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会接收国际难民 他们过得怎么样?

2020-10-30
难民移民条件 中国移民条件 没有管理经验怎么移民

难民移民条件。

(方澍晨 发自北京)“我很想留在中国。”河北省三河市一个普通的三居室住宅里,一位年轻的巴基斯坦男子对我说,“我愿意接受采访,是希望能让中国社会注意到我们的存在,帮助我们留下来,拿到中国国籍。”

这是2014年年底的一天,他刚对我讲述了自己一家人几年来的经历:先是提心吊胆、随时面对暴力袭击,甚至一个亲戚在袭击中丧生。随后来到中国,生活重新变得安稳。他很想一直在这里生活下去。

他的妻子微笑着端来自制的奶茶。他们不到两岁的女儿生得清秀可爱,眼睛大且明亮,小身子抱在怀里温温软软的。小姑娘经常和同小区的中国小孩一起玩,已经会用汉语叫“哥哥”、“姐姐”。

这一家三口在中国的身份,是难民。当时,他们经联合国难民署驻华办事处甄别认定身份,合法在中国暂时居留,等待下一步安排。三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的警察定期来探访他们,并宣讲中国法律法规和难民管理相关政策。

近年来,在中国,与这一家三口有同样身份的人,一直保持在一百多名。“其中大部分是非洲人,成为难民的主要原因是战争和冲突。”难民署驻华代表处工作人员介绍说。

他们不可能留下来

我注意到这些难民在中国的故事,始于2013年年底,偶然在网上看一位东莞人提到,他家乡有一些非洲难民,“听说是联合国难民署安置的。”

中国也接收难民?好奇心让我追索下去。

之前已有公开资料记录: 1978至1982年,大约26万越南人、2500名老挝人和为数不多的柬埔寨人涌入中国。他们被中国政府集中安置到广西、广东和云南等地,大部分是在华侨农场之类的地方。这些难民基本都有华人血统,除了已经返回来源国的那部分,大多数都已拿到中国身份证,比较好地融入了当地社会。到如今,这些难民及他们的后代,已接近30万人。

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处提供了进一步信息:1980年左右涌入的那批难民有一个专有称呼“印支难民”,他们是中国政府难民政策的特例。那以后到现在,从任何国家地区来到中国的难民都不会得到中国政府的安置,也不能长期留下来。

按国际惯例,对于难民的永久解决方案通常有三种:

1. 自愿遣返:来源地局势好转,可申请由难民署帮助返乡;

2. 就地融合:即在申请难民身份的地方定居,成为该国公民;

3. 第三国安置:可申请去愿意接收难民、给他们国籍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典等。

国际法上对于“难民”地位的认定,主要依据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及1967年《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中国政府已经于1982年签署了这两个文件。

虽然中国法律表明了给予难民庇护的立场和态度,但是,中国并没有明确统一的难民事务主管部门,也没有任何法规或政策,让非印支难民们能在此“就地融合”。

本文开头所提到的巴基斯坦家庭“留下来”的愿望,至少到现在为止,都不可能实现。

如何在中国拿到难民身份

这对夫妇在巴基斯坦经常受到暴力袭击,甚至有一个亲戚因此被杀。2010年,觉得有生命危险的他们下决心逃离。他们持旅游签证乘坐汽车来到中国,经喀什转赴乌鲁木齐,然后买了机票飞到北京,来到位于亮马桥的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处办公室。

这是在中国拿到难民身份的第一关:合法入境。中国的边境管理非常严格,要通过这一关,首先要能办到合法签证。

除了持旅游签证入境,常见的情况还有,合法在中国上学或经商、工作的人们,突然因为来源国爆发战争等原因而无法回国,于是申请难民身份。

第二关,是难民署的甄别面试。

在通常持续2-4个小时、一对一的面试中,难民署工作人员会对庇护申请者的经历提出许多问题,根据各种情景、细节来判断回答的可信度。受试者有最多两次机会,如果始终不能通过,则由中国公安机关按照非法居留处理。很多人会在这一关被筛下。

通过面试者会拿到一纸《难民证明》,难民署会将他们的信息与中国公安部门分享。

拿到《难民证明》后,就可以自由选择居住地了。难民署工作人员会提供一些建议,但不会负责进一步事宜,也不提供房租。对广袤的中国了解甚少的难民们,都喜欢追随先到的本国同胞,河北省三河市即为巴基斯坦难民常选择的地方。

租到房子,在派出所填写《外国人住宿登记表》并告知难民署,难民们终于可以在中国开始临时的安定生活。当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会定期探访,宣讲相关政策法规。

同时,难民署驻华代表处会将他们的信息提交到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典等有常规机制接收难民的国家,以供挑选。这些国家每年都会确定愿意接收的人数,有时还会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如非单身或不能患有某些疾病等。

难民在华能得到什么福利

从甄别到日常管理,以及最终安置回来源国或第三国,都由联合国难民署负责。中国政府并不干预,只做一些常规的居住登记,以及在医疗、教育等方面提供一些配合。

我去拜访的时候,那家巴基斯坦人作为难民在三河已生活了三年多,能用汉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还生下一个女儿。

他们的女儿出生在难民署帮忙联系的当地医院,生产费用可报销95%。

报销医疗费用是难民署提供的常规福利,费用来自联合国根据难民人数确定的专项资金。

报销有严格限制,每次金额如果大于两三千元的话,难民署办公室就会开会讨论。“如果要采用手术等比较复杂的治疗手段,我们会发给那医院一张评估表,请医生评估是否的确需要手术、是否有更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案。”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处工作人员说。此外,如治疗近视眼这种不是为解除生命危险的手术,不在报销范围内。

如果经济情况相当差,在中国生存比较困难,可以向难民署提出经济帮助的申请,获得批准后,难民署会提供经济帮助。2014年时,在中国大陆境内统一标准为每人每月1200元。

实际上,有能力合法进入中国、抵达北京并找到联合国难民署办公室的人,相当一部分都并不需要这笔补贴。曾有热心的三河居民给一家难民送去旧衣物,却发现对方并不怎么欣喜,后来知道他们在巴基斯坦是富裕的大商人。

2012年底,中国外交部与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共同签订了协议,难民儿童从此可在中国上公立学校。

到目前为止,难民们都没有在中国工作的权利,因为这种身份不在《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所列范围内。

将来,中国会让难民留下来吗?

2014年夏天,我得知那家巴基斯坦难民已被美国接收,于是将他们一家的故事补充完整,梳理了中国政府对难民的常规政策和程序,最终发表在2014年7月的一期《vista看天下》杂志上,题为《外国难民,活在中国》。

不久之后,我却发现这篇报道被转载到了百度的一个贴吧里。这个版本仍然标着我的名字和当时就职的杂志名称,细看下去却让我非常生气,因为很多细节都被刻意篡改了。

在我的原文中,这家人很喜欢中国,希望能在这里合法工作、长期居留,甚至拿到中国国籍,其中那位丈夫经常教其他难民中的青少年学英语。如果实在不能留下来,他们希望能去加拿大。

而在被篡改的版本中,难民家庭说中国好、希望留下来的句子被删掉了,“教英语”被改成了“教伊斯兰教义”,“希望去加拿大”被改成了“希望去美国”……

最荒谬的一处是,我在原文里提到,这对年轻夫妻在2010年9月底进入中国,2014年6月离开,期间生了一个孩子。而被篡改后的版本中,凭空多出了这样一句话:“这对夫妻在中国期间,生了6个孩子,都由中国政府发放生活补贴。”

一个女人,三年多的时间,生6个孩子?

总之,篡改后的内容将他们描述成瞧不起中国、一心向往美国,但拼命生孩子、拿中国政府补贴,并热衷于传播宗教的人。

在那个弥漫着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贴吧里,篡改后的版本引发了不少网友的愤怒。

之后几年,在国内各个网站“该不该接收难民”的讨论中,对难民的国籍、宗教、种族、肤色、经济情况、教育程度的偏好或抨击都是最常见的争论点。

比如,很多网友认为所有的华裔都应该接收,而不欢迎非洲人;犹太人通常也受到欢迎。

有时,同一个人的不同偏好会发生“冲突”。比如,不少人表示“不欢迎穆斯林”,但又对我那篇报道的主人公表达好感,仅仅因为他们来自“巴铁”(即“巴基斯坦铁哥们”,这是网络军事论坛常用的友好称呼缩写)。

此外,难民可能享有的福利,也让很多人愤怒。

一些新闻网站转载那篇报道时,把“每月补贴1200元”作为标题。许多网友没有注意到这笔补贴是难民署发放的,于是在评论区发泄怒火:

“我累死累活干一个月,工资还没有1200!”

“我们这里低保都没有那么多!”

“自己的孩子吃不饱,拿东西去送别人!”

这部分评论者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很艰难,认为政府不该让难民进来跟自己抢资源和机会。

也许,这正是中国政府不接受难民“就地融合”的原因。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本身人口负担就很重,所以近年不太可能接收外国难民。”难民法权威、中国政法大学退休教授梁淑英告诉我。

扩展阅读

移民加拿大的人们过得怎么样?


移民加拿大的人们过得怎么样?每个准备移民加拿大的朋友都会问这样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使大家信服,我们要先从加拿大的福利待遇开始说起。下面大家就随移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吧!

首先加拿大有薪假期,加拿大的全职雇员在工作一年之后,他们就可以获得每年十个工作日的有薪假期,如果连续工作了五年,那么他们就可以获得每年三个周的有薪假期,雇员的假期不仅不能用薪金代替,女雇员怀孕了也不会遭到解雇。其次,加拿大的每个省都提供价格低廉且质量高的医疗服务,你在加拿大不管是做大手术还是小手术,所有的费用都是由医疗保险计划负责的。

加拿大对于国内因失业、生孩子、领养孩子或患病而不能工作的人还提供了就业保险,这些失业人员可以通过全国性的就业保险计划而获得一份临时性的收入,他们在失业时期获得的这份补助可以帮助他们减轻一些生活负担。除此之外,那还提供社会福利金来保障居民最基本的生活标准,这些福利金经费可以让居民维持六个月的生活。此外,加拿大对国内的老人还提供养老金,只要老人们达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们就可以向加拿大的政府申请养老金。

对于低收入的家庭,加拿大政府还为他们提供廉租房,这些廉租房的租金不是按房子的大小收取,而是按照家庭人员的工作收入的25%30%来收取,低收入的家庭不需要花费高昂的租金就可以住上舒适宽敞的大房子了。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单身人士,加拿大不仅不嫌弃他们,它还给单身人士们提供生活保障金(或收入),他们一天没有工作,他们就可以一直领这份生活保障金(或收入)直到死亡。

此外,加拿大风景优美、食品安全有保障,加拿大已经连续多年被联合国评为最宜居的国家之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仅能够享受到各种各样的福利待遇,还可以享受加拿大的自然之美,远离环境污染。看到这里,你了解了移民加拿大的热门过得怎么样了吗?如果大家对移民加拿大感兴趣的话,大家记得与移民联系哦!

以上就是移民加拿大的人们过得怎么样的相关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华人在西班牙的移民生活过得怎么样?


西班牙《国家报》9月16日刊登了题为《从帮助父母卖中国食品到研究癌症的治疗方法》的文章,文章介绍了西班牙华人女科学家露西娅·朱(音),现将文章摘编如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到西班牙的中国移民的子女已经长大成人。1993年生于西班牙巴伦西亚的女科学家露西娅·朱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如果不看外貌,她就是一个典型的西班牙女孩。她的父母来自中国东南部一个拥有300万人口的城市——温州。如今她就职于位于马德里的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致力于寻找新的癌症疗法。

朱的经历与其他华人二代移民非常相似。起初她的父母在巴伦西亚开了一家中餐馆,她出生后就被他们送回了温州。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西方谋生的华人都非常敬业,把孩子送回中国和祖父母生活是很常见的事,因为他们忙得没有时间养育子女。”两年后,朱又被父母接了回来。后来他们在马拉加开了一家超市,于是她从小就操着一口标准的马拉加口音。“我小时候会在店里帮父母的忙。我们的店不是那种百元店,而是专门出售亚洲食品的食品店,这些食品来自日本、泰国、中国等国家,种类非常齐全。”

很快朱就不再帮忙打理家里的生意,转而投身于科学研究。她说:“我父母和祖父母都说,我从小就对所有事物都感到好奇,总要刨根问底。”朱后来离家前往塞维利亚学习生物技术。她的成绩非常出色,满分是10分,而她拿到了9.4分,还因此获得了西班牙国际银行颁发的奖学金,得以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学习了一个学期。随后她又获得了一个基金会颁发的奖学金,在马德里自治大学攻读分子生物医学硕士学位。如今在西班牙凯克萨银行的资助之下,她在欧洲最好的癌症研究中心之一——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

朱能讲西班牙语、英语、汉语的普通话和温州方言,虽然把巴伦西亚方言几乎忘光了,但她在德国留学期间还掌握了德语。如今她的博士论文项目包括建立一个平台,以开发抗癌新药。

在研发项目中,朱给几十只免疫抑制小鼠注射了肺癌、乳腺癌或黑色素瘤原发性肿瘤的人脑转移细胞。当肿瘤不断增生扩展,朱就给实验鼠实施安乐死,随后将其大脑切成薄片,以测试新药是否有效。除了啮齿动物的组织,朱还使用手术中采集的人类转移细胞来验证分子的抗肿瘤活性。她表示:“许多新药已经问世,我们不仅要确认新药是否有效,还要知道为何有效。”

10%至30%的癌症患者会出现脑转移,其中肺癌和乳腺肿瘤最容易出现脑转移。当癌细胞从其原始位置扩散并渗透至大脑,预后效果往往不太好。因此,脑转移患者通常被排除在新疗法的临床试验之外。朱所在的实验组认为,他们所创建的平台有助于在患者身上测试更多的实验性药物,有效延长患者寿命并提高生命质量。

朱身处这场科学战争的最前沿。她表示:“小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现在我知道,了解两种文化、能够讲几种语言,在专业层面为我打开了更多大门。而且我往往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我很幸运。”

以上就是了解到关于西班牙移民二代在西班牙工作生活的状况,你也喜欢这样的生活吗?

那些在安提瓜岛和巴布达的中国人,过得怎么样?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选择在一些类似于安提瓜岛和巴布达等加勒比岛国生活。那么,他们在异国他乡生活的怎么样呢?今天,小编带大家看一下那些在安提瓜岛和巴布达的中国人,是如何生活的。

在安提瓜岛开华人餐厅

李广伟的一家人早在2010年就搬到了安提瓜岛和巴布达。夫妻二人原本只是打工族,但是后来感觉不挣钱,就开了一家华人餐馆。 “不管中国人在哪里,安全感最重要。”李广伟说。近年来,很多中国人在海外都会遇到人身安全问题,甚至有的人被绑架、被杀害。于是,隔离门已经成为当地中餐馆的“必备之物”。

穿过铁栅栏,可以看到,在晚餐时间,李广伟的妻子负责在前台接待当地人,李广伟负责在厨房炒菜,他父母负责上菜,两个女儿在休息室写作业。一家人分工十分明确。

李广伟的大女儿今年要参加当地的高考,但相对于国内高压力的考试,更像是普通的测试一样。往往学校没有招够人,就会降低录取分数。她还是像往常一样,放学后先完成家庭作业,有时间就会帮助自己的父母,一同打理餐馆。她说这样一点都不累,甚至要比自己在国内上初中的时候轻松。很多来餐馆吃饭的客人,都是附近的住户,他们管李广伟叫做“李才逆”。“才逆”就是英文“Chinese”的当地叫法。

开超市,代充话费

除了开餐馆,华人还喜欢在海外开办超市。孟广福一家三口人就在安提瓜岛经营一家大规模的超市。

多数客人来超市都是为了充话费。孟广福让他们把电话号码写在柜台登记簿上。然后拿出手机,熟练地按了几个键,就充完了。还有一些人进来买香烟,很多都是国内的牌子。孟广福一家人来到这里已经10年了,但只回国一两次,而他的妻子和孩子从未回到中国,当被问及原因时,他们想了想,没有回答。孟广福的女儿欣欣表示,自己对中国的印象很淡薄,只记得最喜欢的家乡小吃,如果有机会,以后会回国吃。但被问到是否想回去生活时,她说不想。

她说自己非常喜欢这里的生活,虽然公共秩序不好,但当地的中国人却十分团结,彼此也都相互了解,他们甚至一起过新年。

安提瓜岛如今有200名中国人,多数是小企业主,主要来自广东和福建省。当谈到安提瓜的自然环境的时候,孟广福一家人都觉得这里空气很好,四季如春,一点都不冷。他们每周只在星期天休息,然后一家人会去海滩游玩,要么晒太阳,要么游泳,非常惬意。

中国人在异国他乡生存的技能是十分强大的,如果你想要体验一下其他国家生活的滋味的话,可以选择来到安提瓜岛和巴布达。

移民澳洲怎么样?会让人后悔吗?


大家都知道,现在澳洲移民越来越难,但是每年依旧有大批人意愿移民澳洲,那么移民澳洲怎么样?会不会后悔呢?

其实谈到移民澳洲,会不会让人后悔,这个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判断,不过大致可以根据这几点来判断:

1、移民后不后悔,第一看性格。

移民前,首先可以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

有的人喜欢独处,有的人偏好交际。由于中国环境的特殊性,绝大多数人移民后,都首先面临这个生活方式的落差。

毕竟在中国,很多乐趣是建立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上的。比如我的外婆:早晨先去菜场跟跟菜贩子聊一下今天的各种菜的市价,回到家老同学们上门一起约着喝茶打个小牌,晚上烧桌子菜等待子女们过来,饭后在小区里跟小姐妹们一起跳舞。那她可能就不太适合移民了。

而澳洲的很多乐趣是建立在跟大自然沟通感情的基础上,比如运动、冲浪、帆船、旅行。

就算你跟当地人交朋友,聊得话题也是XX球赛如何,房车旅行攻略、北欧哪个地方风景好等。我见过好多人,各方面都不错,但却跟我说,他是那种吃饭少于四个人就会很无聊的类型。

最后,就因为无聊而回国了,好山好水好寂寞不是随便说说的。

2、第二看能力。

毕竟澳洲地广人稀,市场有限。再加上语言、文化的问题,华人移民想要创造一番事业并不容易。

再者,在国内总要谈到的出生背景,家庭背景,人脉关系,难道换了一个国家就不需要了吗?

也许有人有非常强大的本领,作为新移民也可以迅速把国内的工作经验延续过来,找到和国内待遇、成就感都相当的工作,那恭喜你们,也真心钦佩。

但绝大多数人是需要降低标准或者干脆重新择业的。如果连这个心理预期都没有,那显然会被落差击垮。

在澳洲,很多华人改行的方向是做房产经纪、保险经纪、移民顾问等等。不过,在澳洲养活自己都是不成问题的,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本事赚钱,都是值得钦佩和尊重的。

但如果你是一个眼高手低,虚荣心强的人,你可能就是移民后会后悔的那一个人了。

3、第三看心态。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生活遇到什么困难,不忘初心很重要。在你选择移民时,是否有那么关键的一个砝码?比如如果北京没有雾霾我就不会选择移民,因为雾霾对我而言是绝对因素,即使我对北京别的方面都很满意。

所以不能拿着澳洲的的短板去与国内的长处相比。又想占着好空气好环境,又想夜生活丰富生活便利;想着生活安逸工作舒适,又追求刺激感和新鲜事。没有那么多两全其美的事,毕竟人生道路上充满着取舍。

在澳洲生活,“佛系”两个字可以简单的归纳了。由于比较稳定的社会制度和完善的保障,这里的大多数人都自得其乐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包容,平等,没有攀比和很多的欲望。

另外,澳洲是个多元的移民国家,确切的说,除了土著人,没有人可以说自己是真正的本地人。有色眼镜和歧视的情况虽然有,但绝对不是大潮流,相反,种族主义者已经成为所有人所讨厌的对象。

所以最后总结,移民澳洲怎么样?会不会后悔?答案很简单,就是看你适不适合。

移民网(ym16.com)为您提供最全面最新的移民相关知识和政策,帮助您解决移民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其中《中国为何会接收国际难民 他们过得怎么样?》的内容由移民知识小编2022精选编辑整理而成,希望对您的移民有所帮助,欢迎您通过难民移民条件专题访问更多精彩移民内容。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