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国课堂文化?

2021-05-31
移民美国的条件是什么 移民美国条件是什么 美国移民条件是什么

移民美国的条件是什么。

在美国,教授的授课方式有两种:演讲(Lecture)和研讨(Seminar)。但是无论是这两种授课方式中的哪一种,都与中国授课方式大不同。那么,要先了解美国的课堂上课方式,必须要先了解美国大学的课堂文化。

课程纲要Syllabus

或许对中国学生来说很生疏,但是它在美国大学的课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门课都会有一份Syllabus,在正式上课之前,学生就会得到这份课程纲要。 ** 重要的是,学生必须要学会研究这份资料,上面有教授的信息,联系方式,以及他/她可以预约的时间,必须要的课本,选读的课本,并且还有每节课的预习内容,上课内容,计分方式,各类作业,完成作业的方式以及提交due的时间。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所,每个学期开学的 ** 周也被称为 “Syllabus Week”。当学生研读了每份Syllabus之后,他们就大致了解了要怎么上这门课,要准备什么资料,作业内容,作业什么时间做, 怎么做之类的。学生可以依据这份Syllabus 来决定是否要连续挑选这门课或者这位教授。

课堂积极性

美国是一个自由自主的国家,同时他们认为两个成年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所谓的上下级之分。而且,作为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可以给教授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表明你对于今天所学习的内容是预习了的,同时也表明你是一个有独立见解的学生。同时,教授认为作为学生你为这节课买单了,你就有权利在任何时候通过他来得到你应该知道的答案。虽然可以随时提出疑问,和分享观点,甚至可以直接称教授的名字,但是绝不意味着美国课堂是随意,没有规矩的。上课不能迟到,听课不开小差,不能玩手机,不私下进行交流,这些基本的事情是展现一个学生对于老师以及其他同学的尊重。

考试方式大不同

考试方式有很大的不同。美国才不会用Exam成绩去衡量一个学生,想想也是,因为除了Exam,我们还有Teamwor等多样化的考试形式能够全面的提高一个学生的能力。而在这些考试形式之中,Teamwork应该是美国课堂之中的“老大哥”。

美国教育不仅仅是需要一个有足够学习能力的学生,而是期望培养一个具有学习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的学生,Teamwork就可以很好的展现一个学生的能力。在美国大学课堂上,总会有几个作业是通过小组来完成的。有些甚至在开学 ** 节课就分好了小组,然后这一个学期就是固定的小组成员来完成几个不同的项目。小组成员课上或者课后进行讨论,分工协作, ** 后汇总成果。当一个项目完成了之后,小组成员都需要在台上做presentation,向教授以及学生展现你们讨论的结果,同时台下的学生以及教授会提出他们的问题。这一项的比重占Final Grade很大一部分,有的甚至直接能决定你是否通过了这门课,因为许多课程是不设有课堂考试的,Teamwork以及presentation就是这门课的Final。同时这项作业是没有对与错之分的, ** 主要的目的就是教授期望 看到小组成员是如何展现自己的学术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同时,学生可以与教授预约,在与教授的课下见面讨论中,让教授记住你,假如学生能够利用好这段时间,向教授展现自己的学习态度也是特别不错的挑选。

学术诚信

对于学术诚信的要求是特别严格的。需要注重的是,每一份Syllabus的 ** 后都会指明不能抄袭,需要学术诚信。不论是在哪个阶段的学习,诚信在美国的教育领域都是 ** 重要的,学生可以没有拿到好的成绩,但是 ** 不可以有抄袭作弊的行为。抄袭,作弊在美国人眼中就是学术犯罪,严峻的话可以开除学籍。因为还是那句话,学校期望每一个学生的答案以及提交的paper能够反映他/她的个人理解,并无对错之分。这个也是跟中国的课堂不太一样,学生抄袭了,作弊了,只是容易的处罚一下,并没有特别严厉措施。而在美国,学生写paper的时候,做PowerPoint的时候,在 ** 后都需要标出引用的出处,包括作者,出版时间,文章/书籍名字,网址/页码,等等比较具体的信息。这样的话就是表明学生是用其他人的观点为他/她自己的观点来做支撑。所以中国学生必须要在了解这项规则之后才能开始学习。

美国课堂是生疏而又有味的,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和积极的态度来适应美国课堂的文化,你的学习生活就会变的特别有意义,并且能收成许多。

小编推荐

启发:从语文课堂看美国教育(二)


杨林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语文组教师。曾发表万言信《这样执着,毕竟为了什么》,探讨当下教育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思索。此文作者环绕《美国语文》这本书为题材,以语文教学研究为出发点,分析了美国的教育为什么会在全世界范围内教育领先,废话不多说,让我们在文章寻找答案吧!

让学生学会真思索

美国语文在每一篇文章后都有“阅读理解”与“思索”,其设计都是紧扣教材,力求让学生通过思索这些问题真正理解作品,比如梭罗的《瓦尔登湖》(节选)后的练习是这么设计的:1.梭罗在想象中做了什么事情?2.梭罗为什么住在森林里?他 ** 后为什么离开森林?3.他从他的“试验”中学到了什么?4.梭罗对那些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提出了什么忠告?

这种提问法和中国大陆的语文教材区别并不大,就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把握这篇文章,只不过美国语文的设计更细致,更科学,教师只要带着学生把这些问题搞清晰即可了解课文内容,这就使课堂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以 ** 大限度地降低因为教师不同而带来的教育效果的不同,不像中国大陆的语文课,好坏全在于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际操作。

美国语文也鼓舞学生大胆质疑课本。比如在《一个美国农民的来信中》有这样一句话:“在这里,他的辛勤劳动与他获得的报偿是平等的,他的劳动是建立在自然和自利的基础之上的,难道还需要更大的诱惑吗?”课后思索题这样设计:“克雷弗科尔暗示说,自利是一种有价值的品质,因为这能促使人们更勤劳地工作。现代社会普通将自利作为一种值得赞扬的品质吗?为你的回答做出解释。”这样的问题设计可以充分实现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索能力,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从教材编写看,美国人很有职业眼光,从小就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比我们的教育要早许多年。我们的许多大学生毕业时才考虑自己应该做什么,而美国教育从小就让学生不断发觉自己、熟悉自己。比如本课在“扩展”部分设置的“职业连线”题目:今天的旅行社和假期活动组织为想回归自然的人们设计假期。为什么这样的旅行很有吸引力?这就把对课文《瓦尔登湖》的学习辐射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思索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什么会喜爱大自然,把学生的思索引入更大的时空,也为学生的自主择业和创业打下思想基础。

在梭罗的另外一篇文章《论公民的不服从》中,美国语文的“社会研究连线”思索题是:关于一个人应该反对他所不同意的政府政策,评价梭罗所做的论述是否具有说服力?同时也让学生去思索社会,思索政治问题,它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这样设计的:梭罗说:“假如他们(人们)真心地想把它(政府)作为一支真枪来彼此对抗的话,它就必定会破裂。”依据你的历史知识对这一论断做出推断。这样,美国语文就突破了狭隘的小语文圈子,走向历史,走向社会,走向政治,走向宽阔的人生,真正成为大语文,让学生学会真思索,让一个人真正成为公民。

从语文课堂谈美国教育(四)


杨林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语文组教师。曾发表万言信《这样执着,究竟为了什么》,探讨当下教育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思索。此文作者环绕《美国语文》这本书为题材,以语文教学研究为出发点,分析了美国的教育为什么会在全世界范围内教育领先,废话不多说,让我们在文章寻找答案吧!

通过语文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我们知道,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合一,但在我们的实际操作中,工具性被拔得过高,人文性严峻稀释,带来的问题是,语文也成了为应考教育添砖加瓦的道具,只关注外在的效率,漠视人的内在本质,对心灵胡乱涂抹,学生越学越迷茫,教师也越教越困难。原因是,我们太多的学校和太多的老师把语文狭隘化了,导致语文像风干的丝瓜,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其实,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社会,语文就是生命,语文就是整个世界,因为语文关涉人的思想,而思想和整个世界是统一的。

看看整个《美国语文》,它走的完全是“大语文”的路子,是在一个系统中确立语文的位置,有非常清楚的课程意识。它不是把语文仅仅定义为科目,而是定义为培养人的教育行为,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和人的生命成长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生活背景中把握语文,促使语文突破课堂限制与学校约束走向宽阔的世界,走向生命的自觉。

在美国语文的课后练习设计中,能看到编者对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历史等等全方位的关注,能看到地理探险、电影改编、笑剧表演、新闻写作、历史连线、职业连线、社会研究报告、多媒体报告、公民演讲、纸板游戏、影视传播、广告设计、搜集民间故事、给杂志写文章等许多与生活相关的内容,真是无奇不有,趣味横生,把“大语文”观念发挥到 ** ,充分体现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我想,这些有趣的练习和活动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大的收获。

美国语文努力让不同的孩子都在语文学习中寻找自己的乐趣。比如《穷理查德的年鉴》之后的练习题设计,要求学生制作一个格言网页,为该文写一篇吸引人的介绍,然后制作两个到三个链接,例如“穷理查德谈友谊”,以便你的用户可以点击这个链接,扫瞄相关的格言,并且对不同媒体(广播、电视、新闻杂志)设计不同的语言风格。

为了提高学习爱好,这一课甚至设计了纸板游戏,要求学生“设计游戏规则和一块游戏纸板”,游戏卡片上标明的主题可以有“友谊”“教育”等。在“分裂、和解与扩展”部分甚至还有一个网页制作计划,要求“提供与美国内战相关的信息和图片。制作一个流程来说明你的网页将要包含的链接”,这就给那些网络高手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更让我惊奇的是,美国语文竟然没有一篇课后练习要求背诵课文,难道他们没想到让学生接受自己的优秀文化?我想,死记硬背只能把学生的大脑变成他人思想的跑马场,有利于接受传统,却轻易复制传统思维病灶而抑制思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比如“三纲”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之类,加上考试强化, ** 后学生长大了,却可能失去学习爱好和探究热情,用功名利禄诱惑,用考试强化,这些学习方法并不能使人变得聪慧,相反,它轻易把人培养成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知识顺民,甘心接受外在的奴役,而教育恰恰是为摆脱奴役而存在的。

读完整个《美国语文》,我想,我们在生活方式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学习美国,当我们有一天在文化教育制度上能够低下头虚心学习美国的时候,也许就是这个国家真正有活力、有盼望的时候。

174名华人移民在美国入籍 融入本地文化是最大挑战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来自98个国家的1000多人当地时间13日在美国加州奥克兰派拉蒙剧院参加美国移民入籍仪式,其中来自中国的移民最多,总共有174位。来自广东江门的李先生表示,来美国最大的挑战是学语言、融入本地文化,但美国文化让人最温暖的是,人与人之间很礼貌,“坐长途汽车拿行李,有人过来帮把手,感觉很温馨。”

李先生表示,他在弟弟之后入籍,家中父母也都在办理相关移民手续。大概六年前,一家四口移民来美。他过来读高中,觉得语言学习非常困难。而且不像中国夜间活动丰富多彩,美国晚上没有什么安排,觉得生活很无聊,只能在家待着看电视,于是他不断看新闻学语言,“新闻中有很多词汇量,会反复播报,而且播音员都说得很准,这种方法学英文很快。”

李先生觉得美国人都比较有礼貌,“搭长途汽车,行李太多,身边就有人伸手帮忙。怕你一个人拿不动。出去逛商店,有人给你开门,大家互相说谢谢。乘坐电动扶梯有急事,别人见到都会让到右边让你走。”

13日的入籍仪式中,还有位特别的移民。他就是曾代表肯亚国家游泳队参加过2008年0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邓先生(Dave Dunford)。在赢得2006年非洲游泳锦标赛、并获得肯亚最有前途的运动员奖后,邓先生来到斯坦福大学学习。

邓先生13日特别走上台代表移民宣誓。他说:“对我来说,移民美国的最大困难不是融入本地文化,而是找准自己的身份定位。虽然入籍,但我还是肯亚人,爸爸、妈妈还有哥哥都是如此。很多人以为移民就要在美国人或肯亚人之间选择一个身份,我不这么看,没有这个必要,不能失去自己的身份定位和文化特色。”

启发:从语文课堂看美国教育(一)


杨林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语文组教师。曾发表万言信《这样执着,毕竟为了什么》,探讨当下教育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思索。此文作者环绕《美国语文》这本书为题材,以语文教学研究为动身点,分析了美国的教育为什么会在全世界范围内教育领先,废话不多说,让我们在文章查找答案吧!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因为语言表达思想,而思想是人的根本存在和 ** 后的尊严。读完整本《美国语文》,也实在感受到美国的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以及它丰富的内涵。

发觉美国文化的包容与理性力量

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立国不过200多年,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够成为全球综合实力 ** 强的国家。其中的隐秘就在它的文化里,文化才是它的核动力。阅读《美国语文》,你会发觉,美国文化的包容与强大的理性力量。

《美国语文》不仅仅是一本美国语文书,也是一本美国历史书。全书将美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分为六个不同的单元,涵盖了从哥伦布发觉新大陆到国家的降生以及南北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收入了在这些历史时空里产生的 ** 具代表性的文化产品。

每个单元均有一个主题,由“时代故事”和“单元课文”两大部分构成。“时代故事 ”是介绍与本单元相关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的几篇小文章,讲解这个时代所发生的大事件及文学的变迁和进展特征,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出现的大背景,这就防止了学生对文章的封闭狭隘的理解。

文章都出自这个时代中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又颇具代表性的作家之手。每篇课文都按照“阅读指导”、“背景知识”、“文学与生活”、“文学聚焦”、“问题指南”、“作品积存”的布局来推进学习的进程。

难能可贵的是,在每一篇课文开头,《美国语文》都要不厌其烦地介绍作者的生平和著述,因为了解作者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文字。与中国语文教材只在课文注解①对作者的简要介绍甚至根本不介绍形成鲜亮对比,充分体现出教材编写者对作者的尊重,对原创思想的尊重,因为文明根本上是一种思想价值,而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产品。

纵观整个《美国语文》具有以下特点:

1.价值多元。美国很重视独立思索能力的培养,鼓舞学生质疑和批判,因为质疑和批判能力体现着一种创新精神。

2.没有有意教育学生如何“爱国”,甚至鼓舞学生去思索国家的暴力特征,鼓舞用文明的方式争取权利,推翻违反民意的国家政权,追求美好的生活。编者贯彻国家价值中立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摒弃了宗教意识和党派意识。

3.将文史哲熔于一炉,综合性很强。因为文史哲修养才是一个人真正的人文素养,一个人的价值推断力也建立在文史哲的基础之上。《美国语文》中,文史哲的交融共通,不仅打造出美国的文化软实力,也体现出美国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对全人格教育的关注。

4.尊重历史,追求真,不隐恶。因为真善美的价值链条中,真,是基础,离开真,善是伪善,美也是不靠谱的。在对一些历史事实的陈述中,尊重不同人物的立场,让学生有多元的视角和独立的推断。

5.没有死记硬背,没有标准答案,鼓舞个性化思索。

其实, ** 出色的还是它的课后练习题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制造力,全方位启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与独特体验,注重在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增强学生收集、整理素材以及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