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欲重启商业捕鲸 澳派低级别官员参会遭鲸鱼保护者质疑

2020-03-25
移民条件低 日本移民经验 移民条件低的国家

【www.ym16.com - 移民条件低】

据报道, 9月8日,澳大利亚政府仅派遣一名较低级别的官员出席国际捕鲸委员会(IWC)的重要会议,这使得澳大利亚对海洋保护的承诺受到了质疑。此次会议上,日本试图解除30年禁止商业捕鲸禁令。

据报道,日本作为主席国已向会议提出建议以启动“可持续”捕鲸计划,该计划将结束全球暂停商业捕鲸活动的现状。

澳大利亚海洋守护者协会发言人亚当·柏林表示,虽然澳大利亚政府在IWC会议上继续保持对鲸鱼的保护立场,但他们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反对日本捕鲸。

澳大利亚绿党参议员彼得·威什-威尔森表示,为取消商业捕鲸的禁令,日本花费数年时间向其他国家示好,为筹备本次会议提供各方面支持。如果澳政府没有在会议中进行严正交涉,施加外交压力,那澳大利亚将无法坚守保护鲸鱼和海洋的立场。

据悉,包括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绿色和平组织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内的国际组织正在敦促支持保护鲸鱼的国家团结一致支持“弗洛里亚诺波利斯宣言”,一项更为积极、有前瞻性的保护鲸鱼议案。鲍勃·布朗的基金会计划于9月11日在日本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外,举行抗议活动,以反对日本的血腥捕鲸计划及其打算开启商业捕鲸闸门的意图。

扩展阅读

日本移民生活:在日华人女性频遭家庭暴力的背后


滴答网讯 近日,日本发生了一起日本丈夫迫害中国妻子致死的案件,日本新华侨报网于21日发表评论,摘要如下:

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3月14日,位于日本东京都北区的一所医院接收了一名女性进行抢救,不久之后,这名女性抢救无效死亡。院方依据抢救过程中对患者体征的观看,认为该女性为非正常死亡,遂将此事上报医院所在的东京都警视厅泷野川警察署。

警方经过调查后发觉,死亡的女性是日本人金野昌司的中国籍太太张华(化名),今年43岁。因为对张华整理的房间不满,金野昌司顺手抄起胶带,将张华的双手、双脚捆绑起来,前后长达9个小时。直至接到儿子“妈妈看样子快不行了”的电话,金野昌司才拨打了“119”请求急救。目前,金野昌司对罪行供认不讳,警方正在做进一步调查。

其实,中日跨国婚姻家庭中,华人女性遭受日本丈夫暴力不是什么新奇事。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华人女性与日本人结成国际婚姻后,在家庭内所遭受的家庭暴力比例高达37.3%,这一群体在日本家庭暴力受害者中的比例。这些华人女性往往遭到日本丈夫或者同居男友的殴打和性虐待,有人甚至在怀孕期间仍难逃魔掌,许多人因此而患上抑郁症而自杀。

家庭暴力漫画版(资料图片)

怀揣甜蜜梦想,想在日本找到幸福的华人女性们为何最后成为了日本丈夫虐待的对象?或许,经济上的依靠、文化上的冲突、法律上的无力是主要原因。

第一是经济上的依靠。家庭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内部的“上层建筑”。经济上依靠日本丈夫,是这些华人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内在原因之一。在日本,妇女的经济地位与男子不平等,许多女性都是专业的家庭主妇,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在日华人女性由于语言、技能等问题,就更难找到正式工作,只能在家相夫教子,经济上完全依靠日本丈夫。随着经济越来越不景气,日本男人的生存压力也愈来愈大,许多人就把华人妻子当作了“出气筒”。此次被害的张华就一直没有工作,是标准的家庭主妇。

再就是文化上的冲突。日本的“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一些日本男性将中国妻子当成了自己的附属品和私有财产,稍不如意,就将妻子作为攻击的对象。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就特别活跃,撑起了“半边天”。中国女性的男女平等意识要远远强于日本女性,要让她们像日本女性一般对丈夫服服帖帖,确实很难。这就导致不少日本丈夫觉得中国妻子缺少“女人味”,中国妻子觉得日本丈夫“大男子主义”。当彼此矛盾不可调和时,日本丈夫就会“拿拳头说话”,这也是在日华人女性频遭家庭暴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是法律上的无力。日本政府目前对在日华人的态度主要还是以管为主,基本没有保卫在日华人权利的专门法律法规。再加上司法机构在面对华人案件时执法力度不够,导致许多在日华人女性遭受家庭暴力后,不是求告无门就是无果而终。去年11月,一名受到家庭暴力损害的华人女性向日本警察求助,但警方不是去调查案件情况,而是先审查她的在留资格。在发觉她的在留资格过期后,立刻将她收容并把与她一同逃出来的孩子送交儿童保卫中心。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在日华人女性即使遭受了日本丈夫的暴力对待,也只能忍气吞声。

近年来,日本一再强调要积极推动国际化,展现日本魅力,让更多人来日本喜爱上日本。但假如连在日外国女性的合法权利都无法得到有用保卫,日本的魅力从何谈起?而从在日华人女性的角度来看,打铁还得自身硬。既然来到了日本,就应该积极融入日本社会,掌握独立生存的能力,在遭受不法侵害时也要寻求包括华人组织在内的各方面关心,切不可打掉的牙齿往肚里吞。

遭遇美国教育:鼓励孩子质疑权威


中美教育存在的巨大差异,让我们中国人不得不开始认真反省过我们的教育:中国教育有缺陷吗?假如有,在哪里?应该怎样审阅我们为孩子们提供的教育环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刚教授于2013年出版的《遭遇美国教育》一书中,讲述了其做访美学者时,将的10岁的儿子送进了美国学校,由此遭遇美国教育。本故事为连载,如需查看前几篇,请检索“美国遭遇教育”。美国人有时给人的感觉是有点儿牛气哄哄,什么都敢怀疑,什么都敢问一个“为什么”。我想可能与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相关,没有什么让他们感到恐惧,感到不可“冒犯”。美国的教育鼓励孩子们的挑战精神。孩子进入中学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甚至会问孩子:你认为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有什么局限?托马斯·杰斐逊是什么人哪?他是美国立国的伟人之一,他是美国精神的代表啊!他起草的《独立宣言》不仅被视为美国的立国之基,而且是资本主义 ** 经典的法律思想文本之一。《独立宣言》被多少西方学者视为人类高尚道德精神和杰出聪明的结晶啊!然而老师的这一声询问,起码让孩子们去做几件事情:1.好好阅读甚至要研究一下杰斐逊和他起草的美国的立国宣言;2.认真研究一下各种专家学派对杰斐逊的评价;3.调动学生的思索和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老师告诉给孩子们一种理念:你们可以对世间的一切进行质询,进行思索!包括对“神圣”和“权威”的东西进行自己的思索!我在想,鼓励孩子们在思索中质疑权威,可能不仅是在教授一种奇绝的学习方式,而且是在培养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品质。理性地看待前人,才能更确切地了解前人的建树,熟悉前人的价值,看清前人的局限,由此生发的对前人的评价也才能更加客观。儿子为了回答老师的问题,在互联网上找到《独立宣言》的原文和评价《独立宣言》的各种文章,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他感慨地对我说:“托马斯-杰斐逊 ** 不是一般人!”我问儿子:“他哪儿不一般啊?”儿子当时就朗诵起《独立宣言》的原文来:“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证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儿子接着感慨道:“不可思议!200 多年前的人怎么就能有这样的思想!可能是受到的压迫太深重,才生出了特殊的聪明。”我问他:“你没有发觉他有什么局限?”儿子说:“我没有发觉他的局限,我倒是看到现在人的局限了!”几天后,他把他的作业给我看,题目是《我们今天离托马斯·杰斐逊有多远》,里面布满了现实批判精神。我相信,老师当时对孩子们的提问, ** 不是让孩子们去否认杰斐逊,而是让孩子们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打开眼界,活跃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更深刻地了解历史上的伟人们建筑的宏基伟业,感受这些历史伟人的不同凡响之处,从而激发孩子们为社会、为人类进行全新制造的内心冲动。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