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建议孩子移民去美国读高中?

2021-06-02
去美国移民什么条件 移民去美国条件 移民去美国的条件

【www.ym16.com - 去美国移民什么条件】

国内许多家长挑选移民都是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那国外的教育究竟怎样呢?一起来了解一下美国公立高中学习的课程。

美国教育课程安排?

第一,去美国读高中必须了解美国高中的课程设置以及流程,美国高中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科目的挑选也是多种多样。

这次先为大家整理了美国公立高中的课程基本内容。

学习科目

9年级:英语,代数,体育,运算机,地球科学,世界文明史,加一门选修科目

10年级:几何,英语(语法与写作),生物,世界地理,体育,加一到两门选修科目

11年级:代数,化学,美国历史, 人文科学,运动科学,加两门选修科目

12年级:高等数学,艺术史,制造性写作,运算机,戏剧,演讲,音乐鉴赏,室内乐观赏,加两门选修科目

(备注:上述课程仅供参考,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课程设置)

学期制度:美国的学期时间与中国差不多一致,大多每年9月开学,次年6月学年结束,分春、秋两个学期或者4个学段,每学年包含两个主要假期圣诞节和寒假,两个小假期感恩节和复活节。

学分制度:与中国国内高中不同的是,美国中学实行学分制度,毕业准则即为修满学分,学分通常是每门课一年1学分,半年0.5学分,毕业时需要达到20学分左右,每年需要修5-8门课程。

学生的成绩结果也绝非只取决于期末考试的分数,在美国中学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往往基于考试、作业、小测试、老师评判等部分综合成绩而评估,课堂练习和出勤等因素也会影响成绩的高低,各部分占总成绩的比重由任课老师决定。期末成绩,达到D以上才算及格,学分才可以修完。

毕业要求:美国学生以修满学分为学习准绳。在毕业时,每个学生都必须拥有至少4个英语课学分,4个数学课学分(包括代数,几何),3个科技课学分,1个艺术课学分,3个外语课学分,3个历史课学分,以及2个体育课学分。总学分20分。

素养培养:与传统的国内教育不同,美国教育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合作能力和独立思索能力。成绩也不是只以考试为准则,这样可以培养出拥有综合素养能力的学生,这也是众多家长挑选送孩子出国读书的原因。

持绿卡就读美国的上风?

孩子学费减少:通过投资移民拿到绿卡后,就读公立学校费用至少可以减少一半以上。同时,持有绿卡,也就具备了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和合法工作的资格,可以享受本地学生的各种福利、医疗保证,更可以有家人陪伴身边,这种安全感对孩子身心进展也至关重要。

学金变多:美国许多发放奖学金的机构限定奖学金只适用于“美国人”(包括美国绿卡持有人)。因此,移民美国之后,孩子申请奖学金的机会远远大于海外留学生。

获学生贷款:18岁以上的绿卡持有者可以在拿到绿卡之后申请各种类型的学生贷款。在美国,没有因经济困难而上不了学的人。

就业自由:持有绿卡者在美国工作是不受限制的。为保卫本国人的利益,美国许多工作(高科技、生化、军事等探索、生产、保卫工作)都不对外国人开放,即使外国人具备相应的知识与专长,而绿卡持有者无需担忧。

名校录用率高:在美国,公立中小学是不对国际学生开放的,而拥有美国绿卡后,除了能就读公立中小学外,在大学申请阶段入读 ** 大学的机率也会更大。

以上种种,都是老客户移民美国后的感悟,您想不想要这样的生活?抓紧联系吧!

扩展阅读

到美国读高中能学到什么


近日一项网上调查显示,在有出国意向的中学生里,三成人计划去国外读高中,而其中半数学生的留学目的地是美国。每年4万多美元的学费对很多中国家庭来说已经不是障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而这一趋势也直接导致了美国私立高中录用分数线水涨船高。五年前,一般的美国高中甚至只需进行一个英语水平摸底测试就能入学,而现在美国十所高水平私立高中的录用标准已经提高到托福100分左右。去美国读高中,已经不是“有钱就行”了。

是否该送孩子去美国读中学?去美国读高中与在国内学习有何差异?每年花二三十万人民币毕竟学到了什么?什么样的孩子能适应美国高中?一些正在美国私立高中就读的孩子们的经历,也许能给困惑中的家长们一些启发。

不打领带算“迟到”

美国一些学校有自己的校服,也有很多学校并没有统一的校服,而只是对学生提出基本的着装要求。例如圣保罗学校虽然是一所 ** 寄宿学校,但却并不要求学生穿校服,只要求男生要穿有衣领的衣服,女生不能穿低胸装和超短裙。不过学生们在每周两次的全体晚宴上要穿正装和晚礼服。

有着100多年历史的霍特奇斯中学是全美排名第7的 ** 寄宿制学校。该校对学生的着装要求很严格,特别是男生,要求穿西裤、穿衬衫、打领带。假如哪个学生没有按规定穿着去上课,老师会要求学生回宿舍换衣服,而换完衣服再回来课程已经开始了,就要算迟到一次。有两次迟到就算一次旷课,旷课两次 ** 就要被“禁足”——由专门的老师看着上自习。

聚餐为练交流能力

美国几乎所有的寄宿学校都会有定期的集体晚餐会,这是学校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交流能力的途径之一。

1797年建校的鹿园(Deerfield)中学,学校总共有634名学生,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互熟悉。在这里工作了12年的中国老师说,这就得益于学校的聚餐制度。为了让学生们尽量交更多的朋友,学校每周有四次晚饭和三次中饭都要聚餐,每桌9个学生一个老师,而这样的座位并非固定的,过一段时间就调整一次,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和老师有相互熟悉的机会。

很多中国学生到国外学习 ** 不习性的就是饮食。不过在一些学校,例如霍特奇斯中学和飞利浦艾斯特中学的学生宿舍都有厨房,可以供孩子们自由使用。常有中国学生从学校食堂的沙拉吧里拿了蔬菜、鸡蛋自己到厨房炒着吃。

依据性格安排室友

在圣保罗学校住宿,校方 ** 大程度地尊重学生自己的挑选。学生入学前填写一张宿舍申请表,写出自己喜欢哪间宿舍,喜欢和什么样的室友共处,老师将依据学生填表以及对学生的性格测试来分配宿舍。虽然缴纳了珍贵的学费,学生仍需要自己打扫宿舍,每周学校会进行一次宿舍大检查。

在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飞利浦艾斯特学校,学生宿舍有单间、双人间和三人间三种,一般新来的9年级学生由老师分配宿舍,而高年级学生则可以申请换新宿舍。学校的宿舍即使非寄宿生也可以刷卡进入,以便找同学联络。

鹿园中学的老师大概是 ** 辛劳的,因为全校90%都是住宿生,所以几乎所有老师都要24小时待在校园里。学校要求所有的老师都住校,以便随时照料学生。老师中,住校时间 ** 短的也都有10年住校经历,之后才能到校外去安家。住校老师就住在学生宿舍,一周值班三次,天天早7点45分至晚上11点,随时为学生提供关心。

“游学”课堂设在全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中国古训,在乔特罗斯玛丽霍尔学校得到了 ** 好的实践。作为美国 ** 寄宿中学之一,乔特学校和其他很多学校一样,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和宏伟的欧式建筑,学校里的两幢现代建筑物——艺术中心和科学楼是由世界 ** 的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

乔特学校的学生来自46个国家,全校850人,30%是外国学生。全球文化的融合是这所学校的特色之一。在冬季和夏季,乔特学校分别有10周的“游学课程”,带学生到世界各地游历学习,例如中国、法国、西班牙等。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只需交付机票费用即可。在游历期间,数学、语言、艺术等课程照样天天上,只有科学课因为要做实验,所以需要回校之后再补习。

移民加拿大后孩子读高中需要几年的成绩单?


移民加拿大后孩子读高中必要几年的成果单呢?申请加拿大高中一样必要拿供过往三年的成果单。

申请加拿大高中留学时,有相当一部分的教育局必要学生拿供现在的成果单(若有)和过往两年的成果单。比似,你孩子刚入入初三,还没有初三第一学期成果,那么拿供初一初二的期中期末四个学期成果便可申请。但也有的教育局,亮确表达,必要近三年成果单,这种情形,同样是初三的学生,由于只有2年的成果,因此意见拿供小学6年级的成果单。

对于成果单的要求,不同地区的加拿大公站教育局会有所不同:

- 西暖哥华公站教育局:拿供过往三年成果单。

-列治文公站教育局:拿交近三年的成果单。

-素里公站教育局要求:最新成果单(至少5学期)。

-BC省地区的教育局:似本拿比公站教育局,蓝里公站教育局,暖哥华公站教育局,三角洲公站教育局,枫树岭公站教育局,高贵林公站教育局,维多利亚公站教育局,萨尼奇公站教育局等,要求拿供最近在读学期的成果(若有)及最后两年成果单。

- 安省地区的教育局:似多伦多公站教育局,多伦多上帝教公站教育局,约克公站教育局,约克上帝教公站教育局等,要求拿供最近在读学期的成果(若有)及最后两年成果单。

为什么越来越多澳洲孩子入读双语幼托中心?


据《每日珀斯报》报道,澳洲越来越多的幼托中心(Childcare Centre)拿供双语教育,尚在牙牙学语的孩童已经开始学习第二语言。

一些幼托中心在连续满脚特殊语言群体需求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英语家庭挑选将子女送来双语幼托中心,其中非常包括了中国的澳洲移民,他们期看年幼的孩子能在语言形成阶段学来第二语言。

“家长们开始意识来,你必须趁早为之。”一年前在北珀斯(North Perth)开设瑞典语幼托中心Mama Moose的希恩(Linda Sheehan)说。

她称,幼托中心拥有瑞典裔背景的孩童占30%,但所有的孩子都能从多语环境中受益。

“这不仅仅是一种交流方式,因为他们接触来另一种语言,这有利于大脑发育。”她说。

一样话早教中心Bilingual by Five的弗朗西斯(Joel Francis)表示,早期教学是习得第二语言的 * 方式。

“身为一名语言学习者,我认为其他人可以更轻易干来。年幼的孩子学得轻易,成人学起来更难。”弗朗西斯说。

为什么美国孩子那么自信?


中国的教师和家长,总是用一个孩子的长处比另一个的孩子的短处,因为比到 ** 后,必定使一部分孩子自信心丧失!教育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知识储备,更应该是建立乐观、积极的心态。

1.父母无条件的爱使孩子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自信,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l love)。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美国的父母会对孩子说:宝宝,无论你以后是健康还是病弱、聪慧还是愚笨、听话还是捣蛋、美丽还是丑陋、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你,养育你直至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这就是无条件的爱。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和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无关。

他们爱孩子,尽情地享受孩子的成长过程,享受孩子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用尊重、鼓舞、欣赏、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有父母的爱在后面支撑,孩子在外面不管碰到了什么,都无所畏惧:“我爸妈爱我,肯定我。”他心里非常踏实,知道自己拥有取之不尽的力量,可以面对整个世界。

能做到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他们本身也都是自信的人,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所以不会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或者把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逼着孩子去代为完成。他们知道每个孩子各有特点,会鼓舞孩子做他自己,扬长避短,相信孩子 ** 终都会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自食其力的人。

孩子心中 ** 渴望得到的东西,就是父母的爱、无条件的爱。因为他是父母的宝贝,不是因为他是什么“钢琴神童”或是“数学天才”,或者他得到过什么奖。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学习好了爸妈才会满足,你奥数比赛得奖了爸妈才高兴,孩子心里会怀疑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并学着戴上势利的眼镜去面对爱与关怀。父母如果不切实际地一再对孩子提出高标准,孩子长此以往会变得紧张、焦虑、患得患失。

精神科医生认为: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多数都能从其家庭教养方式中找到症结。父母对孩子性格和情绪的影响超过了学校和社会。

2.尊重使孩子自信

自信,来自自尊,一个人首先自尊,然后才会自信。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价值的肯定,是内在的,只关乎自己的,是外部环境无法撼动的自我认知。

自尊 ** 初是来自外界对他的尊重。要想孩子自信,首先父母和社会都要尊重他。美国学校一直强调“鼓舞教育”“尊重教育”,就是希望学生们建立起正面的自我熟悉,不因和其他人的长处比较而自卑,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的闪光点。也许他学数学不开窍,但是他人缘好,有领导才能;也许他作文不行,但是他画画好,有艺术细胞;也许他不善表达,但是他体育好。老师和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他的长处,并制造机会让他的长项得以发挥,从而确立他的自信。

一位朋友从小到大都是学习尖子,考上了北大生物系,后来在普林斯顿大学拿到分子生物学博士。毕业后在赫赫有名的大制药公司里工作。在公司里她常常感到窝火,因为那些美国同事技术知识都远不如她,却个个自我感觉极好,张口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 ** 深刻的……”“我使这个课题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而她,却总是在找自己的不足,开会时从来没有勇气说出自己做得多么好,实际上她比所有的人贡献都大。她觉得和美国人相比,自己在实力上 ** 强,欠缺的就是一份自信心,因为这个她在公司里失去了很多机会。

等到她自己的孩子上学了,她参与了学校的活动后,感慨万千地说,美国父母和老师对孩子多尊重啊,孩子班上有个脑子明显有毛病的孩子,老师都是一直在鼓舞,十道题做对了一道,老师马上让他到前面将那一道题算给大家看,大家一起鼓掌鼓舞他继续努力,没有分毫的讽刺讥讽。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没有自信吗?哪里像我们小时候,考试没考好,父母说骂就骂,违反了纪律,老师叫你站在教室前面接受大家批判,哪里有一点尊严可言?

她说:“像我这种全校 ** 的尖子生都被打击得自信全无,别说那些差生了,难怪那么多学习不好的同学都要破罐子破摔了。”

美国的成年人把小孩当做大人一样尊重:父母进入子女房间要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其他隐私……这种尊重的精神是我们社会所缺乏的。

一个不被尊重的孩子不仅没有自信,他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因为没有人给他示范过。教育学家们在深入研究后曾得出结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 ** 重要的莫过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孩子们就会有力量克服人生路上碰到的困难,用努力进取的态度去对待人生。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当务之急不是让孩子学认多少字,背多少诗,做多少道题,而是要尊重孩子的细小的感觉,给孩子培养出一份自信心来。

3.赞赏使孩子自信

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有获得肯定与赞赏的需要,如果一个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别人赏识的,自己对别人来说是重要的、有意义的,那么他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愉悦的、自我肯定的感觉。孩子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常常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评价来给自己定位。如果他经常被表扬,他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和自信,觉得自己很优秀很特殊。相反,如果孩子平时听到的都是训斥、挑剔、责备甚至讥讽,一个小小的过错就被家长抓住不放没完没了地进行批判,他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什么都做不好,他就会否认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失去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因此,家长在生活中应当对孩子多一些赞赏鼓舞少一些指责批判,当孩子在某一方面有进步时,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夸奖和赞美,不要害怕会把孩子给“夸得不知天高地厚”“夸得骄傲了”,有自信的孩子都是鼓舞出来的。当孩子遭遇失败或孩子行为有过失时,不能对孩子全盘否认把他说得一无所取,更不能盛怒之下对孩子拳脚相加,这种做法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心灵上留下创伤。

在美国,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都对孩子采取鼓舞赞赏的态度。我女儿上二年级时,有一次,她所在的班级和另外一个班级合作排练一台节目给家长们做汇报演出。那天,在学校的大会议室,两个班的学生家长们都拿着相机摄像机,一排排地坐好。孩子们轮番上台唱歌跳舞、朗诵、演小话剧。我注重到,诗朗诵是大家轮流念的,每个同学的演出机会基本相同,都有三四次独立表演的机会。能力强的孩子会把台词记下来,背着讲,而有些孩子则手拿台词照着念,所有人的表演都得到了家长们 ** 热烈的掌声。

2002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法令。以立法的形式要求学校必须提高所有学生的知识水平,缩小或消灭劣势群体(如贫困学生)和优秀学生之间在学业上的差距。其实,美国的学校不仅仅是在学业成绩上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在文艺体育各项活动中,也尽可能地给所有学生同等的机会,给每一个人参与的权利。

小学的运动会是每一个孩子都要参加比赛的,篮球足球棒球等运动队还有管乐队弦乐队,谁想参加谁就报名,不是根据个人水平甄选的。无论是表演还是比赛,观众们都是掌声雷动给予孩子们鼓舞。

从上一年级开始,班干部就是大家轮流当,上讲台演讲,人人都有资格,怎么讲都行。有的小孩讲话没个章法,磕磕巴巴的,前言不搭后语,老师会表扬他的观点特殊,勇气可嘉。

老师总是千方百计地挑出孩子的长处、亮点,进行表扬,而忽略孩子不足的地方。久而久之,孩子好的地方就会变得越来越好,长处会越来越长。孩子因为自己的长处而得到自信。

** 开始接触到美国学校的老师,我以为自家孩子比较幸运,碰到了一个好老师,后来发现,几乎每个老师都是这样,才知道鼓舞学生发现孩子的长项是老师 ** 基本的素养要求。

美国的父母认为孩子身上显现出的性格行为上的缺点,大多数都与父母的教育不当和榜样欠佳相关。

所以,天下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带孩子的父母。

4.信任使孩子自信

做父母的常常会有意无意否认孩子的感觉,说出不信任孩子的话语。比如孩子说太热了,不想穿外衣,我们会斥责孩子:热什么热?妈妈一点都不热。孩子想佐理端盘子,妈妈马上说:“你端不稳的,看把盘子给打了。”如果孩子抱怨功课难,我们会说:“怎么别人会做就你不会?你一定是上课没有好好听讲。”孩子要尝试一件新事物,有的父母会说:“得了吧,你那两下子我还不知道,别丢人现眼了。”

甚至孩子成人了要找对象,父母依旧不放心孩子的眼光。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人,连父母都不相信孩子的推断能力,他的自信从何而来?

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一再否认孩子的想法做法,就把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一点一点地扼杀掉了。

所以,作为父母,要信任孩子的感觉和推断。如果孩子说热不肯穿外衣,那么摸摸孩子的小手是不是很热。可以替他拿着外衣,等到他需要的时候再给他穿上。他觉得课程太难,和他一起分析难在什么地方,找到症结,帮孩子解开。他想尝试任何事情,都给他机会让他去试,给他充分的信任和学习的机会。

自信,一个人真正内在的自信,是从小培养出来的,而培养的 ** 重要的方式就是父母以身作则,自己先对自己的小孩有足够的信心:不管孩子是否得过奖,不管孩子的考试成绩如何,不管孩子学的是哪个专业、上的是哪个大学,甚至不管他上没上大学,只要孩子有良好的品德修养,知道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将来要干什么,并且踏踏实实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那么,他就会在未来的世界里开发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真正自信的人,不靠学历、工作成就、 ** 、外貌这些外在的价值支撑,他自己认定自己的价值,内心的平和正是来自于此。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