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亚利桑那之旅:追寻旧西部时代的斑驳记忆

2020-06-29
移民旧金山条件 移民美国的经验 美国的移民条件

移民旧金山条件。

关注美国移民关注美国旅游攻略:当一切定格在某一历史瞬间,世界是那样的平静,思维的静止,远离了贪婪和残酷的争斗,只剩下一幅幅斑驳陆离的图画。沿着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东南部驱车前行,在雄厚的天地间体验最酣畅淋漓的自驾乐趣,同时也为了追寻曾经留在那里的一段新旧记忆。

位于美国西南地区,与新墨西哥州、犹他州、内华达州、加州以及墨西哥毗邻。亚利桑那源于印第安语“小泉的地方”,以仙人掌为州花。位于境内的科罗拉多大峡谷(Grand Canyon)举世闻名,因而亚利桑那又被称为“大峡谷之州”。整个亚利桑那州风景优美,尤以峡谷风景更胜一筹,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许多美国西部著名历史事件曾在亚利桑那州上演,使得这里成为领略美国西部狂野风情和独特魅力的较佳选择。

位于图森(Tucson)和墨西哥边界之间的亚利桑那州东南部,是美国真正的铜墙铁壁,也是“旧西部”与“新西部”交融之地。从图森沿着西班牙古道(Old Spanish Trail)向东南方向前行至手枪山公路(Pistol Hill Road)全程160英里(257公里),沿途风光无限。然后从10号州际公路转入83号高速公路往南进入圣丽塔山(Santa Rita Mountains),领略旧西部时代的荣耀与沧桑。在索诺伊塔(Sonoita)82号公路东向进入80号公路,一路往南到达墓碑镇(Tombstone),在继续往前便是西行目的地比斯比(Bisbee)。

完美起点:图森

位于美国西南部的图森是亚利桑那州第二大城市,地处沙漠河谷,气候温和干燥、阳光充足,有着“沙漠绿洲”之美称,这里也是户外爱好者的天堂。美不胜收的峡谷风光、天然的峭壁悬岩吸引着无数山野爱好者前来接受挑战,在与大山的拥抱中感受惊喜,在与悬崖峭壁的抗衡中学会坚强。停好车,沿着萨比诺峡谷(?Sabino Canyon)七瀑布山路(Seven Falls Trail)慢慢徒步向前,达到山顶时一座波光潋滟的天然湖泊出现在眼前。湖水湛蓝无边,明媚的阳光照耀在湖面上,微风吹过,泛起一片涟漪,如此美景令人心动不已。驱车驶入位于仙人掌国家公园(Saguaro National Park)东区的仙人掌森林大道(Cactus Forest Drive),总长不过8英里(13公里),沿途的旎旖风光却数不胜数,美国西部戈壁蛮荒之地的壮丽美景顿时映入眼帘,让人不忍离去。

峡谷深处:山林秘境

离开图森,便进入了广袤无垠的瀚海沙漠。漫山遍野的巨型仙人掌军团点缀在万里黄沙之中,仙人掌公园也因此得名。驰骋在83号高速公路上,向南行驶,四周群山绵延,绿树葱茏,矮松环绕,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其中。抵达82号高速公路的索诺伊塔,一脚便踏入了约翰·福特(John Ford Western)电影镜头里的西部世界。径直往西是圣丽塔峰巅,位于东北角的是磨石山脉(Whetstone Mountains),东南方向则是华彻卡斯(Huachucas)。峡谷深处隐匿着西部时代废弃的矿井和鬼城。险峻的地势因阿帕奇勇士(Apache warrior Geronimo)曾经的到来而名闻天下。

天然奇境:喀车纳洞穴州立公园(Kartchner Caverns State Park)

从82号公路掉头向东,绕道90号公路往北前往班森(Benson),便可抵达卡特彻那溶洞国家公园。这座钟乳石溶洞于1974年被世人发现,至今形态完好,未受到一丝破坏,洞内景观更是令人称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有王座殿(Throne Room )和大殿(Big Room)。

历史名郡:墓碑镇(Tombstone)

从90号公路掉头往南,进入82号公路后向东或80号公路向南,前方便是西部最著名的墓碑镇。墓碑郡府州立历史公园(Tombstone Courthouse State Historic Park)向人们细细述说着墓碑镇的传奇历史。小镇街头矗立着西部电影里经典人物雕像:牛仔、酒吧妓女、女教师以及执法强悍的法官。一群正在相互开枪火拼的亡命之徒,顿时将人们带回到了《OK镇大决斗》(O.K. Corral)那段风起云涌的岁月中。1881年墓碑镇发生了著名的喋血枪战,布特山公墓(Boot Hill Cemetery)成为美国西部边境拓荒区埋葬枪手的地方。同样源自19世纪80年代的“鸟笼”(Bird Cage)剧院曾是《平升街》(Basin Street)和《巴巴里海岸》(Barbary Coast)里最臭名昭著的红灯区。传说“鸟笼”剧院实际上是一家当地妓院,面容憔悴的女演员们不仅要登台演出,而且私底下还要供男人们消遣娱乐。现如今这里已是一家私人博物馆,展现《执法悍将》(Wyatt Earp)和《霍利戴医生》(Doc Holliday)时代的藏品早已布满灰尘。据报道,墓碑镇的水晶宫依旧保留着《执法悍将》中的酒吧场景,游客可以一边品尝大杯啤酒,一边玩法罗牌游戏,感受旧西部时代的狂野风情。

云之彼端:比斯比(Bisbee)

沿着80号公路继续向东南前行达到科奇斯县,县治比斯比便是亚利桑那州西行的终点站。这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异域小镇是新旧西部完美的结合体。比斯比拥有丰富的铜矿和其他金属资源,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些价值连城的矿藏资源为比斯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歌剧院和股票交易所遍布整座小城,使得这儿成为穆勒峡谷(Mule Gulch)狭长地带最具经济实力的城镇。对比斯比发展历程感兴趣的朋友,可前往比斯比采矿历史博物馆(Bisbee Mining and Historical Museum)进行参观。著名的女王矿井(Queen Mine)对外开放,游客可以带上安全帽亲自进行体验。

比斯比街道蜿蜒曲折,有点类似希腊村庄风格,然而比斯比是一座典型的美国小镇。护墙板小屋在挡土墙凸起的地方印着“PWA”(市政工程管理局)缩写,标志着新西部时代的到来。如今那些被称作“Old B”的老建筑,在经历一场毁灭性大火后,于1910年重建,较大程度地保留了原貌,成为一段保存几近完美的历史。即使在荒漠中,也能将车停靠在房车营地(RV park)和沙迪戴尔(Shady Dell)老式的清风房车(Airstream)停车场或克里斯游艇(Chris-Craft yacht)上。

在这里发生的一切犹如时光倒转,令每一位渴望成为逃离世界的独行者的老嬉皮士和网络新人类心悸不已。或许,在他们的记忆里,古老的西部足以代表一段曼妙的时光。

延伸阅读

美国西部牛仔新生活


美国投资移民关注美国时尚生活:头戴毡帽,脚蹬马靴,腰挂匕首和短枪,两腿用力一夹,胯下坐骑顿时绝尘而去……如今,即便对多数美国人来说,西部牛仔的生动形象,也只能从好莱坞电影中寻觅。不过,牛仔们并没有从美国彻底消失,但其人数仅存万名左右。

19世纪中后期,是牛仔的鼎盛阶段。这群欧洲移民的后代,驰骋在美国西部的荒野上,逐水草而牧牛。他们豪放地唱歌、喝酒,驱赶心头的孤独;他们或单枪匹马,或三五成群,与四处流窜的独狼厮杀……在与荒原搏斗的过程中,他们演绎了一出出既悲壮又凄美的故事。他们的经历、过人的胆识和坚韧的性格,以及经久不衰的开拓精神,都为如今的好莱坞“西部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也许是不愿正视牛仔正在消失的事实,现在,美国劳工部煞费苦心地将“牛仔”列为众多工种中的一个——就连养猪、羊、鸡、鸭的人,也算是“牛仔”,这才使全美“牛仔”的人数凑到差不多1万人。

真正像100多年前的祖先那样,纵马放牧的牛仔,时下已屈指可数。他们仍固守着传统——为了使脚不从马镫中滑出,他们穿高跟马靴;身着结实的牛仔衫,防止被灌木丛刺伤……但是,工业化后来改变了牛仔的生活习惯,他们乘坐皮卡驱赶牛群,甚至将牛群圈养起来,再也不用四处游牧。

尽管牛仔时代已成为过去,但至今,牛仔情结仍然深植于美国人的心中。闲暇时,他们会穿上地道的牛仔服,去体验骑马牧牛的情趣;也有人不辞辛苦地穿行数千公里,从一个地方赶到另一个地方,参加各式各样的牛仔节,展示自己驯马、驯牛的绝技。

科技移民工作者在特朗普时代艰难的H-1B抽签之旅


Leo曾认为,一份极具发展潜力的美国工作已经近在咫尺。 在2015年离开中国后,他在南加州大学获得了创业和创新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位,并在硅谷一家数据存储公司工作。但在他工作1年之后,32岁的Leo发现,他每天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去刷新美国移民局网站,他在祈盼着好消息……

去年的10月,距离他申请美国特殊专业人员的H-1B签证已经6个月了。在漫长的等待中,他的OPT已经到期,雇主被迫让他开始了无薪休假。如果他在新年前仍然无法获得来自政府部门的回复,该公司不得不解雇他。“我从未感到如此无助,”他说。 “我独自一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怀抱希望为我的美国梦奋战。 但我发现,现行规则中似乎存在一些弊端,而我碰巧就是那个正在经历的人。”但Leo并不是个例。 许多科技工作者表示,在特朗普总统执政期间,申请和获得H-1B签证的过程变得越来越模糊和困难。 虽然很多人都反对特朗普打击非法移民,但他的政府也在慢慢收紧合法移民的途径。

专家表示,新一轮H-1B签证申请流程的变更,可能会阻碍高技能人员在美国就业。本周,美国移民律师协会(AILA)发布了对美国移民局官网的数据分析。该分析显示,美国移民局审理H-1B签证申请时存在延误。 AILA发现,整个案件处理时间比过去两个财年增加了46%,自2014年以来增加了91%。调查还发现,即使提交申请的人数已经减少,但是去年的处理时间也有所增加。AILA副主席Jennifer Minear表示,目前审理速度的延迟已经达到了临界值,当局应高度重视这一危险信号。

目光回到圣何塞,Leo在经过了8个月的漫长等待后,一月初得到了美国移民局的最终回复:他被拒签了。移民局的回复中说明,作为为一知名跨国企业制定全球营销业务模型项目的项目经理,他的工作不够专业。记录显示,该公司在2017年通过了85个H-1B签证申请,其中两个是与Leo相同的职位。“跟我同组的人都通过了H-1B签证申请,”他说,“我感觉没有一个稳定的评判标准,审理结果有些武断。”

曾经触手可及的美国梦,如今对于Leo来说已经是不敢再去触及的一场噩梦。他已经买好了2月中旬回国的机票……漫长的等待已经消磨了他原本的骄傲,他甚少向朋友和同事们透露他的困境。当他的母亲询问他工作近况时,他也只能用善意的谎言来掩盖他内心的窘迫。3个月的无薪休假期间,他只能靠积蓄度日。目前他正积极搜寻在新加坡、香港、中国大陆等地区的工作机会,并已经开始出售他在美国的汽车以及其他物品。

Leo希望他的故事能给其他正在等待H-1B申请结果的申请人们一些警醒,“我遵守了当局的所有法规,并且非常努力的工作了”,他无奈的说,“但是这并没给我带来期待的结果。”

目前,在美国,高科技人才是国家基础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业前景也是十分乐观的,然而现行的H-1B抽签政策,着实给大批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们不小的打击。不要因为一张小小的“绿卡”限制住了追寻梦想的脚步。聪明人从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只有尽早启动移民规划,才能避免重蹈Leo的覆辙。

如果您正在规划或有未来移民美国的想法,欢迎来咨询,我们会以最专业的知识、最优质的服务,竭诚为您打造专属于您的American Dream。

或许你与美国绿卡,只差一座“津”桥!

旧护照上的有效加拿大签证可以入境吗?


换新护照后,加拿大签证在旧护照上也是可以入境的。根据加拿大移民局新的规定:只要签证还在有效期内,持有人无需重新申请签证,可以持新旧护照一起入境加拿大。

如果旧护照因某种原因导致无法使用,可以申请签证转移手续:

1、旧护照原件。

2、新护照原件。

3、一份本人签名的解释说明信。

注意事项:

在换发新护照的过程中,要避免有效的签证页发生破损等情况。否则新旧护照一起使用时会影响出境,届时需要重新申请签证。

如需重新申请签证,所需材料如下:

1、一份本人签名的解释说明信。

2、新护照原件。

3、旧护照原件。

4、近半年内拍摄的白色背景2寸彩色证件照片2张。

5、申请人有效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一份。

6、资产证明材料:工资卡近6个月活期明细原件。

7、在职证明原件。

8、营业执照或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9、计划行程安排复印件.

10、申请表:

- 临时居民访问签证申请表(IMM5257E)

- 家庭信息表(IMM5645E)

- 教育和就业细节表

冷战、难民、柏林墙:心痛的集体记忆


这堵墙,存在了28年零91天。墙的倒塌,既标志着东西方冷战的终结,也意味着生命、自由和人性尊严等价值的回归。这堵墙,汇合了亡者与生者,过去与现在,历史与自然。二战之后的德国深知只有克服过去,才能面向未来。通过深刻反思和清算纳粹罪行,德国重塑了在世界舞台上的国家形象。冷战后的德国,面对另一种极权制造的粗暴和不公正,又如何纪念这段过去?

柏林。68岁的古斯塔夫·鲁斯特站在勃兰登堡门背面的一处街心花园前,不时向路人散发白色宣传单。其北面几百米远处,就是德国联邦议会所在地—国会大厦。

花园铁篱笆上,陈列着十几个鲁斯特自制的白色十字架。

“乌都·杜里克, 1961年10月5日试图渡过施普雷河逃往西柏林,被射杀。”

“英戈·克霍格,1961年12月10日试图渡过施普雷河逃往西柏林,溺毙河中。”

“克里斯·格夫罗伊,1989年2月5日试图由布里茨运河逃往西柏林,被射杀。”

……

每个十字架都详细记载了一个东德人的名字、生卒年月和死亡原因。那段历史距今至少20年,如今穿越时空,在21世纪的柏林苍穹下散发出被记忆尘封的气息。身为东西方冷战时期的东德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越墙者。

不时有路人驻足、俯身细看鲁斯特对柏林墙以及柏林墙所代表和维护体制受害者的私人纪念。在瓦尔特·乌布利希和埃里希·昂纳克执政下的东德,这个大脑门、豁牙、左手腕吊着一副手铐的瘦高个曾经度过了9年多的铁窗生涯。过去,他为东德民众的自由等基本政治权利而战;而今他依然在抗争,只是任务远为艰巨—他对抗的,是人们习惯性的对过去的遗忘。

越墙者

2008年五六月份旅居柏林时,我曾多次从古斯塔夫·鲁斯特身边经过。很多时候他就倚桌而坐,旁边放着一个捐款箱,听凭路人自取宣传单。

在我随手取来的宣传单上,正面是三张配有德英文字说明的照片,其中一张是人们为柏林墙受害者而建的自由纪念碑,游客在一人高的十字架间徜徉凭吊。照片旁边这样注释:“弗里德里希大街与齐默尔街交界处的这块空地上曾经竖立着1065个十字架。2005年7月4日,几个幸存的柏林墙受害者在此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第二天一早,纪念碑就被拆除。”

宣传单末尾处是鲁斯特及其朋友的呼吁:柏林市政府正计划拆除德国国会大厦旁的十字架纪念碑,请求您签名保留它。

对德国联邦政府和柏林市政府而言,古斯塔夫·鲁斯特是个令人头疼的麻烦制造者。过去几年,他坚守在德国政治中心的这一小角落里,愤怒地抗议地方当局对昔日柏林墙死亡地带进行的任何改造或重建,偶尔还会攻击路人。他自制的十字架纪念碑曾被移除两次,但每次他都回到原地,固执地重立十字架。

鲁斯特的抵制与政治无关,尽管其想法是多么地不切实际,但传递了他为之坚决捍卫的柏林墙受害者的强烈情感:拆除纪念碑犹如铲除过去,而这正是将生者与死者联系起来的唯一纽带。十字架背后,不仅仅是一个个生命竭力追求自由的故事,也是一段痛彻心扉的集体记忆。

1961年8月13日凌晨,冷战最为剑拔弩张的时刻,东西柏林边界的灯光突然熄灭。2万多名东德士兵根据昂纳克的指示,迅速用铁丝网在边界构筑起一道临时屏障。中午12时37分,以一个路口的封锁为标志,柏林被强行一分为二。柏林墙—东德称之为“反法西斯防卫墙”的第一道防线从此建立,并在以后几年里不断被改建加固。

当夜,隆隆驶过的坦克和军车,将东德人从乌布利希(时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当众撒下的谎言中惊醒。仅仅两个月前,乌布利希还在一个国际新闻发布会上宣称:“没人想要建立隔离墙!”但显然,那时他决心已下—二战过后,260多万名东德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出于私人的、政治或经济的原因,纷纷“用脚投票”逃往西方—柏林墙,是阻止东德公民继续逃离的唯一方法。

但墙没能像乌布利希和昂纳克希望的那样,让东德民众学会“正确”地思考。从建墙当夜开始,越来越多的东德人冒死冲关,在柏林墙边洒下了滩滩热血。

艾达·司克曼是柏林墙最早的受害者之一。她在伯诺尔大街上的公寓虽位于东柏林,但窗户面向西柏林。1961年8月22日,这个58岁的老妪不顾一切跳窗而下,结果重重地摔在人行道上,死于西柏林的一辆救护车内。

齐默尔街则是18岁的彼得·费克特的遇难地。1962年8月17日,他已成功攀上了柏林墙头,但就在那一刻枪响了。受了重伤的费克特跌落墙内,痛苦呻吟。西柏林警察和查理检查站的盟军岗哨目睹了这一切,却无人施以援手。一小时后,他在众目睽睽下流血而亡。几天后,西柏林市民举行了一场示威游行,抗议东德在边境实施的恐怖政策和盟军的不干预政策。一年后,西柏林人为费克特举行了死亡周年纪念。

24岁的布克哈德·尼云死得更为惨烈。1974年1月5日晚,这个东德边防士兵冲进查理检查站,他手持冲锋枪,把两个同事作为人质,成功地通过了第一道防线。但当他弯腰欲过第二道防线时,有几分钟时间人质脱离了他的控制,狙击手瞬间狙杀了他。

在柏林墙沿线,在一些有历史意义的场所,民间自发设立的小纪念碑和柏林市政府统一规划的信息牌随处可见。若是在屋顶或厕所下方发现十字纪念架,也不必惊讶,那儿正是越墙者的遇难地。在漫长的岁月里,为翻越那堵壁垒森严的柏林墙,东德人想尽了一切办法。

弗里德里希大街,莱纳·希尔德布兰特(Rainer Hildebrandt)1963年为反对柏林墙而建的查理检查站博物馆内,丰富的馆藏和纪录片展示着东德人为自由而竭尽的努力、智慧和勇气:几辆发动机经改装可供容身的汽车;两个家庭费时两年手工制成的热氢气球;37个半专业人士用6个月时间挖出的5号隧道。

越墙者也并非孤立无援。莱纳·希尔德布兰特创立的市民行动小组“8月13日工作组”就位于查理检查站博物馆内。日复一日,逃跑助手们透过博物馆的小窗户,观察跨越边境的种种可能性,然后制定各种逃跑计划。距此一箭之遥,德国报业巨子阿克塞尔·施普林格,挑衅式的在柏林墙边建立了十几层楼高、以其名字命名的出版大楼。“反对柏林墙的斗争,就是为自由而战。”当西柏林人渐渐放弃对两德统一的希望时,被德国商业杂志《资本》戏谑为“勃兰登堡门的傻瓜”的施普林格,仍不懈地在旗下《世界报》、《图片报》上呼喊。为遮挡出版大楼和高悬楼顶的宣传横幅,东德政府在莱比锡广场竞相建立电视塔和高楼,唯恐“西风压倒了东风”。

这场以生命为代价的残酷游戏持续了28年零91天。成功越墙者毕竟少数,更多的人未及抵达彼岸,便成为柏林墙的奠基石。伯诺尔大街上的柏林墙文献中心内,一份历年柏林墙死难者名单令人神伤。资料显示,1961年至1989年约有11万东德人经确认非法越境,其中4万人成功逃离,7.1万人因试图逃离而被收押,几百人在逃离途中被射杀或遭遇各种意外。究竟有多少东德人死于柏林墙边?德国政府至今没有确切的统计,但至少有152人已被确认死亡。

他人的生活

东德是什么样?人们为何要逃跑?冷战时期的普通西方人对此缺乏想象。对他们而言,谴责柏林墙和援助越墙者,虽有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考虑,但更是出于人道主义情怀和对自由这一基本权利的认同,毕竟现代历史上从未有一个国家,建一堵墙把本国人民关在里面。

当时,西方人看到更多的是东德“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面:东德是世界上前十强工业国家,政府提供一切福利保障,没有失业。1973年夏,从世界各地来到东德访问的青年,也相信他们到了一个开放的国度:音乐和舞蹈充满了各个角落,东西德人之间畅所欲言。各项安保措施都已到位,但国家安全部门—斯塔西未加任何干涉。

但只有东德人知道,这绝非生活常态。许多年轻人为此疑惑不已:为何生活不能总像这样?

17年后,当开放多元的生活真的来到德东地区之时,正经历转型之痛的德东人面对经济衰退、高达25%的失业率,却对前东德产生了一股怀旧之情。这可以说是2006年彼得·康泽曼在施普雷河畔建起民主德国(DDR)博物馆的动因之一。其现任馆长Robert Rückel说:“对东德的怀旧应该避免。柏林墙倒塌后,东德以及东德的生活方式迅速消失了,我们希望能还原真实的历史。这个国家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而且国家干预须臾未离。”

剥离对前东德政权和旧秩序的虚幻想象,DDR博物馆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本质:

人们住在工厂化的住房里,这些建筑就像火柴盒,外表看上去毫无二致。有一个笑话这样说:晚上你可能会醉醺醺地误入别人的家,因为所有公寓的布局都一样。面包只需花5芬尼,相当于免费,这造成了惊人的浪费,但同时货架上找不到你需要的东西。排长队是惯常的现象。特拉比汽车没有冷却系统,动不动就熄火,但许多人还是愿意为此等上15年。东德青年的命运自出生之日起便已注定。在托儿所,蹲坑排便也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所有儿童必须等最后一个拉完才能一起起身,这是“接受社会教育的第一步”。

东德人喜欢阅读,但39家报纸的内容大同小异,头版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政治演讲。艺术为人民服务,但政府决定什么才是时尚和艺术。政治上的压制有时会导致其他方面的开放。东德青年大都早婚,赤裸着身体打网球、排球或登山是稀松平常的事。

生活中还有一根看不见的高压线,人们因此变得敏感多疑。斯塔西无处不在,窃听和监视的对象是一切民主德国的假想敌,不仅包括本国公民和外国人,甚至包括秘密警察本身以及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其全盛时期,斯塔西共有超过9.3万名全职雇员、17.3万名线人,秘密档案涉及500多万名东德人,相当于每三个东德人中就有一个。到后来,连斯塔西官员都不得不承认这个制度出了问题。“它注定要出问题的,因为人性。人不可能被改造或变成另一类人,除非他们本来就是。”Major Risse,1978年至1983年斯塔西一部负责人,在接受英国历史学家蒂莫西·阿什的访问时说。阿什正是Major Risse的监视目标之一,那几年他往返于东西柏林和华沙,为博士论文收集资料,却引起斯塔西的警觉。

1975年12月,《明镜周刊》发表的一篇报道,也彻底扭转了西方人对东德的认知。为惩罚那些试图逃跑者,东德政府强行剥夺了为父母者的抚养权,将孩子交由党的忠实拥趸收养。在养父母处,他们将按社会主义的方式成长。负责协调这一计划的,是东德教育部部长、埃里希·昂纳克之妻玛格特·昂纳克,一个每月飞往巴黎做头发、享受着特权的女人。

一个伟大的时刻

一度为东德带来高速增长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走到了尽头。

在这个曾经的世界先进工业国家,生产过剩和生产短缺已经明显到了极致:当梅森州的一家瓷器厂厂长向昂纳克汇报说,该厂出产的瓷器有5%不合格时,昂纳克开玩笑地回答:“这些是不是够整个国家使用了?”与此同时,生活必需品已紧缺到了计件供应的地步。为买到童衣,母亲们不得不把孩子带到商店,以证明孩子的真实存在。

此时的东德,就像他亦步亦趋、时刻效仿的苏联老大哥一样,早已债台高筑,处于经济崩溃的边缘。这事情是如此的机密,以致大多数东德领导人被蒙在鼓里,成了自己制造的谎言的牺牲品。

意识形态的活力也消失了。然而,当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纷纷进行民主化改革时,昂纳克却停止了学习。1989年8月14日,他公开发表声明:“无论是公牛还是驴子,都没办法阻止社会主义前进。”

但人们早已看清了昂纳克的幻觉。1989年整个夏季,民众都在进行和平抗议。在莱比锡,人们定期于周一晚上在圣尼古拉斯大教堂举行“和平祷告”,然后步行去卡尔.马克思广场集会,表达对自由旅行的迫切希望。作家英戈·舒尔茨那时还是一个27岁的青年,在莱比锡以南45公里的阿尔腾堡州立剧院工作。尽管心中充满恐惧,但他也充满了希望。和平游行一周周地发展壮大,从最初的7万人,到14万、30万,再到50万人,人们高呼“我们是人民”的口号。而在匈牙利,由于匈奥边界的开放,大批东德人经由匈牙利、或西德驻布拉格和华沙大使馆逃到西方,形成新一轮的难民潮。当年10月底,这一逃亡人数便达到了5万。

10月7日东德建国40周年纪念日成为最后的转折点。这天,东德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阅兵仪式,但应邀参加庆典的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没有给水深火热中的昂纳克以任何希望。相反,有走泄的消息称,戈尔巴乔夫不仅强调“苏联驻军不能用于东德境内的镇压”,而且还直接鼓励埃贡·克伦茨和君特·沙伯夫斯基行动起来,罢免昂纳克。

最后这一时刻的到来显然比人们想象的快。1989年11月9日晚,东德中央政治局委员沙伯夫斯基宣读了一份简短的新闻稿,称每个东德公民从即刻起都有权拥有护照。尽管这仅仅是一份关于护照的规定,但从电视上看到这一新闻的民众认为自己自由了。他们冲出家门,云集在柏林墙前,强烈要求开放边境,一些人则挥起了手中的铁锤。柏林墙,这道把本国民众当成囚犯、强行禁闭达28年之久的牢门,终于倒塌了。

尼德基尔希纳(Niederkirchner)街,在原第三帝国盖世太保总部大楼对面,一段200米长的柏林墙遗址,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当年人们挥锤砸向墙体的痕迹。除涂鸦外,墙体上还有多处被砸开的大洞,裸露出拇指粗细的钢筋。有的洞足够容一人屈身钻过。需要多大的力量和愤怒,人们才可以砸出这样一个洞来?又是需要多大的力量,人们才能克制住彻底摧毁柏林墙的冲动?1990年,这段柏林墙体作为历史纪念物得到了保护。如今,它连同地下壁报的第三帝国纳粹暴行展示和战犯审判资料,共同组成了“恐怖地带”展览(Typography of Terror)。德国历史上两段最晦暗的过去—极右翼的纳粹独裁和极左翼的极权主义,就这样赤裸着,接受公众的每日审视。它同时也在警示人们:历史不会自动消失。它既然发生过,也就有可能再度发生。遗忘历史的人必将重蹈覆辙。

对东德人来说,这也是那样一个重要的时刻:28年的隔离之后,他们第一次有可能对两种不同的制度进行比较。11月12日,柏林墙开放后的第一个周末,约200万东德人穿过柏林墙,涌入了西柏林。那一天,蒂莫西·阿什看到的是东德人拖家带口、默默在街上散步的场景。他们在银行门前排起长队,领取西德政府发给东德访客的100西德马克“问候金”,小心翼翼地开始购物。面对商场中琳琅满目的货物,他们有些无所适从,最终大都只购买了一两件小物品,如新鲜的水果、儿童玩具等,然后紧紧抓住购物袋,默默地往回走,穿过柏林墙,穿过灰色、荒凉的东柏林街道,回到家中。

阿克塞尔·施普林格没能等到这一天。4年前,他带着德国未能统一的遗憾离世。1958年1月,他和妻子曾在酷寒的莫斯科呆了两周,等待赫鲁晓夫的接见。他带着一项促成两德统一的私人计划而来,其中甚至包括把未来统一的德国建成中立国的设想,但他的游说最终被冷漠地拒绝。31年后的11月12日,《图片报》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代他向苏联表达了敬意:当天的头版头条是一个黑红金三色(德国国旗的颜色)的通栏大标题:《早上好,德国》。下面是一封该报编辑部致戈尔巴乔夫的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克服过去

柏林墙的倒塌,弥补了人为的分裂和隔离带给两边人民的伤痛;但瞬间的激情过去后,开始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的德国人发现,统一远较法律层面复杂得多。

二战后,德国对纳粹罪行的彻底反思,是通过调查真相、起诉战犯和人事清算、赔偿受纳粹迫害者以及在柏林政治中心建立欧洲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等方式进行的。战后60多年来,德国通过不断地反省和实际行动,最终与犹太人受害者和当年各受害国达成和解,重新赢回了在国际舞台上的国家形象。两德统一后,联邦政府把处理纳粹历史的经验,用在了柏林墙上。

在蒂莫西·阿什看来,统一后德国在揭露真相和清算过去上做的努力,是其他现代民主国家所远远不及的。1992年,建造柏林墙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埃里希·昂纳克,因其在冷战期间的所作所为,尤其是下令开枪射击越墙者,被引渡回国受审。与此同时,德国还对原东德的行政系统进行清洗,并成立了真相委员会。

对历史最深刻的反思和记忆,莫过于向公众系统开放斯塔西的秘密档案。1990年,德国成立高克管理局,3000多名来自前东德和西德的全职雇员,开始对被斯塔西撕碎的文件进行复原,并为每一文件每一页码重新编号。根据德国国会1991年通过的一项特别法,高克管理局对档案使用作出了详细规定。在向公众开放之前,档案中斯塔西受害者和无辜第三者的名字,以及一些个人隐私等,已被特意抹去。至2005年,高克管理局共开放了450万份个人档案。

阅读档案是个很可怕的经历。在高克管理局办公室,蒂莫西·阿什曾目睹有些人因为承受不住负荷,当场痛哭。很多人通过档案才发现,昔日亲密无间、一起工作或生活的朋友、同事、兄弟、夫妻,原来背后一直在告密。“找出真相,记录,反思,然后继续前进。这是我知道的关于真相和和解的最不坏的公式。”蒂莫西·阿什说。

对众多的柏林墙受害者来说,同意保留让他们憎恨的一部分柏林墙,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和解的开始。这一度是个争议话题,但经过长期和充分的讨论,人们最终达成共识:柏林墙遗址的存在,足以警示后人不致遗忘这段历史。有勇气面对过去,才能重新建立新的社会意识和国家认同,展望未来。

新生之墙

历史毕竟在渐渐远去。

和德东人一道经历了转型之痛的柏林墙,除了几处抢救下来的残垣外,如今只剩下地面上鹅卵石铺就的两道暗红色墙线。墙线时断时续,连同沿线的信息牌和纪念碑,不时勾起人们对这个城市和民族精神创伤的回忆。

车水马龙的弗里德里希大街上,查理检查站—确切地说是个复制品—还在,周围依旧垒着沙袋,还有身穿制服、装作执勤的假东德边防兵。纪念品货架旁,一个假守卫殷勤地兜售麦穗围绕着锤子和圆规图案的东德签证章。“2欧元一套”,他笑嘻嘻地说。

这个曾经的东西方分裂的象征,如今成为柏林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但它仍能调动起人们记忆中枢的某根神经,重新把人们带到冷战的过去。1961年至1989年,它是外交官、外国公民和美英法盟军军人进出东德的唯一通道。美苏两国坦克曾在这里结阵对峙;也就是在这里,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意识到了现状的严重性,决定拆毁“铁幕”。检查站上方,黑色大字书写的警示“注意,你即将离开美国管辖区!”仍然令人心生寒意—即便此刻望过去的对面是和谐熙攘的繁华街道,内心深处依然有一个声音在提醒你,检查站后面会是怎样一个未知世界?

离查理检查站80米远处,当古斯塔夫·鲁斯特为之抗议的自由纪念碑移除后,柏林市政府恢复了原来的街道设计,被毁坏的历史建筑则以现代建筑代替。这是上世纪90年代柏林市城建局对柏林墙沿线地区进行“批判性重建”的一个方面,其思路在于既保护历史遗址,又优化沿线景观。今天,约有25处纪念物被纳入了柏林市政府的保护名单,其中包括三处柏林墙遗址和弗里德里希车站附近的泪宫,那儿是当年墙两边的亲友团聚的地方。

伯诺尔大街上,一堵70米长的新柏林墙也是个复制品,并与钢筋裸露的柏林墙遗址紧紧连接。它简直是由多道防线构筑的柏林墙的微缩版,登上街对面柏林墙文献中心的四楼观望平台,所有加固设施一览无遗:两道钢筋水泥墙,几十米宽的死亡地带,巡逻小道,探照灯,通电铁丝网。沧桑、阴森的新旧柏林墙,与右边金色麦田中形同谷仓的和解小教堂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小教堂是为纪念1985年被东德政府炸毁的和解大教堂而建,与大教堂的哥特式建筑不同,小教堂风格简约,圆形象征着统一。一边是柏林墙代表的恐怖和杀戮,一边是教堂代表的宽恕和和解,谁更强大?答案已然揭晓。

如果说柏林墙是历史和柏林人开的一个黑色玩笑的话,令人讽刺的是,由于数十年未能踏触,空旷的边境无人地带反而成为动植物的天然庇护所。对人口密集的柏林市区来言,这是一笔意外之财。空地提供了机会,可以将之改建成城市公园、运动场或休憩地,柏林市已经出现了几个这样的公园。在柏林市北部,潘科柏林墙纪念公园和巴尔尼姆自然公园间长达9公里的边境,如今成了自然环境保护区。

但是,不少街道荒凉依旧,即使在市中心,亦宛如置身郊野。从阿克塞尔-施普林格报业大楼沿柏林墙线折向东南,Kommandanten街原东柏林一侧灌木丛生,杂草疯长到一人高,风过之后发出沙沙的声音。傍晚时分,在这条悄无一人的街道上行走的人不免会加快脚步。

在柏林墙倒塌后的20年,大量新老土耳其移民,很快填补了过去的边境无人区。每当有足球赛事时,挥舞着土耳其国旗的球迷们会站在汽车里呼啸而过,高声叫喊。嬉皮士装束的年轻柏林人身上,已分辨不出谁来自东德谁来自西德。只有当你在马路上驻足时,或可从“红女绿男”的交通信号灯上看出,那里曾经是东柏林。开放、多元和宁和,正在代替过去的封闭、单一和恐怖。尽管在这里,对外来移民的歧视,仍然是土耳其人的永久话题。

这就是现在的柏林墙,生者与死者、过去与现在、历史与自然交汇融合。阴霾仍在,希望也在孕育。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陈宇)

美国也将开启人脸识别时代!


就在不久前,大兴机场正式投入使用,并很快因现代化的设计、各大商业品牌的入住,以及人脸识别登机而备受热议,成为了北京市民纷纷打卡的“网红机场”。这不,美国的川普政府坐不住了,也想要在美国边境全面实施人脸识别系统。然而这并不是为了与中国比拼科技,实际是为了对入境美国的所有人实施“极端审查”!纵观历史,美国经历过无数次的恐怖袭击威胁,难民潮、黑户等非法移民的“入侵”,正因如此川普自上台起就一直死守当初的竞选承诺。早在2017年初,政府就已经出台了《美国出入境「极端审查」计划》,现在只是一步步在兑现而已。

计划的具体内容给大家简单梳理了下:

★ 加强对生物特征、数据的收集和审查

★ 完善信息流

★ 改进的文件材料要求和验证

★ 改进与友好国家,外国执法和情报服务部门的信息共享

★ 加强审查,对海关、边境巡逻队及其他有关机构,进行更全面的审查程序

要说川普处理非法移民的决心,可说是历届总统中较高的,这一点从今年的赴美签证拒签率再创历史新高上也可见一斑。从2019年年初到7月底,美国国务院拒签了全球各地的1.22万名申请者,相比之下,奥巴马政府同期全球拒签总人数仅为1,033人。

在这里,津小乔为大家总结了通常申请人被拒签后的几种表现,仅供参考:

1. 如果遭到拒签,重新更换护照

其实,新申办的护照上会说明这是根据第一本护照转发的,当签证官看到这类护照后,便会提高警惕,严格审核,一定会回去查记录。如果申请者想抹去以往的签证记录,签证官会把此种行为视为欺骗,会有很不好的影响。

2. 遭到一个国家的拒绝,换个国家申请

申请人如果经常更换申请国家,签证官可能会怀疑申请人仅仅是为了出国,认为其出国的态度不严肃或目的不纯。

3. 被拒签了,再申请一次就能获签

如果拒签了,那么第二次审核签证时的程序会更加严格,若存在3次被拒签记录的申请者,无论再办理哪个国家的签证,都将非常困难。因此,申请人在办理签证时一定要认真对待,把要求的材料准备齐全,慎重对待签证。

4. 遭到拒签,还有挽回的余地

遭到拒签后,如果申请人提供了真实的材料,且如实坦白通常还有申诉的机会,申请人仍有获得签证的可能。

总而言之,川普想要推行的新政势必会给非法移民带来沉重打击,也必将有利于合法移民的签证申请。这是因为这些合法的纳税人才是美国政府真正需要的,急需从海外引进的。在新政的背景下,高技术人才的移民申请,也就是美国EB-23移民将会迎来新的申请浪潮。

美国EB-2/3专业技术人才移民

从移民人群来看,美国EB-2/3是移民美国广受欢迎的方式,费用合理、材料简单、全家享有绿卡,吸引了更多申请者。

✈项目优势

1. 获得永久绿卡

2.费用低 无投资风险

3.申请材料简单

4.无需资产证明

5.办理周期短

6.办理流程透明

美国投资移民之变廉价绿卡的时代


美国梦的意外机会

奥巴马“大笔一挥”,签署通过“EB-5经济特区项目延长3年”议案后的几天,各种类似的短信就开始纷纷飞进豪宅业主、豪车车主或者高尔夫俱乐部会员们的手机中了。各家移民机构如获至宝,对外,他们争抢美国移民局批准通过的投资项目,对内则四处寻找“高端人群”,以便在接下来竞争激烈的美国移民大战中抢得先机。

这项议案的生效,意味着在今后的3年里,在美国那些相对贫穷落后的“特区”投资50万美元,并能创造10个就业机会的申请人,就可以不受语言、教育或者管理经验的限制,移民美国。自从这项所谓“区域中心”的优惠政策被美国前总统布什提出以后,美国投资移民的门槛大大降低,投资金额从100万美元降低到50万美元。而原定于去年10月30日就终止的这项政策,因为遇到了美国经济危机而一再延长。如果不是奥巴马的“高抬贵手”,美国投资移民又将从50万美元的被动型投资变为100万美元的主动型投资。

50万美元能全家移民美国,这本来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过去,美国投资移民的投资款是不能有政府担保的,所以很多人在权衡之后,会比较担心风险问题。可是由于危机的到来,美国就业问题给政府带来巨大压力,他们不得不继续放宽移民政策。

从美国移民政策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据了解,尽管美国目前已经显现出一些复苏迹象,但最新数字表明,10月美国失业率已经创下10.2%的26年新高,有经济学家预计美国失业率将在近几个月内突破11%。解决失业率的问题,成为奥巴马的第一难题。也正因此,推广美国投资移民项目的项目方显得信心十足。

“抄底者”的算盘

在美国投资移民政策亮起绿灯的同时,美元还在继续贬值。这张绿卡对于已经“超英赶美”的中国富人阶层来说,只是轻而易举的一项投资。

更多投资者打的是子女教育的算盘。EB-5对于申请者来说最大的吸引力便是投资者不满21岁的子女以及配偶可以同时获得绿卡,无移民监,申请条件宽松,子女能享受全球顶尖教育,这对于为子女教育颇为担心的家长一族来说,是个值得盘算的方案。

不得不说的风险

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对于美国的投资移民来说尤其如此。在议案通过后,很多外方机构都看到了移民美国的潜在商机,开始纷纷开放不同的投资项目,到中国来招揽投资客。

据了解,目前美国移民局在案登记的区域中心项目地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投资方式,有些是直接投资当地的某个行业,有些成立基金未确定投资某个领域, 也有透过政府放贷给当地企业等等。

需要提醒申请人的是,虽然各类移民项目都经过了美国移民局的批准,创造稳定的就业机会,以便将有条件绿卡更换成永久性绿卡。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对于中国的投资人来说,想要掌握有关的信息来权衡项目的风险,就要求申请人多去选择有实力和品牌知名度的中介机构。如果投资人只想获得绿卡,那么选择安全可靠且被移民局熟知的投资项目比较保险。而越是保本的投资项目投资收益越低,收益越高风险越大的道理在这里同样适用。

绿卡光芒仍在

而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和财富的迅速增加,中国申请者的热情也并未显示出降低趋势。根据美国国务院提供的数据,去年中国申请人得到的美国绿卡占总发放数的 1/5左右,这使中国成为仅次于韩国的第二大美国投资移民来源国。美国国务院去年发出了1099张投资移民绿卡,其中293张是发给中国申请人,虽然位居首位的韩国申请人获得了500多张绿卡,但中国人获得的绿卡数量比2006年上涨了4倍。

由于2009年投资移民美国的失败率低,获批速度快,美国投资移民在国内的热度已直逼传统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移民。美国绿卡仍可能是中国人心目中最有含金量的“通行证”。

不能再酷的欧洲之星列车之旅!


人们以火车出行的历史已经接近200年。在此期间,乘坐火车一度被认为是一种过时的交通方式,因为火车很快就被其他技术含量更高的交通工具所取代,比如汽车和飞机。然而火车并没有就此消失,在众多出行工具中依旧体现着其重要地位,比如欧洲之星列车。

虽然乘火车旅行是一个古老的方式,但是乘火车旅行也是更让人难忘的旅行方式。

欧洲火车旅行从很早就开始发展,到今天,搭乘火车游览沿途风景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旅行体验。历史悠久的路线将途径许多让行客们眼前一亮的风景和欧式独有风情,爬坡越山,经过湖泊、松林和积雪斑驳的丘陵,感受慢节拍生活。

搭乘欧洲之星旅行绝对会是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欧洲之星车上共有 766 个座位,就像飞机一般。从伦敦到达巴黎需 2 小时 15 分,到达布鲁塞尔需 2 小时 1 分,每日有 30 个以上班次,交通十分便利。并且全空调车厢,每个座位都有一个单独的折叠桌或是可以与相邻的乘客共享一个固定的桌子。可以到餐车车厢购买餐点,但餐点费用不包含在票价中,部分列车提供免费 WiFi。Business Premier 和 Standard Premier 提供轮椅放置区,每辆列车提供有宽敞的休息室。

这样一个既方便快捷又安全舒适的旅行工具就是欧洲之星列车,真的是酷到不能再酷欧洲火车之旅!

美国移民现状:有钱就能办理的时代结束了?


随着美国EB-5投资移民项目的政策调整,申请门槛加大,很多人对于美国移民产生了担忧、纠结。而糟糕的美国移民现状也让很多人失去了信心。

很多投资人在了解到EB-5投资移民的漫长排期后,便产生了退意,想要找寻其他移民美国的方法。也有陷入排期后才渐渐失去耐心,想要退出的。

那么,除了EB-5投资移民,还有哪些移民美国的合法途径?

职业移民第一优先类别

EB-1A:

适合在科学、艺术、教育、商业或体育等特殊领域的杰出人才。

EB-1B:

适合优秀教授或研究者。

EB-1C:

适合国内企业主及企业高管。

通过工作、杰出、专业与投资相关的移民方式,可以拿到美国绿卡。其中EB-1C与目前EB-5投资移民项目的意向人群相似度最高。

EB-1C需要申请人国内企业规模、营业额达到一定条件,并满足投资现成美国公司的要求。从操作上,要比只需要投资美金就能拿绿卡的EB-5要麻烦。

如果投资人急着子女前往美国读书、自己和配偶前往美国工作的话,还可以在此过程中先申请L-1签证登陆美国,再转EB-1C申请绿卡。

所以,想要快速移民美国拿绿卡,对于国内的企业主和企业高管来说,EB-1C是个绝佳途径。

而川普政府并未有任何放宽美国移民政策的意向,反而走向了“铁血”的极端。最近,川普又出来搞事情,提出了“要福利还是绿卡”的政策,让很多申请人颇为头疼。

但是,在短时间内这些限制级的政策,并没有阻碍人们提交美利坚这个国家移民方面的申请的热情。很多人依然排队等待着奔向北美大陆。

美国移民现状依然呈现出紧缩的状态,未来的移民政策也将继续收紧,对于申请者的审查将变得更为严苛,想要移民的伙伴们,可要抓紧申请了。现在看起来还处于黄金期的移民项目,可能明天就会成为美国政府“摧残”的目标。抓紧时间才是真正的王道!

特朗普时代的美国移民,惊现EB-6!


最新消息,《国际企业家规则》(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Rule)的最终文本于1月17日正式在联邦公告网上开始公示!

根据这个最终文本的规定,首次申请EB-6创业签证,申请人及其家属可获得30个月,即两年半的合法留美身份,符合要求的申请人还可申请一次时长30个月的延期,这样EB-6创业签证最长有效期可长达5年。

一家创业公司最多只能为3位创业者申请EB-6创业签证,申请人配偶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申请工作许可。

具体的相关规定如下:

谁可以申请EB-6创业工卡?

1. 首先,申请人的公司必须是在近五年内成立的初创商业实体,并且从成立之初就合法经营。同时,该初创企业还需展现出在快速发展和创造就业方面的极大潜力。

2. 其次,申请人必须在自己创立的这家公司内拥有至少10%的所有权,必须在企业经营中起到核心关键作用,必须凭借TA的技能、知识、经验参与到公司的实际运营管理中来,必须是实际意义上的创业者,不能仅是单纯的投资人。

3. 最重要的是,申请人所拥有初创公司的投资资金必须符合要求。这一点也是整个政策中实现起来相对困难的一条,申请人满足以下一个条件即可:

a) 来自符合资质的美国投资人、或投资机构的至少0,000的投资资金;

b) 或被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因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科研、创造就业等原因授予过重要奖项,并总共被授予至少0,000奖励;

c) 或申请人能证明自己所在企业为美国、公众利益做出杰出贡献,也可以符合这项要求。

是否能延期?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将被授予一次延期机会,时长30个月,但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 申请人的公司依旧还是创业公司(Start-up)

2. 申请人还是创业者:

a) 至少持有公司5%的所有权;

b) 依旧直接参与公司运营、管理,担当核心作用;

3. 公司保持快速增长、持续创造就业机会,满足一下其中一点即可:

a) 继续获得来自符合资质的美国个人投资者、投资机构的投资,或来自联邦政府、地方政府的嘉奖,在首次使用EB-6创业签证的30个月里,至少获得50万美金的投资。

b) 或该初创企业在首次使用EB-6创业签证的30个月里,每年至少收入50万美金,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0%。

c) 或在首次使用EB-6创业签证的30个月里,至少创造了5个全职岗位。

d) 或申请人能证明自己所在企业为美国、公众利益做出杰出贡献,也可以符合这项要求。

EB-6创业签证持有人最长使用5年之后,可以申请其他合法身份,但不能在美国境内申请,必须离境申请新的非移民身份的签证后才能返回美国。

为什么说新政是项福利?

在去年最初的议案退出以后,大众抱怨这个政策方案几乎不具任何可操作性,但这次修改后的最终文本使得创业签证的申请难度大幅降低!

最低投资金额要求

原议案中要求该企业在365天至18个月内获得至少5,000的符合要求的投资资金。最终文本不仅降低了对投资金额的要求,也取消了对获取投资的时间限制。

公司所有权要求

原议案中要求申请人在首次申请时,至少拥有该初创企业15%的所有权,最终文本中下调为10%;原议案中要求申请延期申请时,至少拥有该初创企业10%的所有权,最终文本中下调为5%。

符合要求的投资人:

在原先的提议中,DHS规定投资人要在提出申请前的的五年内:

1)投资该初创企业的至少1位(家)美国投资人(机构),在所投资的其他初创企业中,在3个分开的日历年度中,作为投资回报取得了价值超过100万美金的资产或可换债券;

2)被投资的初创企业至少有两家各创造了5个合格的工作岗位,或者在平均年收益增长20%的基础上取得了至少万的收入。

而在最终的文本中,对投资人回报率的要求从原先的100万美金降低至60万美金,另外也取消了在3个分开的日历年度中进行投资的苛责要求。

对创造就业的要求:

原议案中,申请人需在首次使用EB-6创业签证期间,创造至少10个全职岗位,最终文本中将这一要求改为5个全职岗位。

该EB-6创业签证最终文本和一周以前EB-5涨价的法规建议一样,体现的都是奥巴马行政当局关于移民改革的意向。至于特朗普执政团队会不会认可,恐怕也得等到1月20日特朗普总统就任之后才能确定了。敬请期待!

小结

一周前,移民局刚提出法规改革建议,将EB-5的投资额从50万美元涨到135万美元;而今天,移民局马上又推出EB-6创业签证,比原来投资移民最低要求的50万美元还要低,这也许是一种政策的平衡,但从中我们也看到了美国对于吸引外国投资的渴望,让美国的投资移民不至于瞬间降至冰点。对中国企业家来说,这也许是他们来美国投资创业、寻求移民的一个新的途径。

严格说来,这只是一个Entrepreneur Parole( 入境许可 ),并不是一种新的签证,也不是一种新创的移民类别,它可以让创业的企业家在美国呆5年,但是在公示的最终文本中,并没有明确这个入境许可能不能让创业者及其家属申请美国绿卡,因此,我们只能等到有后续的实施细则出台之后,再来为大家解读。

移民网(ym16.com)为您提供最全面最新的移民相关知识和政策,帮助您解决移民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其中《美国亚利桑那之旅:追寻旧西部时代的斑驳记忆》的内容由移民知识小编2022精选编辑整理而成,希望对您的移民有所帮助,欢迎您通过移民旧金山条件专题访问更多精彩移民内容。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