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入境需谨慎 华人携带移动电源遭没收

2020-11-14
入境指南 西班牙西班牙移民条件 移民西班牙条件

入境指南。

专家了解到,近日一名华人在返回西班牙的时候因为托运行李中被查出装有20数部移动电源,因违反了西班牙“禁运”物品条例,所有移动电源均被没收,该名侨胞被带往机场办公室问话。

据了解,周某(化名)已经移民西班牙,在西班牙拥有合法身份。就在今年1月份,周某因有事回国办理,然而,周某在上海机场准备办理登机时出现麻烦。知情人告诉记者“托运行李被查出有问题,周某被带到旁边当场开箱检查,然后查出箱子里面有20多部移动电源。”而随即,机场警方要求周某解释为何携带这么多移动电源,周某则解释称全是帮朋友带的。对此,机场警方当即表示移动电源属于“禁运”物品,随即将20多部移动电源全数没收。

周某向机场警方表示这些移动电源是帮朋友所带,然而机场警方质疑这些移动电源是周某带往西班牙售卖的。而事后,周某在抵达西班牙后也对这次机场出现的麻烦表示纳闷,周某称,在机场办公室接受问话的时候,警方甚至用到了“走私”这一词语,并且,警方人员还表示类似情况一旦出现较大数额或数量的话,那么警方不仅会先行扣留或直接没收物品,甚至还会暂时将人扣押,等待审查问话。对此,周某也向其当地的朋友表示,机场警方明确向他指出,移动电源属于禁运的物品,此前已经有过多次“拦截”现象,警方称有不少往返国际的同胞会随行携带移动电源,少至一两部,多的则如周某一样达到二三十部。对此,警方还表示,目前对这样的行为警方不予以罚款及其他处罚,但今后将可能会有。

警方解释说,民航局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旅客携带锂电池乘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锂电池移动电源(充电宝)按备用锂电池乘机相关规定执行,即严禁放入托运行李,只能随身携带上机。同时,旅客不得在飞机飞行过程中使用锂电池移动电源(充电宝)给电子设备充电。对于有启动开关的锂电池移动电源(充电宝),在飞行过程中应确保其始终处于关闭状态。专家提醒所有移民西班牙、旅行西班牙的侨胞在出入境的时候需要严格遵守出入境的相关条例,才能保证出入境的顺利。

编辑推荐

葡萄牙经济低迷移民政策趋紧 华人赴葡需谨慎


中新网11月30日电 据欧浪网报道,近年来,葡萄牙华人老板开始流行以工作签证的名义从中国申请侨胞出国打工。打工是假,出国是真,被申请人出国之后都要支付十几万人民币的费用。

里斯本某中餐馆老板叶先生今年初以工作需要为由向葡萄牙劳工部申请三个名额,同时在中国家乡找到了三名欲出国的年轻人。

十月上旬,劳工部回信批准了叶先生的申请。在中国的三人拿着批准信前往葡萄牙驻中国大使馆申请签证。十月底,使馆的工作人员发信通知其中两人的申请已被批准,而对另一人的申请未作回复。

据记者从国内渠道探听到的消息,目前葡萄牙驻中国大使馆关于家庭团聚签证的预约已排期至明年一月中旬,关于工作签证的预约则已排至明年五月份。根据记者调查,最近数月,凡是申请家庭团聚签证的侨胞获批准的成功率很高,相反,申请工作签证的侨胞所面对的却是近百分之九十的拒签率。

而在葡萄牙,记者采访得知,目前家庭团聚的申请特别是未成年子女或双亲的申请,审批速度极快,有的当天即能拿到批准信。而工作签证的审理速度非常慢,有的侨胞已经申请了十个月仍杳无音信。

在当前状态下,身在葡萄牙的侨胞应当提醒国内欲借工作签证渠道出国的亲朋好友,在近期内最好不要通过此方式来葡。因为即使你有劳工部的批准信,一旦葡萄牙驻中国大使馆拒签,申请人就会留下拒签纪录。假使经济好转,葡萄牙放宽移民政策,但因为申请人已有拒签纪录,再次申请工作签证的成功机会便会很渺茫。

再者,在目前葡萄牙华人经济极度低迷的态势下,即使有幸来到葡萄牙,能否找到工作,能否找到一份工资合适的工作,都是一个未知数。

据了解,目前从浙江地区以工作签证来葡工作的侨胞,所需费用从十四万人民币至十八万人民币不等,而福建地区侨胞要支付的费用更高达二十万人民币以上。目前葡萄牙华人的工资在相同的工作强度下属于欧盟最低水平,如果经济形式不好转,还有下调工资的可能。再加上欧元兑人民币已经贬值百分之十五以上,想要还清出国费用的话,光靠打工就需要两三年时间。

漂洋过海买地种菜 华人海外“务农”渐火需谨慎


近年来,购买土地做“农民”的新兴职业在海外华人之中悄然兴起。各种华人一掷千金购农地、从事现代农业的新闻层出不穷,甚至还出现了专做华人农地生意的中介公司和经纪人。海外华人做“农民”从何而起?“务农”的前景真的有想象中这么好吗?

海外买地 华人“务农”忙

此前,美国中西部得克萨斯州农地曾创出天价——一名来自中国的投资客以近2000万美元购下巴克耶小镇及其周边约5000英亩农地。虽然这片全额付现的土地以其高昂的成交价格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但事实上,华人海外买地当“农民”的现象并不少见。

据美国当地媒体报道,“9·11”之后,美国人在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纽约州、新泽西州等地经营的50多家大小农场,先后卖给了华人。有些经营得当的华人农场主将农场规模不断扩大,甚至延伸到墨西哥境内。此外,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都随处可见华人农民的身影。

海外华人主要通过种植中国蔬菜为当地中餐馆和农贸市场提供原料,并由此发展出一种特色农业。据一位在西班牙从事种植业的华人介绍,当农民种植蔬菜的利润甚至比开中餐馆还要丰厚。这些蔬菜不仅价格低廉,而且质量好、品种多,顾客早已不仅仅是华人了。

而随着种植范围和市场的扩大,许多华人农民也不仅限于种植蔬菜,开始种植花卉、果木、香料等。据悉,在美国的威斯康辛州有华人种植药材西洋参;在夏威夷也有华人种植作香料用的罗勒;而在亚利桑那州还有华人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观光农业,办起了“农家乐”。华人海外做“农民”,可谓是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市场驱动催生“新”职业

加拿大的一位地产经纪人对媒体表示:“华人投资者往往有着浓厚的土地情结。”诚然,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土地是安身立命之本,但说到做一个“农民”,很多人心里却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似乎在旧职业观念中,农民是和劳累、辛苦、保守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那么,为何许多海外华人将投资目光定格在农场上、希望回归田园呢?

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教授李斧博士在接受采访时分析认为,华人从事与农业相关的职业,主要是市场导向所致。随着海外华人增多和收入的不断提高,中国蔬菜和一些适应华人口味的食品需求增多,这是华人“农民”这一与传统观念相悖的职业出现的原因,也是他们的主要优势。因此,华人农业迅速发展起来,如往年美东地区华人吃的新鲜蔬菜都得靠得克萨斯州、加州、佛罗里达州,乃至墨西哥运到纽约等地,但近年许多新鲜蔬菜已由美东华人农场包揽,有的农场甚至有能力将自产的蔬菜运销到外州。

此外,华人经营的种植业销往国内,比如一些华人种植蛋白成分较高的畜牧饲料草向国内出口,以提高牛奶蛋白含量。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员张应龙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还指出,华人从事农业种植与引人注目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密不可分。很多海外华人希望通过投资农场,将种植出的农产品再销售回国内,以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摒除传统观念的干扰,可以发现,华人“务农”其实存在着巨大的利益空间。兼之各地政府的扶持和支持、适宜的自然环境、相对低廉的土地价格、现代经营管理手段的应用等等,一些华人在市场的驱动下做出与传统职业观念不同的选择也就不足为奇了。

农民难当 投资需理性

诚然,在海外做一个“农民”确实是一个投资和就业方向,但也需要更加理性地分析实际需求,了解当地政策法规,从而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张应龙表示,农场投资本身收益比较慢,很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经营种植实际上相当辛苦。虽然新移民相比于此前而言,有一些人投身于农业种植,但这一产业未来仍然不会过“热”。

张应龙指出,相比于海外华人从事农业而言,当地人甚至做的更专业。因此许多海外华人虽然化身“农场主”,但仍以雇佣当地劳动力为主。而在一些地广人稀的国家如加拿大,一些地方虽然土地资源丰富,但缺乏人力资源,向农场中引进劳工很困难,难以实现集中种植,因此海外“务农”在区域选择上也十分有限。

此外,政府对于土地的大规模转卖通常都较为关注。如有“加拿大谷仓”之称的萨斯喀彻温省就有法律规定,“非加拿大公民或非永久居民,购买该省农地不得超过10英亩,且投资农地的农业企业必须为100%加拿大独资”,对土地购买的条件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华人在海外对土地这种战略资源的投资甚至引发了一些焦虑,法新社此前还将华人在加拿大大肆购买农地与国内农产品难以满足人口需求联系起来,对华人买田的动机产生质疑。

张应龙分析认为,从各种媒体中透露出所谓华人争相投资农业也存在一部分“虚假繁荣”的情况。如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很多华人把投资农地当作一种移民的途径,而农场具体发展如何则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关于“华人海外投资农地”的报道这很大程度上是农地中介公司的策划,其中含有泡沫成分。

李斧也指出,华人“农民”面临着许多挑战,在推广上存在一定难度,但可以作为一种补充性的新职业。无论如何,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海外华人已经树立了更多元化的就业观念。(杨宁 刘书含)

移民入籍加拿大需谨慎看待居住天数


一些加拿大移民落户加拿大后,希望能够入籍加拿大。但是加拿大对入籍很主要的一个要求便是居住天数,如果移民对居住天数计算有误差的话,入籍一般会被拒绝。专家不久前碰到一个因居住天数不够差点不拒绝入籍的例子,与大家做一下分享。

一名长期在海外钻油平台任职的工程师申请加拿大公民入籍,因国税署认定其为加拿大“实际居民”,因此将离境期间算入境内居住天数,公民法官也允许其入籍。移民部认为他有”误导”之嫌,提出司法覆核,但遭联邦法庭驳回。

在海外钻油平台担任钻井工程师的阿布席纳夫因工作的原因,每两周才能回到位于新斯高沙省的家中与妻儿团聚。

为理清自己的居民身分,他向加拿大国税署询问,并在2009年8月18日获得回函,国税署在信中清楚表明,尽管阿布席纳夫长期住在海外,但仍与加拿大维持紧密的居住联系,因此该署认定他是加拿大的”实际居民”。

在税务上,所谓”实际居民”是指纳税人即使离开加拿大,仍被视为加拿大的实际居民,有别于”视同居民”。于是他在公民入籍申请书上将离境工作的天数全部算入在加国境内居住的天数,并附上国税署的信函影本。

审件的公民法庭并未提出异议,只是向阿布席纳夫的妻子查证他是否真的从事相关工作, ** 后核准他的公民入籍申请。

但移民部认为阿布席纳夫在申请表格上隐瞒离境事实是刻意”误导”移民部,审件的公民法官未对其实际居住天数详细查证就核准,于是提出上诉,要求联邦法庭撤销原裁定。

阿布席纳夫向法官表示,他是受国税局信件的误导,以为他离境期间仍算是加拿大”实际居民”,因此无须在申请表格上列出在境外工作的天数。但移民部指其说法不可信,显然是刻意误导。

联邦法官认为”误导”可能是出于无辜、错误或造假,就本案而言,他相信阿布席纳夫是看了国税署的回函认定自己属于加拿大”实际居民”,并非存心造假。且公民法官显然已考量申请人与加拿大仍维持紧密连结,才会做出允许入籍的裁定。于是驳回移民部的司法覆核申请,维持原判。

加拿大入籍在居住天数上要求非常严格,如果对自身情况判断有误的话,很容易遇到上文工程师的遭遇,所以加拿大移民在申请入籍时一定要严格判断自己的身份及居住时间,以避免拒绝入籍的情况发生。

美国EB5骗局频发,投资需谨慎!


EB5是指美国移民的第五种优先签证类别,具有一定资产,并且符合其他一些限制性条件的投资者将资金投资到美国国政府批准的投资基金或合适的商业项目的一种行为。同时美国EB5投资民一直是深受投资者青睐的,即便是排期10年以上依然还是有人申请。

只是除了漫长的排期,EB5移民的风险也相当高。与其他国家的投资移民项目主要将投资放在房地产项目不同,EB5移民规定,投资项目必须具备一定的风险性,如果有什么项目承诺‘投资资金可以确保还款’,这要么是骗局,要么不符合EB5移民要求。

实际上如果EB5所投资的项目是正规合法项目,那么风险一般在可控范围之内。但有些项目打出‘政府合作’、‘有政府背景’、‘政府项目’之类的招牌您可就要当心了。

移民项目确实都是申报给各州政府审批并通过的,但美国各级政府不会为任何项目提供担保,所以项目的运作都由项目方负责,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近几年移民申请排期无限延长,移民审批等待期间,投入的资金必须是处于风险投资中。而且就算是拿到有条件绿卡,在未取消条件限制前,申请人投入的资金也仍然需要处于风险投资中。这些都无形中大大增加了投入资金和移民身份的风险性。

移民骗局频发

以上还只是EB5移民本身的一些风险,如果遇上移民欺诈,那问题就更大了。

据报道,纽约州Chemung County郡警方日前逮捕一名华裔开发商沈力(Tom Shen aka Li Shen,姓名皆音译),检方指控他涉嫌宣传非法酒店,并以绿卡为诱、骗取投资者数百万美元,若罪名成立,恐面临四年监禁,也可能遭到遣返。

沈力是纽约州马头市(Horseheads)的酒店开发商,拥有一家名为Finger Lakes的公司,不久前承包马头市一项新酒店开发项目,并在网上宣传开发项目将提供至少十个全职工作,鼓励投资移民每人投入50万美元资金。

但该报道也指出,沈力进行的土地开发地其实未获政府核可,小型酒店建案亦无法满足EB-5投资移民项目,投资者想以该建案寻求绿卡,只是一场“空梦”。

涉案金额高达千万

这样的诈骗案件并不罕见,今年6月,24名受害者集体状告北加州圣塔克拉拉女商人贝瑟尼.刘(Bethany Liou),指控她从每个受害者收取55万5千美元,投到“金色加州地区中心”(Golden California Reginal Center)却没有为他们办到绿卡,导致血本无归。

法庭文件显示,共有90名华人每人支付55万5千美元投到“金色加州地区中心”,涉案总金额4500万美元。

今年年初,‘著名’律师陈丹虹及其前夫也涉嫌一起移民欺诈,涉案金额高达1300万美元。

针对美国EB5投资移民像这样的骗局并不是新鲜事了,可以说时常发生,所以再次建议各位申请者们在申请时一定要谨慎!

移民网(ym16.com)为您提供最全面最新的移民相关知识和政策,帮助您解决移民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其中《西班牙入境需谨慎 华人携带移动电源遭没收》的内容由移民知识小编2022精选编辑整理而成,希望对您的移民有所帮助,欢迎您通过入境指南专题访问更多精彩移民内容。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