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专家:父母过度保护易造成孩子“持久单身”

2020-06-05
澳洲移民父母条件 澳洲父母移民条件 新西兰父母移民经验

澳洲移民父母条件。

澳洲网29日编译刊文称,专家指出,父母“过度溺爱”和“过度保护”孩子,造成了孩子“持久单身”的情况。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帮孩子抵挡了一切困难。那么,孩子便很难找到伴侣,也很难维持健康的情侣关系。

文章摘编如下:

过去十年中,出现了很多约会App和网站,以致于很多人认为独特的约会文化导致难觅真爱。然而,澳洲知名约会专家沃尔德(Louanne Ward)近日向媒体反映,父母“过度溺爱”和“过度保护”孩子,造成了孩子“持久单身”的情况。

据报道,认为,现代父母会帮助孩子“阻挡生活中的失望”并“过度弥补孩子童年的缺陷”,从而创造了“想法不切实际的无约会的一代”。

同时,认为“父母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并‘代替’孩子生活,带他们去参加聚会、音乐会等。但父母没有教会孩子成为一名成功伴侣的基本生活技能。”

此外,表示,父母们总是在称赞孩子,“强化了孩子认为自己很完美的印象。他们倾向于在一切‘失败’中保护孩子,无论是在赛跑中取得第二名的成绩,还是和同伴感情破裂等,这会造成孩子过度膨胀的个性。这就难怪千禧一代缺乏情绪复原能力,(在儿时)通过哭闹等方式获得自己想要的。在他们成年后,无法建立有效、尊重的人际关系。”

说:“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帮你抵挡了一切(困难)。那么,你会发现,很难找到伴侣,也很难维持健康的情侣关系。”

进一步表示:“现在20、30岁左右的年轻人依然在经济上依赖父母。特别是年轻女性,并不会梦想寻找一位不能在经济上支持她们的伴侣。但是,就社交和感情能力进化来看,独立生活并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作为一名伴侣来说,除了事业之外,有能力处理生活中的所有事情,是富有吸引力的品质。”

对此,建议,在应该维持什么样的情侣关系方面,父母应停止向千禧一代注入自己的价值观。

精选阅读

澳洲专家:极端节食减肥易患饮食失调症


澳洲网4日编译刊文称,澳洲饮食专家指出,很多人通过极端节食,包括采用原始人饮食方式,导致患上饮食失调症。约10%的澳人患有饮食失调症。此外,如果人们突然节食减肥,会让大脑强迫性思索食物,严重的情况下引发暴饮暴食。

文章摘编如下:

澳大利亚昆州饮食专家沃德(Warren Ward)近日称,时尚的饮食(节食)方式导致人们患上饮食失调症。

据报道,沃德表示:“很多人通过极端节食,包括采用原始人饮食方式,导致自身患病。在极端节食的方式中,人们停止食用主食后,例如包含碳水化合物、脂肪、糖分、乳制品或蛋白质的食品,他们就很有可能患上饮食失调症。”

此外,沃德说:“如果人们突然节食减肥,会让大脑强迫性思索食物,严重的情况下引发暴饮暴食。”

同时,研究者海怡(Phillipa Hay)对该观点表示赞同。海怡表示,约10%的澳人患有饮食失调症。“在谈到饮食失调时,我们会想到厌食症和暴食症。实际上,暴食症是最常见的饮食失调症,超过35.6万名澳人患有暴食症。”

据了解,饮食失调症的初步治疗方式为心理疗法。

澳洲教育:华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澳洲教育与中国教育大有不同,即使是从婴幼儿时期,澳洲父母的教育“印记”已经展示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来看一下,澳洲教育有什么上风?

中澳教育大不同

无论在中国还是澳洲,华人父母的教育方式跟澳洲本地人的教育方式几乎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餐厅里华人父母一方给孩子喂饭,另一方抓紧吃两口,过一会儿再换人喂饭……而在澳洲的家庭中,孩子从很小开始就坐在高脚椅上自己吃饭,即便吃得满身满脸,家长也不会担忧。

面对哭闹的孩子,华人父母全然靠“哄”或者“威逼”……而澳洲父母,会倾向于对孩子讲道理,让孩子独自冷静。

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

教育理念

在澳洲的幼儿教育中,常常会听到“guiding(引导)”这个词。没错,幼儿教育中,教师倡导此理念来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和生活,而非“training(练习)”,因为这个词在澳洲教育中具有消极意义,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不是像练习宠物一样的教育方式。

早教学问缺失

在国内,很多老一辈的育儿方法非常模糊,毫无依据,有时甚至会误入歧路。殊不知婴幼儿时期的性格和智力、美学等培养至关重要。

比如,很多华人父母其实不清晰婴儿哭闹不止时,抱孩子的角度应该是多少。

但在澳洲很多父母早在怀孕时期就会一同参与课程,学习生产及之后的育儿学问,这种课程在中国父母思想里,好像还是一种缺失。

接触澳洲本地社区

想要学习澳洲父母如何带孩子,就要接触当地多文化社区,而非囿于华人中。例如,了解一些社区正在举办的多文化亲子活动、参与local父母喜欢参与的活动。其实在很多公园和广场都有Footy、Music performance等适合父母孩子一起玩的活动。

学习科学育儿学问与技能

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在2岁之前,不仅要保证食物健康、饮食均衡,还要注重身体和谐培养、色彩培养及初期的性格培养;3-5岁时期要培养初步的社交能力和智利开发,若是孩子出现身体不适、生病等情况,父母还要抽时间学习医疗学问。

例如,让孩子拿起画笔用不同颜料随意画画,或是让孩子一下午都玩面粉团、爆米花等无毒可食用的“玩具”,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

其实很多家长很想学习专业的育儿学问,但苦于没有途径,网上搜来的东西既可怕无依据,又不系统。现在有一大捷径提供给各位家长,再也不用担忧学不到系统的育儿技能了!

看了以上澳洲教育的福利,家长们是不是心动呢?更多澳洲移民福利,可以关注。

英国父母都怎么教育孩子?


英国人普通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 ** 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须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道德不靠教导

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称“社会化过程”。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核心道德观念有四:尊重生命、公平、老实、守信。

英国人还有个观念,即“道德是被沾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它体现在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里,那就是不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但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老实不是孤立的品德

英国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但开设包括佛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这门课被认为是对孩子品德和良知培养十分重要的一门课。

不仅如此,多数英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选取一些学校里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共同讨论,自己去领悟和推断对错与是非。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让孩子懂得顾及与体谅别人,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英国学校还普通鼓舞孩子饲养小动物,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在英国教育工作者看来,老实不是一种孤立的品德,而是与自重和尊重别人,与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不淡泊输赢,但更要享受过程

老师并不是教学生去学老庄的超脱,淡泊输赢结果;相反,英国学校里,“输赢”二字总被挂在嘴上,因为各种比赛名目繁多,布满学生的学校生活,但正因为比赛多,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领会到老师所要传达的信息:你会赢,但不会每次都是你赢,每个人都有赢的时候,也有输的时候,要紧的是享受参与的过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少移居英国的中国移民感慨 ** 深的是,英国人对人生的选择往往是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即使这事儿不合潮流,也不时髦。

不要阻碍别人

英国的社会道德教育,还有一点令人印象至深,那就是从小教育小孩子要学会照顾自己,同时注重不要阻碍他人。这其实就是公德与私德的分水岭,也有人称为“对生疏人的道德要求”。

英国小学很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个人清洁卫生、学习用具收拾整洁等都在道德教育范围之内。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其实有很相似但也许更为积极的说法: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就要照这样对待别人。

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到处渗透这一思维方式。就拿交规来说,为什么可见度优良时不能打开车尾雾灯?别人超车时为什么要把远光灯改成近光灯?开车时假如考虑别人的处境,考虑可能会给别的道路使用者带来的危险,也就意味着考虑自己行车的安全。一部英国交规,处处体现着这个并没有明说的道理。

花钱“培养”孩子顽皮

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总是以某个孩子从来不出去乱跑为榜样来教育我们。可是在英国,孩子们永远顽皮或者说父母是花钱培养他们顽皮。每个 ** 都有活动,不是到某个朋友家吃饭(往往是全家一起去,父母辈的聊天,孩子辈的玩耍,就是有某个小朋友的生日派对,或者是去游泳、踢球。总之,差不多就是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日,很少待在家里看电视之类的。

** 重要的品质是勇气

其实,现代的英国人非常注重培养孩子勇敢和坚忍的性格,他们深知勇气是一个人主动进取的动力。

英国父母经常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探险,深入到大自然中,在凶险的环境中生存,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就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和勇敢精神,为今后的人生做好人格方面的预备。

英国的家长认为,对孩子的娇宠于孩子十分有害,所以家庭教育中非凡注重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会放手让孩子尝试去做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裤、自己整理房间等为自我服务的事情。

英国的家庭教育

不论中国孩子、英国孩子,一日三餐总是必不可少的。也许你会说,不就是吃饭么,又有什么好说的。可别小看餐桌,那上面可大有学问呢。

进餐能力

鼓舞孩子自己进餐。孩子长到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绝大多数英国家长认为,孩子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完全应给予积极鼓舞。

对待偏食

杜绝偏食、挑食。英国人普通认为,一个人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是幼儿时期家长迁就造成的,因而他们非凡重视幼儿时期的偏食、挑食情况,如幼儿一个劲儿地只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家长往往会把此菜收起来。他们还认为,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进餐礼仪

学习用餐礼仪,英国孩子一般2岁时就开始系统地学习用餐礼仪,4岁时就学会用餐时所用礼仪了。

进餐前后

让孩子佐理做事。稍大一些(比如5岁左右)的孩子都乐于做一些在餐前摆放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杂事。这样,既可以减轻家长负担,又也让孩子有一种参与感。

单身“无罪”!研究称更多澳大利亚女性选择单身


据相关研究显示,在35岁至65岁的澳大利亚女性中,有25%是单身。对此,美国社会学家德保罗称,21世纪是单身生活的时代,更多澳人开始单身生活,这源于单身人士的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可能“充实、完整、有意义”,“你可以让重要的人融入到你的生活中。作为单身人士,你可以享受美好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这是前所未有的。”

但德保罗同时表示,尽管更多人选择单身生活,但在社会的刻板印象中,尤其是单身女性仍然受到指责。德保罗称:“人们认为,如果你单身,就会感到痛苦、孤独,除了玩耍什么事也做不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你单身,你最想要的就是找到伴侣。”然而,针对单身人士的研究证明,这种刻板印象没有道理。

2017年,发布在《女性健康》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经过离婚或分居的年长女性,可能更健康。另一项研究显示,单身女性比单身男性更快乐。对此,德保罗称:“在有关婚姻的‘神话’中提到,如果你找到了‘伴侣’并结婚,你会更快乐、健康、道德高尚、寿命更长。但最近的研究显示,人们结婚后,并没有更加健康、快乐。”

德保罗称,研究同时显示,与已婚人士相比,单身人士更倾向于参与公民团体以及公共活动,在社区中从事更多志愿活动。“从日常生活小事来看,单身人士较常给民众提供帮助,例如开车载人去某地,或者帮忙做一件事等。”

此外,德保罗称,“一项研究在对比了70岁及以上的澳大利亚女性、单身女性、没有孩子的女性、已婚有孩子的女性、已婚没有孩子的女性以及离异女性后发现,终身单身的女性从事了最多的志愿活动。”

现年57岁的马修斯已单身8年了。她认为,单身生活给友谊和幸福感带来新的活力。“我现在真的很幸福。我越来越喜欢独居生活了。独居生活越久,就越能自立。”

投资移民荷兰生活定居 给孩子最完美保护下的自由


中国有句古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换句话说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孩子和父母是从属关系。因此,在中国我们会常常听到“我把你辛辛苦苦养大,你就得怎样怎样”的话。如果想给孩子最完美的保护又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自由,那小编建议可以投资移民荷兰进行定居生活。

在荷兰,父母将孩子看成是平等的个体,孩子刚会说话就给他选择的权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荷兰的孩子和父母间的沟通属欧洲及北美国家最好之列,尤其青春期少年更是能够和父母推心置腹、无所不谈。

荷兰父亲布莱尔的女儿16岁,象所有同龄孩子一样已经开始了社交生活,有时她会参加年轻人的派对,而派对半夜两点才结束。每次女儿去派对,布莱尔都会风雨无阻地半夜开车去接女儿,让女儿单独回家他不放心,但他绝不会提出让女儿不要去,“孩子有她的社交生活,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此外,荷兰的孩子们也被给予自由发表观点的权利,可以就一切问题(包括性、毒品等敏感话题)和父母进行协商讨论。例如在青少年的性爱问题上,荷兰父母持的就是一种开明的态度,他们会允许青春期的孩子与异性伴侣在家过夜,但他们也会和孩子强调性安全的重要性,教他们如何采取避孕措施,告诉他们爱情的美好和严肃性。荷兰父母在青春期子女的床头悄悄放上避孕套也绝不是传说。正是因为这种不回避的务实态度,荷兰少女怀孕率连年处于世界最低之列。有这样亦师亦友的父母,荷兰孩子不幸福都难。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希望通过移民荷兰来给孩子一个最完美无悔的青春年华。

低龄孩子在加拿大就读,父母如何过去陪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挑选让孩子在初高中甚至小学的时候就去国外读书。低龄化留学兴起于家长对国际化教育的渴求,期望孩子可以受到更多复视创新、尊复个性的教育。留学、移民加拿大的好处无需赘述,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每个家长的挑选。

目前,加拿大的留学生也正显现出低龄化的趋势,那么父母去去加拿大陪读呢?

从严格意义上讲,加拿大没有留学陪读签证,父母探亲、家长陪读的签证,都是Visitor Visa(访问签证)。所以一样家长来加,办理的都是一样探亲/旅行签证,在加拿大境内每次逗留时间不超过180天。

那么问题来了。

1.陪读的父母可以在加拿大工作吗?不可以。

2.陪读签证,可以在加拿大买房置业吗?这是可以的。但是由于加拿大要业主缴纳地税,作为持陪读签证的家长,买房置业的地税也是比本地人高很多。

那么,想要让国内的父母去加拿大陪读,有哪些捷径可走?BC省拿名移民名目(BC PNP),为陪读父母登陆加拿大拿供一条快捷的途径。

BC省拿名移民名目作为经济类移民名目,为促进本省经济进展的外国工人和有体会的企业家拿供了移民途径。

BC省的经济增长依靠足够的技术工人和企业家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保证卑诗省的连续繁华进展,新移民在补充当前和将来劳动力市场紧缺方面起到复要作用。获得BC省拿名的申请人和配偶子女有资格向联邦拿交永居签证申请,获得枫叶卡。全家享有加拿大教育、医疗等福利。

国内家庭与其仅仅只是挑选让孩子一个人出国读书,不如挑选全家移民加拿大。

BC省拿名移民名目上风:

1. 持工作签证,全家可一同快速移居加拿大(6个月);

2. 语言要求较低,成功率高。

3. 申请人持工签期间,配偶可获得开放式工签(OWP),也可以正式工作获得收入;

4. 真实雇主资源,移民、工作一并解决;

5. 未成年子女可享受免费优质教育;

6. 全家可享受免费医疗;

移民希腊,子女如何持久保持希腊身份?


如今,人们为了子女教育,很多家长选择希腊移民。根据希腊投资者永居政策,主申请人可以携带不超过21岁的子女做为附属申请人一同拿到希腊永居卡。孩子永居卡有效期一般情况下到21岁生日时截至。21岁后想要保留永居身份有如下三种方法:

1、房产过户到孩子名下,孩子保留身份,父母以附属申请人同时获得身份;

2、如果孩子21岁时在希腊读书并出具在读证明,永居卡有效期可延续到孩子24岁;

3、在永居卡到期前,如申请人符合条件,申请并得到欧盟永居或入籍希腊国籍。

除了孩子可以作为附属申请人获得希腊永居卡以外,也有部分的人士比较关心孩子在希腊入籍问题,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出生在希腊的外籍子女是不可以直接入籍希腊的。

主申请人的孩子想要入籍希腊,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

1、在希腊出生:

1)孩子在希腊出生后在希腊就读小学一年级,并且在父母提交联合声明申请入籍时依然在希腊上学;

2)父母一方在孩子出生前,在希腊合法连续居住至少5年,那么孩子出生后可以直接申请希腊国籍;如果孩子在父母一方未住满5年的时候出生,那么申请时间顺延到父母一方在希腊居住满10年。

2、在希腊上学,非希腊出生但合法居住在希腊的外籍子女可以通过在希腊上学申请入籍:

1)非出生在希腊的外籍子女,在希腊完成小学到初中的9年义务教育或是完成初中到高中的6年教育,通过有效毕业证书即可申请加入希腊国籍。托儿所的时期不计入在内;

2)非出生在希腊的外籍子女,在希腊高等教育或技术高等教育机构毕业、且持有希腊高中毕业证书,就有权获得希腊公民身份,此项适用于高等教育机构毕业后的3年内的申请人。

根据希腊移民政策,移民子女的永居身份有效期在21岁之前,想保持持久希腊身份,

美国Facebook功能多 父母孩子在上面相互监视


近日,一项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在美国,有半数家长之所以注册脸谱(Facebook),至少有部分原因是为了了解孩子。据美国移民专家了解,有43%的受访父母承认,他们每天都会查看孩子的Facebook页面。在拥有Facebook账号的父母中,有92%加了自己的孩子为Facebook好友。

该数据还显示,如果可以,有三分之二的儿童会在Facebook上断绝与父母的好友关系。但事实上,恐怕很多父母自己先被“暴露”了。由于孩子比父母更加精通技术,所以他们对父母的监视力度,或许高于父母对他们的监视力度。

在这次调查中,55%的父母称自己的确窥探过孩子的隐私,40%的人说没有这么做过,其余5%的人说,如果他们知道如何窥探孩子隐私的话,他们也会那么做。有41%的父母会检查孩子的状态更新情况,39%的人会去看孩子的留言板,上面有孩子和他的朋友们写的东西。将近三分之一的人(29%),会去看孩子上传的照片。当被问及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6%的父母将这一行为归咎于自己对孩子“过分保护”的本能,还有14%的人承认他们只不过是有点“爱管闲事”罢了。不过有近四分之一的人承认,他们只有这样做才能知道孩子在干什么;还有6%的人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和孩子聊天时觉得尴尬。

而就在家长们开始在Facebook活跃时,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开始认为Facebook是一个“老龄化”平台。一般情况下,孩子们都会想尽办法不让自己的父母成为自己的好友。另外 ,父母的这种行为似乎也在不断暴露自己的隐私。孩子们常常会根据父母Facebook页面的资料来推测他们的情况。

有些青少年用户谴责父母的侵入并且给出了如何识别和对付父母的几点提醒(到他们的电脑上删除他们的账号,或者直接不加他们为好友)。甚至有关专家也参与进来,阐明他们关于Facebook礼节的有关建议。

一个十九岁的美国大学生在颇受欢迎的“No Parents on Facebook”群组里写道:“我不知道是否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今天早上当我关注Facebook时发现一个新的好友请求,当我非常兴奋地点击链接,我不敢相信竟然是我的爸爸,这很让人气愤。”与此相应的,许多“禁止父母进入”的群组在Facebook上日趋流行。

在美国生活,美国的教育方式跟中国肯定存在一定的区别,而美国父母跟孩子的交流方式也会有不同,美国移民专家建议,移民美国后教育孩子还要选择适合的方式。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