影,全球各地的唐人街都越来越东方,越来越国际化。

比如“中国新年”这个词就越来越少用,商家在做市场宣传的时候用“农历新年”或者其他称谓,把日本人和韩国人的新年一起包括了进去。在悉尼的唐人街,现在不只是华人,还聚集了韩国人、日本人、泰国人、马来西亚人以及新加坡人,甚至还有很多白人商店夹杂其中。整个社区的组成都变了,不再是中国人聚居地,商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同时,悉尼乃至纽约曼哈顿的唐人街,都历史悠久,往往位于CBD。全球的这些城市都面临中心城区升级,悉尼的唐人街现在有大量的房产发展项目,很多建筑即将被夷平,给新的广场和社区升级让位。而唐人街的很多华人商家也倾向于卖掉产业,给发展让位。

在城市不可阻挡发展的同时,西蒙•陈希望悉尼市政府能认真考虑,尽量保住这个区域的中国特色。

悉尼唐人街历史悠久

悉尼唐人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18年,第一个有历史记载的中国移民Mak Sai Ying来到悉尼,开了一家名为狮子的酒吧。1851年开始的淘金潮吸引了第一批中国移民,十年间就多达3.83万中国男人——但只有11个中国女人。在当时歧视性的政策下,中国妇女被禁止进入,只有最成功的极个别商人能申请妻子到澳大利亚。当地的中国男女严重不平衡的现象持续了几十年。

那时,除非跟白人女性结婚,否则中国男人没法取得国籍,也不能拥有土地。只有极个别最富裕或者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男子可以娶到白人女性,其他人只能娶不正常或者有犯罪记录的白人女性。

1949年以后,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食物开始在澳大利亚被广泛接受。到上世纪50年代,著名大厨玛格丽特•富尔顿把中餐介绍给了澳大利亚的家庭主妇。顿时,唐人街的中餐餐具需求翻了三倍。

在澳大利亚的华人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经济和社会地位上升,唐人街却随之面临消失的威胁。

悉尼华人的中国文化博物馆计划

作为一个国际化都市,悉尼目前为止还没有“致力于展示移民历史和文化多样性”的博物馆。几年前,西蒙•陈就有了建中国文化博物馆的想法,他已经跟其他华人组织谈过,打算明年向悉尼市政府提交关于建立博物馆的提案,请求资助。他计划申请在即将被清空的Haymarket图书馆所在的地方建立中国博物馆,用于中国艺术品的展示,同时为华人的社区活动提供空间。

对图书馆的使用申请竞争很激烈,如果提案不成功,他打算在唐人街设立交互式的“路边摊”,展示悉尼的华人社区漫长而丰富的历史。

悉尼生活博物馆的馆长尼古拉•特弗博士已经组织过两次关于悉尼的中国移民历史展,但“还有太多关于中国的故事可以讲,太多关于中国历史的东西可以展示。”他说,这些故事应该被解读并被永久保存,让更多民众了解悉尼的中国移民故事和文化多样性。

美国华人移民不再留恋唐人街 向更好的生活走去


相信很多美国移民都应该知道,唐人街曾经是美国华人的主要聚集地,漫步在这个地方,看着各种中文的招牌,中餐馆、中式杂货铺、理发馆,听着此起彼伏的广东话、福建话,你会仿佛置身于中国南方的某个小镇,唐人街曾被视为美国华人的象征。而近年来有一种说法,唐人街没落了。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对的,在美国生活的朋友知道,因为唐人街确实不像以前那么红火了,有些唐人街的店铺更是因为“门前冷落鞍马稀”而关张歇业,而这十几年住在唐人街的华人比例继续呈现减少之势。

现在的唐人街主要作为老侨民的美国生活根据地,另外还有一些新来乍到的文化程度比较低,英语不通的所谓低技能新移民,仍喜欢以唐人街为初来美国的落脚点,因为在这里比较容易找到乡亲和朋友的帮助。与此同时,在美国主要大都会的近郊区,近二三十年来兴起了一大批华人聚居卫星城,这些新兴卫星城更具规模,也更繁华热闹,但华人的密度不那么大。比如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附近的一个区,过去十年亚裔人口从30%上升到39%,在纽约法拉盛,亚裔人口从1970年时的7%上升到现在60%左右,在这些地区,华人已经成为足以影响当地选情的主要少数族裔之一,因此当然更多的华人开始融入普通的美国社区,呈现分散居住的特点。而正是教育的传统,又使得华人成为热衷于住到学区较好的白人聚居地,在纽约的长岛,华盛顿附近的波特马克、萨托布以及硅谷等地,已经表现的相当明显。

据悉,造成华人走出唐人街分散居住的状况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从大的美国生活范围看,美国的社会公平和反种族歧视近几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都知道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美国掀起的排华浪潮使得华人成为备受歧视的族群,尤其是1882年的排华法案,对华人移民、入籍和参与主流事务设立了很多歧视性的限制,唐人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的,在恶劣的外部环境下,华人更要抱团相互扶持,才能在异国他乡生存发展。而几十年来,美国社会对少数族裔的环境区域宽松,使得更多的华人能够不再局限于唐人街的餐馆业、杂货铺,而进入到主流社会谋求更大的发展机会。

另外,美国主要城市过去几十年也都经历了市中心的没落过程,人口纷纷迁向郊区,而市中心不管生活成本还是生活环境,抑或是治安形势都不如近郊区,华人离开唐人街也伴随着一种大的趋势。

还有就是华人移民的构成发生了变化,从当年主要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工,变成了到美留学以后在美国求职、定居的高学历、高技能的移民为主,新一代美国华人移民社会地位较高,经济状况较好,当然也就不会再住在唐人街里,而选择住在环境学区较好、房价较高的社区,因此唐人街风光不再,其实是华人在美国主流社会地位提高的折射,是华人在美国生活越来越好的表现。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