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澳洲:三件小事看人情冷暖

2020-07-13
移民澳洲条件 澳洲创业移民条件 澳洲退休移民条件

【www.ym16.com - 移民澳洲条件】

澳洲生活丰富多彩,自然环境当然没得说。虽然我们也有加拿大绿卡,但还是选择澳洲。可是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是两个概念。好的人文环境更能体现社会整体素质,给人温暖平和的感觉。

几年的澳洲生活下来,总体感觉澳洲社会很平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祥和。我们华人到了海外感觉相当亲切,相互之间的帮助让人感觉很温暖。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三件小事,让我感受到温暖,也让我随时准备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热情的墨尔本

第一件小事儿发生在全家刚刚登陆墨尔本时。初来乍到的我们,对一切充满了新鲜感。刚来也没有买车,干什么都是走路。要知道澳洲虽然交通很方便,但是很少有社区内的便利店。当地人买东西一般都去大一点的shopping centre,开车5-10分钟。我们那时候也没有什么事情,全当熟悉当地环境。所以一般都是走着去买东西,顺便溜溜孩子。

当天买完东西回来的路上,正好赶上天气炎热,大家走的都没劲了。想找个阴凉处休息一下。这时看到一个大house前面有人在修花园,所以就打了招呼。交谈中得知Jam是山东人,留学后就留在了这里。他看我们走的很辛苦,从家里拿出饮料,还给小朋友拿了糖果。并且告诉我闺女,以后每次经过这里,都可以到叔叔家拿糖果吃。开始我们还有些不好意思,但是盛情难却,也就坐在花园里边喝边聊了起来。

作为一个刚到墨尔本的人,举目无亲的情况下,能够受到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招待。虽然只是几瓶饮料,一些糖果,但其意义却不同。这件事情让我感受到了墨尔本的人情。虽然以后我们买了自己的房子,离开了那个区域,之间没有再见过对方。但是几年过去了,这份温暖并未因此减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份小温暖,也值得我们传递。

无私的帮助

第二件小事发生在一天晚上,lp大人开车去超市购物。结果忘记关掉汽车前大灯,导致车子没电。

她也没处理过类似事件,就是反复启动,结果当然无济于事。后来临车位一个女士听到了引擎无法启动的声音。大概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就主动过来说需要不需要帮助。lp愉快接受,但是两人都不太会处理。

车上也没有搭电用的电缆。这时又来了一个人,说车上有电线,可以试一下。三个人忙活半天,把电线接好。对方车子也启动了,但就是无法启动我们的车子。后来那个女的说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充电,自己还要去买东西。就让自己的车子在这里怠速运转,她先去买东西。后来两辆车就这样充电10分钟。再一试还是不行。

后来终于来了一个男的,有这方面经验。告诉他们有两个问题:

第一是电缆不对,必须要用专用的电缆,不然电流不够就无法启动。后来我们也买了一个,常备在车上,随时准备就要自己和别人。

第二是负极电缆接的位置不对,应该接在车身上,而不是电瓶负极上。

就这样换了电缆,换了位置,果然车子马上启动起来了。这件小事儿的感受是在墨尔本遇到困难有人愿意帮忙。而且不用你去求人,大家主动过来帮忙。当天一通忙活,也忘记问她们的姓名。今天在这里对她们无私的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暖心的关怀

第三件小事发生在2017年春节前后。说来也怪,不知为什么,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澳洲感冒高发的时候。女儿也没能幸免,连续发烧14天。

刚开始我们还不以为然,觉得发烧2-3天都是正常。也没有其他症状,所以就硬扛着。结果发烧一周还没好,我们有点着急。另外又赶上我要回国处理一些事情。只剩下lp一人在澳洲,后来她很急了。反复带女儿去GP那里,但也发现不了什么问题。

没办法,GP就给开了一个介绍病情的推荐信,让我们去医院看一下。第一次去医院,对哪里的情况不太了解。lp带上孩子,带了点水就出发了。但是到哪里才知道要排队很长时间。

她们一直在医院等候,由于没带吃的,母女两个都饿得不行。护士也觉得等的时间太长了,就主动说医院提供三明治,去给她们取一些。但是不一会儿回来说,三明治已经发完了。

这个过程中,lp发了一个朋友圈吐槽小朋友生病一直不好。结果Hanna的妈妈(同学家长)看到了。就问现在怎么样了,如果去医院,一定要带好吃的和水,需要排队很长时间。看来人家是有经验的啊!

这时lp也和Hanna妈妈吐槽排队太久。谁知道Hannna妈妈得知她们饿着肚子在医院排队,没多久就带了一大包吃的东西送到医院。她是个营养师,还顺道嘱咐了一下生病期间孩子饮食上注意的事情。

lp和女儿在感觉最困难的时刻,受到别人如此的关心,顿时感觉无比温暖。回家之后就给我发微信,说要好好谢谢人家。让我从国内带东西回来送给他们作为感谢。我听了lp的讲述,也觉得很感动。平时在学校只是有过点头之交的人,关键时刻愿意出手相助,实属珍贵啊!

以上三件小事儿虽然都不大,但让我对澳洲社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个社会少了阶级感,更多的是平等和互助;这个社会让人发自内心的感动;这个社会让人有把温暖传递下去冲动。

扩展阅读

2018年,请为您的孩子考虑这三件事情!


​2018年已经进入了中旬,曾经襁褓中的孩子正在一天天的长大。这期间,或许您曾因为孩子的不懂事感到恼火,也曾因为自己的某些行为欠缺有过歉疚,不管怎样,孩子正在以你没有想到的速度快速成长。

越来越多的家长挑选出国,由此一股美国移民潮袭来。为了孩子,或许您现在就可以考虑这三件事了。

1、在孩子面前,做个好模范。

并不是说父母必须十全十美,但是我们期望孩子能从自己的得与失中总结体会和汲取教训。因为所有你的行为,都将成为你孩子的好样板。

家教严明的家庭的孩子会更强壮地成长,但是父母们轻易忽略的是,他们往往按照自己一时的感觉来随时修改规矩,甚至说一套做一套,这做的结果就是孩子们不知所措,进而对规矩不屑一顾。

2、用准确的方式,来陪伴TA的成长

陪伴是长情的告白,也是贴心的守护。我们都想成为好父母,但是很多时候任凭我们怎么努力,孩子好像总是不太“领情”。问题出在哪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该注复什么?

3、尽你所能,提供给TA好的成长环境。

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有很多,恶劣的生存环境和错误的教育方式是严峻的两种。前者摧残孩子的健康,后者影响孩子的品性。提供给孩子好的成长环境,是每一位父母的天性。

如何给TA好的成长环境?

这一点,在中国难倒了不少父母。避无可避的雾霾天、防不胜防的食品安全,明显是所有父母不期望孩子接触到的环境。至于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场上一直是争议不断。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近年来不仅是中国富豪家庭海外置业移民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中国部分中产阶级也开始刮出了一股美国移民潮。其中,低龄留学移民趋势非常明显,有教育专家指出,孩子出国留学,年龄越小,越需要家人的陪伴。送孩子出国,亲情关怀与教育环境同样复要。

传说中的希腊有三件宝:阳光、海水和石头


希腊,以其古来的雅典神话而著称,其中雅典娜是智慧女神,而代表爱情的则是丘比特!!在这个充满神话与浪漫的国度,如果人生只此一次的婚礼能在希腊进行,那将是一辈子难以忘怀的事,是男人让女人最感动的法子。

传说中的希腊有三件宝阳光、海水和石头。这里四季阳光充沛,被称为“欧洲的阳台”。地中海悠久的海岸线勾画出最美的爱琴海,几乎遍地都是著名的文化遗址。在希腊度蜜月,你的爱情就像在欧洲的文化历史中穿行。

关于爱情,希腊几乎什么都有了——这里有象征承诺的爱琴海,这里有醉人而浪漫的风景,当然,更令人迷恋的是那些古典时代的神话爱情。也别忘记,希腊同样也是爱神丘比特的故乡,遥望夜空的双鱼,小爱神丘比特与凡间少女Psyche的情话仿佛成了耳畔最轻柔的呼唤.

蜜月去希腊,首先当然是去雅典,正如那句西方谚语所说的“你若没看见过雅典,你是傻瓜;你若看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驴子;而你若自愿离开,那你便是骆驼……”从雅典的古典传说中离去,你和你的爱人接下来最好的选择是找一个喜欢的小岛,在爱琴海的浪漫海滩边享受自由自在的好时光。

圣托里尼岛(Santorini)位于基克拉德斯群岛(Cycladesislandcomplex)最南端,虽然面积不大,却是希腊最著名、旅游业最发达的岛屿之一。岛的西部风景优美,悬崖峭壁上,一座座蓝白色的小房子依势而建,像要扑入大海的怀抱。西部曲曲弯弯的海岸线上点缀着巨大的沙滩,海滩有的是石质有的是沙质。有人这样形容如果说爱琴海的基克拉德斯群岛是一串散落在爱琴海里的珍珠项链,圣托里尼就是项链坠子上最耀眼的那颗钻石。碧海蓝天的怀抱里,您可以是诗人、摄影家,也可以是画家,圣托里尼最蓝的天空将从您的手里诞生。

爱她就带她来感受希腊移民生活,这里属于你们。

爱在里斯本的7件小事


只要来过里斯本的人都会大为惊叹,她不愧是 ** 早的global city!她有丰富的大航海历史遗产与中世纪奇观,还有好吃到哭的海鲜和蛋挞,她有忧伤婉转的传统法朵,还有缤纷精彩的现代艺术, ** 重要的是,它的消费水平与其他欧洲城市相比,真的划算到家了。

小事一 听传说

里斯本又名白光之城,city of light。关于它的来历,有一个充满葡国自负精神的神话版本:当年,奥德修斯在漫游时发掘建造了这座城市,因此它历史悠久,光环萦绕。这个故事可能只是吹牛……

但这座建于七座山丘之上的城市,确实有如神助般的明亮发光。来自大西洋的海风吹走暗沉,而塔古斯河又像镜面反射光亮,所以在里斯本生活的人,会感触,似乎每天都是风和日丽啊。

小事二 逛城市

里斯本城市不大,好玩的景点都集中在Alfama、Belem、Chiado几个区,其中,Alfama 是老城,在这里看到城市 ** 初的端倪, Belem是航海爱好者的福地,集中着大航海纪念遗迹,而Chiado是传统商业中心,可以买买买。

小事三 谈恋爱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色调明艳、食物鲜美、情调优美,里斯本非常适合恋人——无论是表白、接吻还是私奔——在这里,恋爱模式全开就对了!清晨来到贝伦塔,以光芒四射的接吻开启一天吧,这座历经千年,象征着葡国兴衰荣辱的建筑不仅外表威严瑰丽,更是大航海时代的航船起始点,可以沿楼梯攀登上去,四目远眺,海风吹拂,趁这时拥吻爱人吧,相信ta不会拒绝使命感召般的庄严甜蜜的。

小事四 吃蛋挞

之后可以牵手步行路过大航海纪念碑,顺路在贝伦文化中心把毕加索、达利的画作都看一遍,再去膜拜热罗尼姆修道院,这座历时100年才建立起来的曼努埃尔式建筑珍宝,混合了哥特式与文艺复兴等元素,不仅是葡国伟大诗人卡蒙斯的灵魂归所,更相传是葡式蛋挞的出生之地,诗、宗教与蛋挞,真是奇妙的混合对比啊。

修道院出门400米就是全球知名的贝伦蛋挞店,只要花上不到10欧就能和ta吃上这个星球 ** 甜蜜的蛋挞啦。

下午乘上金灿灿的28路电车吧,它可是里斯本的宝贝!叮铃铃地带你高高低低地走过糖果色的Alfama老城区——这里简直太适合给对方拍照了。Alfama起初是摩尔人 ** 聚居地,就是他们建造了这种狭窄弯曲通向山顶的鹅卵石窄道,后来摩尔人走了,再后来1755年里斯本发生了大地震,所有的房子都塌了,城区经历重建,鹅卵石窄道却保留了下来,但是这里变成了渔民商贩的天堂,现在这里还是混杂着大难不死的惶惑感还有琐碎日常。

如果你去,会听见老妇人在二层铁丝箍成的阳台边上窃窃私语,会闻见咖啡香从阴暗的窗口飘来。也可以绕开人来人往的圣乔治教堂,去超级美丽的花砖博物馆,这是摩尔人的遗产,现在也是里斯本 ** 美的象征之一。

小事五 喝咖啡

要点层次高雅的恋爱谈资,就来巴西人咖啡馆吧,这家坐落于市中心的咖啡馆据说是20世纪 ** 有影响力的葡国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恍然录》的作者常来的,现在你也可以随意点单,感受下里斯本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是怎样的调性,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小事六 听发朵

夜间应该干点什么?法朵餐厅适合互诉衷肠! Fado是葡语命运的意思,原来等不到水手丈夫归来的女人的悲伤恋曲,这种波西米亚艺术形式从18世纪Alfama工人阶级开始流行,慢慢走向 ** ,Maria Severa,这位死于26岁的传奇女歌手将其发扬,在20世纪,是阿玛利亚·罗德里格斯颂将法朵变成遍及欧洲、日本、南美以及美国的葡国特色。

法朵餐厅列表

a baiuca

一句话推荐:没有舞台、没有聚光灯、没有麦克风,这里是当地出租车司机会停下来舒缓身心的地方,里斯本 ** 为私密独特的体验。

Lisboa, Portugal

营业时间:8:00 pm — 12:00 am

Senhor Vinho

一句话推荐:被称为里斯本 ** 有故事、 ** 为丰富的法朵音乐吧,传统葡式餐点也相当可口,既有鱼肉米饭,又有充满汁水的羊羔肉。

营业时间:8:00 am — 2:00 am

小事七 白日梦

距离里斯本40分钟的车程,是童话般的辛特拉小镇,是拜伦笔下 ** 美丽的小镇,来里斯本基本都会去这里四处转转,它是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佩纳宫和摩尔人城堡所在地,梦幻得如诗如画,可以与德国天鹅堡媲美,这里还有欧洲大陆的 ** 西端——罗卡角,卡蒙斯的“陆止于此,海始于斯”就是献给它的,傍晚在这里看日落,浪漫指数加满了,是不是该求婚啦,就是千万不要忘记多加一件衣服,毕竟都到天涯海角了!

圣诞节不能错过的三件事:杂果派、圣诞树、市场


最近的这几天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元旦,同时还有圣诞节,和平安夜。其实在具有圣诞节的特色国家,英国,就不能错过三件事。

一、圣诞杂果派

虽然有“Mince(肉馅)”在名字里,今天的Mince Pie里其实并没有肉馅,是各类杂果做成的水果派,和约克夏布丁一样是传统的圣诞节食品。

二、圣诞树

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附近有一棵英国最有名的圣诞树,从1947年开始,每年11月从挪威首都奥斯陆砍下一棵大树运来伦敦赠送给英国人民,以表示对英国在二战期间支援挪威的感谢。每年12月的第一个周四,特拉法加广场都会为这棵圣诞树举行亮灯仪式,也被看成是英国圣诞节正式开始的标志——还没有买圣诞礼物的要抓紧了。

三、圣诞市场

英国传统圣诞市场里,巴斯、布里斯托、伯明翰和爱丁堡的圣诞市场都很出名。在伦敦,有各种各样的圣诞市场,有慈善圣诞市场也有变相的设计者展会,跟德国比来,感觉商业味浓过人情味,看多了大同小异。

在英国度过圣诞节的你,就不能错过这三件事,希望你能够买到合适的圣诞礼物,同时也过一个独特地圣诞节。羡慕的朋友也不用羡慕了,我们为你提供专门的移民服务,其中就包括移民英国,快来了解下吧。

在美国上高中 迟到可不是一件小事


说到高中教育,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对于高中学生,管理都是非常严格的,孩子处于青春期这种特定的时间,学校对孩子的人格塑造都是非常重视的。专家介绍,对高中生的管理无非都是规章制度,而中外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面对同样问题时校方不同的关注程度及解决办法上。

办理美国移民的专家介绍,一般来说,国内高中的校规仍然只在理论层面,学校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升学率和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在美国,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公民,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就是遵守规章制度。除了学习成绩以外,美国高中把学校的制度都落在实处,这样一来对于学生素质教育被加强,也为以后学生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学生出了打架之类的事情后,国内学校的处理方法通常是是叫双方家长进行说服教育解决学生之间的问题,而并没有强调学校规定的重要性。而在美国,学生违反校规后家长同样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比如被罚来到学校受训,承担经济赔偿等,严重的会直接被学校开除。

据了解,在美国高中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很容易因为文化方面的差异造成违反校规的情况。学校通常对学生的时间观念要求非常严,上课迟到绝对不是小事情,不是跟老师打个招呼进入教室上课就完了的事。迟到的学生下午放学的时候会被留下来关禁闭。禁闭被关的次数多了就会被停课,而这些相关的处分记录将会对将来大学的申请有所影响。

以上问题都是因为对美国高中的认知不够深入造成的。美国移民专家建议,孩子在美国上高中,一定要重视美国学校的规章制度,多了解学校的相关制度,在进入学校前做足准备,这对孩子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会有很大的帮助。

人在澳洲如何入乡随俗


但凡上了一定年纪的中国人,一定或多或少地收到过邀请函——喝喜酒、满月酒、生日酒、乔迁酒、升学酒、升职酒……品种繁多、次数不定。我在朋友圈里看到过这样的叹息:“唉,今天是我这个月喝的第四场酒了”。

被邀请,一定都是欣喜的吗?一般人都很讲究面子,被邀请了,不去嘛,得罪人;去吧,凑多少份子钱合适呢?300、500、800?太少拿不出手,多了又勉为其难(如:一个月喝4次喜酒),即使是打肿脸充胖子,也不能丢了面子呀。邀请你,即使你无法出席,为了面子你也不能拒绝,只能用微信发“份子钱”。因为你怕别人说你抠门,怕以后不好相见。这样的纠结,这样的赴宴,多少失去了快乐的成分吧?

朋友、同事间的正常交往,有时也会因为所谓的“礼数不周”而“得罪”朋友。比如,去家里玩玩坐坐,喝喝茶吃个便饭什么的,讲究的是和谐、缘分,在乎的是分享彼此的幸福时光。一束鲜花,一个拥抱,就是最好的见面礼,宾主之间都没有负担。但是,也有少数人特别看重“你带来了什么礼物?你招待我吃了什么?”这样的“礼数、习俗”,让相互交往了十几年的朋友,就因为感觉自己被对方“怠慢、轻视”了,而从此断绝往来。

再比如过“情人节”,也让不少工资收入不高的情侣们犯愁。买什么礼物呢?贵的买不起,买便宜的又拍对方误解说:“不爱我”……在这些人的眼里,“贵重”就是“看重”,“档次”就是“层次”,将物质等同于爱情,不少情侣的争吵、分手,往往发生在“情人节”,是“情人节”,还是“情人劫”?相形之下,我更欣赏西方人的简单直白,一朵玫瑰花、一句“我爱你”,就是“情人节”的最佳礼物。

人与人之间,少不了正常的交往,中国本来是个礼仪之邦,正常的礼尚往来,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交往中,落入了“比价值、比贵重、比多少”的俗套,重利益而轻情义,那真是俗不可耐了。

幸福是什么?龙应台说: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我则认为幸福就是与“简单”的人交往,过自己认为“简单”的生活!我来澳洲前后加起来有一年的时间了,多了自由的空间,少了应酬的烦恼,充分感受到了简单的快乐。

我的邻居,是个典型的澳洲人。每逢圣诞节、新年,我们互相会送礼。有时是一个简单包装的杯子(因为杯子上面画有澳洲的小鸟,她希望我认识);有时则是一张亲手书写的卡片,问候加感谢(感谢我让她品尝了中国食品)。我们全家被邀请去她家做客,我按照国人的思维、习俗,想着要送点什么见面礼才行吧?女儿笑我,说不用那么复杂……

老人家用典型的“三段式”西餐,招待我们——餐前小吃小喝(几块饼干、巧克力,两种饮料);正餐(一盘烤肉串、一盘烤土豆饼、一盘小菜,葡萄酒);餐后甜点(自己烤制的草莓蛋糕)。要说简单,真的简单,分量也就比人头数多点点;要说复杂,也复杂,老人家提前一周跟我们预约,宴请当天一早开始准备,买食品、腌渍、慢火烤了大半天,才出品。作客的几个小时,宾主谈笑风生,交谈了解彼此的文化习俗,充分体悟到了“远亲不如近邻”的喜悦。

我在澳洲新结识了不少朋友,不知道是受本地交往文化的影响,还是我们都改变观念入乡随俗了,往来之间大家都随意随心,简单而快乐。我和家人去朋友家做客,也常常邀请朋友来家坐坐。我们的“见面礼”可以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点心,可以是亲手种植的一把蔬菜,也可以是什么都不带,带上一颗快乐的心……这样的交往没有负担,纯粹是因为缘分的天空中,你我相聚在墨尔本,彼此的交流、倾诉,让灵魂有所寄托,看重的是情义无价、真诚美好!

蓝天、白云,一颗简单的心,幸福多多;阳光、沙滩,一段简单的生活,知足常乐。

(三)澳洲新移民抵澳后应尽快办的八件重要事情!


上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新移民抵达澳洲后尽快办理事项的前五项,如果您也成功申请到澳洲移民签证,那接下来的重要事情你也得着手去办理了。快速获取精准移民方案

6、向Centrelink登记

有一系列范围广泛的社会保障付款和服务是通过一个名为Centrelink的政府机构提供的。新抵澳的居民可以向Centrelink登记,以获得寻工、海外技术认证以及就读有关课程方面的帮助。

根据签证类别,大多数新抵澳居民在有资格领取付款之前都受到等待期的限制。您可以与Centrelink联系,了解自己是否有资格获得社会保障付款。

如果您有孩子,就可能有资格获得由政府资助的家庭补助金,帮助支付养育孩子的费用。

7、给孩子报名上学

您应该尽快给孩子报名上学。在澳大利亚,儿童必须从五岁开始上学,一直读完10年级。读完10年级的青少年,在年满17岁之前,必须参加全日制教育、培训或就业 (每周至少25小时)或者参加这些综合活动。

8、开立银行帐户

在澳大利亚,人们通常把钱存在银行、建屋协助会或储蓄互助社。大部份的收入,包括工资、薪酬以及政府津贴等都是直接支付到您的名下的帐户。澳大利亚人使用借记卡从银行帐户取钱,并且买东西时多用来付账。

如果您在抵达后六周之内在银行、建屋互助会或信用社开立帐户,通常只需要提供护照作为身份证明。在六周之后,您就需要有额外的身份证明才能开户,如果您没有足够的文件证明自己的身份,可能就会有困难。把您的税号(TFN) 告诉银行,以避免利息被征收较高的税率。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总结的新移民抵达澳洲后应尽快办理的八件事,如果你也成功申请的澳洲移民签证或正在办理澳洲移民,希望本文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移民如何适应澳洲的风土人情


在到达澳大利亚之前,很多人都会从各种途径了解澳洲或澳洲人是什么样的。而当你到达澳洲后,就会发现这些观点是部分正确,部分错误的——就像你会认为一些澳洲人对你的国家的一些看法有时会被很奇怪的歪曲了一样。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移民如何适应澳洲的风土人情吧。

事实上,澳洲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差别很大,人们的道德观念也有很大差异,开始你会感到很难适应或不满,不过经历多了之后,你就会理解澳洲人的行为方式并且去鉴别它的好坏。而当你充分了解这些以后,你在澳洲的幸福生活才算真正开始。

交谈:学会适应对方的直率

对于中国人来说,对待陌生人时往往会非常谨慎,会用十分尊敬又小心的方式与对方交谈。只有当在熟识了以后,彼此的交谈才会更加随意。不过,澳洲人可并不喜欢这种“委婉”的方式。

澳洲人说话非常直率,有时甚至是你会觉得他们过于外向以致显得莽撞。你也许会被一句很普通的骂人话或说话的方式触怒;比如,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称呼你为“哥们儿”;经常用演讲的说话方式来体现他们的容易接近。有时他们的幽默和玩笑听起来非常怪异。他们的话语有时让人觉得失望,但是请认真听,不要很快就反感。去观察他们互相怎样交谈,怎样反应,去感觉他们的幽默。你不用特意去学他们,但是你需要去理解他们交谈中暗含的意思。总之,要时时刻刻怀有一种宽容的心对待不同的事物和文化。

此外,生活在澳洲的人会注意到澳洲人及其频繁的使用“请”和“谢谢”,而且会出现在不同的场合,所以你也应该经常用这些词。总的来说,当你要求什么的时候,要用“请”,无论是物品,信息或服务;当你接收这些的时候,要用“谢谢”。比如,在商店,咖啡厅或银行,你通常会感谢给你提供服务的人。

澳洲人经常会认为外国人很粗鲁傲慢,因为他们没有用这些礼貌用语,并且提出要求的时候用的是非常生硬的语言。所以,如果你能做到礼貌的去问问题和感谢别人给予的帮助,你会避免这些问题,因为他们会认识到你已经尽力了。

会面:尊重任何一个陌生人

中国人自古就被奉为礼仪之邦,因此“尊敬”的概念在中国人心中也不用过多赘述。尊老爱幼、不顶撞师长、长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等,这些概念可能在很多中国家庭中都是非常常见的。而对于澳洲来说,这里也同样可以称之为“礼仪之邦”,但是它的“尊敬”,跟中国还真有不小的差异。

澳洲人经常很自豪的称自己为“平等主义者”。事实确实是这样,谈话非常随便。比如:学生对老师通常是直呼其名字,态度也不象我们理所当然认为的尊敬。但另一方面,他们对待其他人也是同样的友好和不正式:秘书,实验室的技师,图书管理员和清洁工;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司机;售货员和银行职员等。这些人都给学生提供服务,但绝不是“佣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很有资历和经验的,如果你认为他们低人一等,他们会非常不满。所以,作为一个对澳洲社会很陌生的人,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对每个人都表现足够的友好并给予尊敬。

此外,澳洲人对长辈都会表现出尊重,但是不会象亚洲国家那样正式。他们会在汽车上给老年人让座,或为比自己年纪大的亲戚或朋友提很重的包,但是不会为他们提公文包或对他们的哥哥姐姐表现特殊的尊敬。在家里,和父母争吵是很平常的事情;在学校,学生经常会反问老师;在大学,老师很希望学生对他们的演讲或课本提出批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他们有权力有礼貌地表达出来。讨论是很有价值的,如果你不能确定在这种场合如何表现你自己,那么就坐下来认真看和听,然后再加入进去。

处事:没有大事化小的说法

在中国,“以和为贵”是一个非常被人推崇的处世方式、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经常被人视为化解矛盾的最佳方式,多数人遇到麻烦时都会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甚至吃个“哑巴亏”,但是在澳洲,这一点却非常的不科学。对此,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小A深有体会。

“我去商场买衣服,标价139澳元,划过卡以后,也没怎么仔细看金额就走了,可后来才发现小票上划掉的是199澳元。我原以为是自己看错了,想着钱也不多就算了,可我的澳大利亚同学坚持要带我回去理论,说这不是钱多少的问题,而是你的权利,她这句话一下敲醒了我。”

据王小A介绍,她身边一个中国留学生的经历与之恰恰相反。这名中国留学生在超市打工,因为大意给商品贴错标价而遭顾客投诉,无奈只能自己将商品差价补上。

对于在澳洲生活的人来说,以和为贵可并不是什么太好的生活方式,认真与一丝不苟才是大家最为欣赏的。因此,用你的真诚与细心去面对每一件事情,用谨慎又有正义感的心态去迎接每一个挑战,你会注定会在当地获得更多的尊敬。

空间:释放自己亦要尊重隐私

在中国,“隐私”这个词似乎是最近一二十年才逐步被人所关注的,因此,他给中国人带来的概念还十分有限。然而在澳洲,从年龄到房租,甚至是行走方式这种在中国很随意的举动都是很受当地人看重的。所以,熟悉当地的隐私习惯,绝对是身在澳洲必不可少的功课。

比如,如果你不是很了解一个人,一般你最好只谈一些很随便的话题,如果你第一次见到一个人,就问他的收入,年龄,房租等问题,他会感到很惊讶。如果你对这些问题很好奇,你可以换一个方式,例如:“这个城市的房租贵吗?”或者“一般澳大利亚家庭有几个孩子?”

当然,作为一个对这个国家比较陌生的人,你最好避免谈论有关澳洲政治方面的问题或是直接批评澳洲——至少在最开始,让他们自己去批评,你只要保持你自己的想法。

另一方面,由于澳洲人强调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注重私人空间。所以,一些在中国看似无心的行为,在澳大利亚人眼里很可能成为一种无礼与冒犯:

例如是在超市里,别人在看货架上的东西时,即使他站得离货架有1米左右,如果你要从那儿过,是不能从那个人和货架之间走过去的,一定要从那个人背后绕过去,直接从中间走是非常不礼貌的举动。如果从背后绕不过去,一定要说打搅了,再从中间穿过。这是普遍的礼貌问题

众所周知,澳洲人特别尊重他人的隐私,如果你没有要求,别人不会干涉你的生活或主动给你建议,因此在澳洲除了懂得尊重隐私,也一定要会释放自己。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学校发成绩单,每个人的成绩单都是用信封密封好的,只有你自己和有关老师知道,除了颁发奖学金之类,也一般不予排名。即使排名,也不公布具体分数。一个坏处是当你遇到困难时,不开口说,别人很难知道。因此,如果你渴望被帮助,就应该直接和能够帮你的人表达清楚,否则会使事情越来越严重。事实上许多问题在别人的帮助下,往往是能很快得到解决的。

交友:局限华人圈=封闭自己

近年来,随着澳大利亚留学热的兴起,留学在澳洲本地已逐步成为一种产业,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赴澳留学,在当地留学生中形成一个个小的华人朋友圈,而这个团体也就成为了不少人生活的全部。然而,过多的行走于华人圈中并非是一件好的事情,尽管这里能够让你拥有“家的感觉”。

据了解,在澳大利亚这种中国留学生扎堆现象并不是个案,尤其在悉尼、墨尔本等大城市,这种现象更为多见。留学生在澳大利亚形成华人朋友圈,彼此之间相互照顾,淡化思乡之情、感受家的温暖,本无可厚非,但是,一旦被自己周围的小圈子所囿,刻意减少或者拒绝与当地文化、当地人的接触与交流则未免得不偿失。如果真的如此,很可能出现在海外留学多年仍对当地文化知之甚少的局面,适应异国文化更无从谈起。同时,也容易给当地人孤傲、难以接触、封闭自己的印象,对于自己的生活,成长都没有帮助。

公共场合:切记遵守社交秩序

公共秩序在中国是被经常提及的一个概念,尽管在有些方面,它被执行的并非很彻底。而面对一些破坏公共秩序的人,中国人往往也采取更加“温和”的方式进行回应。不过,在澳洲,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绝对是触犯了大忌,甚至会跟身边的同行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在澳大利亚,许多情况下人们需要排队等候某项服务——在邮局或公共汽车站——澳洲人一般不会排成一个很明显的队,但是很明确自己站在什么位置。一个不明情况的外国人很可能没有注意到,而认为柜台开门或者汽车进站的时候,谁都可以往前挤。这样很可能导致别人对你的不满甚至会粗暴的批评你。所以,一直等候直到轮到你,在你后面的人一样会守秩序。你如果不能确定是不是有一个队(人很少或看上去很稀松的时候),你应该询问一下“IS THIS A QUEUE?”然后再站到自己该站的地方。

在酒吧按照秩序叫饮料也是一个规矩。如果你被一群澳洲朋友邀请在酒吧聚会,其中一人会“叫”饮料给在座的每一个人——他或她会叫并且付钱。你可以依自己的喜好点啤酒,澄汁或可乐,你必须接收并让那个人付钱。因为他叫了就是意味着他请你。当这些饮料喝完了以后,另外一个人会叫并且付钱,很快就会轮到你了。如果你不想叫,只要实话实说就可以了,这没有问题,但是不要在快轮到你的时候离开,这将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参加一小群人的聚会并且在参加之前大概算一算要花多少钱。记住:每一轮都要求自己付钱也是不对的-这种轮着“叫”的秩序是被严格的遵守着的。

事实上,在为人处世方面,由于广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辞让之说对中国人影响深远,含蓄成为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与处世哲学。而谦逊含蓄与直截了当是中国文化和澳大利亚文化的差别之一。因此,如果渴望融入澳洲社会,就必须从思维方式上去做到改变。只有充分的融入到当地社会,充分与当地人接触,才能够真正了解到他们的内心,才能更好的了解到每一个举动的真正意义,从而在内心上去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做到意识上的认可。使自己实现意识上的转变,让自己更加潇洒自如的融入到这个随意又严谨的国度当中。

【人在澳洲】唐人要互相扶持


不久前,到墨尔本住家附近车行看车,偶遇一唐人老大哥,听他自我介绍,是来自香港的华族人。

我们的交谈完全没有语言上的障碍,因为这位老大哥用广州方言与我们交谈。等交谈过后,我们充分了解了我们目标车的性能和车本身所提供的七年保修服务和车行所给出的价钱及服务承诺。我感觉很实在,于是立马决定预付定金买下车。

我为什么不经多家车行比较价钱,就下了定金?是轻率了吗?不是的!只是因为老大哥一句话,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华人感到被人呵护,而没有被蒙骗的唐人大家庭的快乐感觉!

我问老大哥:“我们素不相识,您为什么帮我想得这么周全?”你想老大哥怎么回答我?

他说:“我们都是唐人,不互相照顾和扶持,那不是让鬼佬看衰我们。”就是这么一句很平常的话,感动了我,拉近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马上赢得了我的信任。

定好了车,我们还一起聊了起来。老大哥说,几十年前,他刚来到澳洲时举目无亲,单位里少有唐人。谁来帮你?他踏上澳洲这块土地时,身上就仅有二百块钱,一切都靠自己打拼找生活。常常还会受到白人白眼和排挤。现在不同了,你看,假如没有华人的商店,就根本无法做生意。

老大哥的话,我深有同感。假如没有唐人的互相照顾和互相扶持,受人欺负的是我们华族人自己。

在墨尔本的这些日子里,听到的看到的,都是我们华族子孙在墨尔本生活、工作的趣闻和艰难创业、打拼的真实故事。

像老大哥这样心态的老人很多,处处维护我们华族人的共同利益。这一点,很值得刚到墨尔本的华人或者是年轻一代,在墨尔本生活谋生的华族唐人效仿。

但是我也发现,有很个别的华人老板对自己华族员工很是不善待。比如说,对那些到茶楼打工的留学生,有的老板只给每小时5-8块钱的报酬,而且工作强度又特大,甚至试工三天到一个星期一分工钱不给。有间按摩店的老板,对去求职的华工故意叼难,还要一定持有ABN号才能应聘,甚至试工一个星期没有工资提成,说是学徒没有工钱,或者故意给很低的报酬,有些没有休息日。

有一次,我有幸亲身体验了在墨尔本的华人圈应聘的经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为了体验墨尔本华人社区按摩行业的真实生活,我这个干了多年、在国内持证上岗的高级按摩师,到墨尔本某大型市场二楼一间中式按摩店应聘保健按摩师。

本与老板说好第二天11点整在按摩店里见面谈,结果老板爽约。后找到店长,店长说老板没有空过来,就让他代替老板试手势。他让我先帮他做“neck,shoulder and head”(颈部、肩膀和头部)按摩,我发现这位店长颈部结节很多、劳损严重,便采用拨法、提法、揉法和按法等手法,帮他调理治疗。完后,他又躺在按摩床上,说是让我帮他再做一次背部按摩。(一般试工惯例只做一次)我又先检查一下他的背部,发现他的生理曲线不正常,就象西方人士长期睡过软的床垫,背部脊梁骨隆起而且硬板,说严重一点,就是有一点变形了。这是劳损所致和疼痛之源。我对他说,按摩店员工要懂得互相间调理按摩,不然手法不对、按摩太累会伤及自身。

帮该店长做了两次调理后,他对我说:“工资按四五分成。四五成内,所有费用,如税金什么的都要自己付,店老板一概不包。店有规定,按时间程序操作、收费。员工按到店上班先后,先到先做。等会老板会给你打电话的。”

我回到家后打了两次电话给老板,第二次他接了。老板亲口对我说:“学习一个星期,没有工资。”还说,“店长对我说了,他试过你手法后,说你做得不是很好。”我说:“行,那就听老板的,去学习一个星期也好。不就是白干一个星期吗?我同意。”他说:“那好,那你就等我电话通知,再过来学习。”

直至今天,我仍然没有接到该店老板的电话。

当然,墨尔本的华人群体这样庞大,良秀必然混杂。不足为奇!但我相信,绝大多数华人老板,是讲信用善待唐人的。

在墨尔本的唐人有好几十万。我相信,讲信用、诚实待人的华人老板也为数不少。

像我不久前遇到的福建籍专业家庭装修的唐人老板就是这样的人。他答应你帮工每小时15元,就绝不会给你10元,也不会以任何理由克扣你的工钱。因此,他到墨尔本发展十年八年,绝大部分业务来之于华人同乡,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生活也过得很是快乐幸福潇洒。

这就是生活在墨尔本的唐人老板群体形象。

守信者畅行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一寸信誉,一寸金哪!唐人重情重义,所以,千万年繁衍不息,遍布世界各地。

说到这里,一句话,一部车。完全说明这一点。

故此,我认为,买一部车子,这在墨尔本也是件不小的事情吧?我能被一句话所感动,当场交定金买下,主要就是看为我提供服务的人好,说的实在,能为华人自己的利益着想。我们唐人远渡重洋,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假如不是互相照顾和扶持,哪会有今天华人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成就。哪个族裔的利益,不都是靠那个族裔的族群去争取才能得到?凡是有世界各民族的侨民群居的城市都如此,无一例外。

唐人要互相扶持,扶弱济贫相提携。共渡时艰苦创业,甜来同享华族梦。不为一利偶失仁,大哥良言世代传。但愿海外众唐人,众志成城,共同打拼,明天工作生活更美好!

加拿大移民生活,这些“小事”不容大意!


移民加拿大意味着在一个新的国家重新开始,而这时,在国内的生活习惯和经验可能就不太能用了。初来乍到,在生活方面还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小事”,具体来说,以下的几个方面的表现最明显。

1、斑马线上的红绿灯差距

加拿大斑马线上的红绿灯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跟国内一样,红灯绿灯自动同步变化的;第二种是采用的可控制红绿灯,第三种是没有红绿灯。

中国式过马路的特征是凑一堆就可以走,这在加拿大是绝对行不通的,因为你不但凑不齐一帮人,而且违规过马路被撞了可能还要被罚款。与在国内不同,在加拿大若被发现行人在过马路的时候违反了交通规则而导致被撞,则要对自己的车祸负全部责任。

加拿大人的交通规则意识很高,所以华人在加拿大过斑马线的时候,如果是同红绿灯就按照指示规规矩矩过马路,如果是调节的红绿灯(Amber Lighting),行人按一下那个按钮,信号灯变绿了就能通过。如果是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这种类型斑马线上必须百分之百避让行人,行人直接通过就行了。

2、商场结账差距

一些商场发现有自助结账的通道,你在商场里买了东西,可以自己去称重量,自己扫条码,自己刷卡埋单,整个过程无人监视,这也说明加拿大人的“信用度”是非常高的。

3、儿童需要这样固定在车上

除去开车用电话方面,新的交通法规AB53法案还对儿童安全座椅有了更加细致的规定,原来只未满8岁的儿童要固定在安全座椅中,新法作了进一步的安全要求,如果儿童不满二岁,他们在被放入安全椅时,必须让他们面朝后方,除非该婴儿体重40磅或以上,或身高40英寸或以上。

另外,必须要系安全带,不仅仅是司机,乘客也要系,中国人都习惯了不系安全带,但这个习惯在加拿大一定得改过来。

4、公交车差距

国内的公交车上通常会有一个司机和一个售票员,但加拿大的公交车没有售票员,车上只有一个司机。其次,加拿大的公交站牌跟国内也有差距,你很可能发现站牌上也没写着是几路车以及站名是什么,所以我们只能在地图软件里或者编辑短信进行查询。

在加拿大乘公交很重要的一点是,加拿大公交车是根据乘客的需要停车的。如果你需要在下站下车,需要提前拉绳或者按红色的STOP按钮,事先告诉司机你要下车。等车停稳后你需要推一下门把门才会开,并且在下车前最好说一声谢谢以示礼貌。

其实,除了以上这4种差距,在加拿大移民生活还会有很多让你不适应的细节,但是换种角度思考,这也是另一个国家文明包容的表现。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