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孩子在我家生活,我被震惊了6次

2021-06-01
新移民美国生活经验 在美国移民的条件 美国新移民生活经验

新移民美国生活经验。

孩子接受教育的条件来自于三个大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模拟力极强,又缺乏历练、缺乏独立思索能力、理解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孩子们。所以学校的老师、家庭的父母、社会的公众(主要是舆论宣传渠道——影视和新闻)的榜样力量是极其重要的。言传不如身教,孩子在看着、听着。

去年,孩子高一的时候我们有幸接待了一位美国私立高中的同龄女孩,共同生活了一周。零距离的接触,让我从中美两个同龄女孩子身上看到了我们教育的差距,甚至能想象到孩子将来面对这样的对手时,只有打工仔的命,充其量也就是个 ** 打工仔!

来中国游学的这十几位孩子都是来自Country Day School(乡村走读中学),据说这个学校全部费用来自于富豪们的捐助,只收合符条件的孩子,是标准的 ** 子弟学校。在经过若干个表格的事无巨细的项目填写(细致到父母的宗教信仰、饮食习惯)和层层审核后,我家被确定负责接待其中一位女孩子。WWw.yM16.com

第1次震动

** 次见到这个女孩子,个子比我孩子高出一个头,瘦削高挑,皮肤白皙,脸上露着真挚的微笑,非常动人。 ** 顿早餐我为孩子准备的是扬州包子和小馄饨,孩子们吃的很快乐,美国孩子也使用筷子,说是为了入乡随俗特地学习的。在用餐尾声时,美国女孩跟我说:“这是我吃过的 ** 好吃的早餐,非常谢谢您!”给我孩子做了十几年的饭菜,也没听到啥赞美。被赞美的感觉的确非常美妙,一下子就把我们的距离拉近了不少。我 ** 次被惊到了。

第2次震动

晚餐,我做了我 ** 拿手的西红柿炒鸡蛋、糖醋排骨等三菜一汤,我们边吃边聊,非常快乐。吃完饭,两个孩子依旧在聊天,我开始收拾碗筷,美国女孩赶忙站起来对我说:“Can I help you?"看着这个孩子真诚地样子,我赶忙说:“不用了,你们聊。”我的孩子看着我忙碌了十几年都习惯了,基本是熟视无睹。而美国女孩能为对方着想,瞬间做出本能的反应,看来是习惯使然。我第二次被惊到了。

第3次震动

第二天以后,大家就比较熟悉了,所以一般想问啥就问了。我看到美国女孩子的护照已经很破旧了,就很好奇地问:“你走过了哪些国家?”美国女孩的回答让我第三次被惊到了:“这是我的第三本护照,大概走过了30多个国家。”看着我惊诧的表情,她解释说:“一般假期,我们学校都组织同学出去游学。这次是 ** 次到中国,主要去上海、南京、北京和西安。”这四个都邑是家长和老师们精心挑选出来的,基本代表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我在暗自佩服的同时不由得发问:“你们这样周游世界,学习怎么办?”要知道我们的孩子寒暑假几乎都在各培训点啊。美国女孩看着我孩子一脸的艳羡说:“我们平时的学习任务很重的,天天回家的作业量是5小时。”这个5小时倒是把我丫头给震住了。

在聊到业余生活时,我了解到美国女孩家庭的基本情况:爸爸在自己的企业工作;妈妈基本是家庭主妇,不上班,但是美国女孩强调她的妈妈很辛劳,要负责家里的日常生活、草地、游泳池和直升机的日常养护;哥哥负责洗碗和协助妈妈搞卫生;她则是负责家里两条狗和三只猫的衣食起居。一家人各负其责,井井有条。我们家是爸爸、妈妈要上班,妈妈还要负责全家的生活,孩子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管学习。在对家庭义务和责任方面明显地我们差距很大。

第4次震动

我第四次被惊到的是听俩孩子聊天,我孩子问美国女孩子碰到 ** 惧怕的事情是啥?美国女孩子说是有一年的暑假,几个家庭的父母把几个10多岁的孩子送到原始森林里,没给带水和食物,没有床和帐篷,跟孩子们相约一周后来接。那一周是这个孩子 ** 惧怕的,也是 ** 刺激的。她告诉我孩子为了不挨饿,他们生吃过抓来的老鼠。想想他们的生存能力有多强!

第5次震动

第五次被惊到的是 ** 后一顿晚饭。快要离开南京了,为了尽地主之谊,给美国女孩尝尝 ** 美味的中国菜,我们带她到了南京 ** 繁华的地段----狮子桥,点了获国家金奖的"鸡煲翅",当美国女孩明白是鱼翅做的,她非常果断地拒绝了这道菜:“这道菜我无法接受,动物需要保护。”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甚至是不近人情。我汗颜之余,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第6次震动

饭后,几个孩子相约到四周的电玩城去玩,除了我孩子和美国女孩外,我们还邀请了女儿的两个好朋友:附中和中华的两个小才女。整个玩的过程我是听孩子跟我复述的:“妈妈,太可怕了,美国人太厉害了!一进电玩城,两个好朋友就上去玩了,什么好玩玩什么。看得出平时繁重的学习压力在这一刻被化解了。而美国女孩子拉着我边走边观察什么游戏盈利 ** 大,转了一圈才锁定目标,美国女孩子赢了很多游戏币,分给我们三个,再去找自己感爱好的游戏玩。”我这一次不仅仅是惊了,简直是被震撼了:小小年纪就知道如何做到利益 ** 大化,处处深思熟虑,确实是太可怕了。

我孩子说了一句让我思索至今的话:“妈妈,我们这样下去,以后真的只能是给他们打工的啊......”

精选阅读

女儿在澳洲生孩子,我终于发现了资本主义的狐狸尾巴!


从小知道资本主义万恶,虽然没有体验过,但坚信:无风不起浪,说你万恶,你就万恶!以往对资本主义社会有些间接了解,它的万恶隐蔽得深,我一时没能发现什么。不过近期“贴身”接触,它的狐狸尾巴,就露出了一大截!事情是这样的:我送女儿到资本主义澳洲留学,反复叮嘱她:偷偷把他们的高科技学到手, * 好能学一大把;一旦高端技术在脑子里扎了根,当天就坐飞机回来,不用先看望我,直接去北京,为祖国效力。可恨这小妞,拿到学位后,不但当天没回国,反而捏起拳头宣誓:热爱澳洲,接受澳洲的价值观、世界观……加入了外国籍,变成万恶社会中的一分子,直接为资本主义卖命了。从此我就单方和她断绝了关系。你走你的独木小桥,我走我的阳关大道。女儿又回过头来忽悠我:“虽然我在外国,但我爱的是中国!”前几天,女儿要生产了,即我要走上外公这一重要岗位了,只好假装向资本主义低头,一趟飞机,睡到了澳洲。接下来就说说这女儿移民澳洲生子问题,进了当地医院,发现他们几乎处处和祖国医院对着干,不由得你不火冒三丈。澳洲医生拒绝女儿剖腹产女儿一提出要求,医生就一口回绝:“那不行!”澳洲医学界提倡甚至“强迫”自然分娩。实在生不出来?确实不是伪装的?已经战斗三天三夜了?那可以开会研究,剖不剖由医生决定。嗯,不剖要打无痛分娩针?早就普及了?哼,那么打嘛。华侨虽然不怕痛——我老婆生我女儿就没打——但也不喜欢痛。结果当然就打了针,顺利生下个女娃娃。

让爸爸剪脐带外孙女一出世——可恨她,在一秒钟里,便获得了外国国籍——医生便在脐带上剪了一刀。你剪一刀就剪一刀吧,还硬把剪刀递进女婿手里,让他再剪一刀。歪理是:“新生命诞生的过程,父亲不但要全程目睹,还要具体参与,使生命与生命,贴得更近更紧。”让外行对新生儿动剪刀,尤其这个新生儿是我外孙女,那要你医生干什么!女婿那一刀,算不算帮你们加班?加班不是能赚三倍工钱吗?为什么没有付?

胎盘处置权归自己医生请示我女儿:“胎盘怎么处理?”嗯?什么意思?胎盘的处置权归自己?!我偏要无偿让它归医院怎么的!我们中国医院一直就是这样干的嘛!哪个产妇见过胎盘?提都没人提,仿佛生娃娃,本来就没有胎盘的。拒领胎盘之后,医生给了一截脐带作纪念。有什么用呢?回家再慢慢思考!新生命的 * 抱必须由母亲完成我孙女晓得要吃亏,哇哇大哭着,来到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坠床后既无人擦,也无人洗,立刻就被甩进我女儿怀里。孙女血糊糊的,女儿也血糊糊的。歪理是:“新生命来到世上的 * 抱,只有母亲才有资格完成。擦和洗,都延缓至 * 抱完成之后。”我呸你一大口黏痰!哪有医院不讲卫生的嘛!管你的,反正产妇的血衣,婴儿的血被,都由医院提供,要赔也是医院自己赔自己。

不能让婴儿习惯配方奶头几天,助产师把半截指头伸进我孙女嘴里,轻推针管,让奶水顺着指头滴下去,孙女吮吸指头。每次只喂5毫升。歪理是:“要让婴儿处于饥饿状态,母亲发奶后,便于吸奶。总之,目前不能让婴儿习惯配方奶。”怪不得,生下来6斤半的胖娃娃,出院时6斤,活活饿瘦了半斤。这喂奶用指头,属于土办法吧?我知道wifi的鼻祖诞生在澳洲!“八小时工作日”始于澳洲!磁条技术、黑匣子、太阳能热水器,都是澳洲人发明的!幽门螺旋杆菌还是澳洲人发现的呢! * 体外受精技术获得成功,就在澳洲……别的我不管!wifi,8小时的工作,磁条技术,黑匣子,太阳能热水器,不管!幽门螺旋杆菌,也不管!体外受精技术,更不管!我们都用祖传的体内受精技术呢,古老而实用。我只管我的外孙女!澳洲那么多发达的高科技,有涉及到科学喂奶的没有?为什么不牵出来走两步?

亲密接触每晚,有一个规定动作叫亲密接触。由助产师指导——其实是监督——完成。其时,我虽然刚刚荣升为外公,且不受两届限制,但也被赶到门外站得脚底生根成了一棵老树。因为,室内,女儿孙女都脱掉衣裳,黏在一起,正亲密接触呢!歪理是:“有助于婴儿熟悉母亲,记住母亲,使母乳喂养更加顺利。”我有点想笑。照这样干,待会儿穿起脱掉的衣裳,就不亲密了?嘁!产房和病房都是单间中国人,或华侨, * 喜欢热闹, * 害怕清净。可是偏偏产房是单间!病房也是单间!想找个人挤到一堆说说话,不可能。日子真难混!奇的是议员就住的隔壁,房间和普通病房一模一样。这不是目中无人吗!没把领导干部放在眼里,他们可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啊!顺便说一句,议员是位男性,住在一墙之隔的男科,倒不是来生娃娃的,而是专门来结扎,不要娃娃的。

让产妇喝冰水产妇消耗大,身体弱,尤其这产妇是我女儿,那就更加需要重视。按照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医理论,冷伤脾,更不要说冰。可是,医院每顿配餐,偏有一盒冰激凌。这还不算。居然,助产师端来了400毫升的一大杯冰块,冲冷水,让产妇喝下去。歪理是:“有利于子宫的恢复。”老外自己从不喝开水,直接喝自来水,但也不是喝冰水呀!这不是害人吗!母婴全面体检,达标才能出院几天后,女儿要带着我孙女出院。你想出院?不忙,就不让你出。等医生重新检查一遍再说。来了一堆人,只要想转身,满屋都是外国人的大屁股,让你转不成。医生之外,老护工老护士老护师老什么什么,还在一线冲刺呢。我们注重照顾老同志,老外注重就业机会均等。他们先给婴儿测听力,及其他指标;又继续教母乳喂养,查产妇指标。总之,母婴全面体检一次,达标才出院。既然进来了,不是想走就走得脱的!

常见的不说,说稀奇的。医生,巨手,捏起我孙女的四肢、关节,胡乱揉了好一会,把个小崽崽在空中提来提去,在床上车来车去,看得我们胆战心惊。想起国内新生儿体检,也许没有这些环节,要有,也在背地里干。现在当面做,太不含蓄了!还好,母婴一切正常。出院资料几厚本,医生拿到病房来。患者或家属不去办公室,办公室只办公,医生和病人接触,都在病房。想行贿也没机会下手。医生逐一说明,居然花掉41分钟,像是和久未谋面的老朋友说话一样。其实很繁琐。控诉了这么久,总之,资本主义万恶的狐狸尾巴,被我抓住了!我的苦,诉不完,从小受到过“诉苦大会”“批斗大会”的栽培,还想诉。可是各个房间婴儿的哭嚎比赛,正好开始了!那就出院,回家。医生到家里回访

这就完了吗?没有。一周后,医生 * 次到家里作定期回访呢!医学观察自然是少不了的。其实就是把我的乖孙提出被窝。澳洲的4月,已经是深秋,天凉,照样脱光,连尿不湿都扯了,袜子都扒了,胡乱捏了一回,挼了一遍,把婴儿整哭才完事。

老外不养娇小姐,自己的小孩子,冬天也光着脚到处跑呢。他们从小被捏惯了,被挼惯了,吃苦等于锻炼。也检查产妇。医生只是医生吗?错!她还有一份责任(邻居、熟人,一切能够获得婴儿信息的人,都有这份责任),即考察婴儿生活环境,生活状态,如果离谱,马上干涉别家内政——报警,婴儿就变成“祖国和人民的孩子”了。又完了吗?没有。区福利署妇女儿童官员也要来家里“侦查”;一级级都要来。一级级都来后总完了吧?没有!轻易是不会完的!国家要送福利呢!拿着出生纸,去福利署领生产补助金,领婴儿——也就是我外孙女的——牛奶金吧!那么到底走到哪一步才算完呢?不晓得,在家里等等,再无人来纠缠来理睬,就完了。喂,忘记说一句: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 * 会笼络人心,除了发津贴发补助,去医院看病,生孩子,请护理员,请洗澡师,请催奶师,包括就餐——也即包括那害人的冰激凌, 也统统免费,确实免费。为此我心花怒放,就不管资本主义万恶不万恶,专门先笑了几声:哈哈呵呵嗨!哈哈呵呵嗨!笑声特怪。回想一下,似乎每个人,占完便宜,心情过分舒畅时,笑声都怪。笑归笑,反正资本主义的狐狸尾巴,被我发现了,并牢牢记住了! * 后我宣布:从今天开始,我也坚决反对全盘西化了!不过那看病免费,打无痛分娩针,领牛奶金等这金那津这补那贴之类的规矩,应该留着备用,我不反对。不是被收买了哈,先声明!

我的孩子已经11岁了,还适合移民吗?


很大一部分家长为了孩子能得到优质的教育而挑选欧洲,非常是希腊,有的孩子还很小就申请了移民希腊,其实很多人不晓道,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接触不同的环境其实是非常亮智的挑选。

孩子几岁移民比较合适?国人在做移民挑选的时候,虽然各种因素皆有,但为了孩子的教育、将来以及更好的生活环境,却是多数人挑选移民的主要原因。然后在孩子几岁时办理移民对孩子、对家庭的进展更有利,很多人并不非常了解。停面就来看看孩子几岁移民比较合适吧!

科学家探索发觉,依据大脑的构造,人在9-11岁之前可以学会流利的外语。同时依据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和莫纳什大学的一项探索显示,英语流利程度左右着移民将来的工资水平和升职潜力,而英语流利程度和移民时的年龄紧密相关。越早移民,那么9—11岁移民希腊真的是黄金时期吗?

依据探索显示:9-11岁移民的孩子英语流利程度和在本地出生的孩子无异,而年纪大的孩子移民,平均来说他们的英语水平则不很好。

比如,中国移民家庭中的兄弟姐妹,移民时5岁的弟弟妹妹和已满15岁的哥哥姐姐虽然来自同样的家庭、拥有同样的父母,但前者的平均英语水平和职场收入远远超过后者。

在看移民希腊的条件,对于想带孩子的高资人士来说非常有利,只要投资买房成功以后,父母孩子和配偶就可以申请移民希腊,不过值得注复的是,需要保留房产,5年续签一次。

我为什么选择了美国西雅图?


美国移民分享美国移民生活:在25岁的时候,我开始了一个列表“在30岁前我要完成的100件事情”。里面有几条都是跟旅游相关的。一个是要踏遍各大洲,另外一个是要让足迹留在美国的50个州。“要定目标就要定大目标,假如目标定在星星上,就算失败,也会落在月亮上!” 现在我31岁了,虽然两个目标都还没有完全实现,但收获也不少。在游历了30多个国家,去过了美国46个州后,我坚决的搬到了西雅图,开始了在美国西北角这个翡翠之城(Emerald City)和常绿之州(Everygreen State)的生活。

我喜爱西雅图,并不仅仅因为这里有着强劲的经济,是微软,波音,亚马逊,星巴克,Costco等公司的家乡和总部;也不因为这里四面环山,西接太平洋,中间包含着华盛顿湖,南靠Mt Rainier雪山,空气质量好的可以罐装来卖;也不因为这里不像大多数美国州,没有州和都邑级别的收入税;也不因为这里被评为美国最聪慧的都邑第一名,适合居住的都邑第二名;也不因为这里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狗公园;也不因为这里常年气候亲切,不太热也不太冷;也不因为这里是爬山,水上运动,滑雪爱好者的天堂;更不因为这里有着世界各地来的移民,有地道的中餐馆...

我想较重要的是在这里我在繁华中能找到一丝质朴,在吵杂中能找到一份安静,在高楼大厦旁能找到山山水水,在他乡能找到家的亲切。以前住在美国东海岸的时候总有自己是外国人的感觉,无论英文说得再好,美国朋友再多,永久觉得自己只是一个过客。我在MBA毕业的时候搬去了纽约,在那里居住了几个月。纽约就像一个大锅烩,什么样的人都有。走在街上,左边可能是个乞丐,右边可能就是个亿万富翁。纽约非常繁华和吵杂。她让我失去了自我,丢失了思想,忘记了我是谁。

搬到了西雅图以后,在慢慢探寻这个漂亮的都邑同时,我开始更多地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在这里,我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平静,定义自己的一份成功,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我爱西雅图的原因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喜爱不开车,坐着公共汽车去Pike市场,像游人一样买一条熏三文鱼,点一杯第一家星巴克的咖啡,买一束鲜花的周末。

我喜爱坐在一个不知名的咖啡店,看着四周人来人往的安闲。

我喜爱带着臭熏熏的鸡翅膀,去海边钓螃蟹的清晨。

我喜爱带着我的两只爱犬JD和Jack,去登山的春天。

我喜爱一大早起床,看着窗外的积雪,像孩子一样的惊喜的大叫,然后和朋友家人堆雪人和打雪仗的疯狂。(西雅图很少下雪,所以下了雪大家都非常的兴奋)

我喜爱走在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的的海边,看着潮起潮落的淡然。

我喜爱开着房车,在太平洋101号公路上边玩边露营的潇洒。

我喜爱推着割草机,给自家院子理发的夏日;然后去种的菜园里拔小的可怜的萝卜的兴奋。

我喜爱在华盛顿湖便慢跑,看着水中的鸭子,路边的行人,远处雪山的漂亮。

我喜爱到中国城,挑一家不起眼的中国餐馆,来一顿地道中餐的亲切。

我喜爱每次从外地回到西雅图,飞机场乘务员说“欢迎回家”的亲切。

我喜爱生活在西雅图的点点滴滴。这些点点滴滴让我更多地去珍惜天天的生活,并去查找生命的意义。

(一)从美国梦到加拿大梦,我经历了怎样的移民生活!


同样是位于北美洲的两个国家,美国和加拿大的领土面积相仿,性格却如同冰与火之歌。看似热情却又复杂的美国,看似冰冷却又包容的加拿大,近年来都吸引了海外人士前赴后继在这两个国家追逐自己的“美国梦”或“加拿大梦”。

“美国梦”和“加拿大梦”多少就有些梦想的成份在。当然了,就一个申请过美国移民, ** 终成了加拿大移民的人来说,这两种梦有着实质上的差异,究竟有何不同?

所谓“美国梦”,简单来说,侧重点是前途,理想,与拼搏。在青春年少的那年,我迫切的想移民美国。

所谓“加拿大梦”,则更侧重自力更生,主要中心思想是平凡可贵。在经历世事的深沉后,我选择移民加拿大。

梦想就是一种让人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甚至其可以视为一种信仰。

说道“美国梦”,一直激励着世界各地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或移民美国或求学或工作,他们放弃故土,历经千辛万苦,为的是来到这片土地创造自己的价值。他们坚信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即可迈向繁荣。

就算纽约,芝加哥等 ** 都市现在已经饱和,每年仍然有数万人,尤其是满怀抱负的年轻人趋之若鹜。他们带着信念的力量,在美国奋斗,成功者从此改变一生,失败者也并不是丢盔卸甲,因为这段经历将会成为他们 ** 好的导师,日后东山再起,有何不可?

(二)从美国梦到加拿大梦,我经历了怎样的移民生活!


相比于美国,加拿大美不胜收的风景伴随着寂寞;高品质的生活也伴随着少不了的日常开销。更加预料之外的是,与纽约、芝加哥,甚至是国内一线城市相比,加拿大的机遇少的可怜,一夜暴富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有个加拿大移民曾笑言道,早上起床,望着窗外的大海与高山,觉得心旷神怡却略显审美疲劳,于是他选择驾车去更远的地方,十个小时后,他看到的依然是大海与高山。的确是这样,在加拿大的土地上跨过山和大海,看到的始终是另一座山,另一片海。

平凡的日子里渴望激情,久而久之又会适应这样的平凡。驾车行驶在加拿大西部的村落,村民们过着自给自足,采菊东篱下的生活;驾车行驶在加拿大的城市中,星罗棋布的小别墅间,人们过着的还是相似的日子。

移民加拿大后会了解,在这片土地上没有浮躁,鲜有拜金,即便时常会不甘于平凡,但谁也不会抵触平凡,因为平凡不是孑然一身,而是心如止水。如果想吃水果,与其等待超市里上架,不如驱车前往近郊的果园亲自体会摘水果的乐趣。那里的水果价廉物美,保质保量,比超市的强上许多。这本是本地人的习惯,但近些年来这样的“好习惯”也影响到了加拿大移民,于是在水果园里能看见来自世界各地的身影。

总之,在加拿大这个地广人稀的国度里,在方方面面都需要尝试主动的获取而非被动的等待。开始的时候不免觉得厌倦,认为短时间内想让自己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是天方夜谭,但当自力更生的乐趣逐渐显现,自己便成为了生活的主宰者。

从美国梦到加拿大梦,就这样从激情到平凡,我在对的时间过上了恰到好处的生活。正如当年我迫不及待的想移民美国一样,如今我过上了加拿大移民应该有的平凡生活。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