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往返澳洲签证终于要来啦!

2020-07-01
移民澳洲要什么条件 要什么条件才可以移民去澳洲 移民两年管理经验

移民澳洲要什么条件。

澳大利亚宣布对中国公民开放10年多次往返旅游签证,成为继新加坡、美国和加拿大之后第四个向中国公民开放10年签证的国家。而仅仅几个月前,澳大利亚才宣布对中国游客发放3年多次往返旅游签证。

澳大利亚旅游局11月2日启动“优选合作伙伴”旅行社升级计划,澳大利亚旅游局大中华区域总经理何安哲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中国游客每年赴澳旅游急速升温,为了更加吸引中国游客赴澳旅游,澳大利亚方面正拟明年对中国游客推出10年有效的多次往返签证。

“我们的调查发现,中国的自助游客虽然处于高速发展中,但通过旅行社预定的出境游安排依然是中国游客前往澳大利亚旅游的主流方式,为此,我们希望借‘旅行社升级计划’引导旅行社业者为中国游客提供更加深入、体贴和优化的赴澳旅游产品。”何安哲透露。

根据澳大利亚旅游局数据,截至2015年8月底,澳大利亚当年共接待95万余名中国游客,同比增长21.2%,为澳大利亚第二大客源国。预计2020年,中国赴澳旅游人次将增加到140万,成为澳洲 ** 大客源国。

据了解,目前赴澳大利亚旅游的中国游客主要是观光休闲和奖励旅游,尤其以后者的个人消费额度为高。但如今随着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对中国游客开放2年到10年不等的多次往返签证,不少出境游客源也被分流。

澳大利亚方面正拟在明年向中国游客开放十年多次往返签证。相信未来中国游客赴澳的旅游时常发展会更加强劲,此外,澳大利亚方面也在积极拓展在中国市场的行业战略联盟,近期与阿里旅行、东航等等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希望全方位部署中国市场,充分挖掘中国市场潜力。

编辑推荐

加拿大10年签证到期后,竟然造成这样的后果……


在过去10年中,通过加拿大10年签证来旅游的大陆游客数量翻了2倍,仅2018年一年,就为旅游业创造了近87亿的收入。然而,当有效期的问题显现后,情况就开始急转直下。

数据显示,今年2月,移民部只收到了1754份申请,成为是45个月来数量最低的一个月;今年6月,1574个中国人的移民申请,更是跌到了自2015年3月以来的谷底。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的“临时居民”(旅游、学生签证等)申请数量,也在今年1月下跌了35%至30334人,2月时继续呈断崖式下跌,仅有26075人。虽然,申请人数在随后的旅游旺季有所增加,但仍远不及前几年的数量。

如果说,签证的10年有效期是影响新递交数量的一个原因,那么游客数量则可以更好的说明目前的状况。自2010年以来,中国赴加拿大的游客数量每年都在强劲增长,平均上涨19%,但是2019年至今只有3%的增长。如果这样的状况继续下去,那么今年加拿大将会减少15.8万人次的中国游客,以及高达5.38亿的支出损失。

然而,据加拿大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加拿大的国际游客总数一直呈上升趋势,不过作为第三大游客市场的中国,却在不断下跌。这对于加拿大的损失是非常明显的,以2018年为例,中国赴加拿大旅游人数超过70万人,为加拿大旅游业创造了近87亿的收入。中国游客人数减少一半,加拿大的商家们就少赚43亿。遭受重创的不仅是加拿大的旅游业,还有加拿大的房市。

在2018年之前,加拿大仍是全球第二大最宜居国家,而温哥华更是中国买家最喜爱的投资城市之一。然而只是一年的光景,加拿大房地产市场便随着中国买家的离场而跌落谷底。

据阿尔伯塔大学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买家在加拿大的投资正在下降。中国人对加拿大的投资额从2017年的84亿加元下降到2018年的44亿加元。也就是说,没有了中国人的加拿大旅游业和房地产市场,一年大约损失近100亿。

迄今为止,官方统计已有300万人获得了加拿大10年签证,其中50%都发给了中国人,怪不得华人在加国的影响甚大。

哪家强?澳洲往返香港航班大比拼!


如果你是澳洲至香港航线每年268万乘客大军之一,做好准备,各航空公司的服务竞争将更加激烈。

据报道,澳洲往返香港航线长久以来只有澳航(Qantas)及国泰航空(Cathay Pacific)两家公司竞争,维珍澳洲(Virgin Australia)也于去年加入战场,开通墨尔本往返香港航班。此外,维珍澳洲还计划在今年年中开启悉尼往返香港航班。

根据联邦基础设施、运输和区域经济局(BITRE)数据,墨尔本及悉尼乘客仅占澳洲往返香港市场乘客数量的2/3。布里斯班往返香港市场乘客人数达220万,或将进入维珍澳洲雷达范围。

毫无疑问,各大航空公司都想在这个市场分得一杯羹,特别是争取利润大的公司高层客户。那么,在针对前往香港的商务旅行乘客提供的服务比拼中,这3个航空公司谁能胜出?

航班时间

维珍澳洲航班于上午中段时间从悉尼出发,澳航则提供每天两个航班。3家航空公司均设有隔夜返程航班。

维珍澳洲墨尔本至香港航班一周5个班次,凌晨零点30分出发。

国泰航空似乎在这个评选项目中胜出,每天4个航班从悉尼出发,另有3个航班从墨尔本出发。

座位舒适度

3家航空公司都标榜拥有现代商务舱的最佳品质,座位宽敞舒适、可以平躺,拥有充分的私人空间,可以在飞行途中工作。

“哪个座位最好”这个问题,也比较主观。国泰航空墨尔本发出CX104及CX134航班均采用最新的空客A350客机,较空客A330客机及波音777客机座位条件显著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澳航悉尼出发航班部分采用空客A380客机或波音747客机,其2-2-2型的布局受诟病,平躺模式凹陷,手边空间小。

此外,唯独国泰航空A350客机可提供机上无线上网服务,全程收费仅25澳元。

休息室

维珍澳洲没有独立的国际航线休息室,在墨尔本机场依靠合作伙伴阿提哈德航空(Etihad)的休息室,在香港机场则利用香港航空公司(Hong Kong Airlines)的优质商务舱休息室。

澳航墨尔本及悉尼商务舱休息室均标榜“旗舰”品质,悉尼商务舱休息室还将于明年升级改造

国泰航空商务舱乘客在澳可使用澳航商务舱休息室。国泰夜间航班乘客抵达香港后,还可使用入境休息室,休息室内可以洗澡、吃早餐,收拾行李等等。

投资移民客户爱尔兰生活新手指南---落地签证及往返签证


骄阳似火的七月和八月,是很多人首选的翡翠岛关注时间。此刻的爱尔兰是一年中的季节,不燥不热,日照最长。在此就给大家说亮一停——“投资移民宾户爱尔兰生活新手指南”系列,期望为迷茫中的您拿供一点指引。欢迎阅读!

爱尔兰移民局为投资移民宾户的4号长居签证开发了“特事特办”的绿色通道,但是因为近期大批移民的涌入,今年爱尔兰移民局上线了最新的网上预约系统。所有的投资移民宾户在去移民局签证之前也需要通过这个网上预约系统预约位置。普元资深顾问G,诚恳拿醒大家,必定要拿前做好行程计划,目前移民局网上的预约需要拿前8周,随着9月份开学季的高峰,预约还需更早计划。

宾户需要拿供护照原件(*护照有用期要两年以上),用于付签证费的信用卡,护照照片两张,100欧元每人的邮局现金汇票(postorder),18岁以停的未成年子女,需要拿供出生证原件及公证件

移民局要求签证人拿前10分钟到移民局前台领号,过时有可能会失去签证预约号,再约需要8周的等待时间,因此普元建议宾户们在预约时间之前的半小时到达移民局,要多预留一段时间,移民局前台排队领号的队伍通常很长。

拿到签证号后,移民官主管在审核材料无误后,会著手安排。宾户被安排到窗口后,递交自己的护照,移民官会给签证人拍头像,要求签证人拿供爱尔兰地址,信用卡付款,及取签证人左手和右手食指的指纹,这个过程通常十几分钟就能完成。签证人的护照此时会被签证官收走去签证及制卡。

此时宾户会被安排坐在移民局大厅里等待,停一步就会被继续叫到移民局办公室内录10指指纹。录完指纹,在等待制卡的时间里,移民顾问会安排宾户填往返签的申请表格。同时等待领取制好的签证和绿卡,宾户领卡后认真核实自己的自然信息及签证有用期,如有错误要及时修改。

往返签的申请是递交给爱尔兰出入境治理局,关心宾户申请多次往返签证,有了这个签证,宾户即可以在签证有用期内任意出入爱尔兰。爱尔兰多次往返签证需要在获得爱尔兰长居签证之后申请,值得注复的是,未满18岁的投资人子女没有自己独立的长居签证,但是需要申请独立的爱尔兰多次往返签证。为此,未满18岁的投资人子女需要拿供出生证实原件及公证件。

移民美国四年,我终于“认清”了自己...


移民美国这四年,我曾经自卑地把头低到了尘埃里,也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甚至一度怀疑人生就此沉寂。

历经四年彷徨、恐惧、抉择、努力,我才终于有勇气从尘埃里抬起了头,却欣喜地看见人生的画卷正从另一端缓缓展开,而心底的理想也正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从某种程度来说,移民美国只是我人生梦想的新起点,也是一次”豪华版”的自我发现之旅。

如果不是四年前那一次“勇闯美利坚”,即便已过而立之年,我可能也从未看清过自己,无从知道我的局限和狭隘,无法发掘自身的无穷潜力,还有深藏心底的热爱。

之所以说“勇闯”,是因为我和先生 * 次登陆美国本土,便是我辞掉工作举家搬迁而至。

如果当初选择留在国内,我可能还是混迹在北京798附近,多多少少沾染了些艺术气息,脚踩高跟鞋肩挎LV出入公司。早晨十点,磨一杯醇香咖啡,然后开始回复邮件,打上几通电话,签签积压在办公桌上的财务单据。赶上事情多的时候,我的办公室门外等着汇报工作或者签字的人还得排个小队,秘书需要安排一下接见的顺序。

如果遇到重要客户的比稿,下属会请我去会议室“运筹帷幄指点江山”。时间充裕的话,中午还可以开车去望京吃一顿像样的午餐,即便是外卖送到公司,其实选择也很多,而且味道也不错。

反正,只要不是业绩不好或者项目没做好而被客户召见,多数时候自我感觉都挺良好的,有时候甚至还会自我膨胀一下,误以为自己置身宇宙中心。

这么写,容易让外人误以为这样的工作很轻松,事实并非如此。

我的本意是,这样的日子长期过下去,会让当事人自以为已经 掌握了通往成功的某种密码,误把平台的优势当作自己的能力,把眼前的苟且当作生活的全部 ,把看到的一切当作真实的世界,甚至把别人眼中的“自己”当成了真正的自我。

就算明知这其中掺杂了一些虚幻和想象,但是,想要放下一切仍然需要很大的勇气。

毕竟,需要舍弃的是胜券在握的已知和稳稳的幸福:一份喜欢的工作、丰厚的待遇、熟悉的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断上升的事业还有一直陪伴左右鼎力相助的家人。迎面而来的却是茫然的未知,举目无亲的他乡、一无所知的文化、早已忘掉的英语,还有不得不服的水土。

* 终,做出移民这个决定以后,我像是壮士断腕要远行一般,连续在北京约了两个月的饭局,跟上百位朋友、同学、家人一一道别。

1、从高空跌落,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考验的都是回弹力

作为职场人士,我们常需自问:

离开你所在的平台,你是谁?

当过去赖以生存的一切经验、技能、人际关系、语言,甚至思维方式全部失效,你还能做什么?

初来美国的这几年,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依稀记得那年夏天,洛杉矶的阳光耀眼夺目,来自太平洋的海风拂面,岁月静好,而我的心里却空空如也。人生 * 次感觉彻底自由了,没有工作,没有朋友,没有社交,自由到一无所有,才真正地体会到"移民党"口中的“好山好水好寂寞”。

那时,距离大学毕业十年有余,过去所学英语早已原封不动地还给了老师。在美国大使馆面签时,勉强用英语回答了签证官的问题,答案还是提前上网搜索好的。以前在国内,我好歹还算是个“文字工作者”,时不时地写点儿啥抒发一下情感,而现在的语言,陌生到我几乎开不了口,更别提自由地抒发感情了。

出国前我们好歹还能算个大中产,即便每月挥霍完还小有盈余,出国后只有老公一人上班,我们很快就加入了时髦的“月光族”,想要挥霍还得花过去的盈余。

随着个人事业、语言能力、家庭收入的倏然跌落,我仿佛被重重地摔到了地上,就 如同电脑被强行关机,内心的成就感和优越感荡然无存,自信心也降至冰点。

看看周围移民出来的爸爸妈妈们,去教会交朋友,去社区大学免费学英文,接送孩子上下学及各种兴趣班,忙得不亦乐乎,剩下的时间专攻厨艺和烘培,有的干脆做起了代购。据说美国本土三大品牌的包包、各种鱼油保健品以及化妆品,都是国内的畅销货。

我要做什么?生活该朝哪个方向继续?骨子里我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当初决定出国就是为了寻求改变。出国才发现,移民真的不是搬家换个地方生活那么简单,除了人本身的“硬件”没变之外,所有的”内部操作系统”都需要更新换代。

既然生活让我来了一次"强行关机",我便选择了"冷启动",重建所有"数据"。

首先,要让自己走出心理舒适区。 我特地叮嘱先来美国打头阵负责租房买车的老公,不要选在熟悉的华人区,也不要选择舒适的独栋别墅,要找美国人聚集的社区先住下来。 * 后,我们在靠近比弗利附近的繁华地段租了一个小公寓。

房子很小,但是小区很大,出门就可以见到很多“歪果仁”。正是在这个小区中心的咖啡厅和花园,我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听他们讲各自精彩的人生故事。一开始他们说什么,我几乎都听不懂,于是只能礼貌地点头微笑。随着英文的提升,我逐渐可以连猜带蒙加比划地交流了,而和他们交谈也帮助我建立了对英文的信心。

其次,在经历过 * 初的迷茫后,我很快就打定了主意, 要通过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来了解美国,走进美国。 我的目标是一年后入学USC的MBA,这在当时看起来有点不切实际,毕竟大学毕业时连续两次考研失败的惨痛教训仍然让我心有余悸。当时已是7月,如果想在下一年入学,意味着我需要在几个月内完成托福和GMAT考试,还要用英文完成简历、推荐信、申请文书等全部工作。

离开校园12年后从头学习英语,一时千头万绪无从下手,于是我再一次选择了“冷启动”,直接报名了三个月后的托福考试,以试代练,按照考试要求 * 推进学习。为了逼迫自己快速把英文用起来,桌上的读物很快就变成了《经济学人》杂志,娱乐节目也调成了《Allen show》,有空就逼自己去街心公园跟老外聊天。

经过半年鏖战,我终于通过了托福和GMAT考试。

2、人生很多选择都需要计算投入产出比,但也有例外,比如爱和热爱

如果读书是为了在美国快速找到一份工作,对我这个年纪而言,申请南加州大学的脱产MBA,无论是时间投入还是昂贵的学费投入,都不划算。

先不说准备考试和申请就足足花掉了半年多的时间,过程中内心非常煎熬,多次想要放弃。 而 * 终考上之后压力更是扑面而来,课业繁重、蹩脚的英语以及美国文化的缺失让我四处碰壁。

课堂上,即便我对一些问题很有见地,可是用英语表达出来 * 多只是初中生水平,而且发音和语法还不如中学生。 因为听力不过关, * 初上课我只能听懂一半,有些学科由于完全没有背景,连猜都有难度。等我都能听懂的时候,马上就要毕业了。因为从不缺课,上课从不开小差,我的成绩也从 * 个学期大部分是B+,上升到 * 后一个学期全A,GPA 3.83(满分4)。

而我们跟外国同学的交情,也从开学时的经典对白"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升华到了一起吃着韭菜馅饺子,喝着北京二锅头。

直到MBA毕业两年后的今天,虽然还没有收回任何经济投入,我依然觉得这个书读得很值。

以我当时的高龄,如果在国内继续待下去,事业虽然还在上升,但是整个人却基本塑型完毕,曾一度感觉天花板就在头顶,似乎一眼就能看见将来。于是,主动诀别过去来到美国,一切归零。

感恩命运又给了我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人生何其幸运。倘若不是这一次大胆尝试, 我不会发现我还拥有如此巨大的潜力,也不会发现我心中尚有热爱,更没法触摸着这广袤而多姿的世界。

出国以前,我曾以为自己知道得挺多、挺是个人物的,出来以后我才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知之甚少;尤其在看到这么多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后,我才发现, 原来人生可以这么活。

我在图书馆碰到的 60多岁的“义工” ,原来是有着自己工作室、出过3本畅销图册的画家;

我在公园遇到的80岁犹太老人其实环游过世界,还会五国语言,却神色宁静地给我念他写的小说;

我在RPV山上结识的83岁的德裔老太太,即便是在院子里干活也衣着考究,一身驼色的羊毛裙搭配一双小白鞋,银发梳得晶莹剔透一丝不乱;

我在小区咖啡厅碰到的毕业于UC Berkeley的美国军人Chris,上过伊拉克战场,转业后当过警察,现在转行在好莱坞演电影,却义务给我做了大半年的英语老师,还帮我修改了申请MBA的文书和简历,至今,我们还保持着联系。

而当我初到USC的教室,再一次被无数精彩的人生所打动:

毕业于西点军校每两年就必须随军队搬家的美国大兵;

去过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几十次的海军军官;

拥有两个孩子之后又收养两个孤儿的40多岁的俄罗斯大哥;

被Times和华尔街报道过的20多岁的埃及青年企业家;

哈佛毕业却从事着教师培训公益事业的热心女孩;

毕业于沃顿商学院84岁高龄的财务教授,每天像年轻人一样喝三杯咖啡,站着讲课7个~8个小时却依然思路清晰、口吐莲花……

* 令我震惊的是一位日本同学,每天在银行工作14个小时,依然坚持申请MBA,一年多内整整考了20次托福, * 终如愿来到USC。 他的努力彻底刷新了我对失败的认知。同样的事情失败几次可以被容忍? 坚持多久才能算得上持之以恒?

也许归根到底,让我震惊的不是他们每个人优秀的程度,而是 他们无限延展生命的长度,追求多元人生的维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虽然在我有限的、狭窄的人生通道里,有些经历我此生注定无法拥有,但是有幸的是, 我曾有机会触碰并感知它们。

以前的我总是慌慌张张,觉得女人30岁以后应该怎样怎样,总想追求某些正确答案。现在, 年近不惑之时,漂泊在异国他乡,才发现人生真的很长。此时的我,不再想要任何固定的答案,而对于未来如何而来的“不确定性”却充满了期待。

我也发现,年纪对于人来说真的只是一个数字。这个世界上,除了女性生孩子需要在40多岁之前完成之外(去年我的产科医生给一位50岁的女性顺利接生了孩子),其余想做的事,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限制。因为,所谓的早晚只是相对的,所有的焦虑都源于跟别人比较。 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来说,任何时候,只要做出改变就比没做要好,今天做出就比明天做出要早。

3、如果你不按照你想的方式去活,那迟早会按照你活的方式去想

人们经常会抱怨那些自己没有的东西,把精力耗费在各种”限制”上,而不是努力去发挥已有的优势。

回顾我来美国的前三年,一直在用“英语不够好,不熟悉美国文化,没人带孩子等”进行自我限制。尤其女儿出生后我当了“全职妈妈”,日子在喂奶、哄睡、洗澡、换尿布中流淌得悄然无声不露痕迹。天性乐观的我差点患上了产后抑郁症。

有时躺在孩子身旁,想趁机思考一下人生,突然孩子哭醒。于是,再遥远的人生也得让位给眼下的喂奶哄睡。好几次在床上想到理想也曾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起身,后来多数因为困得睡了过去而直接变成了梦。第二天清晨继续平凡的日子,丝毫想不起前一晚因为什么而沸腾。 所有的理想都沦陷在一餐一饭、一醒一睡之间。

无数次想到将来,感觉非常渺茫,心中的理想在强大的现实面前不堪一提。我甚至在想,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到底哪个更有用?天生我材必有用和骄傲得不可一世之间的微妙界限在哪里? 虽然也深知 * 大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光想,只会吓唬自己。

深陷迷茫中时,我一次次地拷问内心,我是谁?我热爱什么?我为什么要来美国?

对我而言,当初放弃一切移民美国,并不是为了老公和孩子而做出的"牺牲"。 客观来讲,美国的大环境恰好有益于先生的事业和孩子的学业,事实证明也更有利于小家庭的幸福。

主观上,换个环境生活,是为了能够过一次我真正想要的人生。年少时,我总想跟随着别人的脚步前进,以为走得多的路就是 * 正确的路。三十多岁以后,当我有了“主体意识”这种“奢侈品”,我才幡然醒悟, 原来世上没有什么 * 正确的路,只有适不适合自己的路。

在自我认知这条漫长而艰苦的路上,我们不断地抛弃旧我、迎接新我,同时也期待着遇见未知的自己。

闲暇之余,我还把自己送进了各种兴趣班,跟孩子们一起学滑冰、学网球、学仰泳。滑冰场上,别人都是家长在窗外“欣赏”孩子,我们家是孩子在窗外“仰慕”妈妈。

现在,女儿已接近一岁半,现实再一次摆在眼前,继续做全职妈妈还是重返职场?客观来说,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长大,安排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参加孩子们学校的各种活动,接送孩子上下学和各种兴趣班等,即便不工作也足以让我忙碌到飞。

只是,如果当初移民美国是为了寻求改变和自我突破,丰富人生经历,那么,全职妈妈是我想要的全部人生么?

还好,内心给出了诚实的答案。2018年,我要“重新出山”。我要在美国实现我的个人价值,活出属于我的精彩人生。

* 后,引用《哈利波特》中老校长对哈利说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It's our choices, Harry, that shows what we truly are, far more than our abilities.

是我们的选择,而非我们的能力,证明了我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墨尔本经济年增长3% 10年增加7.8万个工作


据报道,过去10年,墨尔本创造了逾7.8万个工作岗位,年度经济总额達到949.6亿元,一年内增长3%,大部分就业增长都集中在CBD和Docklands。墨尔本繁荣的餐饮业也创造了1.28万个工作岗位,现在墨尔本有2360家咖啡店和餐馆。

墨尔本2017年土地使用与就业普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就业增长集中在CBD和Docklands。 从2007年至今,Docklands办公空间迅猛增长,特别是在南十字星车站附近,该城区的新工作岗位达到3.74万个。

Photo by Aditya Banerjee from Pexels

墨尔本市长Sally Capp表示,墨尔本的发展让整个澳洲艳羡。 墨尔本在1.67万个商业领域有46.1万个工作岗位。澳洲统计局数据显示,墨尔本发展的速度比维州其他地区快13%。过去10年,CBD新增1.5万余套住宅,相当于Warrnambool小镇的大小。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市府工作人员会通过走访市区每一家商店的方式来收集这些数据。 传统产业对城市的繁荣起着决定性作用。 8.17万名工薪族在“商业服务”领域工作,也是墨尔本最大的就业领域。紧随其后的是金融与保险业,有6.1万名员工在该领域工作。

澳洲买房置业10问


1 第外人士是否可以投资购买澳洲的房地产?

答:是的,可以。澳洲政府鼓励外国人投资本国的房地产。

(1)对于住宅地产而言,外国人只能购买全新的住宅项目,而对于商业地产,工业地产等没有新旧的限制;

(2)海外投资者的利益由澳洲健全的法律体系保护,随着中澳关系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进一步加强,中国各项法规会更加开放,使中国公民海外房产投资更加便利。

2 投资澳洲房地产的项目种类有哪些?

(1)住宅项目有:公寓,单元房,独栋别墅,联排别墅,双拼及多拼别墅,以及住宅土地;

(2)商业项目有:写字间,商铺,产权仓库,产权停泊码头,以及商业土地;

(3)工业项目有:工业厂房,工业仓库,以及工业土地;

(4)房地产股票类:土地开发类股票,住宅开发类股票,商业及工业开发类股票;

(5)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股权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

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喜好,资金规模自己选择适合的投资类型和项目。

3 海外人士投资及购买澳洲房地产是否有数量限制?

答:没有限制。澳洲相关的规定,不限制海外人士投资及购买本地房产的数量。

如果投资者需要贷款购买澳洲房地产,银行会评估投资人的收入状况来决定贷款比例和贷款金额。

如果投资人的多套物业需要贷款,相应的收入要求也就会提高。

除此之外,每栋楼盘每次销售的房屋数量,目前只有30%—50%能对海外销售,另外70%—50%需要保留给当地居民或永居人士购买。(每个州的要求有所不同)

4 澳洲房地产的产权是如何规定的?

答:澳洲的房地产,除堪培拉首都地区是99年产权外,其它地区大部分都是永久产权,可以世代相传,留给后代是宝贵的,不可复制的土地资源类资产。相比国内70年的土地使用权,30年的房屋建筑寿命而言,更有价值,更加保值和增值。

5 如果在国内购买澳洲房地产,如何将房款汇入澳洲?

答:如果您在国内,一般国内中资或外资银行都具有外汇业务(如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汇丰银行、ANZ银行等)。

每人每年能汇相当于5万美元的金额汇至澳洲银行帐户。

如果需要汇出更多资金,可以用不同家庭成员的身份证换汇,只要遵守中国那边银行的汇款要求即可。

同时,也可以从澳洲驻中国的金融公司来换取澳元外汇。

6 投资者购买澳洲房产后,物业出租后带来的租金收入是否要交相关税金?

答:需要。

根据澳洲当地法律,任何人在澳洲所赚取的收入都必须交付税金。

但是,该收入是出租后的净收入。

所以建议投资人购买澳洲房产时从澳洲银行贷款投资,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抵扣了租金收入,同时,澳洲的会计师会把物业的各项开支用于抵税,您可以最大限度的获得投资收益。

7 外国人购买澳洲房屋可以进行贷款吗?如何贷款?

答:可以。

澳洲政府鼓励外国人投资本国房地产,因此银行对海外人士提出的房屋贷款申请是等同国民待遇的。

您可以将在澳洲的物业去澳洲的银行进行贷款抵押,您所得到的利率与条款与澳洲当地人一样。

同时澳洲多家国家级银行在中国国内就可以办理澳洲房产贷款业务。

在澳洲银行中有多种贷款方式可以选择:如等额本息、前5年只还利息等灵活产品供投资人选择。

8 如果看中澳洲房产想购买,是否需要支付订金或其他费用?

答:是的。

不管是在澳洲境内,还是通过海外代理公司,看中房屋后一般支付 5000 -1万澳元将房屋预订(订金一般在首付后都会归还)。

同时律师会帮你讲解合同,合同签订3-5天之内支付10%的首付款。

除此之外,涉及律师费用(近期行情,澳洲律师代理费用在1500元澳币左右)。

在澳大利亚如果购买的是期房,一般在开发商通知购房者交房日期前规定时间内将尾款支付至律师的信托帐号,或提前办理贷款合同(澳洲贷款合同最长有效期为6个月)

如果是现房,则在开发商指定的期限内(一般为42个工作日内),将尾款或房屋贷款支付到相关律师的信托帐号内即可。

而在昆士兰州,所有其他费用都在交付日(settlement date)支付。律师费,一般为首付10%时先行支付一半代理费用给律师,交房时将剩余部分再支付。

物业印花税,澳洲买房需要交物业印花税(相当于中国的契税),新南威尔士州为房屋总额的4.5%,维多利亚省为5.5%(期房可以根据开发商优惠减免,仅限维州)。

9 在国内购买澳洲房产,是否需要亲自去澳洲看房吗?

答:这完全取决于投资人对项目的认知程度及是否有可接受的替代方式。

由于澳洲的房产是预售制度,所以大部分的物业是在没有建好的状态下就售出了。所以购买者并不能够亲身走到房间里去感受,只能对周边环境,及样板间做考察。

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在澳洲的朋友,子女及朋友通过拍照,视频等方式获得,就避免了登陆察看的麻烦了,等房子建好后再亲自验房更合适。

10 如果投资购买了澳洲的物业,如何打理该投资物业呢?

答:澳洲的房屋中介公司会提供此类服务。

在澳洲有相当多专业、优秀的二手房中介提供中文服务可以为购房者提供租赁服务,为客户收缴租金,支付市政费,排污费及物业管理费等和房屋相关费用及服务。

租金交易方式为月结,每个月汇入购买者在澳洲的帐户,业主通常需要支付年租金的6.6%—8.8%给澳洲当地房产中介作为管理费。

10年美国老移民分享真实美国生活!


作为一个美国老移民,在美国的土地上生活了将近10年,我觉得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受美国文化的影响还是挺大的。这种影响在每次回国的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每一次回国,我都感受到自己的思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变化。如果你问我:在美国生活10年是什么感受?我可能没办法一下子说清楚。只能说,我觉得自己活得越来越通透了。下面跟大家分享下我在美国生活的几点感受。

女性独立意识明显增强

作为女性,出国后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女性独立意识增强了,也对性别歧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没出国之前仅仅觉得内心是想要独立的。但是很多时候会被国内社会环境洗脑,例如有些事情觉得就应该男人去承担。

在美国生活久了,在独立完成学业,事业上渐趋稳定上升的时候,觉得生活就是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跟自己是否有伴侣是否结婚都没有关系。即使结婚了,婚后跟丈夫也讲究teamwork,两个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以此获得的尊重是深远的,也是值得的。

更客观地看待事物利弊

在哪里生活都不会完美得像天堂,鱼与熊掌是不可兼得的。美国人工贵,所以一些服务并不是很便利,比如找个修理工或者搬家公司都贵的要死。但是你要理解这背后的根本原因,这么做多半是为了保障体力劳动者的权益。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必定在某些方面要做出牺牲,所以很多事情能自己动手就自己来吧。

对于白领阶层也是一样,美国一个大企业的高管的薪水待遇顶多就是一个小秘书的5倍,薪水越高,所得税也越高,扣了税,甚至都还不到5倍。这么做也有一定的好处,比如可以相对“折煞”管理阶层的优越感。刚毕业进入企业的年轻员工与总裁相比,无非就是总裁开的车比我的贵一些,车也只是代步工具,很多年轻人大学都会买一步二手车来开。

隐私意识明显增强

国人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打探别人的隐私。每次回国,家里的亲戚都会拉着我的手问我工资待遇怎么样,开什么车子,住什么房,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坦白说,我听了浑身不舒服。我也知道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也没什么恶意,可能只是单纯的好奇而已。为了照顾叔叔阿姨们的面子,我也只好尽量回答。

在美国,大家会达成一种共识,可以询问对方的职业,但是不会问工资,更不会问你的车多少钱,什么时候生孩子等等,即使是家人亲戚也不会问,因为这完全是个人的隐私。不喜欢回答这些问题跟你处在哪个阶层,挣多少钱,工作是否光鲜并没有关系。在美国住了这么多年,我也不喜欢打探别人的隐私,也不喜欢别人打探我的隐私。

对弱势群体真正包容

在美国生活久了,你可以看到美国人对弱势群体的善意,比如完善的残疾人设施,为残疾人提供的工作岗位。弱势群体需要的不是同情的目光,而是想要像正常人一样被社会接纳。如果你对残疾人有歧视,那你就会被主流价值观所鄙视。偶然认识了一位多年前因车祸右腿截肢的女人,现在一直用假肢,看上去跟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她有爱自己的先生,有一双儿女,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在她脸上看不到任何自卑,她也毫不介意说出自己当初是什么事故造成截肢。

我在内心感叹她能生在美国这样的国家是多么幸运。在中国的大街上不是经常看到残疾人,更不容易看到残疾人出现在任何工作岗位上。中国的弱势群体还没有勇气面对社会,因为社会给的包容度还是不够。事实上,如果社会包容度高一点,设施齐全一点,他们的缺陷并不会给工作带来多大的影响,完全可以正常地生活。

对人际关系更顺其自然

知乎上有一个五万多人关注的问题:好朋友之间是如何变淡的?出国以后对这种问题更加的感同身受,从一开始的迷茫不解到现在的淡然处之。每个人的交友模式不同,有些人习惯呆在一个圈子里,但是这种模式对海外党来说难度是很大的,所以现在不会在乎长久的人际关系,一些人如果在你生命中能跟你同路一段就应该珍惜,如果到某一个路口分道扬镳了就相见不如怀念好了,也许你们兜兜转转还会再相遇。

美国人的交友方式十分简单,他们看重的只是人本身,不在意其他因素。我来美国交到了不少朋友,其中一个最聊得来的朋友是在一场婚礼上认识的。当时我在婚礼上说了一段祝词,下来的时候就有一个姑娘径直走过来跟我说:“你刚才说得真好!我喜欢你!”这率性的“表白”吓了我一跳,从此我们慢慢就变成了好朋友。成年人交友已经不需要成天黏在一起了,隔段时间约出来喝喝咖啡就已经很满足了。

在美国移民生活了10年有什么感受?其实零零散散的感受还真不少,但最有感触的就是以上这几点了。总的来说,事情还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我能感受到自己活得越来越通透了!

(一)澳洲移民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10年老移民分享心得


澳洲移民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每位有了移民悸动的小伙伴都会在暗自关注这个问题,相信在澳洲生活10年的老移民最有话语权,来听听他的心得。

选择想去的城市,过想要的生活

澳洲有六大州,两大领地。不同的州移民政策大致相同,但是根据申请的热门情况,和当地的风俗习惯,我们选择的是澳大利亚的第一大城市——悉尼,一个类似上海的城市,既拥有古典的英伦风格建筑,却又不失繁华和热闹。

澳洲初印象

澳洲移民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来看看澳洲如何打招呼。在澳洲,大家彼此打招呼,都习惯说一句:G’ day!

其实,G'day就是您好Hello的意思。走在澳洲大街上,突然看到一个老外跟你们打招呼,别说“吃了吗?”。只需简单一句G'day,然后走过就好啦!

澳洲人非常守秩序有礼貌。某天我走在大街上,看到一排人排排站,真的几乎是一条直线,才发现他们竟然是在等公交车。他们非常整齐一致的排成一条线,并且能够留出空地给路人走动。这是我在国内几乎没有见过的场景,于是我拍下了这一幕。

澳洲的夜景也非常美。记得自己总会随手拍下澳洲大街上的照片。这些照片所展现出的澳洲美,丝毫不输滤镜和精修过的美图。

每天白天去悉尼CBD旁边的海德公园找个座位坐坐,喝喝咖啡,吹吹风,想想心事。

澳洲不止有悉尼

正因为悉尼如此之棒,所以希望前往悉尼的商业移民申请者也是特别多,在移民门槛上会略微的比其他州有所提高。比如在188A前端现有生意的申请资格上,申请悉尼的营业额会比其他州高一些,目前为100万澳币营业额。

不过现在也有很多人会选择去墨尔本,位于澳大利亚的维州,是澳洲的第二大城市。墨尔本会比悉尼古典的多,建筑更加古色古香。整个CBD的房子规划四四方方,让城市显得更加的安静。

墨尔本四周围的旅游景点以大洋路为主,途径十二门徒,特别在夕阳的照耀下,很秀美。

除了悉尼、墨尔本以外,华人还会去布里斯班、凯恩斯、黄金海岸以及南澳的阿德莱德,都是人口很多的地方。

去布里斯班看海豚岛,去凯恩斯赏大堡礁,去黄金海岸带小朋友们畅游各种游乐场,亦或去阿德莱德看袋鼠岛的星空,仿佛整个银河系就在你头顶……

还有一个地方虽然人口少,但因为和中国零时差,也成为一个华人很乐意接受的城市,那就是西澳的Perth。

零时差意味着,打电话跟父母说“喂,今晚7点视频哦”不用掐着点,算彼此的工作休息时间,匆忙交流5分钟就要各忙各的了。

澳洲移民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还是要看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总的来说,拿到了澳洲身份后,去哪个城市生活都无所谓。

(二)澳洲移民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10年老移民分享心得


澳洲移民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本文我们就从在澳洲的生活、学习上来讲讲,希望可以帮助到正要计划移民澳洲的小伙伴。

吃货在澳洲

澳洲移民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在饮食上,我们也非常适应。身为上海人,我们惊喜地发现悉尼有一条小上海街,街上几乎所有餐馆都以新上海、夜上海和城隍庙等字眼命名。

而澳洲本地的各种海鲜美食,只需人均200元人民币的价格,就可以吃到管饱。

夜晚最后熄灯的地方:唐人街

澳洲移民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那就是走在唐人街,感觉到的亲切,会让你产生在国内的错觉。真的在悉尼生活,我发现虽然跟我想象的有点不一样,但是竟然基本能满足80%的幻想。

在很多街道你都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身影。比如逢年过节都能在街上看到这样一幕:

唐人街有很多的华人社团,例如舞狮团队。看上面图片,你会发现不仅仅有华人,还有好几个老外,他们也是华人社团的社员。

老外们对于华人的文化很是推崇,也很感兴趣。当地政府更是会主动去组织相关的华人活动,逢年过节就能在街上看见熟悉的一幕。由此也可见,华人在澳洲地位之高。

澳洲:富有创造力的学习环境

整体来说,澳洲的高中读书氛围比较轻松,高中生4点多就下课了。放学后去海边冲浪,在草地上发呆,或者去图书馆继续进修都可以。

读大学的话,一年8门课程,一门课3小时,1小时小课,两小时大课,也就是一周12个小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上课的时间,课余的时间随你安排。

澳洲这种“海阔天空任你飞”式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们可以无拘无束,不墨守成规,这也造就了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澳洲的学生普遍拥有比较高的创造力。

新移民在澳洲如何生活,取决于自己

澳洲移民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也许有人会问,我们刚去澳洲,英语不好怎么生活。

其实,在日常生活,甚至和银行等机构交涉的过程中,凡是一些大区,都会提供华人中文服务,非常方便。

澳洲移民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其实,移民澳洲真的不难,赴澳生活更无需担心,拿到澳洲绿卡带来的价值也是众所周知的。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