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移民生活的优势:你想拥有的“一辈子一个医生”

2020-09-27
移民生活 美国新移民生活经验 荷兰的移民条件

【www.ym16.com - 移民生活】

从国内的各类就医冲突情况了解到医生确实是一个比较麻烦的行业。而相对于国外的就医情况来看,也就不难发现为何现在的人都愿意定居国外,享受国外的政策与福利。小编拿荷兰移民生活来说,一辈子一个医生绝对是荷兰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对于荷兰人来说,最了解自己身体的人或许并不是自己的配偶 。每一个荷兰人都有一位固定的家庭医生,健康状况一旦出现问题,首先会请家庭医生进行初步诊断及治疗。长年来医患双方对彼此认识的逐步构建,使医生成为了患者最重要的“知己”,当然此知己并非在精神层面的知心谈心,而是对患者体质及健康问题的了如指掌。

据荷兰家庭医生学会(Nederlands Huisartsen Genootschap)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逾7成荷兰人希望至少10年甚至终身都不更换家庭医生。四分之三的荷兰人认为面对自己熟悉的医生,有助于坦诚地交代病症。受访者中,仅一成认为去看哪个医生并无关紧要。

这种医患信任关系,不仅对患者一方的行事选择存在着影响,对医生来说也同样重要,因此医生们在积极地维护着自己的“知己”形象。三分之二的家庭医生表示,虽然他们同其他同事合作开办诊所,但是还是希望各自的病人会尽可能地选择自己为其看诊。

荷兰人桑德的父母家住荷德边境,因上学搬去荷兰西部4年,以及工作后再度搬家,却从来没有换过家庭医生,宁愿每次需要看病时跨越100多公里专程回去一趟。问其原因,他说,“我就是比较放心一个熟悉我健康情况的医生。”

欧洲国家的社会福利好是众所周知的,而欧洲国家中荷兰永远高居榜首。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移民欧洲,愿意移民荷兰的重要原因了。如果您还需要了解

编辑推荐

加拿大移民自述:来了后悔一阵子,不来后悔一辈子!


从深圳离开到加拿大已经4年多,加拿大好像还是那个加拿大,没有什么大变化,但中国似乎不再是那个中国,翻天覆地了。

来加拿大4年,我经常会犯“间歇性回国狂躁症”,待一段时间就特别想回国,遇到点事情就特别想回国,然后埋怨当初为什么出国,为什么移民。

不少人跟我说:你看,傻了吧,要是当初你没出国,现在在国内肯定混得更好。

不少人问我说:后悔吗,移民加拿大?

我诚实的回答:不来,后悔一辈子!来了,后悔到现在。

错过了国内的房价大涨

记得2013年离开深圳的时候,当时新房2万多一平米,还想着入手一套,可是想着出国压力会太大,于是作罢。现在想起来,真的抓心挠肝的后悔。

还记得当时“莱蒙.水榭春天” * 后一期开盘,2.3万一平米。现在,这个楼盘已经将近8万一平米。曾经,有一夜暴富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悔不当初。

错过了国内的工资大涨

加拿大这几年通胀率一直维持不变,物价上涨了一些,但是工资却是多年没有大变化。虽然温哥华近年也调高了底薪,可是大家普遍反应都是“看不到工资上涨。”

来加拿大,很多人都觉得“加币好值钱”!

很多华人打工者,一个月几千的工资已经觉得蛮好,可是对比现在中国国内的工资,一个月2万人民币是觉得远远不够的。

深圳的前同事告诉我,“你走后,公司对薪资做了大的调整,2次大涨薪,每半年一次小涨薪,你要是在这里,月薪肯定过3万了。”记得当时听到这些话,真是一口老血要吐出来。

可能国内每个公司的情况不同,岗位不同薪资不同,可是,我要说,加拿大的钱不好赚。如果你是不怕脏不怕累,做一些技术工,比如:电工丶下水道等等,这些可能会比国内要赚得多。但是如果是国内的白领,来到加拿大你会大失所望。

错过了给父母亲尽孝的机会

其实 * 后悔的,是没有陪伴在父母亲人身边,以至于家人生病,都没法在身边照顾。

来加拿大的第二年,公公就因为腰椎入院手术,前后3次手术把老人家折磨的不成人形, * 后还落下了后遗症“神经性疼痛”。前两年也到加拿大来求医,可医生说现代医学对这样的疼痛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试了一下植入电刺激棒,可效果不理想, * 后作罢。老公总是自责的觉得就是因为我们不在父母跟前,所以两老人家没有照顾好自己,才变成这样。每每想起这些,高大沉稳的汉子,也忍不住后悔落泪。

那天跟母亲视频,突然聊起她的年纪,才发现她已经快60,可我心里她还只是40岁的样子。妈妈说,“我不盼你赚大钱,就希望你在我身边,想见你的时候能看到你。”我跟她说“那我订机票,你飞过来吧。”妈妈叹口气:“不过去了,也不是没去过,要坐那么久飞机,过去也无聊出不来门,就等你们回来吧。”

父母在不远游,来加拿大,是对是错,为了什么?

不少人跟我说:及时止损,早点回来,趁着年轻还可以再来过。

不少人问我说:给你再选一次,还移民加拿大吗?

我认真的回答:来,我还得来加拿大。

来这里手艺变得越来越好

刚到加拿大,我们只会番茄蛋面,现在可以做一桌大菜。我们还学会了摆盘,学会用各种调料,学会西餐丶意餐,学会做包子馒头糕点。

虽然温哥华也有各种中餐馆,可是这里 * 流行聚餐,每家带1到2样菜去聚会。因为必须带着菜去,也就慢慢磨练出了厨艺。现在,只要想吃什么,上Youtube查视频,然后过两天,“新菜式”就会火热登场。

来这里找到了简单的生活

来到加拿大这几年 * 大的变化就是学会简单生活,因为这里每个人都是如此简单的生活。穿着休闲舒适,没有人在乎你手上的包,新买的表。

忙忙碌碌的工作,然后去超市买菜做饭, * 跟朋友聚餐聊天,找时间去附近游玩。

也许每个人还是觉得手上钱很少,未来很迷茫,但是So What?每个人都是这样,每个人都还是开心的活着。也没有人天天跟你比较,告诉你谁谁买了哪只股票赚了几倍,哪个朋友又买了套别墅,那个谁又做了项目赚了几百万。

“你有没有发现,加拿大的日子过得特别快?”

“是啊,加拿大的日子特别懒,特别简单,特别安逸,所以感觉时光走得那么快。”

来这里知道什么是规矩?

在加拿大,这里车速很快,但是开车更轻松,因为随意变道的人少了,随意超车的人少了,道路感觉更安心。

在加拿大,这里没有“插队”,不管是看医生、到政府部门办事,你想要早点办成,要么早点预约,要么提早去排队,大家都很公平,没有“走关系”这一说。

在加拿大,餐馆的后厨不能说很干净,但不敢乱用食品添加剂,或者洗不干净让顾客吃坏肚子,这是食品安全的规矩。

在加拿大,出门遛弯遇到邻居,大家会相互说个Hello,微微一笑示意,这是“潜规则”。

在加拿大,不守规矩后果很严重,所以,大家都老老实实,生活更平顺。

移民后,也许我们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我们终于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不想要吵杂拥挤的街道,不想要灰蒙蒙湿哒哒的天气,不想要不放心不安全的食物,不想要窄窄的停车位,不想要小小的公寓,不想要身边人“过多的关心”。

当然,我们也会不想要加拿大的寂寞,不想要加拿大的烂快递,不想要加拿大的烂效率...

现在国内生活越来越好,想要移民的人貌似越来越少,还有很多移民来加拿大过得不开心又回国发展的。

移民是条不归路,上路前三思。

不少人问我说:你会一直在加拿大呆着吗?我淡淡的回答:不知道...

英国老一辈华人移民生活让人担忧


为大家整理的《英国老一辈华人移民生活让人担忧》,供大家参考。

7月16日电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二十七、八岁的你,在英国奋斗,孜孜不倦地往个人账户积存财宝,在不断上涨的房价中查找投资机会,为永居身份和入籍查找高薪工作,为子女积攒教育基金,为家人团聚研究咨询越收越紧的移民政策,一笔一笔勾勒自己“老有所依,老有所居,老有所养”的风光生活。

但是,英国移民生活还可能是另外一种结果:每个星期领取142.7镑的最低养老金,住在政府提供的养老院,一室一厅,隔壁舍友讲着听不懂的英语,与子女无法沟通,一起喝茶的旧日老友已陆续回国颐养天年,而自己却是耄耋之年、疾病缠身。

早期移民:年老后怎么住?

上世纪中期,由于英国政府放宽移民政策,大批香港移民到英国伦敦、利物浦、伯明翰等地,随后,以经营粤菜为主的中餐外卖店便开始在各地中国城蓬勃进展。依托着中餐外卖店,当时移民英国的香港人便开始自己的英伦移民生活。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早前移居英国的华人已步入老年,他们作为老龄化人口的组成部分,享受着英国的社会资源和社会福利,尽管这块蛋糕随着近年的经济衰退和政府削减而日益渐小。

陈雪是格林威治中文学校的校长,办学几十年的过程中接触到几代华人移民。据陈雪观察,目前老一辈华侨的居住方式分成三类情况:第一类情况是经济情况较好的老人,大多60多岁,处于刚退休的年龄阶段。他们有能力在香港买房,在英国圣诞节前就回到香港居住,等到英国夏季再返回英国避暑。近年来,选择此类生活方式的香港退休人员越来越多。

第二类情况是没有经济能力买房,但移居英国前仍保留香港祖屋的老人。他们退休后便回香港定居。回港后也能在沙田等处买一套一室两厅的公寓,看病、交通、生活起居也较为方便。

第三类情况是退休后仍然留在英国养老的华人,除去已有私人住房的,大多住在政府的公租房中。公租房一室一厅,依据陈雪校长口述,20年前此类住房较轻易申请,如今因为老年人人口比例的上升,住房相对紧张,申请周期也相对延长。

易老(Mr. Yik)于1962年5月移居伦敦,几十年来一直在中餐外卖店工作,家里一室一厅的住房由儿子女婿一家居住,自己住在外卖店中。易老退休后,由于家中没有留出空余房间,他便主动向家里提出在外租房子住。易老说:“我还年轻,不用他们照顾我,他们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租房子便会产生租金,这对于易老一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一家人合计过后,易老决定先租下政府提供的国民住宅,即公租房。

英国的国民住宅由各区政府所有,只要年满18岁、无反社会行为、无未交租金的英国公民便可向当地政府提交申请资料。但申请国民住宅的人数较多,申请的过程也较为漫长(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已加入申请名单的人员也不能保证分配到住房。

因多年在中餐店工作的原因,易老对英语的把握程度有限,面对十几页的公租房申请资料和严格的申请条件,显得力不从心,公租房的申请便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年老者,“独居”者

像易老这样,和家人分居的老移民不在少数。徐奶奶因女儿定居英国,于1995年从广州移民伦敦。目前能领到每周一百多镑的养老津贴,住在离女儿家较近的Sloane Square老人公寓,房租每周约90镑,政府补助80镑,自己承担10镑。

曲爷爷57岁时只身来英,后获永居。退休后政府建议他住进老人院,但曲爷爷生活上不需要他人照顾,再者居住在老人院的长者以英国人居多,交流不方便。曲爷爷坚持自己申请公租房,请华人朋友关心填写提交申请资料,经过两年的等待,终于被分配到伦敦治安较好的区域,且可全额享受政府发放房屋津贴,每月485镑。

据华人华福信托基金会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有8300位华人长者在大伦敦区域居住。这些老人大多独居,缺乏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又因对英语的把握甚少,有被英国社会边缘化趋势。

基金会主席陈寄峤说:“华福信托基金首先要关注英国的第一代移民,让他们安享晚年,老有所居。”基金会主任William Thomas表示,虽然华人老人可以直接向英国本地的福利机构寻求关心,但由于英国机构大都不提供中英文翻译服务,并且对中英两种文化“老有所居”的理解有差异—华人老年群体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他们希望“四世同堂”,即使无法“四世同堂”也想尽量住得离家人近些;希望与同胞群居养老。所以,华人移民直接向英国机构申请住房,就可能享受不到这些因素的考虑和照顾。在华人移民的居住问题上,除华福信托基金外,华人社区中心也提供相关服务,为老人们填写英文申请表格,并依据老人家庭的实际情况,为他们申请居住地点和住房补助提出建议。

“老有所居 老有所养”难持续

20年前,在伦敦格林尼治区还没有专供老华人华侨居住的公租房、养老院。由于工作的关系,格林威治中文学校的陈雪校长看到很多华人老人和子女分居,生活和精神上都无人照顾,她便开始向当地council争取专供华人居住的公租房。

第一位住进格林尼治区公租房的华人就是通过陈校长介绍的。当初,这位老人的子女不看好英国的进展前景,决定移居美国,但由于美国签证政策的限制,父母暂不答应同子女一起移居美国。出于对朋友的关心,陈校长主动关心老人游说政府,申请到公租房。“虽然英国可以有地方留下她,但是由于和子女分居两国,看得出这位老人十分孤独”,陈校长说,“很多时候我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关心别人做了件好事,这位老人现在已经走了,她晚年的遗憾也无法补救了。”

除了住在公租房,和陈校长来往的老移民中还有不少住在自己的房子中。几十年前,中餐外卖行业基本没有竞争,薛铭(化名)二老年轻时超时工作,省吃俭用,终于到老来买下六幢房子,两幢给儿子女儿,一幢自己住,另外三幢用来收租。但由于二老年轻时天天在楼下厨房工作十几个小时,子女都在楼上看英语电视节目,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淡漠,成年后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也较为淡薄。二老生活上碰到问题,向女儿寻求关心时,女儿的回答是“我没有义务帮你解决问题,而且我还有自己的工作和小孩要照顾。”老人英语不好,一次因收租被骗惹上官司,找儿子翻译文件,而儿子却在电话中说“我很忙,你发Email给我吧!”,说完便把电话挂了。儿子哪里知道自己年迈的父母家中并没有安装电脑,更没有使用过Email。

移民,一生游移在多重社会体制和多元文化中,他们是移民政策上那条最脆弱的神经,每一次签证条件的变动都会改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但无论漂移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查找一方遮雨挡风的屋檐,在屋檐底下“悠然见南山”才是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老有所依,老有所居,老有所养”不仅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还需要自己和家人一起“养身、养心、养情”。

英国老一辈华人移民晚年生活令人忧


这篇关于英国老一辈华人移民晚年生活令人忧,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英国老一辈华人移民晚年生活令人忧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二十七、八岁的你,在英国奋斗,孜孜不倦地往个人账户积存财宝,在不断上涨的房价中查找投资机会,为永居身份和入籍查找高薪工作,为子女积攒教育基金,为家人团聚研究咨询越收越紧的移民政策,一笔一笔勾勒自己“老有所依,老有所居,老有所养”的风光生活。

但是,移民生活还可能是另外一种结果:每个星期领取142.7镑的最低养老金,住在政府提供的养老院,一室一厅,隔壁舍友讲着听不懂的英语,与子女无法沟通,一起喝茶的旧日老友已陆续回国颐养天年,而自己却是耄耋之年、疾病缠身。

早期移民:年老后怎么住?

上世纪中期,由于英国政府放宽移民政策,大批香港移民到英国伦敦、利物浦、伯明翰等地,随后,以经营粤菜为主的中餐外卖店便开始在各地中国城蓬勃进展。依托着中餐外卖店,当时移民英国的香港人便开始自己的英伦移民生活。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早前移居英国的华人已步入老年,他们作为老龄化人口的组成部分,享受着英国的社会资源和社会福利,尽管这块蛋糕随着近年的经济衰退和政府削减而日益渐小。

陈雪是格林威治中文学校的校长,办学几十年的过程中接触到几代华人移民。据陈雪观察,目前老一辈华侨的居住方式分成三类情况:第一类情况是经济情况较好的老人,大多60多岁,处于刚退休的年龄阶段。他们有能力在香港买房,在英国圣诞节前就回到香港居住,等到英国夏季再返回英国避暑。近年来,选择此类生活方式的香港退休人员越来越多。

第二类情况是没有经济能力买房,但移居英国前仍保留香港祖屋的老人。他们退休后便回香港定居。回港后也能在沙田等处买一套一室两厅的公寓,看病、交通、生活起居也较为方便。

第三类情况是退休后仍然留在英国养老的华人,除去已有私人住房的,大多住在政府的公租房中。公租房一室一厅,依据陈雪校长口述,20年前此类住房较轻易申请,如今因为老年人人口比例的上升,住房相对紧张,申请周期也相对延长。

易老(Mr. Yik)于1962年5月移居伦敦,几十年来一直在中餐外卖店工作,家里一室一厅的住房由儿子女婿一家居住,自己住在外卖店中。易老退休后,由于家中没有留出空余房间,他便主动向家里提出在外租房子住。易老说:“我还年轻,不用他们照顾我,他们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租房子便会产生租金,这对于易老一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一家人合计过后,易老决定先租下政府提供的国民住宅,即公租房。

英国的国民住宅由各区政府所有,只要年满18岁、无反社会行为、无未交租金的英国公民便可向当地政府提交申请资料。但申请国民住宅的人数较多,申请的过程也较为漫长(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已加入申请名单的人员也不能保证分配到住房。

因多年在中餐店工作的原因,易老对英语的把握程度有限,面对十几页的公租房申请资料和严格的申请条件,显得力不从心,公租房的申请便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年老者,“独居”者

像易老这样,和家人分居的老移民不在少数。徐奶奶因女儿定居英国,于1995年从广州移民伦敦。目前能领到每周一百多镑的养老津贴,住在离女儿家较近的Sloane Square老人公寓,房租每周约90镑,政府补助80镑,自己承担10镑。

曲爷爷57岁时只身来英,后获永居。退休后政府建议他住进老人院,但曲爷爷生活上不需要他人照顾,再者居住在老人院的长者以英国人居多,交流不方便。曲爷爷坚持自己申请公租房,请华人朋友关心填写提交申请资料,经过两年的等待,终于被分配到伦敦治安较好的区域,且可全额享受政府发放房屋津贴,每月485镑。

据华人华福信托基金会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有8300位华人长者在大伦敦区域居住。这些老人大(微博)多独居,缺乏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又因对英语的把握甚少,有被英国社会边缘化趋势。

基金会主席陈寄峤说:“华福信托基金首先要关注英国的第一代移民,让他们安享晚年,老有所居。”基金会主任William Thomas表示,虽然华人老人可以直接向英国本地的福利机构寻求关心,但由于英国机构大都不提供中英文翻译服务,并且对中英两种文化“老有所居”的理解有差异—华人老年群体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他们希望“四世同堂”,即使无法“四世同堂”也想尽量住得离家人近些;希望与同胞群居养老。所以,华人移民直接向英国机构申请住房,就可能享受不到这些因素的考虑和照顾。在华人移民的居住问题上,除华福信托基金外,华人社区中心也提供相关服务,为老人们填写英文申请表格,并依据老人家庭的实际情况,为他们申请居住地点和住房补助提出建议。

“老有所居 老有所养”难持续

20年前,在伦敦格林尼治区还没有专供老华人华侨居住的公租房、养老院。由于工作的关系,格林威治中文学校的陈雪校长看到很多华人老人和子女分居,生活和精神上都无人照顾,她便开始向当地council争取专供华人居住的公租房。

第一位住进格林尼治区公租房的华人就是通过陈校长介绍的。当初,这位老人的子女不看好英国的进展前景,决定移居美国,但由于美国签证政策的限制,父母暂不答应同子女一起移居美国。出于对朋友的关心,陈校长主动关心老人游说政府,申请到公租房。“虽然英国可以有地方留下她,但是由于和子女分居两国,看得出这位老人十分孤独”,陈校长说,“很多时候我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关心别人做了件好事,这位老人现在已经走了,她晚年的遗憾也无法补救了。”

除了住在公租房,和陈校长来往的老移民中还有不少住在自己的房子中。几十年前,中餐外卖行业基本没有竞争,薛铭(化名)二老年轻时超时工作,省吃俭用,终于到老来买下六幢房子,两幢给儿子女儿,一幢自己住,另外三幢用来收租。但由于二老年轻时天天在楼下厨房工作十几个小时,子女都在楼上看英语电视节目,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淡漠,成年后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也较为淡薄。二老生活上碰到问题,向女儿寻求关心时,女儿的回答是“我没有义务帮你解决问题,而且我还有自己的工作和小孩要照顾。”老人英语不好,一次因收租被骗惹上官司,找儿子翻译文件,而儿子却在电话中说“我很忙,你发Email给我吧!”,说完便把电话挂了。儿子哪里知道自己年迈的父母家中并没有安装电脑,更没有使用过Email。

移民,一生游移在多重社会体制和多元文化中,他们是移民政策上那条最脆弱的神经,每一次签证条件的变动都会改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但无论漂移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查找一方遮雨挡风的屋檐,在屋檐底下“悠然见南山”才是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老有所依,老有所居,老有所养”不仅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还需要自己和家人一起“养身、养心、养情”。

英国老一辈华人移民晚年生活让人担忧


非凡为大家整理了《英国老一辈华人移民晚年生活让人担忧》这篇文章,仅供大家参考!!!

英国老一辈华人移民晚年生活让人担忧

7月16日电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二十七、八岁的你,在英国奋斗,孜孜不倦地往个人账户积存财宝,在不断上涨的房价中寻找投资机会,为永居身份和入籍寻找高薪工作,为子女积攒教育基金,为家人团聚研究咨询越收越紧的移民政策,一笔一笔勾勒自己“老有所依,老有所居,老有所养”的风光生活。

但是,英国移民生活还可能是另外一种结果:每个星期领取142.7镑的最低养老金,住在政府提供的养老院,一室一厅,隔壁舍友讲着听不懂的英语,与子女无法沟通,一起喝茶的旧日老友已陆续回国颐养天年,而自己却是耄耋之年、疾病缠身。

早期移民:年老后怎么住?

上世纪中期,由于英国政府放宽移民政策,大批香港移民到英国伦敦、利物浦、伯明翰等地,随后,以经营粤菜为主的中餐外卖店便开始在各地中国城蓬勃进展。依托着中餐外卖店,当时移民英国的香港人便开始自己的英伦移民生活。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早前移居英国的华人已步入老年,他们作为老龄化人口的组成部分,享受着英国的社会资源和社会福利,尽管这块蛋糕随着近年的经济衰退和政府削减而日益渐小。

陈雪是格林威治中文学校的校长,办学几十年的过程中接触到几代华人移民。据陈雪观察,目前老一辈华侨的居住方式分成三类情况:第一类情况是经济情况较好的老人,大多60多岁,处于刚退休的年龄阶段。他们有能力在香港买房,在英国圣诞节前就回到香港居住,等到英国夏季再返回英国避暑。近年来,选择此类生活方式的香港退休人员越来越多。

第二类情况是没有经济能力买房,但移居英国前仍保留香港祖屋的老人。他们退休后便回香港定居。回港后也能在沙田等处买一套一室两厅的公寓,看病、交通、生活起居也较为方便。

第三类情况是退休后仍然留在英国养老的华人,除去已有私人住房的,大多住在政府的公租房中。公租房一室一厅,依据陈雪校长口述,20年前此类住房较轻易申请,如今因为老年人人口比例的上升,住房相对紧张,申请周期也相对延长。

易老(Mr. Yik)于1962年5月移居伦敦,几十年来一直在中餐外卖店工作,家里一室一厅的住房由儿子女婿一家居住,自己住在外卖店中。易老退休后,由于家中没有留出空余房间,他便主动向家里提出在外租房子住。易老说:“我还年轻,不用他们照顾我,他们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租房子便会产生租金,这对于易老一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一家人合计过后,易老决定先租下政府提供的国民住宅,即公租房。

英国的国民住宅由各区政府所有,只要年满18岁、无反社会行为、无未交租金的英国公民便可向当地政府提交申请资料。但申请国民住宅的人数较多,申请的过程也较为漫长(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已加入申请名单的人员也不能保证分配到住房。

因多年在中餐店工作的原因,易老对英语的把握程度有限,面对十几页的公租房申请资料和严格的申请条件,显得力不从心,公租房的申请便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年老者,“独居”者

像易老这样,和家人分居的老移民不在少数。徐奶奶因女儿定居英国,于1995年从广州移民伦敦。目前能领到每周一百多镑的养老津贴,住在离女儿家较近的Sloane Square老人公寓,房租每周约90镑,政府补助80镑,自己承担10镑。

曲爷爷57岁时只身来英,后获永居。退休后政府建议他住进老人院,但曲爷爷生活上不需要他人照顾,再者居住在老人院的长者以英国人居多,交流不方便。曲爷爷坚持自己申请公租房,请华人朋友关心填写提交申请资料,经过两年的等待,终于被分配到伦敦治安较好的区域,且可全额享受政府发放房屋津贴,每月485镑。

据华人华福信托基金会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有8300位华人长者在大伦敦区域居住。这些老人大多独居,缺乏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又因对英语的把握甚少,有被英国社会边缘化趋势。

基金会主席陈寄峤说:“华福信托基金首先要关注英国的第一代移民,让他们安享晚年,老有所居。”基金会主任William Thomas表示,虽然华人老人可以直接向英国本地的福利机构寻求关心,但由于英国机构大都不提供中英文翻译服务,并且对中英两种文化“老有所居”的理解有差异—华人老年群体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他们盼望“四世同堂”,即使无法“四世同堂”也想尽量住得离家人近些;盼望与同胞群居养老。所以,华人移民直接向英国机构申请住房,就可能享受不到这些因素的考虑和照顾。在华人移民的居住问题上,除华福信托基金外,华人社区中心也提供相关服务,为老人们填写英文申请表格,并依据老人家庭的实际情况,为他们申请居住地点和住房补助提出建议。

“老有所居 老有所养”难持续

20年前,在伦敦格林尼治区还没有专供老华人华侨居住的公租房、养老院。由于工作的关系,格林威治中文学校的陈雪校长看到很多华人老人和子女分居,生活和精神上都无人照顾,她便开始向当地council争取专供华人居住的公租房。

第一位住进格林尼治区公租房的华人就是通过陈校长介绍的。当初,这位老人的子女不看好英国的进展前景,决定移居美国,但由于美国签证政策的限制,父母暂不答应同子女一起移居美国。出于对朋友的关心,陈校长主动关心老人游说政府,申请到公租房。“虽然英国可以有地方留下她,但是由于和子女分居两国,看得出这位老人十分孤独”,陈校长说,“很多时候我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关心别人做了件好事,这位老人现在已经走了,她晚年的遗憾也无法补救了。”

除了住在公租房,和陈校长来往的老移民中还有不少住在自己的房子中。几十年前,中餐外卖行业基本没有竞争,薛铭(化名)二老年轻时超时工作,省吃俭用,终于到老来买下六幢房子,两幢给儿子女儿,一幢自己住,另外三幢用来收租。但由于二老年轻时天天在楼下厨房工作十几个小时,子女都在楼上看英语电视节目,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淡漠,成年后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也较为淡薄。二老生活上碰到问题,向女儿寻求关心时,女儿的回答是“我没有义务帮你解决问题,而且我还有自己的工作和小孩要照顾。”老人英语不好,一次因收租被骗惹上官司,找儿子翻译文件,而儿子却在电话中说“我很忙,你发Email给我吧!”,说完便把电话挂了。儿子哪里知道自己年迈的父母家中并没有安装电脑,更没有使用过Email。

移民,一生游移在多重社会体制和多元文化中,他们是移民政策上那条最脆弱的神经,每一次签证条件的变动都会改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但无论漂移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寻找一方遮雨挡风的屋檐,在屋檐底下“悠然见南山”才是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老有所依,老有所居,老有所养”不仅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还需要自己和家人一起“养身、养心、养情”。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