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难民到加拿大后创业成功的故事

2020-11-23
到加拿大移民的条件 加拿大就业后经验移民 加拿大创业移民条件

【www.ym16.com - 到加拿大移民的条件】

2015年8月,作为叙利亚难民,塔雷克·哈达德(Tareq Hadhad)来到加拿大新省的小镇安蒂戈尼什(Antigonish),经过4年多的努力,现在的哈达德不仅是Chocolate by Peace的首席执行官,而且还是新省投资局的董事会成员,同时是一位专业演讲者,他曾游历过欧洲多国,牙买加,美国和几乎每个加拿大省份,下周他将正式成为加拿大公民。哈达德在哈利法克斯(Halifax)达尔豪斯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举行的TEDx演讲中分享了他们一家一路走来的故事。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哈达德家族在首都大马士革的巧克力业务全部被摧毁,他们被迫逃往黎巴嫩。当被难民营管事的用数字来称呼他时,他回应道“我不仅仅是一个号码,在叙利亚时,我也有我的梦想。”

哈达德说,当时他正在为成为一名医生而努力,而且他的父亲拥有中东第二大巧克力公司,战争使他们失去一切,在难民营度过了3年的艰苦岁月。后来难民申请被加拿大接受,于2015年8月抵达加拿大新省的安蒂戈尼什(Antigonish)时,我身无分文,只有一腔热血,要为接纳我们的社区贡献我们的一切。”

哈达德回忆,当时他们最为关切的是如何从头开始,他们花了20年的时间在大马士革创建了一个巧克力王国,但如何重新在加拿大开始这份事业,他们毫无头绪。

没有足够好的英文去开展业务;家庭的宗教信仰禁止他们为贷款支付利息,从而限制了他们的启动资金的来源;从大马士革这样的大都市来到安蒂戈尼什小镇(拥有约5,000人口的大学城)所带来的的文化冲击。这一切对于这样一个叙利亚家庭都是一个艰巨的挑战,而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坚定信念,尽可能多建立与当地的联系。他们在加拿大重新开展巧克力业务的动力始于一次社区举办的百乐餐(potluck),社区的居民首次品尝了哈达德带来的巧克力,并在短短10分钟内全部消灭。

之后,他们开始小规模的销售自制巧克力,发展到后来需要购买专业设备,批量生产。而这中间,也得益于当地社区的资金支持,使他们有了第一笔创业资金,而原本规定6个月偿还的借贷,他们也在短短1个月还清。2016年,一家名为“和平的巧克力” (Peace by Chocolate)的巧克力店在安蒂戈尼什(Antigonish)开业,而这其中也有来自当地志愿者的帮助。

巧克力店开业后不久,加拿大西部阿尔伯塔省麦克默里堡发生了火灾, 哈达德一家把巧克力店几个星期的利润都捐了出来。哈达德说,作为逃离家园的难民,我们非常理解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今天,Peace by Chocolate现在在加拿大拥有64家专业供应商,其产品可在Sobeys,Foodland和Safeway等大型超市购买,并且哈达德回应“和平巧克力点”会将其利润的一部分捐赠给世界各地的和平建设项目。他们还与Paqtnkek土著民族合作,每销售一次“ Nitap”巧克力都将支持社区项目。他们还计划到2022年,在加拿大各地雇佣50名叙利亚难民,并帮助10名难民创业。哈达德说到,成为加拿大公民对他来说是他从登陆那一刻就一直觉得会发生的事,而他也已即将成为加拿大公民而感到自豪。

精选阅读

中国向在黎叙利亚难民儿童提供援助


新华社贝鲁特5月12日电(记者李良勇)中国政府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供了100万美元的现汇援助,以帮助在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儿童更好地接受教育。

12日,中国驻黎巴嫩大使王克俭参加了在黎巴嫩东部贝卡谷地一所学校举行的援助物资发放活动。他说,在2016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难民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向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1亿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其中,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供100万美元,用于援助叙利亚难民,以帮助他们克服当前困难。

王克俭说,后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决定将这项援助用于向在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在校儿童提供学习用品,以“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学业、尽快过上正常的学习生活,尽量减少战争带给他们的负面影响”。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黎巴嫩办事处副代表卢西亚诺·卡莱斯蒂尼对新华社记者说,黎巴嫩全国各地的学校中共有大约20万叙利亚难民儿童,中国的这批援助将惠及其中近半数人,包括一些正常的在校学生以及接受“速成学习项目”培训的失学儿童。

“速成学习项目”是黎巴嫩政府指导下推出的一个培训计划,利用黎巴嫩的学校资源,让年龄介于7岁至17岁、失学超过两年的叙利亚难民儿童能再次接受教育。

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向接收了大约150万叙利亚难民的黎巴嫩政府以及在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提供了多批援助。

新西兰移民离开人数攀升,但移民创业成功故事屡见不鲜


那些考虑放弃新西兰的人,应该用移民的眼光寻找机会。两位事业有成的新西兰移民表示,新西兰有着很多的潜在机会。成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耐心和努力。

来自马来西亚的Jimmy Kuok,最初是一个月薪600纽币的公交车司机。在新西兰度过了40年,现在的他拥有一个海参业务工厂。

Kuok说到:“用移民的眼光看待新西兰,可以找到很多本地人看不到的机会,因为本地人更熟悉的是本土化的市场需求。”亚洲市场对海参的需求很高,但是本地渔民却忽略了它,Kuok正是抓住了这个机会。他自己工厂里的干海参价格为1800纽币每公斤,海参产业市场价值高达8100万纽币。

1999年,中国留学生Edward Chen第一次来新西兰,做着刷碗工的工作来养活自己。现在,39岁的他已经是C&Z Tech的创始人。他研发的在线约会应用程序Hud市值数百万纽币,而且发展非常迅速。Chen毕业于奥克兰大学计算机系,看到了新西兰男性与亚洲女性之间匹配的需求机会。新西兰本地男性也希望与亚洲女性约会,但是机会有限。2011年,Chen创建了第一个名为NZAsianDating的约会网站,专注于海外市场。3年前,他创立了Hud,拥有350万用户,每天新增4000个新用户。Chen说:“我不是来自富裕家庭,有时候我会做三四份兼职工作,银行账户里就剩5纽币对我来说是很正常的情况。创建一家成功的企业需要时间,新西兰为移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但需要会发掘的眼光。”

新西兰统计局上个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17年4月以来,新西兰移民人数首次降至13万以下。新西兰公民和非公民移民入境人数也在2018年6月下降。

梅西大学社会学教授Paul Spoonley表示,新西兰移民离境数量反映出前政府做出的政策变化,并在现任政府期间继续产生着影响。Spoonley说:“移民的离开反映了新西兰经济情绪的不稳定,以及其他地区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增强趋势。近期毕业生离开新西兰,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事情。虽然新西兰毕业生去海外体验是很正常的情况,但是如果大量新西兰毕业生都离开了,他们很可能会永远在海外居住和工作。”

从难民到部长:看加拿大的新移民部长之路


他很年轻,才40岁,他口才很好,平易近人,2015年首次参加联邦大选就赢得选民的信任,成为加拿大的第一位原籍索马里的议会议员。

现在,他又成为加拿大的新任移民部长。

星期二(2017年,1月10日)下午,艾哈迈德·胡赛因(Ahmed Hussen)宣誓就职,正式出任加拿大的移民、难民和公民部长。

16岁以难民身份来加拿大

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说,胡赛因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出生和长大,索马里内战加剧,他先是随着家人逃到了肯尼亚,16岁时作为难民来到了加拿大,先住在哈密尔顿市,后来定居多伦多。

他说,我的母亲非常重视教育,我还有一个要求严格的哥哥,他们都告诫我,来到加拿大,一定不要浪费这个机会,这对我一直是个敦促。

在多伦多,胡赛因接受了高等教育,成为律师,热衷参加政治活动,是索马里人社区的活动人士,曾担任加拿大索马里人大会 (Canadian Somali Congress)的主席。

他说,加拿大索马里人社区的年轻人面临很多挑战,存在着暴力问题等等,我在这个领域有一些经验,希望尝试改变社区的情况。

在去年竞选期间,许多原籍索马里人对他非常支持,艾哈迈德·阿卜迪 (Ahmed Abdi)也是其中一位,阿卜迪说,对索马里社区的青年们来说,这是新的一天,也许这些年轻人会以他为榜样,争取在加拿大有所成就。

在当选为加拿大众议员后,艾哈迈德·胡赛因表示,自己将不会局限于索马里人社区,而是为所有的人服务。

他说,我是一个进入主流的人,不会只局限在自己的社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但我们拥有共同的公民权。

他接着表示,我的工作是尽力争取维护选民们的利益,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创造经济机会。

艾哈迈德·胡赛因说,在当选以后,很自豪,但也有很多的压力,因为自己肩负着选民的期望。

他说,在当选议员后马上给住在在肯尼亚的母亲打了电话。

母亲告诉他:“你知道,不要忘记你是谁,不要忘记你是从哪里来的”。

一个国家对难民这么好,恐怕也只有加拿大了,对于加拿大这个多元社会,可以无条件接收那么多无家可归的难民,这需要多么大的胸怀和无私,而且还给你那么好的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必然怀有感恩的心回馈社会,这个社会会更和谐,我想一个难民都可以做到这么优秀,我们中华家的人民至少不会比他差吧,加拿大这么敞开胸怀,每年接收30万移民,你没有理由不争取一下来到这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吧。

叙利亚难民靠着多个老婆在德国住起了特供别墅


德国明镜电视台几天前的一个纪录片在德国引起广泛争议。很多人称其为《俩老婆,六个孩子:一个叙利亚难民在德国的惬意生活》。

该纪录片主角艾哈迈德,今年32岁,他和俩老婆以及6个孩子目前居住在德国汉堡附近的小城皮纳贝格,两年前他们从战火连天的叙利亚阿勒颇逃离,最终来到德国避难。

说起为什么最后来到德国避难,艾哈迈德表示,我在叙利亚早就听说德国是一个非常安全而且福利待遇特别好的国家,当叙利亚爆发战争的时候,我们全家人就立刻离开叙利亚去德国避难了,说完艾哈迈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来到德国之后由于家庭人口众多,两个老婆,六个孩子九口人在难民营里找不到合适的住所,当地政府还非常人性化的为他们全家租了一套大别墅,有五个房间,两个厕所,两个客厅,别墅在还自带一个小花园,当然,别墅租金由当地政府支付。

艾哈迈德娶了两个老婆,大老婆跟他结婚时只有14岁,小老婆只有13岁。虽然不符合德国的法律,但是他们在叙利亚就已经结婚了。艾哈迈德还表示他准备娶第三个老婆,记者问她希不希望跟德国女人结婚,艾哈迈德说,他非常愿意跟德国女人结婚,不过她必须信仰伊斯兰教。

记者好奇的问道,你娶第三个老婆的话这个别墅恐怕住不下了吧?艾哈迈德说,没事,到时候政府会帮助他再租一套更大的别墅。他现在的一个老婆已经怀孕了,她希望三个老婆能为他生10个孩子。

艾哈迈德的两个妻子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们表现得非常融洽,并强调嫁给艾哈迈德纯属自愿,决不存在包办和强迫。她们还连连赞叹丈夫是个好男人。

很多人对艾哈迈德拥有两名妻子提出质疑,艾哈迈德则不以为然,作为一名穆斯林,他按照伊斯兰法规,可以娶四个妻子。

自德国向难民开放大门以来,像艾哈迈德这样的家庭在德国日益增多,关于一夫多妻制的讨论早在2012年就非常激烈,因为许多叙利亚伊拉克等伊斯兰国家难民来到德国后,许多家庭靠着生育大量的孩子去领取社会福利,德国福利法规定,一个未成年孩子无论是否是德国籍,只要在德国境内居住就有权享有每月不超过600欧元的各项补贴。因为德国不允许一夫多妻制存在,所以很多伊斯兰家庭的“不合法”妻子往往以地下情人的名义居住在一起,生育了孩子后,就以未婚生育领娶社会福利。

就此,当地政府发表声明称:“德国法律禁止一夫多妻制,在境外结成的一夫多妻婚姻在德国不被承认。我们会继续努力,不给这类婚姻提供社会空间。我们努力帮助难民融入德国社会,而努力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和改善难民妇女的地位。

幸存者讲述“犹太难民在上海”的故事


▲贝蒂在讲述自己故事的展板前留影。 均贾泽驰摄

当地时间4月16日,作为“犹太难民在上海”巡展系列活动之一的幸存者亲述往事活动在纽约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举行。两位曾经从纳粹德国逃难到上海的犹太难民,两位耄耋老人贝蒂·格雷本施科夫和丽莎·布兰德瓦因在活动现场讲述了他们在上海不同寻常的人生故事。

描绘犹太难民在上海生活图景

1939年,贝蒂随家人逃难到上海,那年她9岁,离开上海的时候,她20岁。用她自己的话说,她人生最好的时光是在上海度过的。当时,像贝蒂一样从德国来到上海的犹太难民孩子的生活与普通上海百姓的交集不多。他们通常上的是犹太人自己的学校,在家讲德语,在学校学英语。犹太人在上海不仅有自己的学校,还有自己的诊所、咖啡馆等等。

贝蒂说,她刚到上海时上海已经沦陷,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的恶劣行径,像极了德国纳粹歧视和虐待犹太人的所作所为,“看到那一幕,我心里很难过,也特别理解中国人那时的无助”。

贝蒂说,中国人从没有对她说过“丑陋的犹太人”这样的话,但这种话她在德国时经常听到,甚至还有骂得更难听的。1948年,贝蒂结识了一名俄国青年,几个月后两人在上海结婚。贝蒂结婚时穿的婚纱是她婆婆亲手缝制的。后来,贝蒂的两个女儿结婚时穿的婚纱也是这件。2013年,贝蒂将这件珍贵的“传家宝”捐赠给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1950年,已经怀有8个月身孕的贝蒂离开中国前往澳大利亚。贝蒂开玩笑说,她的大女儿是真正的“中国制造”。

“我当过难民,知道难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希望难民们永远不要放弃对未来生活的希望。”贝蒂说,“我的很多亲人都在纳粹的大屠杀中遇害了,我是幸运的,来到上海活了下来。当年如果不是上海敞开大门,我们就不会有今天。那时候,中国人自己日子也不好过,但他们还是无私地收留我们,非常感谢。”

另一位幸存者丽莎的故事与贝蒂非常相似。贝蒂说,丽莎的故事让她觉得她俩就是对孪生姐妹。两位老人彼此叙述往事,重温难忘经历,描绘出一幅犹太难民在上海的生活图景。

“中国故事”拥有更多听众和读者

此次巡展由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和虹口区政府指导,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共同主办。

据了解,从3月初开始的此次巡展将持续至5月底,除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外,还有三个图书馆分馆也同步举行系列活动。在布鲁克林,犹太裔分布在十几个社区,三个分馆选择的地点都是犹太人较为集中的地区。此外,形式多样化也是此次巡展的一个特点,除了16日的幸存者亲述往事外,巡展还包括图片展、影片展、讲座等。此次参展的影片包括《生命的记忆——犹太人在上海》《上海馀生》《上海方舟》三部纪录片。巡展还通过网络平台鼓励公众参与评论,讲出自己相似的家族故事。

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语言文学部主任、“犹太难民在上海”项目负责人徐桃发介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给2万多名犹太难民提供栖身之地这段历史,许多美国人并不知道,此次巡展就是希望让这段上海故事被更多美国人所了解。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布鲁克林地区有50万华人和58万犹太人,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有50多个分馆,在这里举办“犹太难民在上海”巡展,可以使巡展深入到地区各个社区,吸引大批相关群体人士前来参观。不仅如此,巡展通过布鲁克林向外辐射,已经对纽约其他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活动期间,皇后区图书馆找到主办方,希望能把巡展办到皇后区去。这种连锁效应使得“中国故事”拥有更多的听众和读者。

115岁高龄叙利亚难民为与家人团聚 踏上逃难路


参考消息10月19日报道 西媒称,2011年,埃达一家逃离了叙利亚。那是叙利亚战争爆发的头一年,埃达一家决定在局势恶化前逃离叙利亚。所有家人都离开了,唯独115岁的埃达决定留守在叙东北部哈塞克的家中。在这位已过百岁的老人出生时,奥斯曼帝国仍在,世界尚且和平。

据西班牙《消息报》网站10月17日报道,六个月前叙利亚战火再次升级,埃达与一对同住的夫妇朋友踏上了无数难民曾经走过的前往希腊的征途。

对于高龄难民埃达来说,到德国的寻亲之路还很长。在希腊莫里亚难民营,埃达说:“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再见到我的孩子们。”

照顾埃达的这对夫妻已有四个孩子,圣诞节前后他们将再添一子,这促使他们克服了在土耳其遇到的重重阻碍,买通人贩坐上小船到达希腊莱斯沃斯岛。现在埃达仍在等待政府批准她继续前行。

埃达在德国的一个孙子对记者指出他们正在焦急等待与家人相聚的这一天。与此同时在雅典,埃达奶奶还在漫漫寻亲之路上为继续旅程寻找下一个落脚点。(编译/徐蕙卿)

7月后,通过申请美国难民到美国打工的路行不通了!


早在2011年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司法部颁布了一项指导文件,内容是美国难民和美国庇护申请者可在美国无限期就业,并且禁止美国公司拒绝雇佣没有社会安全号的难民或庇护申请者。如今在7月3日,美国司法部宣布取消这一指导文件,今后打算先到美国旅游,再申请美国庇护,随后到美国打工赚钱这条路,将再难行通了。

目前美国司法部仅仅是取消这一指导文件,但后续的具体政策还未公布,未来人权组织是否会起诉这一决定,目前都还是未知数。

美国司法部为何取消美国难民打工权?

主要有2个原因,一是这项“指导文件”是奥巴马政府时期,绕过美国国会颁布的行政命令,而特朗普政府认为,任何行政命令都需要得到美国国会的授权。

二是因为这项“指导文件”被滥用,钻制度的空子。根据2007年美国国土安全部的报告,在美国申请庇护积压的案件近年来猛涨,从2014年的5.7万件飙升到今年的超过25万件,足足增加了5倍。移民局已经发现这其中欺诈和造假的趋势:很多人并不是真的需要庇护,而是以此为手段,来获取美国的工作许可。2018年新的庇护申请增加了3倍以上。截至2018年1月21日,移民局已经积压了31.1万个庇护案件,到了“灾难性”的水平。

此次美国司法部取消难民打工权,将对谋求在美国打工赚钱又不符合工作签证申请要求的人来说影响巨大,日后即便他们人在美国,申请难民庇护,由于没有打工权,无法申请工卡,也不能在美国打工赚钱。期望渴求出国打工赚钱的人能尽快找到新的出路,日后如果再有中介办这一项目,请保持警惕,切勿被不良中介欺骗。

联合国报告称,叙利亚难民人数突破500万人


联合国难民署30日称,叙利亚内战爆发6年来,其难民人数突破500万人,当前急需国际社会提供救助。

总部设在日内瓦的联合国难民署当日通报,截至今年3月,逃离叙利亚的难民人数超过500万人,另有630万人在叙利亚境内流离失所,总计1100多万人饱受战火的煎熬。

自2011年爆发内战,叙利亚成为全球难民危机最严重的国家。2016年叙利亚难民人数为480万人,其中大多数难民逃往土耳其、黎巴嫩、约旦、伊拉克等邻国寻求庇护。

美联社援引联合国难民署发言人巴洛赫的话说,今年2月以来,逃往土耳其的叙利亚难民人数增加近5万人,总计达297万人,占叙利亚难民人数的一半以上。

为妥善安置难民,联合国难民署于2016年3月在日内瓦召开高级别会议,磋商各国如何分担责任接收叙利亚难民,当时拟定的目标是到2018年,国际社会应至少安置10%的叙利亚难民。

联合国难民署30日表示,经过一年的努力,现在安置叙利亚难民的场所达25万处,相当于完成2018年目标的一半,但鉴于形势严峻,相关国家应加快步伐,尽早兑现安置难民的承诺。

受叙利亚、阿富汗、索马里、利比亚等国难民潮影响,全球难民人数近年屡创新高。去年6月联合国难民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难民人数较2014年增加580万人,总人数首度突破6000万人,相当于平均每分钟就有24人沦为难民,每113人当中就有1名难民。

移民网(ym16.com)为您提供最全面最新的移民相关知识和政策,帮助您解决移民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其中《叙利亚难民到加拿大后创业成功的故事》的内容由移民知识小编2022精选编辑整理而成,希望对您的移民有所帮助,欢迎您通过到加拿大移民的条件专题访问更多精彩移民内容。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