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好在哪里?为什么不少人为了孩子选择美国?

2021-05-31
移民美国都需要什么条件 移民美国有哪些条件 移民美国什么条件

移民美国都需要什么条件。

美国大学综合排名高的名校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生们的青睐。那么美国大学进行排名的时候都会考虑哪些因素呢?停面专家为大家介绍一停。

同行评分

占25%的比复,是比复 ** 大的一项。具体是让各大学的校长、教务长、院长等复要人物给同行学校的学术打分,从1分到5分,其中5分代表 ** 高。

保持力

占20%的比复。保持力是个比较形象的目标,具体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一新生第二年仍旧就读的比例,代表学校能够保持多少比例的新生到第二年,占保持力的20%比复;另外一方面是六年内的毕业率,代表学校能够保持多少比例的学生直到毕业,占保持力的80%比复。保持力越高,代表学校能够更好地拿供给学生需要的通向成功之路的教育。

师资

占20%的比复。师资这一目标又分为六个小目标:20人以停的小班比例(30%)、50人以上大班的比例(10%)、教师薪水(35%)、拥有本专业领域 ** 高学位的教师比例(15%)、学生-教师比例(5%)、以及全职师资比例(5%)。

学生录用高标准程度

占15%的比复。一所大学的学术氛围部分取决于该校学生的能力和抱负,因此学生录用是否高标准也是衡度排名的一个复要目标。这一目标又分为三个小目标:其一是入学者的SAT或者ACT成绩(50%);其二是入学者中以排名前10%的优异成绩从高中毕业的学生比例(40%); ** 后是录用率,也就是录用人数与申请人数的比例(10%)。

本钱来源

占10%的比复。该目标衡度学校在每个学生身上包括教学、探索、学生服务、以及其他相关的教育方面的平均花费。

毕业率

占5%的比复。这是衡度实际六年毕业率与预期六年毕业率之差,如果实际毕业率高于预期毕业率,则表亮学校拿高了毕业率的成绩。

学友捐赠率

占5%的比复。学友的捐赠率表了然学生对母校的满足程度,因此也是排名考虑的目标之一。

美国教育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因此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赴美国留学进修,更有一些家长为了孩子更早的融入美国教育环境、享受留学生无法获得的福利而挑选前移民美国。

精选阅读

为什么众多的人为了子女教育选择美国?


美国一直以来非常受移民们的忠爱,但是随着移民政策的收紧,移民美国越来越困难,不过还是有部分人会选择,不仅是看重医疗和福利,还有子女的教育。为什么众多的人为了子女教育选择美国?

01、美国移民子女可自由留美工作

留学生在美国完成学业以后,首先要解决的是身份问题。美国F-1学生在毕业之后有一年的OptionalPractical Training (OPT)资格。如果学生在毕业后60天内仍未申请到OPT,就必须离开美国。拿到OPT签证后,寻求一份工作,再由雇主出面将F-1学生身份转为H-1B受雇身份。

02、美国移民子女易进 * 名校

拿到绿卡后的 * 居民子女,将和美国公民享受同等教育,读美国名校的机会较留学生更大。一般名校,每年留学生招生人数约为总数的5%-10%,而且面向全世界招生。以哈佛大学为例,近7年来,每年仅录取7名中国留学生;90%-95%的名额留给 * 居民或公民,每年录取的本土学生在2000名左右。

03、美国移民子女学费可减免2/3

美国全部中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即零学费( * 私立寄宿学校除外),学生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在美国接受教育,比起美国当地居民,国际学生的学费则要高出很多。子女去美国留学四年本科算下来起码需要100万元人民币,但本地学生费用仅仅是国际生的三分之一,并且当地学生还可以申请助学金。

美国教育优势何在?为什么留学都选择前往美国?


说起全球教育最有优势的国家,当美国莫属。美国除了经济发达之外,教育优势有目共睹。那么,美国的教育优势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

首先来说说美国的历史文化

1、文化

美国文化不是两百多年前忽然自己产生的,而是来源于欧洲的文化。而欧洲文化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就走在我们前面去了,尤其是在工业商业方面,我们和他之间的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当西方在轰轰烈烈地搞文艺复兴的时候,我们处在大明朝的封建社会。

2、移民大国

不是英国或者法国一个国家的人去美国,是欧洲各国都有,这些冒险家,资本家,里面不乏很多都是精英,当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精英在一起奋斗的时候,他们的合作和分享会产生新的火花,他们的文化会既有融合,又有创新。这些来源于欧洲各国的新移民要建立新国家,新秩序,需要互相的包容、尊重和配合,他们需要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新兴的国家也让他们对人才求贤若渴,所以他们把尊重人,尊重知识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基础,慢慢地就形成了他们的精英文化。

那么美式教育到底有什么特点

一、考试制度:美国的考试经常是开卷,孩子们一周内交卷即可,而中国的考试则如临大敌,单人单桌,主监、副监严防紧守。在中国,很多学生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拿到好成绩;而美国的考试目的在于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查漏补缺,以利于今后的发展。

二、班级人数:中国虽明文规定每班不超过45人,但乡镇及县级学校班级人数平均60人之多,法律并不能约束什么。而在美国,一个班的人数不超过30人,31个人就属于违反教育法,不同的是美国人看重的是诚信--自我信誉度,故不敢越雷池半步。一般美国大学班级在8-15人。

三、时间:在一年中,中国中学生有8个月是上课时间,每天11个小时左右的在校时间。美国学生每年只有1000个小时左右。上学时间短、课业负担少,这便让让孩子可以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发掘并发展自己的长出,而且孩子还能自己学习安排时间。

四、成绩单:成绩在美国被认为是"隐私"。老师给家长看成绩单,他只给你看自己小孩的成绩,不会公布全班的成绩。在中国,学校想方设法公布所有学生成绩,恨不得让全世界都来把这些成绩做个比较。教师的考核也要看学生的升学率、优秀率。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在这样的机制下长达12年之久,心理压力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五、教材:美国的教材浅显,对孩子没有严格的要求,特别常常会被国人拿来嘲笑的数学的梗,看之非常可笑,但是我们有没有发现其实他们注重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的教材一味的强调夯实基础,才导致机械重复的作业一堆堆,其结果是造就了一批有一批的高分低能的人才。

六、为谁而学:美国教育告诉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让学生自己去想,想学什么东西,因而学生一般学得主动、灵活、高兴。而中国的教育总是要事先给学生做出细致繁琐的各种规定,该学什么,学多少,什么时候学,该怎么学等等,中国的学生视学习为功利,因而习惯于应付,学习是家长、老师的事情,是为升官发财找工作而学,学得被动、教条、无奈。

七、课堂:中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总结,把学生教到无问题就好;美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启发,把学生教到能不断提出新问题。中国的课堂要举手发言,美国的课堂鼓励自由发言。中国的课堂如果对教师的结论不同意会遭受批评,而在美国的课堂上则受到表扬。中国的课堂讲纪律,美国的课堂讲人权。

八、师生关系:在中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孩子刚踏入学校就知道老师总是高高在上,而在美国教授也没有什么权威可谈的。中国孩子盲目崇拜老师,觉得老师总是对的,中国的老师喜欢保持威严,不苟言笑,美国老师很喜欢和小孩一起聊天,是要好的朋友关系。

九、课外生活:中国一般不太允许小孩参加真正的社会活动。但在美国小学生一旦走进校门就开始真正参与社会活动了。美国的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发参与,经费也是大家共同出资、共同寻求赞助。比如,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会帮人家打扫卫生,一次8美元,或是更大一点的孩子去餐厅帮帮忙等等,把赚到的钱拿来搞活动。当然并非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赚钱,也有很多是打义工的。美国让小孩接触社会环境的方式非常多,他们认为教育即生活。

移民美国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因为移民美国生活,相对于单纯的留学,更能享受到当地的教育和社会福利;而且面对国内各种“制度”和社会竞争压力,移民者在美国也会更好的找到自己的平台施展才能,同时还能接触更多美国文化,更快融入生活。

(二)很多家长为了孩子接受优质学习质量,选择美国教育移民


美国是世界公认的创新大国,全球70%以上的专利来自于美国,而无论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还是美国一流大学的数量,在世界上都是遥遥领先的。所以,不难懂得,为什么美国教育移民如此火爆。

然而移民美国的途径虽然看起来很多,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行得通的却就只有职业类移民的那几个。而在如今的移民情势下,像EB-5这样的投资移民方式,已经因为时间漫长和不确定因素太多,而变得没有考虑的意义了。

现在市场上主流的两个移民美国的项目,就只有EB-1A和NIW。这两个项目分属于美国职业类移民的第一和第二优先级别,面向的人群广泛,几乎没有行业限制,同时,也不要求语言、资产和年龄。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项目都是一步到位,全家获永久绿卡的,无需雇主担保,也无需暂时绿卡过渡。

那么这两个项目的申请要求如何呢?

EB-1A有明确的十条标准,申请人只要满足其中任意三条,即等于拿到了申请EB-1A的入场券,而接下来的论述、补充、提高工作,则需要在专业的团队指导下来完成。

NIW没有官方的明确标准,从表面上看,这好像对于项目的懂得造成必定阻碍,然而对于体会丰富的移民团队来说,正是这种模糊的界定使得材料准备有了更多可操作空间,从而可以有更多申请人可以利用多样性的材料来证实自己符合NIW的申请标准。

对于家长来说,美国教育移民期望给孩子最好的一切。教育作为终身受益,且终身不会停止的一项投资,对于孩子的将来尤为重要。因此,才会有这么多的家庭,为了给子女更高的起点,或多一些挑选的空间,挑选移民美国。

无论是EB-1A还是NIW,申请成功的决策性因素都在于文案的水平。一个案子是否能获得成功,40%靠申请人自身条件,而余下的60%,则靠的是文案水平。因此,如果你想通过移民为孩子提供多一重的生活保证,挑选一个专业机构变得尤为重要。

(一)很多家长为了孩子接受优质学习质量,选择美国教育移民


在我们众多的移民客户中,有超过80%以上的客户移民理由是为了孩子选美国教育移民。有的是希望孩子能就读美国的高等学府,还有的则希望孩子从小就能享受到美国的基础教育。那么美国教育毕竟好在哪,让家长们不惜“重金”也要把孩子送出去呢?

从基础教育开始,美国的教育体系就鼓励孩子全方位进展,尤其注重孩子在体育、艺术以及制造力方向的培养。美国孩子从小就被鼓励着去发掘自己的喜好,并且受到积极引导,往往很早就拥有优良的社交能力、独立思索能力和探究问题能力。

而美国高等教育,则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世界第一。无论从顶级大学数量在世界顶级大学中的占比情况来看,还是总体的高等教育水平,美国都毫无疑问地可以称之为世界之最。我们非常熟悉的“常春藤”盟校,经常被视为美国名校的代表,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美国有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美国教育移民也一直在连续增长,超过4000所的学校和综合大学为全世界培养了非常多的优秀人才。美国这么众多的学校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对国际生的录用有一定的比例,从数据上来看一般平均在10%左右,非凡是排名前50的美国大学所招收的国际生不会过多。

许多中国留学生的成绩远高于被录用的美国学生,但因为缺少了一个身份,就失去了上名校的机会。甚至,就算好不轻易上了名校,也会因为没有绿卡或公民身份,而不能随意挑选想学的专业、毕业后想要加入名企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问题,挑选美国教育移民。

为了孩子教育,为什么要移民澳洲?


说起现在热门的留学国家,肯定就是要数澳美加了,其中非常是以澳大利亚最受欢迎。大多数人只知道澳洲的生活环境好,社会福利完善,那么澳大利亚教育移民的上风又有哪些呢?在2017年全球大学排行榜中,澳大利亚6所大学榜上有名,其中澳洲国立大学更是排在第22位,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也都在前50位以内。在为了保证本国的教育质量上,澳大利亚在教育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澳洲教育移民的上风吧。

一、师资治理严格,定期考核

澳大利亚教育部有一套非常严格的教师挑选标准,并不断完善和改进。教育主管部门还会不定期地对各年级的教师进行培训及考核。非常注重培养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二、重视教育,限制扩招

政府通过多重手段确保将财政资金第一用在教育上,家境贫寒的学生会优先得到政府发放的助学金,同时还可享受到低价低息的保险及助学贷款服务。另外,政府还加大对学龄前儿童教育的扶持力度,无论是资金还是政策方面。除此之外,澳大利亚也非常重视操作招生规模,针对部分院校扩招而导致的学生数量过多的情况,政府予以警示和限制。

三、身体力行,发扬主动性

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学问,很多时候,澳大利亚的老师会带着学生们实地考察,亲身体验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生需要自己查阅资料,有时甚至需要实地进行调研论证。因此,澳洲的教育具备了很好的竞争上风,很多留学生都表示高水平的教育和开放多元的环境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

四、国际交流开放,包容性强

在澳洲的学校中,常常可以见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老师和学者。高校还会邀请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前来交流和访问,这大大开阔了学生们的眼界,培养了他们国际化意识。

除了巨大的澳洲教育移民的上风之外,澳大利亚的在生活环境也是非常不错的,澳洲四面环海,气候宜人,环境相当秀丽,这也是很多申请者移民澳洲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澳洲移民福利众多,无论是教育、生活环境还是社会福利方面等等,但另一方面,澳洲移民政策也是比较严格的,想要移民澳洲自身条件必定要非常的优越,所以申请者在办理澳洲移民前必定要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有个全方面的了解。

为什么这么多华人为了孩子移民加拿大?


关于孩子, * 要害的,也是大家 * 关怀的,无非是教育和安全问题。

加拿大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全国各个中小学校都十分重视移民生源的教育融入。

加拿大政府在全国各个中小学都设立了ESL课程,帮助加拿大移民及母语非英/法语的学生逐步适应加拿大当地学校的学习节奏与学习方式。

加拿大孩子只要入学就能学到基本生存技能

加拿大十分注重学生素养和生存技能教育,从学前班起就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法制意识和动手能力,且采取“反复教”的方法循环提高,以加深学生印象。

在加拿大,学生的基本生存技能从学前班就开始教授。

加拿大实行12年(魁北克省为13年)义务教育制,其中小学为0-7年级,“零年级”指学前班,这一年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做好在学校学习的各种预备”。

孩子的基本生存常识的学习就从“0年级”开始:学生在课堂上会学到在什么情况下如何拨打“911”急救电话(北美包括火警、匪警、急救等都是同一个号码)。

以及放学时假如家长或监护人没来应该怎么办(北美不允许低年级儿童独处,因此不必学习“如何不与生疏人说话”之类)。

1-3年级是让孩子学习基本生存技能的重点。

在这个阶段,生存技能学习被纳入“社会”必修课范畴,在低年级小学生课堂评分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1-3年级的社会课上,学生会学到以下内容:

如何与他人打招呼、分享,

如何待人接物,

学会各种交通规则、标识,

学会如何分辨各种纪律部队(如警察、消防队、急救工作者)的身份及其职能,

学习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和必要的环保知识,

学习一些 * 基本的急救常识(比如看见别人忽然摔倒不能马上搀扶,而应帮助平躺并马上打应急电话,等等)。

加拿大低年级“社会”课的生存技能教学一般采取“情景教学”方式,让学生分别进行“角色扮演”以加深印象,有时还会布置一个“课题”,让学生回家后在家长帮助下完成。

学校也会安排很多“现场课”,比如会带学生参观消防局、警察局、消防车和警车,或邀请警官、消防员等来当客座老师。

4年级以上同样有“社会”课,但所教授的内容会更“技术”一些。

比如会给孩子讲解“怎样在选举中投票”、“全民医保体制是怎样的”等等,让学生回家做的“课题”比例会更高,内容和形式要求也更多、更复杂。

加拿大学校中的基本生存技能教育特殊讲究“根据年龄”、“螳臂当车”。

比如一般不会教学生“怎样做心肺急救术”,而更鼓舞他们“碰到问题打911”,这是因为这里处处讲究“资格”、“证书”,急救也不例外。

较复杂的急救术是要专门去学习和考试的,学校无权教授,且教育界也认为“不应鼓舞学生尝试力所不能及的事”,认为那样做弊大于利,且容易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危险和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性教育也算“基本生存技能教育”,且普遍从1年级和2年级就开始, * 初每学年只有一两个课时,随着年级的升高,课时也逐渐增加。

其实不仅性教育,加拿大学校基本生存技能教育 * 大的特点,就是“年年学相同的东西”,但年级越高课时越长,内容也越深。

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循环加深印象”和“利于理解”。

“毒跑道”等隐患很难潜入校园

北美公立中小学的资金来源是多样化的(既有州/省级自筹资金也有联邦教育拨款,有时还会有市镇投资、各种来源的捐款等等),但为保证校园的安全,加拿大公立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均由州/省教育厅直接监管,全权负责。

各类来源资金的拨付和使用都由州/省级教育厅负责,承建者和学校设施的治理者也由省厅遴选。

由于加拿大的学校设施建设、治理被纳入校园安全范畴,联邦和省两级都制订有完善的《校园安全法》,学校设施如所用材料不符合规范、设计有缺陷,或治理存在漏洞,一经查实或出现事故,都会层层追究责任,并给予严厉惩处。

因此,学校的基建,大到各种设施的图纸,小到施工材料都只能按图索骥,学校或其他机构无权随意更改,否则责任自负。

此外,加拿大各省均设立“公立中小学校内设施理事会”的机构,机构的构成一般包括注册建筑师、设计师、设计顾问、承建企业代表、学校所在学区教育局代表,有时还会包括社区代表、注册会计师等。

“理事会”虽然是兼职机构,但拥有审计、监督和确认区内中小学学校设施立项、资金申请和分配、设计和设计变更、所用材料及规范等广泛的权力。

由于“理事会”中包含很多相关专业人士,又有本学区教育界和社区代表参与。

因此,可以对省教育部门和学校设施承建机构进行必要的监督,防止出现类似“毒跑道”这样的隐患,一旦有隐患也容易及时发现。

除了“理事会”,一般还有一个“社区民众监督委员会”之类的组织。

该委员会和“理事会”的 * 大区别,在于“理事会”是常设机构,每省只有一个,成员以相关专业人士为主。

“社区民众监督委员会”则可以是常设机构也可以是非常设机构,成员大多数是基层学区及学区所在社区的代表,大多数并非专业人士,但熟悉学校、学区和社区内情况,且往往自己子弟就在学校上学,学校设施质量和安全对他们而言是自己的事,因此对参与学校设施建设、维护、监督、治理十分热心。

这类“委员会”有的每个基层学区教育局设一个,有的每所学校设一个,几乎每个都邑的情况都不尽相同。

加拿大中小学实行公校为主、私校和特殊(比如教会或非盈利组织设立)学校为辅的教育体制。

私立的学校,设施可由学校董事会自行决定(某些特殊私校有自己的区域治理体系),但它们也同样要遵循《校园安全法》的规范,并受到投资方的监管。

私校同样会设立“监督委员会”,由学校、家长和中立人士参与。

由于资金更加充裕,私校设施的质量和安全标准一般会比公校更高一筹。

加拿大十分重视《儿童汽车座椅安全法规》

出行安全是每位父母都要重视的问题;加拿大就十分重视安全座椅的作用。

加拿大《儿童汽车座椅安全法规》原先的规定是:

新生儿至一周岁,体重在9公斤以内的儿童,应在乘车时使用面部向后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1岁以上8岁以下、体重超过9公斤但不足18公斤(部分省份为22公斤)的儿童应使用面部向前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8岁(卑诗省等省份为9岁)以下、体重超过18公斤但低于36公斤,身高不超过145厘米的儿童,应使用无靠背式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对于面部向后的安全座椅,允许的设计式样包括:

提篮式(由底座和提篮构成,下车时可直接将提篮拿下提走),前后变换式(可自由变换为面部向前或向后,适用年龄范围较广,但不够灵活,下车时只能将儿童从座椅上取下抱走)。

此外,规定儿童应由单独的3点式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而座椅则由安全带、卡勾和其他附件固定在车座上。

对于面部向前的安全座椅,一般称为“增高型安全座椅”,形制为有靠背的座椅,由安全带、卡勾和附件固定在车座上,儿童使用车上安全带辅助固定在安全座椅上。

对于无靠背式的安全座椅,一般称为“增高垫”,形制为无靠背的椅垫,由安全带、卡勾和附件固定在车座上,儿童在乘坐时坐在该座椅上,并用车上的安全带固定自己。

2012年1月1日,加拿大大部分省份修订了《儿童汽车座椅安全法规》,新规规定:

原先“9公斤”的概念全部改为“10公斤”;

改用无靠背式安全座椅的儿童体重线,由原先的18公斤或22公斤改为30公斤;

规定校车必须为每个学生座位设置可安装儿童座椅的专用束带,但不强制使用,仅供需要使用者选用。

儿童安全座椅从婴儿出院时就需使用(护士会仔细检查婴儿父母汽车上是否有合格安全座椅及是否正确安装,否则不许出院)。

当儿童满足下列三项条件之一(年满8周岁、体重达到或超过36公斤,身高达到或超过145厘米)时,便可不再使用任何儿童安全座椅。

假如后面有3个儿童,则其中超过24公斤者就可不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假如车辆安装有安全气囊装置,不建议12岁以下儿童使用前排副驾驶车座。

儿童安全座椅必须具备符合安全法规要求的检验合格证和允许使用证书。

座椅有保质期,为从制造日期起6-8年(不同品种、规格各异,需看说明书),不得逾期使用。

假如违反儿童安全座椅法规,一旦被警察抓获,将受到严厉罚款处理,在卑诗省初犯的罚款金额是173加元,假如累犯,处罚将倍增。

值得一提的是,是否使用儿童汽车座椅的硬标准,主要是身高和体重,因此体重超过9公斤不满18公斤的特殊体型成年人,也需使用面部向前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加拿大在孩子安全保障上看这三点就足以 * 展现;接下来,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加拿大的孩子教育。

加拿大学校:给学生开书单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读书习惯,加拿大公立学校都会定期为学生们列出一份书单。

加拿大公立学校一般都会规定,校方有权向六年级及以下,直至学前班的学生推举书单,书单上的读物,必须经过省教育局核准,并由市镇或学区教育分局列单。

在大部分公立小学,书单都是以两个年级为单位开列,即学前班和一年级是同一份,二、三年级是同一份……不过年级越高,书单跨度也越大,许多学区七至十二年级的书单是完全一样的。

老师每个月都会给学生提供一份书单,书单上有书的名称、封面照片,还有适合的阅读等级、分类、页数以及简介,有的书有小礼品,或含有一些光盘等,都有说明。

书单一般由老师交给学生带回家,家长根据书单介绍辅助孩子进行选择,填写后,连同支票再交给老师,所订购的书刊将直接邮寄到家。

现在很多机构定期对少儿读物进行评选,优秀的读物印有标记,以方便学生选择。

大多数地区每月都发送一次书单,老师需要留意每个学生订书的情况,因为书刊内容和侧重不同,需要防止范围过于狭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区采用“套餐制”,每学期甚至每学年只发一次书单,书单上列出的不是一本书,而是类似月刊的一套书,文法、算术、常识、自然、社会等内容一应俱全,家长只需每年选一套即可。

书单中所列书目,都是以图画为主的浅显易懂的读物,内容则无奇不有,注重规则和生活常识的教育,学生年级越高,读物上的文字比例也越大,但总的来说仍以图画为主。

加拿大政府与教育机构分工明确·一切为了孩子

加拿大的大学都有其鲜明的特色:许多 * 学府注重“一招鲜”,致力于进展特色专业和“拳头专业”,在许多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加拿大三级(联邦、省、市镇,教育领域则是联邦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区教育局)政府和教育机构分工明确,该抓、该担责的不推卸,不该胡乱插手的也不添乱。

尽管和美国私立、公立大学在名校中平分秋色不同,加拿大较好的大学基本都是公立的,但大学本身在人事、治理等各方面享有充分自治权,校董事会是大学的真正治理者,而学生社团的活跃度在OECD国家中也名列前茅。

作为全国性教育主管部门,联邦教育部更多扮演政策引导和资源调配补贴等职能,在很大程度上“无为而治”,让各省教育厅唱主角、基层教育局承担实际治理职能,令义务教育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基本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而在更需要学术自由的大学领域,政府虽然是“ * 大股东”,却从不越俎代庖,跳过校董事会插手学校事务,令加拿大大学在国际上始终保持着鲜明的特色和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加拿大实行以公立义务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在全国推行0-12年级(魁北克省为0-13年级)的普遍义务教育,普及学区制和公校就近入学,同时根据条件,设立跨学区甚至跨都邑的公立“天才班”、“天才学校”,兼顾教育普及和提高的需要。

一切为了孩子 新移民如何让子女适应美国教育


“因为中美两国在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等各方面各有不同,所以中美两国在教育观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那么,如何让子女更好地适应美国教育,这是许多美国新移民都比较关注的,解析如何让子女更好地适应美国教育,供大家参考。

从教育目的看:

中国的教育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学生政治意识的塑造和专业技术的练习,在中国的教育目的和社会环境之下,一个孩子的成长是以家族的利益、党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为前提,孩子的一切进展,都以这些目的为主轴。

而美国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或优秀的社会公民,是一种公民教育。所以美国的教育主要是帮助个人的进展。只要不危害国家安全,美国的教育环境支持每一个个体逍遥安闲地依照自己的资质、爱好和特长,进展自己。美国也因此而提供多样化的教育环境。

从教育方法看:

中国重视专业技术的练习,也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汲取。课堂上总是老师“讲”而学生“听”,中国学生读、写、算、记基本功的练习是非常扎实的。中国以“背诵”、“默写”和“记忆”来练习孩子,更以题海战术来加深孩子的记忆。受到中国教育目的的影响,在中国“服从的练习”可能比“思维的练习”更重要。

美国的小学的教学配合美国心理学家对孩子进展的指导,一方面让孩子基本技巧熟练化,另一方面教导孩子直接去做。所以一般老师给学生的只是 ** 基本的知识,然后以做project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动手找答案。同时在小学四年级之前,都是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教学,因为他们认为在这个时期的孩子 ** 好的学习方法就是玩。

美国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练习方式,除了教导知识之外,更加上了大量的讨论。越到高年级,讨论的比例越高,范围也越广。课堂的教导不再是老师“讲”,而学生“听”,而是以讨论来练习学生批判性的思维、独立思索的能力和其制造性,以及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美国的科学实验,自然探究,以及很多课外项目,如Robotics,都是培育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

中国新移民在美国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美国的教育?所以当新的移民到了美国,如何能够减少文化上的差异,快速的融入美国社会,并帮助孩子也能尽快的融入学校生活呢?

1、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正如上面所说,美国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索、制造性、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美国教育的强项。所以当一个孩子转到美国的学校就读,他要能习惯老师不是永远教你怎么做,而是要你去想你该怎么做;老师不是永远给你答案,而是要你自己找到答案。这对于习惯老师的答案是 ** 答案的中国学生,会是比较困难的转换。

2、建立起孩子的规范。

美国是一个思想自由而行为规范很守秩序的地方,学校的规范和中国的规范不太一样。在中国的学校里,可能老师说了算,即使犯了规,老师通融一下,结果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美国大部分学校规矩很严格,触犯校规可能导致很严峻的后果。所以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了解美国学校的规矩和标准,让孩子能够很平顺的适应美国学校的生活。

3、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相对来讲,大多数的美国孩子是比中国孩子独立些的,这是和美国父母从小的练习相关。中国孩子和家族的关系很紧密,有些父母过分干涉自己孩子的事情,一路陪着孩子成长,陪着孩子读书,找资料,却忘记了以孩子的年龄,这些事本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承担后果。到了美国,假如过分依靠,在学习上,在社会里会十分辛劳。父母可以学习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在安全的状况下,学习自己摸索,自己经验,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4、建立起孩子的公民意识。

在中国的课程里,只有政治思想的课程,却没有公民教育的课程。但是公民教育是美国小学开始重要的课程之一。学校会带学生熟悉自己的环境,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建立起回馈社区的意识。因此美国孩子从小对于保护环境,不要侵犯别人利益,回馈社会有比较深的意识。并从小建立起“给”的观念。这个部分我各人觉得是中国人比较欠缺的,所以建议新移民的家庭对于这个部分尤其要注重!

新移民如何让子女更好地适应美国教育?专家表示,希望通过以上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众所周知,历年来美国教育一直居于 ** 地位,而且美国拥有很多闻名世界的高等学府,每年申请美国留学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增。成功申请移民美国的人士,其子女也可在用世界官方语言交流的环境下享受公立学校小学到中学的免费教育,更利于考入美国知名高等院校。

“昔孟母,择邻处”,“今孟母,择国家”!可以总结一点:中国式移民,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中国家长选择美国教育,是为了让孩子能拥有跑赢世界名校的机会


2017年,在美国高校留学的国际生创下了近108万人的历史新高,比上一学年增加3.4%。这是连续第二年在美留学生人数超过一百万,也是在美(接受高等教育)留学生人数持续增长的第十一年。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家长选择美国移民,让孩子接受美国教育呢?

启发讨论式教学

美国高校教师在课堂中更像是一位主持人或教练,他们大多不会简单粗暴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与科学结论,不会擅自替学生往返答某个学术问题,而是通过精细的课程设计,让学生通过发觉问题、海量阅读、文献查证、小组讨论、个人演讲、课堂答辩等一系列努力来促使学生不断深入思辨,让他们自己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一场精心设计的课堂讨论往往会促使学生的思维沉醉在多个思索角度中,这对于促使学生心智独立成长颇为有用。

课程计划——师生间的“契约单”

在美国大学的第一节课上,每位同学会拿到一份该课程的教学计划表,表单中具体描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考核方式与评分细则、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关阅读书目或参考网站,老师还会在课上做具体说明。学生一旦确认选修这门课程,就得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表中的规定执行。

教师同时会按照计划表中的要求对平常作业、课堂讨论、结课作业及时计分,假如某位学生在上课期间的平常分数过低时,还会收到教师的“黄牌警告”。若最终课程分数不及格,这位挂科学生就得另交一笔费用不菲的课程重修费。

注重过程,“压力山大”的课后阅读

美国大学教师一般会在课前具体规定每节课的阅读内容甚至阅读页数,学生在上课期间要面临大量的专业书籍阅读任务以及平常作业,要是课前完不成规定任务,不仅会在课堂讨论时面临巨大尴尬,更会极大影响结课成绩。

国内大学的课程考核方式一般更注重结果,尤其是人文社科与艺术类的课程,大部分教师一般只是在课上布置一个论文题目或是创作作业,直到期末才进行考试或收取作业,课程期间的要求很松。由于学习评价体系过于依靠期末考试的分数结果,中间缺乏“过程治理”,从而致使学生在上课期间缺少有用压力,很轻易形成平日休闲娱乐,考前熬夜突击应付的学习习惯。

而美国大学生对平常学习更为重视,通过建立有用的过程量化评分体系以及繁重的课业量,促使学生在平日学习中也丝毫不敢马虎,很少有学生还能有精力去沉迷网游、网剧或睡懒觉,从而有用保证了学习深度与品质。

充分信任学生

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的首要特质就是讲究诚信。

美国有少数几所 * 大学实行“荣誉考试制度”,斯坦福是其中之一。这种制度规定,不用老师监考,完全信任学生。考试的时候,老师把考卷发完后就离开考场。办公室远的老师,搬个凳子坐在考场门外,学生有问题就出来问。办公室近的老师,就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学生有不清楚的地方就去办公室找老师问。

很多人会想,这不会乱套吗?其实,这种做法在诚信较好的社会里,比有监考老师、有摄像头监视给人的压力还大、还可怕,让你觉得四周的同学都是“监考官”,任何不轨的行为都会招来鄙视的眼光。

教授门诊 排队问问题

一流大学的学生都善于思索,因而必定会有这样那样的学习上的问题,主动而频繁地找老师问问题便是 * 大学的一个非凡的景观。

此外,世界一流大学的治理者都懂得,只有从事大生产的技术工人才可以集体培训,批量生产,而高端人才是需反复打磨、精雕细刻才能产生的。因此,他们实行小班教育,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它们的教师与本科生之比,一般在1:5上下,加上研究生,老师和学生之比不超过1:10。

拥有国际视野,及早接触前沿科学问题

世界一流大学都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让他们及早了解科学的最前沿问题。

让世界一流大师站在教学第一线,刚入校的学生就能零距离接触 * 大师,消除奇妙感,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树立远大的志向。

同时,假如一个人能在读书期间就能接触这些杰出学者,开始思索本学科的最前沿问题,肯定有利于日后做出革命性的成就。

所以,能看出很多家长选择美国移民,是为了让孩子尽早接受高质量的美国教育。

盘点美国教育以人为本的诸多细节(二)


美国能够成为世界强国,和其教育紧密相关。美国不仅拥有世界上 ** 完备的教育体制和 ** 丰富的教育资源,美国对教育的重视往往体现在诸多细节之处,注重孩子的个性化培养及与生俱来的创新意识。昨天小编总结了四点,下面一起来看看另外四点吧!

美国的大学更加重视学生的语言能力,讨论是大学课堂上 ** 重要的授课方式。即使是非讨论课,老师也会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发言。

与自然的充分接触

作为一个地域宽敞的国家,美国有充分的地理和经济条件让孩子充分接触自然。在美国许多国家公园,都可以看到一家人在里面休闲活动。一些风景秀丽的地方,国家也开发为休闲中心,让人们有更宽敞的野外活动空间。

好莱坞的动画片里,经常会出现鹿、羚羊、野牛、熊、狐狸等许多野生动物。到了美国才发觉,这些动物随处可见,和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学校更是把熟悉这些动物作为孩子的必修课。在我居住的都邑中,经常有野生麋鹿闯到院子里,松鼠经常跑到家门口,甚至还会有野生狐狸把窝做在校园里,动物与人可谓亲热无间。

美国人热爱自然的天性也影响到了下一代。他们做各种户外活动,如爬山、游泳、漂流等,都带着孩子。大人鼓舞孩子去做这样的活动,他们觉得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加勇敢、健康。

公民教育的方法

美国的公民教育让孩子们熟悉自己、尊重他人,不唯我独尊。这种对学生品性的教育对应不同年龄阶段,施以不同的方法。例如诚信教育,对美国这样信用发达的社会尤其重要。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老师都要强调诚信的问题。美国的大学中经常会有开卷考试:让学生把考卷拿回家,第二天交上来;或者限时12个小时交卷。这种考试方式,当然主要源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相信任。

对未成年人的爱护

虽然美国的教育方法比较宽松,但仍然非常重视对未成年人的爱护。在相关青少年教育的问题上,美国严格操纵过度的商业化。

在烟、酒、赌博等方面,国家严格禁止青少年接触。一般超市是没有酒和烟的, ** 多就是有些低度啤酒和葡萄酒,卖酒的区域还要和其他区域隔开。买烟酒不仅要到专门的商店或超市,还要出示身份证实,以显示自己达到法定年龄。

美国的公共场所大多禁止吸烟,专门的吸烟区不答应孩子进入。这一切的目的就是尽量让孩子防止沾染任何对他们成长不利的东西。

遭遇美国教育:鼓励孩子质疑权威


中美教育存在的巨大差异,让我们中国人不得不开始认真反省过我们的教育:中国教育有缺陷吗?假如有,在哪里?应该怎样审阅我们为孩子们提供的教育环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刚教授于2013年出版的《遭遇美国教育》一书中,讲述了其做访美学者时,将的10岁的儿子送进了美国学校,由此遭遇美国教育。本故事为连载,如需查看前几篇,请检索“美国遭遇教育”。美国人有时给人的感觉是有点儿牛气哄哄,什么都敢怀疑,什么都敢问一个“为什么”。我想可能与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相关,没有什么让他们感到恐惧,感到不可“冒犯”。美国的教育鼓励孩子们的挑战精神。孩子进入中学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甚至会问孩子:你认为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有什么局限?托马斯·杰斐逊是什么人哪?他是美国立国的伟人之一,他是美国精神的代表啊!他起草的《独立宣言》不仅被视为美国的立国之基,而且是资本主义 ** 经典的法律思想文本之一。《独立宣言》被多少西方学者视为人类高尚道德精神和杰出聪明的结晶啊!然而老师的这一声询问,起码让孩子们去做几件事情:1.好好阅读甚至要研究一下杰斐逊和他起草的美国的立国宣言;2.认真研究一下各种专家学派对杰斐逊的评价;3.调动学生的思索和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老师告诉给孩子们一种理念:你们可以对世间的一切进行质询,进行思索!包括对“神圣”和“权威”的东西进行自己的思索!我在想,鼓励孩子们在思索中质疑权威,可能不仅是在教授一种奇绝的学习方式,而且是在培养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品质。理性地看待前人,才能更确切地了解前人的建树,熟悉前人的价值,看清前人的局限,由此生发的对前人的评价也才能更加客观。儿子为了回答老师的问题,在互联网上找到《独立宣言》的原文和评价《独立宣言》的各种文章,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他感慨地对我说:“托马斯-杰斐逊 ** 不是一般人!”我问儿子:“他哪儿不一般啊?”儿子当时就朗诵起《独立宣言》的原文来:“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证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儿子接着感慨道:“不可思议!200 多年前的人怎么就能有这样的思想!可能是受到的压迫太深重,才生出了特殊的聪明。”我问他:“你没有发觉他有什么局限?”儿子说:“我没有发觉他的局限,我倒是看到现在人的局限了!”几天后,他把他的作业给我看,题目是《我们今天离托马斯·杰斐逊有多远》,里面布满了现实批判精神。我相信,老师当时对孩子们的提问, ** 不是让孩子们去否认杰斐逊,而是让孩子们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打开眼界,活跃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更深刻地了解历史上的伟人们建筑的宏基伟业,感受这些历史伟人的不同凡响之处,从而激发孩子们为社会、为人类进行全新制造的内心冲动。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