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移民美国史:非基督徒成致命弱点

2020-11-02
移民美国有哪些条件 移民美国都需要什么条件 移民美国安置经验交流材料

移民美国有哪些条件。

1785年,由爱尔兰船长John O’Donnell驾驶的帕拉斯号(帕拉斯是古希腊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异名)帆船抵达了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3名中国海员被新大陆的富饶所吸引,决定留在这里。从此揭开了波澜壮阔的移民史的序幕。

200年过去了,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1983年贝聿铭获得普利兹克奖,1995年杨致远创办雅虎,2001年赵小兰成为第一位华裔美国政府部长,2005年关颖珊成为世界最佳女子单人滑运动员、2012年林书豪让全美疯狂。200多年来移民美国的华人超过300万,2012年6月18日,美国众议院全票通过关于《排华法案》的道歉案。

尽管经历了各种狂风巨浪,华人已成为美国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200多年来,为了更好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数百万黄皮肤黑眼睛的男女,与爱尔兰人、意大利人、德意志人、犹太人、日本人、越南人等一起,书写着美利坚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到金山去!

看过香港电影《黄飞鸿》系列第一部的观众,应该对片中描述的华人赴美淘金热印象深刻。1848年詹姆斯?马歇尔在加州发现了黄金,开启了华人移民美国的第一波浪潮。当时有30万人蜂拥进加州,希望实现自己的黄金梦。而同时期,中国因为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战乱,大批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希望寻找出路。

“黄金梦”通过商人、海员、骗子、传教士,从香港朝内地扩散。成百上千的失地农民,通过各种合法和非法的方式,前往梦想之地。于是“金山”也成为了圣佛朗西斯科市的最早中文名称,直到后来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发现金矿以后,“金山”才成为“旧金山”。

也正因为如此,早期去美国的华工,绝大多数来自广东的珠三角洲地区,其中60%来自台山(1914年前称新宁),其余40%的绝大部分也来自台山周围地区如新会、开平、恩平、南海、番禺、顺德、广州、佛山、东莞、中山、宝安和香港。直到1965年,仍有“美国华人半台山”一说,台山话成为美国华人社会通行的语言。

加州的华人很快就证明他们是非常优秀的淘金工人。在广东家乡时,他们就熟悉开沟、筑坝、抽水等活计,这是水稻种植的基本工作。他们来到美国淘金时,便把这种在家乡的治水经验运用到淘金中。据说,经过他们淘过的矿区,连“塞进虫子牙缝的”金子也找不出来了。当然,这种优点毫无疑问也会增加当地人对华人的敌意。

有趣的是,作为淘金工的华人,经常发生和印第安人的战争。两者从一开始就有很深的矛盾。印第安人无法反抗白人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他们看到华人后,觉得华人平和可欺,因此两者之间常常爆发一些小规模的冲突。冲突时,华人手拿木制刀剑,印第安人则手持长矛,双方列队迎战。当双方开始交战时,消息会马上传开,这种事情常被当作假日的一种娱乐,引来许多人的围观。当局也不想干涉,往往袖手旁观。

“一句话的历史”

在淘金热过去以后,加州的其他大规模建设和1865年中央太平洋大铁路(Central Pacific Railroad)的开建也需要从中国引入大量的劳工。许多华工放下金矿里的工作,会合老家来的新同胞,又投入了这条沟通美国东西两边大铁路的工程。

1868年美国和清政府签订《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约》(《蒲安臣条约》),第五条款规定华人愿常住美国或入籍,皆须听其自由不得禁阻。这为美国来华招揽大量华工开方便之门。

1851年,加州已有2.5万名华人,1870年全美就增加到6.3万人,全在西海岸。1880年有6000人抵美,1881年这个数字就增加了1倍,1882年增加了4倍。

一般印象里,华工是非常凄惨的。这点并无问题,丧命于漫长的航路及虐待是常事。还要面临各种奸商恶霸买办的欺压讹诈。但华工到美国工作,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亦是事实。

根据潮龙起在《美国华人史》一书中,将早期美国华人矿工和铁路修筑工的工资与国内一般农民的收入进行比较:早期每个华工月薪30美元左右,扣除基本生活费用及其他花费,每年尚能积攒80-100美元。而当时国内农民的年收入一般在8-10美元之间。两地华人的收入至少相差10倍。由于国内劳动收入很低,而移民到美国的费用昂贵—旅费、利息和办理移民证件的费用约共200美元,等于在国内不吃不用、劳动10年以上的收入,所以一般民众难以承受。当时美国华人每人平均一年的汇款为30美元,相当于18-25两银子,这是一笔较大的收入,可以供应一个四口之家购买一年的口粮和其他家用必需品的生活开销。

华人赴美的热潮甚至促使了相关行业的繁荣。1852年,约2万名中国旅客到达加州,旅费达150万美元。每张船票售价为30-50美元,从1850年到1859年,这一项买卖一年的营业额就有25万美元以上,其中的利润相当可观。于是,海上客运贸易竞争加剧,票价下跌。

华工对于中央大铁路的修建贡献重大,他们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工价低廉,故铁路公司大量增雇华工。1864年,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的中国劳工共有4000人,而白种工人只有1000人。其后华工更一度占筑路工人的90%,约9000人。因华工的贡献,铁路比原定日期竟然早了7年竣工。

遗憾的是,在铁路完工的典礼上,只字不提华工的贡献。主持说:“在加州人民的血管中,流着四个当代最伟大民族的血液;有法国人敢打敢冲的勇猛劲头;有德国人的哲学头脑和鉴定精神;有英格兰人的不屈不挠的毅力;有爱尔兰人不知忧愁的火爆脾气。他们各自作出一份恰如其分的贡献。”

但是首先提议招募华工的中央太平洋铁路总裁查尔斯?克劳克(Charles Crocker)以巧妙的一句话提醒大家:“我愿意提请各位注意,我们建造的这段铁路能及时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贫穷而受鄙视,被称为中国的劳动阶级—归功于他们所表现的忠诚和勤劳。”

这就是美国移民史上著名的“一句话历史”。

所谓华人的致命弱点

然后随着铁路的完工,华人迁入数的增加及加州经济的低迷(也有学者认为是因为加州政府已足够富裕,不在乎华人贡献的税收),排华运动悄然而起。1877年出现第一次排华浪潮,1880年美国与清廷签订《北京条约》,其中第一条款规定限制华人到美的人数和年限。

其高潮便是1882年美国通过的《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禁止中国移民。其1884年修正案更限缩了先前入境的移民离开和进入美国的规定,同时阐明,无论这些华人的国籍为何,该法皆适用。1892年,该法案由《基瑞法案》(Geary Act )延长十年,到1902年更被取消了时限。今天在旧金山湾的天使岛国家公园在1910-1940年期间曾是以十万计的华人移民的处理站,在那里30%的华人移民被遣返中国。

即便是今天,虽然《排华法案》所有的部分都被废除已久,但其一直是《美国法典》(United States Code)的一部分,其中第8篇第7章题名为“排除华人”(Exclusion of Chinese)。它是第8篇(外国人和国籍)的15章里完全针对一个特定国籍或族群的唯一的章节。

排华运动不仅是一场政治迫害,也有着深刻的文化和社会基础。其根源在于种族主义、白人至上主义及华人本身各种社会负面问题。

托马斯?索威尔在《美国种族简史》中写道,美国人对待中国移民的态度是苛刻的,有时甚至是粗暴的。华人既不是白种人,又不是基督教徒。而在当时,这两者缺一不可,无论哪一条都足以构成致命的弱点。华人遵循着对美国人来说完全陌生的习俗。无论是从文化上或生理上,他们都被视为不能够被同化的种族。

1855年出版的《旧金山年鉴》对该地华人情况有如下记载:华人的风俗习惯令加州美国人十分反感。他们的语言、血液、宗教信仰和性格与我们完全不同,他们的素质低下,一些人认为他们只比黑人优越一点,而有些人认为他们比黑人更低等。那些熟悉“中国人”(celestials)的人很快就对他们产生一种无法控制的憎恶感。

在美国有“Chinaman’s chance”这样一个谚语,意思是说“成功的希望就像中国人那样渺茫”,主要是指华人在种族主义的欺压下,成功和发财的可能性很小。

不得不提及,美国左翼及各种劳工组织在排华运动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加州工党把排华作为团结工人与资本家作斗争的政治口号:“中国人必须滚!”

周敏的《美国华人社会变迁》一书中认为,1882年《排华法案》的通过与持有“劳工神圣”观念的白人工人阶级联合了社会各方力量、在工会的领导下向美国政府施压有着很大的关系。

困难期已过

在《排华法案》通过的同时,许多西部州也开始生效了一些有种族歧视的法律,这些法律不但针对中国移民,也针对日本移民,让他们很难拥有自己的土地或者找到工作。

在加州排华的狂热时期,加州政府甚至在1881年的3月6日,宣布其为一个假日,用来举行大规模的游行宣扬驱逐华人。

还有这样一条法律,禁止中国人在法庭上提供不利于白人的证词,这实际上等于公开宣布可以任意凌辱华人,华人如果遭到白人的抢劫、伤害和攻击,受到法律保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另有白人愿意协助)。

正是在这种社会思潮和恶法的鼓励下,暴力行为开始抬头。唐人街经常遭到洗劫和焚烧,1871年,一伙洛杉矶的白人一夜间杀死20多名华人。

《排华法案》颁布对华人的迁入影响极大,移居美国的华人人数从19世纪70年代高潮的123200人减少到19世纪90年代的14800人。在20世纪30年代减少到不足5000人,达到历史的最低点。

除了人生伤害和经济打压外,各种针对华人的恶作剧和侮辱行为也极为普遍,男性的辫子和女性的小脚是主要对象。据台山文史资料记载:有一次,在纽约的一辆公共汽车上,留着长辫子的台山南坑籍旅美老华侨黄华锦,受到一群美国无赖的耍弄—这群无赖趁黄老先生打瞌睡之际,把他的辫子打结后拴在车凳上,黄华锦醒来不能下车不能离座,引起同车旅客的哄笑。

同时诸如“苦力”(Coolies)、“约翰支那人”(John Chinaman)、清客(Chink)、异教徒(heathen)等针对中国人的侮辱性称呼更是在美国社会随处可见,也构成英语的一份特殊历史遗产。

排华浪潮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直到中国在抗击日本的扩张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才逐渐消退。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成为了美国的盟国,排华也走向历史的终点,不过在制度和文化心理上的全部消除,依然耗费了些时日。

1943年,《麦诺森法案》(Magnuson Act)废除了《排华法案》,允许每年105名华人的入境移民限额。1948年,关于禁止华人和白人结婚的法律被废除。然而大规模的华人移民并没有随之到来。直至1965年的《入境移民与国籍服务法案》(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Services Act of 1965)的通过。这是在美国通过的第一部针对特定族群的移民法。

加州政府、美国参议院和美国众议院分别在1970年,2011年和2012年分别正式就《排华法案》道歉。

1959年,美籍华人的平均收入超过了其他美国人。1960年,华人从事专业工作和经商的人数,超过了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数。今天1/4的美籍华人就业于科学和专门领域,尽管目前华人的社会状况依然十分复杂(比如说贫富差距巨大;作为一个整体受教育程度很高,但是文盲比例又远高于全美平均水平,甚至是黑人的好几倍),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已经走过了历史上的困难时期,正在以主人翁的身份建设着美国社会并发挥着特别的才华。

精选阅读

新西兰成华人移民新聚集点


“新西兰,已经成为世界华人移民新的聚集点。”亚裔移民史专家、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叶宋曼瑛博士最近访问中国,在为中国侨史界作报告时这样总结道。她在接受记者

采访时说,“支撑这种观点的,除了新西兰华人新移民人数增加的事实外,还有华人移民的新特征。”

移民人数持续攀升

叶宋曼瑛说:“2001年新西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华人人口在新西兰的分布可以说是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城镇、乡村、河滩、湿地以及滩涂都有华人的足迹。”

在新西兰的华人(包括香港和台湾移民)大约有15万人。华人移民新西兰人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持续攀升,至2000年后,中国内地一直是位居第二的移民发源国。

翻开新西兰的华人移民史,可以看到,早期华人移民大约在1860年来到新西兰,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1987年以前虽然也有过2次移民高潮,但是增长幅度不大。1987年以后,华人人口数字呈井喷式飙升。在2001年新西兰全国人口统计中,华人人口总数为10万多人,占新西兰人口总数的3%。从1986年至2001年的15年间,华人移民增长了8.5万多人。

叶宋曼瑛说:“从来源地发展的情况来看,新西兰是一个国际华人的聚集点。”

1987年以前,新西兰的华人移民大部分是广东人。此后,华人来源地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香港、澳门、台湾、河南、河北、黑龙江、辽宁、陕西、四川等省份的移民也开始大量增加。从世界范围来说,除中国以外,越南、柬埔寨、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斐济、英国、美国、日本以及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受新西兰优越生活条件的吸引也纷纷移民过来。此外,还有部分在科技、教育、医学等方面的华人精英在双向选择的情况下也流动到新西兰求发展。

华人社会呈现新特征

在新西兰,华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北岛、集中在奥克兰、集中在个别区域(中区、南区)”。第三次华人移民高潮(自1987年始)出现以后,华人开始在奥克兰东区、北岸这些新城区汇聚,惠灵顿、基督城、哈密尔顿等地也开始形成华人的聚居点。

“过去,华人在当地备受歧视,新西兰政府曾经单独向华人移民征收人头税,金额最高的时候达到每人100镑。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人虽然慢慢被当地人所接受,但对待华人移民的种族歧视仍然存在,直到1987年移民新法案颁布才改变,在新的社会环境之下,华人纷纷选择到新西兰移民。” 叶宋曼瑛说,“除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廉价的高素质教育外,还因为华人得到更多的重视。”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华人移民数量的增多,华人经济实力的增强,华人在当地社会地位的提升,新西兰政府对华人群体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例如,为了拉近与华人的距离,新西兰政府为华人举办农历新年庆祝酒会;政府总理为100多年前征收华人“人头税”的问题公开道歉;华人与当地政要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发展,参政议政的华人数量逐渐增加。

“新西兰政府对华人的重视,为华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一个更良好的环境。”叶宋曼瑛说,“但这其中也离不开我们华人的抗争。”

移民带来美好生活

“华人对新西兰是有贡献的。”叶宋曼瑛指着一张和华人农场主的合照说,“没有华人,当地人连黄瓜也不会种。”

很多瓜果蔬菜都是华人带来并在当地种植的,可以说,华人垄断了当地的瓜果蔬菜种植。叶宋曼瑛说:“新西兰华人园艺种植业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更大发展。现在,奥克兰的蔬菜市场有如中国内地的大集市,什么都有。健全的华人服务网络也给新移民提供了更为舒适、更为优越的生活条件。”

1987年以后的华人新移民,尤其是从中国大陆出去的这部分新移民,他们大部分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特长。他们是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才移民国外的,在事业上起点较高,更容易取得成就。

网民“大头妈”在博客中,曾经对新西兰华人的工作进行过详细的分析,她认为华人移民大部分是技术移民。

那么,技术移民从事的是哪些工作呢?有的是自己开个小公司或合伙做贸易生意;有的自己买个小连锁生意,比如清洁、割草、快递等;有的是做房屋经纪人;有的是在洋人公司或者超级市场、商店里打工(现在很多超级市场里都有华人员工的身影);有的做水管工、建筑工、电工、护士、教师等;有的利用一技之长,在家里开办补习班;还有的就是在华人公司(工厂)、餐馆、杂货店里打工。

叶宋曼瑛说:“其实技术移民很多都干得不错,年薪可以高到9万新币。在这里,决不可以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你必须要准备好融入主流社会。”

美国华人移民渐向东移 圣谷东区成华人超市必争之地


罗兰冈168超市,25日一片舞狮阵中开幕,吸引满场民众。(美国《世界日报》/陈盈霖 摄)

中新社4月27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在美华人移民逐渐东移,圣盖博谷东区,近年来更是华人超市短兵相接,兵家必争之地。连着罗兰冈、哈仙达冈主干道可利马路(Colima Rd.),更是“短短几里,便有至少九间华、日、韩资超市”。

“短短20多年,整个可利马大道,主流超市都不见了”住在罗兰冈超过25年的王先生表示,80年末,90年代从北岭搬到罗兰冈一带,当时仅在Nogales交口有大华超市,Nogales、富乐顿路中间的可利马路上的香港超市,这十几年间“亚裔超市一路开”,主流超市悄悄退场,到现在“走路都可到不同的亚裔超市”。

可利马大道从罗兰冈(Rowland Heights)Nogales路往西,一路有HK Mart、顺发超市,富乐顿路交口的海鸥超市,再向西到哈仙达冈阿苏萨路(Azusa)交口的大华超市。

数月前,与该超市相隔可利马路的对面,原本Albertson超市,也改由168超市进驻。而往东罗兰冈Fairway与可利马路交口,另一家168超市,25日也再度取代原本的Albertson,在一片锣鼓喧天的舞狮阵,嘉宾剪彩中盛大开幕,各类开幕优惠价格,吸引许多民众一大早便上门排队。

168超市的开幕,也意味着沿着可利马大道从Nogales至阿苏萨,甚至一直西向至哈仙达冈路(Hacienda Heights)一带,主流超市“几乎消失”。

华人超市纷纷进驻,带动亚裔餐馆跟着入驻。

“现在根本是三步一间亚裔餐馆,五步一间超市”,奇诺冈王太太说,虽然奇诺冈这几年也有华人超市、亚裔餐馆,但假日还是习惯来罗兰冈采购,主要是“超市种类多,更多元化”。

“不仅华裔市场,韩裔市场也不容小觑”该超市店长表示,该168超市短短几个月,哈仙达冈、罗兰冈连开两家,主要是罗兰冈一带,除华裔民众外,韩裔民众也是主流市场之一,特别是罗兰冈的韩裔居民,相较哈仙达冈更多。(陈盈霖)

美国非移民身份转换指南


在美国境内进行非移民身份转换完全可能。但是,身份转换可能对未来产生影响。因此,建议大家在美国持有的签证和当初申请的签证保持一致。例如,以F-1 签证入境美国就比以B-2签证入境美国而后又转为F-1签证要好。

尽管转换签证的申请可以在美国境内得以批准,但是此后在美国境外领事馆再次获得F-2签证盖章时往往会遇到麻烦。而且,如果今后还想申请移民签证,这样的纪录也会给当事人带来问题。任何欺骗或者隐瞒行为都会成为未来申请移民签证时的障碍。

如果当事人以B-2探亲签证进入美国,而在30天之内就找到工作,那么就被视为其在签证时有意隐瞒他/她的真实目的。如果在30-60天之内找到工作,前面的假设就不成立,但移民局仍然会怀疑隐瞒行为存在。如果在60天之后才找到工作,移民局就不会认为当事人有欺骗或隐瞒行为。

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事人在来美之前就打算在美国工作,还是来到美国以后改变了主意。如果入境30日之内就开始工作,则被视为事先预谋。此观点有可能被推翻,但是在美国境外的领事馆则很难实现。

通常的情况是,假如当事人在美国成功地有B-2签证转为H-1B签证,她/他离开美国后有打算以H-1B签证重新入境,那么美国领事肯定要调查当事人申请探亲签证时的真实性。比如,如果当时的签证上如果有观看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字样,那么当事人必须证明他/她确实观看了亚特兰大奥运会,然后才改变了主意。

那么,如果当事人以公务签证入境,然后转换为L-1公司内部人员调动签证,可以吗?

和上述的情况不同,这种转换非常合情合理,因为在L-1签证下可以从事的工作和公务签证的性质相符。

再比如,当事人持H-1B签证,其雇主愿意为他/她申请绿卡。那么如果当事人在美国领事馆重新申请H-1B签证可以吗?

在多数非移民签证的情况下,已经申请绿卡的当事人很难获得探亲签证或学生签证,但是当事人如果申请H-1B签证就不受此影响,因为法律允许当事人有双重目的。这意味着,当事人可以继续在绿卡申请期内,仍然怀有暂时居留美国的目的。

但是,美国领事仍然可以对当事人持谨慎态度。即便双重目的不是问题,美国领事仍然可以质疑当初申请探亲签证的目的,或者质疑其工作的真实性。

请再看一例。当事人的B-1签证几周前就过期了,而她/他已经在美国6个月,直到最近才想找工作。而当他/她收拾行李准备离开的时候,终于有了一个工作机会。现在他/她该怎么办?

为了在美国转换身份,当事人必须保持其合法身份。所以如果探亲签证过期,在美国境内转换身份就不可能。如果工作签证被批准,当事人必须离开美国,在美国境外申请H-1B签证。很明显,当事人是否早就计划在美国工作这个问题还会被提出,那么当事人需要证明自己确实没有实现预谋,而是因为特殊的原因才滞留美国。

还有一种类似的情况,当事人持H-1B在美国,后来放弃了工作或被雇主解除合同。当事人很快就失去身份。如果几个月后当事人又得到一份工作,但因为其已经失去原有身份而必须出境,在美国境外的领事馆申请新的H-1B签证才能合法入境美国。

美国非移民签证有哪些类型?


美国是众多人向往的旅游、移民胜地,那么美国是如何管理进入境内的外国人的呢?美国的签证有那些类型呢?

签证是各国审批给其他国家公民的旅行证件,通常贴在护照上,容许外国公民入境从事商务、度假、求学等活动,或者定居该国。

美国按照外国旅客的旅行目的及原籍地的不同,有几十种不同的签证,主要有两大种类:一是适用游客和短期工作的非移民签证,二是移居美国的移民签证。本文重点给大家介绍美国非移民签证的几种常见类型。

非移民签证主要为“短期” 或“旅游访问”签证, 只允许您在美国做临时短期停留, 虽然”短期”停留的时间可能长达数年。非移民签证的类别主要根据申请人访美的首要目的进行划分。除了极少数例外情况,持非移民签证访美的人员只能在美从事与其签证类别相关的事务。

B1、B2签证

B1、B2签证是最常见的签证,也是美国签发最多的签证。我们平常申请的旅游、商务、探亲访友等签证都属于B1/B2的范畴。签证的事由相当广泛,到美国观光旅游、商务、娱乐、探亲访友、就医、参加会议、赴展、处理个人事务都可以申请B1、B2签证。有效期可分为三个月、一年、三年、五年、十年和永久有效。入境次数分为一次和多次入境有效。

C1/D类签证

C1/D类签证又叫做美国过境/船员和机组人员签证,C1签证就是我们常说的美国过境签证;而D类签证叫做和船员和机组人员签证。如果您在前往第三国途中在美国中转或者是海员和空乘,您需要持有美国C1/D签证。

F1、F2签证

F1签证是指美国留学签证,所有F1签证申请者必须出示其录取学校所发的有效的I-20表格。F2签证是签发给留学生(F1签证持有者)的配偶和子女的签证。

J1、J2签证

J1签证是签发给赴美交流访问学者的签证,对象包括各大、中、小在校学生,参加公司、机构在职培训的人员,各中、小学和专业技术学院的教师,赴高等教育机构任教或从事研究工作的教授,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赴医疗机构进行专业培训的人员,以及以研究培训和示范专业知识或技能为目的的访问学者。

J2签证是签发给访问学者(J1签证持有者)的配偶、子女。

H签证

H签证是短期的工作签证,签发给来美国,为美国雇主从事各项专业性工作的外籍人士。美国雇主所提供的职位必须为“特殊专业性工作”,例如:工程师、律师、会计师、建筑师等。

美国非移民签证申请材料


为大家整理的《美国非移民签证申请材料》,供大家参考。

美国非移民签证申请不像美国移民签证申请非得到广州的美国总领事馆,像在北京领事区工作居住和工作的申请人就可以在北京美国驻华使馆申请签证。而居住在北京领事区以外的其他省份,可以到相关总领馆申请签证。那么,美国非移民签证申请材料您知道多少呢?在中国申请美国非移民签证需出示下列材料:

1、两份填写完整的非移民签证申请表DS-156(一份用中文填写,一份用英文填写),两份填写完整的非移民签证补充信息表DS-157(仅限年龄在16岁以上的申请人,一份用中文填写,一份用英文填写)。这两种表格可以在中信实业银行各分支机构,使馆领取,也可以点击此处直接下载使用。填写DS-156申请表时,请勿忘记填写姓名的“中文电码”以识别您姓名的汉字。

2、两张 (50毫米X50毫米见方)必须是白色背景的彩色近照(请将照片贴在申请表的指定位置)。

3、有效护照,且护照有效期必须在6个月以上。美国入境港口不允许所持护照有效期仅为6个月或少于6个月的外国旅客入境。

4、除上述材料外,小编建议申请人出示能确保其在美国短暂合法停留后必须离开的社会,经济及其他方面约束力的证据。

无论申请何种美国非移民签证,申请人必须在指定的中信实业银行分支机构交纳人民币830元申请费(无论签证批准与否,申请费概不退还)。同时,面谈时请携带两联该交费收据。

美国非移民签证的几种主要类别


A类签证(外交公务签证)

A-1:外国政府派驻美国的大使、公使、职业外交官员、领事官员及其家属成员;

A-2:外国政府的其他官员、雇员及其家属成员;

A-3:A-1和A-2类签证获得者的随从、仆人、私人雇员及其家属成员。

B类签证(商务旅游签证)

B-1:以经商贸易、考察访问等处理有关事务为目的的短期逗留人员;

B-2:短期探亲访友、旅游观光者。

C类签证(过境签证)

C-1:过境的外国人;

C-2:过境去联合国纽约总部的外国人;

C-3:过境的外国政府官员、随从、仆人、私人雇员及其家属。

D类签证(机组人员,海员签证)

签发对象为各国国际航班上的机组人员和轮船上的海员。

E类签证(国际条约或协议投资者签证)

E-1:根据国际条约或协议在美国经商者及其配偶和子女;

E-2:根据国际条约或协议在美国投资者及其配偶和子女。

F类签证(留学签证)

F-1:留学者(即自费留学者);

F-2:F-1签证获得者的配偶和子女。

G类签证(国际组织员工签证)

G-1:政府承认的外国政府派驻国际机构组织的首席常驻代表、代表下属的工作 人员及上述人员的家属成员;

G-2:政府承认的外国政府派驻国际机构组织的其他代表及其家属成员;

G-3:政府未承认的外国政府国际机构组织的代表及其家属成员或者非国际机构组织成员的外国政府代表及其家属成员;

G-4:国际机构组织官员,雇员及其家属成员;

G-5:上述G1-G4签证获得者的随从、仆人、私人雇员及其家属成员。

H类签证(临时雇员及接受训练者签证)

H-1:有特殊专业技能的临时工作的外国人;

H-2:因国内所缺乏的某种工种或职业而临时工作的外国人;

H-3:接受各种培训的外国人;

H-4:上述H-1~H-3签证获得者的配偶和子女。

I类签证(新闻从业人员签证)

驻美国的各国新闻、广播、电视等组织机构的代表、记者及其配偶和子女。

J类签证(交换访问学者签证)

J-1:根据政府批准的双边交换访问学者计划派遣的留学生、进修生及各种科学 研究人员;

J-2:签证获得者的配偶和子女。

K类签证(结婚签证)

K-1:须赴美国与美国公民结婚的外国人;

K-2:签证获得者的成年子女。

L类签证(跨国公司职员签证)

L-1:美国跨国公司在外国的子公司、办事机构或国际企业派驻美国临时工作的 人员;

L-2:签证获得者的配偶和子女。

M类签证(非学术性留学生签证)

签发对象为到美国职业大学或所在学院进行全日制学习的外国学生。

N类签证(某些特殊移民的随同父母和孩子的签证)

签发对象为某些国际组织的工作人员在美国任职期间所携带的家属(父母和孩子)。

O类签证(具有杰出才能的人员的签证)

O-1:在科学、教育或商贸、体育、文艺方面受到国内或国际公认的人士;

O-2:上述体育或文艺人士的随员。

P类签证(杰出的娱乐行业和体育界人才的签证)

签发对象为杰出的娱乐行业的表演人员、参加比赛的杰出运动员中的个人或团体。

Q类签证(文化交流签证)

签发对象为短期赴美参加文化交流的人士。

R类签证(宗教工作者的签证)

签发对象为短期赴美进行职业性宗教工作的人士 。

另外还有T类、V类和无签证代号类,等等。

非美国身份在美国买房的“担心事”


几位朋友来美国旅游,从美国西部到美国东部,再到美国南部,看看这边多数华人家庭的两层楼宽敞住房,花团锦簇的私家小院,房主兼地主的生活,热闹而紧密联系的社区。

于是“神仙”动了“凡心”,希望在美国买房做个小小的地主。于是连日来,时间一直被朋友的在线QQ、微信等温馨地“瓜分”着,个人和家庭规划不同,如果能将国内闲置的小房换成美国度假的房子,旅游、度假、投资都不误了。本人不是专业的房地产经纪,对此方面也是略理皮毛。

友人持旅游签证、商务签证、暨非移民签证入境,不能合法申办美国绿卡,于美国本地来说,是“非美国身份”,如果买房,似乎有总有点担心,如同镜子上蒙了一层纸看不清,其实房屋买卖和国内雷同五大步:看房、购房资格、付款、过户手续和房契、缴纳税收。

1、看房

关注一下自己的签证期,一般最长是6个月,这个工作最好在第一个月完成,锁定购房的大致区域和功能等大目标,找到知名的房地产经纪公司协助,他们会把很多符合当事人的信息发给对方,避免了网上“海选”的时间,同时可以了解很多房产政策和信息,如果英文好,找老美,英文不好,找华人房产经纪公司(经营时间长的),由房产经纪人带着当事人去现场看房,多看就会有感觉,没有房产经纪人带着看房,属于私闯民宅,不好交代。

2、资格

美国暂时没有房产限购令,非美国身份,购房者是成人,购房时只要不到美国境内的银行贷款,用现金购买,一样可以,待遇等同于本地,没有城乡之分、没有种族肤色之分。这一点,可能全世界都清醒:钱有时是好东西。

如果有意向,还得请专业鉴定公司来检查房子,所以房子质量,由专业公司把关,之后交很少的定金,签“定金合同”,一般是网上即时签字,英文不好的,看着头晕。从这一点上,在美国时间久的华人房产经纪公司比较合适,至少可以解释大概的意思。其中房产检验、维修公司、经纪公司以及当事人时间也需要协调准确,合理使用签证有效期的时间。

3、付款

非美国身份的人,是不能从美国当地银行做贷款业务,只能现金和本票购买。难怪媒体中说加州的房产兴旺,很多人现金买房,助推当地经济,如果不贷款,购房手续是相对简单而快捷的。

在付款之前,是网上签订合同,之后在办理交易的那一天支付剩余的大部分房款(个别不同,需要房产经纪人、买家卖家商议)。之后。在政府部门还要签署很多表格,英文不是很明白,看着还是有点头晕,但是政府工作人员会和颜悦色,不必紧张,不必担心谁会忽悠当事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时刻完美体现。

4、过户手续和房契

一般情况,在有关政府部门签了字,交了房款,产权公司会在收到房款的2-3个星期,寄出购买者的房契(DEED),我也很纳闷,为什么,美国买房没有漂亮的证书,就是一张纸,签合同都是网上进行,丝毫不浪费纸张。房契就是买房的法定证明,其实美国政府的电脑里早已储存了当事人的信息,有问题找政府,这时候“老娘舅”肯定非常友好地帮忙。

5、税收

很多人认为美国买房税特高,其实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是比起房屋总价是“小巫见大巫”,都是按照比例来计算的。房产税(Property Tax)、社区管理费、房屋保险、房子维修基金等。美国德州地区房产税大约在2.5%-3.5%之间,而且每年在上下浮动。一般3000平方多尺(300平方米)的独立别墅,一年税金3000多美元左右,还要根据地方的规定去核算,这些税收用于支付公立学校、警察局等公共部门。既然买了房,做了地主,似乎也要尽尽“慈善”义务。

记得回国时,朋友问,买房能移民吗?试想想,如果能买房移民的话,将是什么现象?这需要很多前提,不是普通百姓能解决的问题,但是有时却是地产商忽悠买家的噱头。购买美国一两套房子,肯定是不可能实现移民目的的。

据说美国政府在讨论:如果外国人50万美元购房,能申办美国居留签证,暨购房达到获得合法居留的待遇,但不能在美国就业。对此遭来很多疑义,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即便是赞同了,仍然无法达到“变绿”的要求,况且这项规定还没成立。

但是如果投资商业地产,有土地、有收入、有当地的员工,并达到投资移民的要求,是可以转换成“以投资移民方式变绿”,这又是另一个领域的复杂问题,总之,因个人需要而择不同。

*来源置业百科

美国投资移民EB-5项目优势

★无工作要求:投资移民申请成功即获得绿卡,而其它类别往往需要在美国工作或另行开展生意

★无语言和年龄要求

★自由定居:登陆后,申请人可以在美国的任何地方居住或从事各种生意活动

美国非移民签证申请最新政策


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美国非移民签证申请最新政策》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3年3月16日起,美国各驻华使领馆将启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的签证申请系统。这一系统更方便申请人节省签证申请时间和申请费用,并提高申请效率,过去,申请人需在预约面谈时间前支付36或54元人民币的电话预约费。这一费用将被取消。申请人可以致电新的呼叫中心,免费预约签证或咨询签证事宜。自 2013年3月16日起,对于大多数非移民签证类型,申请人请只须缴纳160美元签证费,再无其它费用。除以往的赴中信银行网点支付签证费的方法外,新体统还提供两种新的付款方式:在网上使用在中国发行的借记卡或境外发行的信用卡付费,以及在任何一台中信银行ATM机上用银联卡付费。

新的签证预约系统以互联网为基础,申请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网络预约或检查签证状态。因此,身在美国的中国籍签证申请人不再需要被呼叫中心的工作时间限制。即使在中国的非工作时间,一样可以通过网络预约。此前,各使领馆提供的邮寄护照的服务将被取消。取而代之,申请人可在中国超过900家中信银行分行中的任意一家领取他们的护照。此前,申请人将收到邮件通知何时可以领取护照。对于因故取消预约或者错过面谈时间的申请人,不再需要再次付费重新预约,将享受免费重新预约服务。

作为美国驻华使团简化签证申请程序努力的一部分,2013年3月16日开始,大使馆和发放签证的所有领事馆将实施新的签证预约、费用支付和文件递送系统。这个已经在几个国家使用的系统将更方便申请人安排其签证面谈预约、支付签证手续费,并检查已发出的其签证的状态。自3月16日起,对于大多数非移民签证类型,申请人只需支付现有不变的签证手续费160美元。以前,除了手续费,申请人还面临预约签证面谈和安排返还其护照的额外费用。申请人将可以选择使用任何在中国发行的借记卡或在境外发行的信用卡在线支付。申请人也将能够在任何一台中信自动取款机上用银联ATM卡,或在任何中信银行分支使用现金支付。

申请人也可以使用一个新的在线系统,进行签证面谈预约,并检查其申请的状态。他们将能够致电新的呼叫中心进行预约,或解答他们的问题,而无需另外缴费。本新系统允许申请人在中国超过900家中信银行分行中的任一家拿取他们的护照。在新预约程序下,美国大使馆和领事馆将继续为大部分有资格无需亲自面谈而续签的申请人提供非移民签证续签的递交服务。目前申请人从中信银行分行购买的申请费收据将逐步废除,于2013年3月14日后失效。此变化不会涉及到费用的增加。美国大使馆强烈建议所有申请人在2013年3月14日收据失效之前用完所有现有的收据。过了此失效日期后,我们将不可能接受3月14日前签发的收据,已失效的收据也不予退款。计划在临近3月14日或之后才申请的人员应该等到此日期后再支付申请费用。有关这一新的更加方便的签证收费系统将于临近过渡日期时给予公布。我们不断努力为中国申请人改进服务,此新系统的实施是我们努力的一部分。

美国致力于满足不断增长的赴美签证需求。过去的一年,面谈预约的等待时间平均只需五天。我们新的预约、费用支付和护照返还系统只是我们不断提高对中国旅游公众服务努力的一部分。新的签证申请系统仅是美国驻华使馆简化签证程序的一部分。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平均签证等待时间已经将至2-4天。2012财政年度,美国驻华使团共处理了超过136万份非移民签证,达90%。

非裔美国移民在苏联的岁月


基于信仰、利益乃至冒险精神,曾有数百名非裔美国人投效苏联,被后者奉为座上宾;世易时移,这个移民群体在不同社会制度和文化间寻找自身定位的过程,俨然美俄关系复杂性的注脚。

自从乌克兰危机一发而不可收,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便好似数九寒天的气温,一路跌向冰点。不过,一群在二战前远赴苏联的非裔美国人及其后代却用亲身经历证明,无论彼此的隔阂乃至敌意有多深,这两个大国间的民间往来始终不曾中断。尽管一度被苏联奉为座上宾,而又甚少被美国所关注,当这个被忘却的群体重回聚光灯下,他们的双重身份依旧鲜明。

家门内外,双重人生

在自己的青春岁月,伊米莉亚·泰恩-门萨在公共场合看上去和其他苏联孩子没有两样。她阅读文学大师亚历山大·普希金的经典,聆听彼得·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并且发自内心地相信,苏联是这个世界上惟一的人间天国,男女老少的生活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幸福。

然而,家中的大门关闭后,伊米莉亚的私人世界里,却有着普通苏联人无法想象的元素——爵士乐、感恩节和黑人民谣,每逢节日,即兴准备的黑人传统食品都会取代俄罗斯人最喜欢的罗宋汤。事实上,伊米莉亚身上流淌着非裔美国人的血液,70多年前,她的父亲乔治曾居住在美国弗吉尼亚州,但此后便挥别祖国,投入了社会主义苏联的怀抱。

十月革命之后的20多年间,苏联曾经接纳了数百名非裔美国人。其中一小部分追随信仰而来,更多的是好奇的冒险家,还有些像老乔治这样,对这个国家其实一无所知。

如今,73岁高龄的伊米莉亚坐在莫斯科的公寓中,望着父母的黑白合影与孙辈们的彩色照片,任思绪跨越时空。“每当有人从美国到苏联来,父亲都会嘱咐他们,‘千万记着给我带些唱片’”她说。“他不仅喜欢‘爵士乐第一夫人’艾拉·菲兹杰拉德、著名作曲家‘公爵’艾灵顿和男低音歌手保罗·罗伯逊,还痴迷于古典音乐、歌剧和芭蕾。”

相比父亲,伊米莉亚无疑更加幸福。从大学教师的岗位退休后,她过起候鸟式生活,夏季在俄罗斯度过,冬天则回美国居住。粗略的统计显示,在今日俄罗斯,像她这样的非裔美国人后代还有四五十名;如果扩大到整个前苏联地区,这个数字可能在100人到200人之间。

莫斯科执政者的座上宾

在历史研究者看来,非裔美国人在俄罗斯(苏联)的经历,俨然两国关系复杂性的一个生动注脚。目前,身在纽约的俄罗斯导演德米科夫斯基正在拍摄纪录片《俄罗斯黑人:红色的经历》,首次将镜头对准这个此前鲜为人知的移民群体,以及他们后代的生存状态。

上世纪30年代的苏联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恰逢大萧条席卷资本主义世界,莫斯科的官员们遂向欧美各国广发“英雄帖”,希望借机招募本国急需的劳动能手和专业人员。结果,总共约有18000名美国公民响应号召,前往当时依然颇为神秘的苏联。

“这些人享受了10年的好时光。”波士顿大学名誉教授埃里森·布莱克利指出,多数美国移民都想寻求更好的生活,想方设法逃离社会不平等和经济上的窘迫。至于其中的非裔美国人,普遍有着更强烈的动机——“寻找一个能够让自身摆脱种族偏见和歧视的新世界”。

据伊米莉亚回忆,父亲乔治不仅是运动健将,还拥有俄亥俄州威尔伯福斯大学的文凭。尽管在美国黑人中出类拔萃,毕业后的他只能找到餐馆清洁工这样的活计。“所以,父亲才会牢牢抓住移民苏联的机会。”1931年,乔治·泰恩加入美国共产党员奥利弗·戈尔登率领的11人队伍,登上了前往苏联的轮船。他的同伴中,不少人来自历史悠久的高等院校,职业涵盖工程师、教育工作者、艺人、记者和律师。苏联方面则对这些“黑皮肤同志”来者不拒,大方地为他们提供“红地毯”待遇,从丰厚的薪水、住房补贴到免费假期。

“他觉得苏联给他的待遇好过美国,他在这里过得很开心。”不过,伊米莉亚强调,父亲生前并未加入苏联共产党。

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标兵

叶莲娜·汉嘉是奥利弗·戈尔登的孙女,今年52岁的她在莫斯科主持一档脱口秀节目。叶莲娜回忆称,每逢美国共产党领导人和黑人权利运动领袖访问苏联,都会将戈尔登家作为第一站,“非裔美国人、劳苦大众和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是宾主双方永恒的谈话主题。

叶莲娜在红场附近拥有一套奢华的公寓,还有专职司机。工作之余,她热衷于环游世界,凭个人魅力赢得众多粉丝。在后苏联时代飞黄腾达的她表示,很难理解祖父和“革命同志”们的所思所想,认为他们的对话“非常古怪”。“换做是我,我会想,‘当我们永远不会回到芝加哥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还要讨论芝加哥工薪阶层的境遇呢?’”她说。

当然,无论伊米莉亚还是叶莲娜,几乎所有非裔美国人的后代都承认,自己的家族习惯了苏联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后,获得了“绝对积极”的体验。换个角度看,他们的确为后者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贡献:为战胜物资匮乏,让各种产品物尽其用,还开发出耕种成本更加低廉的农作物品种,为苏联的经济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

拿乔治·泰恩来说,与家禽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成了苏联家喻户晓的农技专家;奥利弗·戈尔登在从事政治活动以外,将大部分精力倾注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种植业;像蓝调音乐和爵士乐这种美国流行文化的宠儿能在俄罗斯扎根,据说也有非裔美国人的功劳。

“美国移民的影响力与其人数不成比例。他们相信苏联能够建立真正的民主社会,后者则将他们塑造为标兵,”埃里森·布莱克利说,“他们在公众心目中极具知名度。”

然而世易时移,随着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发动“大清洗”,公众的怀疑开始令有外国血统的苏联公民感受到政治的寒意,无法取得公民身份者,更有不少被迫离开了苏联。据叶莲娜说,因为外出办事,她的祖父曾侥幸逃脱军警的抓捕;几天后,老戈尔登战战兢兢地去自首,却被拒之门外——原来,他所在地区的“逮捕配额”已经用光了。

美苏冷战时期,留在“铁幕”彼端的非裔美国人并未受到太多冲击。倒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数以千计的非洲留学生来到苏联,苏联社会对待黑人的态度有所转变。

尽管母亲是俄罗斯籍乌克兰人,伊米莉亚坦言,长大成人后,她敏锐地意识到自己与别人不一样。“我不太敢去公共场合,”这位浅褐色皮肤、留着非洲式短发的七旬老者说。“周围的人总是凝视我们——只是出于好奇,他们不会对我发脾气,也不像现在这样咄咄逼人。”

真正令她伤感的是,与祖辈经历过的时代相比,今日俄罗斯对黑人的接受度反而有所倒退。退休后,伊米莉亚开办了一家叫做“墨提斯”(意为混血儿)的非营利组织,主要为非裔移民提供服务,而大多数客户的父辈都是从非洲来到俄罗斯的。“这些新移民想找到做俄罗斯人的感觉,但公众根本不承认他们是同胞,常有人辱骂道‘滚回非洲去!’”

听着宗教福音歌曲长大的叶莲娜·汉嘉则要乐观得多。她相信,在苏联和俄罗斯所遭遇的一切障碍,都与自己的美国背景而非种族有关。“我觉得,在俄罗斯做一名黑人非常舒服,”叶莲娜说。和多数非裔美国人一样,她的伴侣是莫斯科当地人,并育有一个12岁的女儿。

即便如此,上世纪90年代,叶莲娜还是起了“寻根”的冲动,与纽约和密西西比的亲戚取得联系,并将自己的家族故事创作成书。“在美国时,我觉得自己是非裔美国人,我去黑人教堂,吃黑人传统食品,欣赏黑人音乐……我喜欢能把有色人种团结在一起的任何东西。”叶莲娜感叹道,“而回到莫斯科,我又觉得自己瞬间变回了地道的俄罗斯人。”

华人成西班牙移民的第六大移民群体


西班牙拥有舒适的居住环境,完善的社会福利和一流的教育水平,有赖于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西班牙成为了越来越多中国人的首选移民目的地。

日前有外媒报道称,根据西班牙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人口登记数据显示,2018年西班牙总人口约为4690万人,达到2012年以来最高水平,其中尤以移民数量增长为最。华人在西班牙的总人口为19万,已经成为了该国第六大移民群体。

2008年金融危机后,部分移民受金融危机影响回到自己的国家。此后几年,西班牙的经济逐渐开始复苏,现在化经济终于再次展露出勃勃生机,移民数量也在2016年再度迎来迅猛地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还显示,西班牙人口的增长得益于外国人数的增长,但拥有西班牙国籍的公民人数却减少了。截至2019年1月1日,共有4848516名外国人在西班牙生活,占总人口数的10%以上。

从国籍来看,外国人数量最多的是摩洛哥人,其次是罗马尼亚人、英国人、意大利人和哥伦比亚人。中国人数达19万,位列第六。

华人移民西班牙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的话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80年代,很多的华人通过各种途径移民西班牙,并且努力使自己留在了那里,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很多华人在西班牙从业经商,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华人生活圈,同时也为后来的华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保障。

尤其是在大城市,各种国货、中餐馆、中超应有尽有,如果一时间难以适应欧洲的生活方式,众多华人开办的服务项目能让你完美完成过渡,即便初来乍到来到异乡,也能感受到祖国的亲切和温暖。

移民网(ym16.com)为您提供最全面最新的移民相关知识和政策,帮助您解决移民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其中《华人移民美国史:非基督徒成致命弱点》的内容由移民知识小编2022精选编辑整理而成,希望对您的移民有所帮助,欢迎您通过移民美国有哪些条件专题访问更多精彩移民内容。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