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梳理古今 百年历程尽显荷兰移民无尽风范

2020-11-27
荷兰的移民条件 荷兰知识移民 荷兰移民条件

荷兰的移民条件。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9月25日,为庆祝华人移民荷兰一百周年,阿姆斯特丹华商会与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在阿姆斯特丹市巴比逊王府饭店联合举办华人移民荷兰百年图片展活动。中国驻荷兰大使张军应邀出席并发表讲话。

张军大使在致辞中表示100年来,旅荷华侨华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成为荷兰当地社会与两国友好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张大使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华人到荷1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相互平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是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民实现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只要遵循这些原则,人们就能够组成新的社会家庭,共同追求美好未来。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中荷两国人民能够更好地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从而进一步加深中荷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阿姆斯特丹市长范德朗随后发表讲话。他对华人移民荷兰百年纪念表示祝贺,感谢华人为阿姆斯特丹市建设做出的贡献,表示任内将继续支持华人社团活动开展和事业发展,并将积极致力于加强阿市与中国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增进友谊,实现共同发展。

张军大使在范德朗市长陪同下参观了图片展。主办方还分别向他们赠送了首份中文和荷兰语的阿姆斯特丹市中国城地图特刊。想要办理荷兰移民或咨询可以关注官网

扩展阅读

为什么新西兰移民吸引中国人的时间长达百年?


新西兰移民对中国人来说一直都有莫大的吸引力,作为传统的移民大国之一,第一位抵达新西兰的中国人距今已有百年历史。那么新西兰到底有什么好处能够吸引这么多中国人呢?

一、环境优美:新西兰是名副其实的岛国,四面环海,海水清澈天空鼻孔入戏,绿草如茵青翠繁茂,空气清新洁净,可谓入眼即画并不是吹捧。新西兰虽然幅员辽阔,但是人口密度极其小,奥克兰和惠灵顿的人口密度相对大一些,新西兰的一些村镇用人迹罕至来形容丝毫不夸张。所以新西兰是一个环境十分优美,适合生活与放空的城市,与中国的大城市完全不一样。

二、福利完善:新西兰与众多欧美国家一样,拥有极其完善的福利体系,免费公立医疗体系、住房补贴、失业救济金、特殊群体补助以及教育补贴和育儿补贴等等,一应俱全,但是新西兰的所有福利都来自于全国所有公民与永久居民的纳税。因为新西兰的福利实用性极其高,适用人群广且申请门槛低,审核也比较宽松所以能显示出新西兰的政府与人民对福利的发放态度的宽容。新西兰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只要在新西兰境内居住满10年,即使你这10年一直都是在考救济金过活,那你65岁以后也可以领取养老经,由国家来为你养老。正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福利体系,新西兰成为世界上懒汉最多的国家!

三、人文环境:新西兰的原住民是毛利人,除毛利人以外的所有肤色的人民都是海外移民。作为海外移民,如果白人执政的时候向新西兰政府大肆宣传排外思想的话,那么毛利人是不会支持他们的。所以新西兰的政府宣扬的从来都是多文化的民族包容性,这是被写进新西兰移民法的!

四、全球唯一永久回头签:新西兰护照持有人可以免签进入全球171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唯一一个永久无条件绿卡的国家,获得新西兰绿卡后不需要按期更新绿卡。

新西兰移民的好处其实还有很多,上文中叙述的只是众多优势与好处中的几个而已。

英国将发行塑料钞票 逐步淘汰有320年历史的纸币


关注英国投资移民关注英国经济:近日,英国拟发行一种新型塑质钞票,并计划于2016年发行第一批印有丘吉尔头像的五英镑面钞。

星期三,英格兰银行宣布将加快由纸币向塑料钞票转换的进程,并决定在2016年发行第一批新型塑质钞票。

这一计划将标志着该银行达320年纸币历史的终结。英格兰银行并不是塑质钞票的创始者。加拿大银行行长马克 ·卡尼已经实践了这种想法,塑料钞票正在加拿大银行进行流通。而且澳大利亚,塑料钞票已经流通达20年之久了。

卡尼专门就塑质钞票问题举行了一次公众讨论会,今年夏天塑质钞票在加拿大银行投入使用后,人们发现塑质钞票比纸币更加卫生也更加耐磨。然而,几年来该银行内部对使用塑料钞票这一问题一直存在分歧。

英格兰银行员工到英国各大购物中心和企业集团来搜集民众意见。塑料钞票的使用寿命是现在流通的纸币的六倍,这也平息了大家对环境问题的担忧。英格兰银行称,虽然塑料钞票的生产成本较高,但其耐用性能够弥补这一缺点,而且预计能够节省1亿英镑。

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只有温度达到120摄氏度时,塑质钞票才会收缩和融化,所以在洗衣机里洗涤后它们会比纸币保存得更好,但是高温熨烫的情况下可能会破坏会更加严重。

英格兰银行的初步计划是每次发行一种面额,2016年发行第一批已有丘吉尔头像的五英镑面钞,2017年发行印有简 ·奥斯汀的10英镑面钞。然后会继续发行印有女王头像的钞票。但塑质钞票的颜色会同现在的纸币保持一致。

英为纪念一战百年推出相关海军展览


关注英国移民关注英国出游攻略: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位于普茨茅斯军港之内的英国皇家海军博物馆即日起推出了《迈向战争——皇家海军与1914》大型展览,讲述英国海军在一战中的作用。英国纪念一战百年的活动已经逐渐铺开。

进入英国皇家海军国家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门口径只有10厘米的舰载机关炮。就是这门不起眼的火炮,在1914年8月5日的一战第一场海战中,在荷兰海域击沉了一艘德国布雷艇。博物馆专家谢尔顿说,这件展品具有特别的意义。“这门炮之后被当作是一件特别的东西保存了下来。在一战之后,在位于水晶宫的战争博物馆里进行过短暂的展示。原来它并不是我们的展品,所以现在我们很高兴能把它放在这里,作为展览开始的第一件展品。”

谢尔顿介绍说,英国皇家海军在一战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封锁北海,这对整个战局的走向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在战略上,北海对于英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把自己的舰队打造成了 大舰队 ,用于控制北海,迎接来自德国用战前10年时间创造出来的新舰队带来的威胁。我们必须要制止他们继续布雷,这样我们可以继续保证船只在海里的航行,继续进行贸易。我们必须控制北海,切断德国的贸易通道。这就是海军所起的作用,你控制了大海,就可以对德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谢尔顿认为,100年前的海军是英国重点建设的军种,虽然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代价,但一切都是值得的。“有450万,差不多500万海军参加了这场战争。海军传统上都是经济资源的投放重点。实际上,在一战之前,政府支出的四分之一都投到了海军建设上。花费巨大,成效也大。它给你带来了控制海上航道、保证战略控制的能力。这对海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会想到西部战线的伤亡,但海军的成功或者它的重要性是不能用伤亡率来衡量的。”

负责展品收集及布展的英格斯女士说,这个展览关注的是参加一战的海军士兵及他们的家人,重要的是要从这段历史中学到东西。“我们将在1914-2014百年纪念日到来的时候开展,尝试去讲述海军及海军士兵的故事。还是可以从一战中学到一些教训,用在当前的。在展览里我们展出了很多很多重要的东西,但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在海军服役的那些人,而不是那些技术或者武器。海军有着要传承下去的自己的风气和传统,你总是能够从历史中学到东西的。”

据统计,英国海军一共有43930人在一战中失去了生命。展馆里一直播放着一首小诗,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在葬身海战之中的亲人的怀念,也让人们重新审视百年前的那场战争。

迟来的正义:从《排华法案》回首华工百年血泪史


当地时间4月22日下午,加拿大温哥华市市议会在位于唐人街的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举行特别会议,市长罗品信(GregorRobertson)代表市府就该市歧视华人的历史向华人社区正式道歉。由于早期受歧视的华人多来自广东台山,因此,在罗品信用英语宣读道歉内容的同时,原华裔市议员叶吴美琪、余宏荣分别用广府方言和四邑方言宣读道歉内容的中文版本。

海内外广大华人华侨,共同见证这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刻。从被迫缴纳人头税,到坦然接受所在国政府致歉,海外华人地位的提高有目共睹。近年来,多国纷纷对曾经的排华行为道歉,人们在探究其背后原因的同时,也揭开了一部长达百年的华工辛酸血泪史。

穿越塞拉山的铁路开通,华裔铁路工人向一辆驶过的火车挥手致意。(美国《世界日报》取材自斯坦福大学网站)

【悲愤!加拿大排华史:不受欢迎的“勤劳者”】

一百多年以前,清王朝正处于国力衰微时期,战争不断,民不聊生。偶然间,一则“加拿大招募工人修建铁路”的消息,传遍了中国东南沿海省份的大街小巷。由于收入高于国内,大量平民不惜变卖土地,筹措赴加拿大的路费。

为了抵达那座“淘金城”,这些华工克服了海上极为恶劣的生存环境,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根据《不列颠殖民者》记载,1860年,有一艘从香港出发赴该地运送华工的船只,离岸时船上搭载的人数为280人,在经历了64天“波折丛生”的航程后,仅68人抵达加拿大卑诗省(今不列颠哥伦比亚)。

尽管航程如此艰难,依然有大量华工前仆后继,他们的努力成就了加国版图的完整。当太平洋铁路“最后一颗道钉”被敲进铁轨,北美西海岸的卑诗省归入加拿大疆土,自此加拿大揭开了排挤华人的序幕。

1885年,一部对华人带有明显歧视色彩的法律——《中国移民法》出台,该法案要求华人入境时额外缴纳人头税。此后,随着法案的不断修订,人头税的数额成倍上涨,最高峰为1903年的500加元,相当于华工在加拿大工作10年的存款。在“人头税”法实行期间,加拿大共向82369名华人征得约2300万加元的人头税,数额堪比兴建整座太平洋铁路的费用。

1923年,加拿大变本加厉,以排华法取代了人头税,自此华工和他们的家属被隔绝在加拿大版图之外,即使拥有英国国籍的华人,也不例外。那些曾经参与筑路的华工,彻底沦为不受欢迎的“勤劳者”。

在近代史上,加拿大一向以温和的态度示人,为何会出现如此规模的排华浪潮?分析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主流社会对华人的种族歧视,他们认为华人一心挣钱,是“没有开化”的民族;二是华人劳工的到来,削减了白人工作机会,影响了他们的收入。两个要素交织在一起,共同促成了多项排华法案的通过。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最后一颗道钉。( 中新社 记者 徐长安 摄)

【无奈!清廷官员奔走交涉 可叹弱国无外交】

自古以来,国与国的较量遵从“丛林法则”、“崇拜强者,不同情弱者”,国家实力才是撑起一个民族尊严的底气。清朝末年,正是因为国家积贫积弱,华人在海外的境遇才充满了辛酸。

面对加拿大的排华浪潮,有识之士们并没有无动于衷,清朝官员们积极奔走交涉,加拿大当地也成立了应对反华活动的民间组织,“华人群体大声疾呼,尽管声音很微弱……”

1876 年,清朝官员郭嵩焘出使英国,希望英国政府出面改善华侨在加拿大的境遇,彼时加拿大仍为英属殖民地。随后,不少清朝外交官纷纷提出交涉,但在加拿大排华情绪不断升温的背景下,交涉并没有取得成效。

1896年,清廷要员李鸿章应邀访问北美,此行他带着一个强烈的目的——“帮助侨民与所在国政府协商,改善华侨待遇”。在面对媒体采访时,李鸿章如此回应道,“加拿大拟增加华人入境税,此举并不合理。中英两国素来友好,中国人应在中英条约下同享平等地位。”

然而“弱国无外交,国弱则民贱”,清廷要员李鸿章的这次出访,虽然得到了加国官方的接待,却丝毫未妨碍加国政府进一步推行限制中国移民的措施。

此时,放眼世界各国,“排华”情绪有了愈演愈烈之势。与加拿大联系密切的美国,不仅出台了《排华法案》,还向华工征收高额“执照税”,并对华工被杀害事件置之不理。

1923年,就在加拿大实施“排华法案”之际,当地华人社群的报纸《大汉公报》刊发社论,认为英国所下属的国家,皆以文明自由自居,加拿大政府试图订立不合时宜的苛刻法案,“有愧于英人爱好公道之美德”。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能从这份泛黄的报纸中,读到书写者的悲愤和无奈。面对悬殊的国力差距,外交官的奔劳、华人社团的求助、华人媒体的口诛笔伐,均湮没在排华浪潮中。

2006年6月22日,加拿大联邦政府总理哈珀就“人头税”问题向全加华人正式道歉。

【欣慰!从排华到致歉 华人洗刷屈辱赢尊重】

从19世纪到21世纪,中国人用了上百年的时间洗刷过去的屈辱。一代代华人在异国他乡勤劳致富、积极融入,逐渐赢得了主流社会的尊重。

与之相呼应的是中国国力的日渐强大,是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转变——在很多领域,由原来的“追随者”逐渐转换为“引领者”。正是这种客观角色的变化,国际社会才从排华走向反思。

2018年4月22日,加拿大温哥华政府就历史上的排华事件进行道歉。而在过往的十余年中,类似对歧视华人行为进行反思、调查和道歉的事例越来越多。

在加拿大,温哥华政府并不是第一个对“排华史”进行道歉的。早在2006年6月22日,加拿大联邦总理哈珀曾代表加拿大联邦政府,就“人头税”政策向华人道歉,并承诺向受害者支付每人2万加元的赔偿金,由此拉开了加拿大三级政府“反思排华政策”的帷幕。

2010年9月20日,加拿大最早出现排华历史的卑诗省新西敏市,正式向华社道歉,成为首个向华社正式道歉并进行和解的加拿大城市。此后,卑诗省也通过了“道歉”议案。2017年,卑诗省议会斥资10万加元,在加拿大境内设立纪念碑,以纪念华人在19世纪末兴建太平洋铁路。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要求国会正式承认《排华法案》有悖人权,并为此道歉。华裔众议员赵美心(右)在提交议案前召开记者会。( 中新社 记者 吴庆才 摄)

道歉的桥段同样在美国上演,2011年和2012年,美国参众两院分别以全票通过就《排华法案》道歉的法案,并表示将致力于保护华人享有与其他美国国民相同的民权与宪法权利。

2009年1月8日,曾经“排华”最严重的美国旧金山,选出了首任华裔议会主席邱信福。2011年11月10日,旧金山又选出了首任华人市长李孟贤。

世界各国以道歉的形式反思昔日“排华史”,而华人则用铭记的方式正视早期移民“屈辱史”。据不完全统计,在世界各地,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美国华人博物馆等华侨华人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已有近50家。

旧时代屈辱的历史褪色淡去,被抬头挺胸、昂首阔步的新大国形象代替;但历史的回音,仍在以另一种方式叩响当今华人的心门:无论何时何地,努力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话语权,依然是全体华人奋斗的目标。

移民加拿大:拥有30年历史的加拿大魁省移民涨价,你还会投吗!


加拿大作为传统的移民大国,一直受到国内投资人的热爱。无论是其优越的自然环境还是在教育、医疗、社会福利方面的制度,都是大家选择加拿大的原因。

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讲讲加拿大魁省投资移民,一个经久不衰的移民项目,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

2018年3月加拿大魁省政府发布了“2018年加拿大魁省投资移民正式涨价(即,合法资产要求从160万加币提高到200万加币,投资款从80万加币提高至120万加币)”的公告。

尽管加拿大魁省投资移民涨价了,但其门槛低,无年龄、学历、语言等硬性要求,登陆后也没有创业要求,还可一步到位拿枫叶卡的 * 优势,并没有削减投资者的热情,相反依然是国人较为欢迎的移民项目。

广受众人喜爱是一回事儿,涨价后加拿大魁省移民的申请条件有了那些调整和变化呢?变政之后的魁北克投资移民项目对申请人的具体要求如下:

① * 近5年内有2年的企业管理经验;

②申请人至少拥有200万加币(1000万人民币)以上净资产,且资产来源合法;

③加拿大无房产(魁省除外);

④随行子女年龄需小于22周岁,且没有配偶或事实配偶;或22周岁以上,因身体或精神状况需依靠父母的经济支持。

⑤申请人全家符合体检要求及安全背景调查要求,且全家没有犯罪记录;

拥有30多年历史的加拿大魁省投资移民,经过岁月的洗礼,顺应社会的变化,涨价早已在清理之中。小编认为涨价并不为奇,但投资者犹豫徘徊只会错失更多良机。

移民网(ym16.com)为您提供最全面最新的移民相关知识和政策,帮助您解决移民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其中《穿越历史梳理古今 百年历程尽显荷兰移民无尽风范》的内容由移民知识小编2023精选编辑整理而成,希望对您的移民有所帮助,欢迎您通过荷兰的移民条件专题访问更多精彩移民内容。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