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大代表将于“两会”提议 限制内地赴港自由行人数

2020-05-26
移民限制条件 移民两年管理经验 内地往加拿大移民条件

移民限制条件。

近来,内地赴港旅行的人数是否限制的话题屡被讨论。日前,香港反对党提出增加入境税以此限制赴港人数的提议遭到了各界否定,香港特首梁振英也明确表示不会采取该提议。而在2月14日,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新民党常务副主席田北辰表示,他将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议案,建议中央有关部委与特区政府建立联络机制,调控内地来港旅客的数量增长,设定49个内地城市每年自由行访港旅客人数的上限,维持每年增长率在3%至5%。

田北辰2月14日在新民党团拜会上表示,2013年访港旅客总人数急增至5430万,其中自由行人数占一半。他们来港消费,为香港的旅游业、零售业、餐饮业以及地产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为香港带来了严重的透支负荷,一些日常用品的价格亦水涨船高,加重了本地百姓的生活压力。

近日,香港反内团体在2月16日下午在尖沙咀集合,沿广东道游行举行“驱蝗”活动,想内地旅客示威表达不满。香港特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回应这一事件时指出,骚扰旅客的做法并不理智,对此表示极度遗憾,以及不能容忍,他认为这样做严重损害了香港的好客精神,不单影响部分店铺购物区的运作,亦影响了香港的国际城市地位。然而两地摩擦日益增多,为了平息香港市民的不满,港府频频出台政策。对于内地来港旅客激增现象,目前也正在困扰着港府官员。

内地赴港人数是否应该“封顶”,引起香港各界的热议。尽管香港官员以及旅游业者对设立旅客上限一事多次表明反对立场,但田北辰表示,他已将有关建议以书面方式向全国人大提出。 田北辰亦提出,调整每月访港自由行旅客的人数限额,如旅客在签证发出3个月之内未来港签证即宣告无效。田北辰认为,建议可确保本港有足够的旅客接待能力,让内地旅客舒适享受来港旅游,同时减少旅客对本港市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扩展阅读

香港资讯:马年正月初一进出香港人次超63万


据了解,香港特区政府1日公布初步统计数字显示,1月31日即农历马年正月初一这一天,有超过63万人次出入境香港,其中有241845人次入境,394862人次出境。

在各出入境管制站当中最为繁忙的是罗湖口岸,有近19万人次,分别有59756人次入境、130217人次出境。香港国际机场当天出入境近12万人次,分别有49478人次入境、69723人次出境。其他较为繁忙的口岸有落马洲及落马洲支线、深圳湾、港澳码头等。入境处此前预测,2014年春节期间(1月29日至2月6日),香港出入境人数将达到793万人次,将比2013年增长约9.2%。据统计,1月30日除夕当天,共有613872人次出入境香港。有214214人次入境,其中有66145人次为内地旅客,占30.9%;有399658人次出境,其中有51720人次为内地游客,占12.9%。2013年全年香港出入境人次超过2.77亿,比2012年增加3.6%。其中内地访客全年入境达4050万人次,平均每日入境约11万人次,较2012年上升16.8%。

香港与内地仅一地之隔,新年里尤其受到许多内地人士的青睐,无论是旅游还是购物,都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关注更多香港移民生活信息,欢迎访问官网。

投资定居香港人士投资新方向:转热香港股市


香港作为国内投资移民人士的首选之地,吸引了大量投资移民者的青睐。香港入境处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中国大陆共有8908人申请香港投资移民,超过美国及其他热门国家。香港以其经济经争力、教育优势、不受计划生育限制、出国方便、近在咫尺等优势持续吸引内地。而香港投资移民者在香港的投资也备受关注,近年来,投资移民人士逐渐将目光放至港股,迅速成为香港股市的重要力量。

根据香港投资移民规定,申请人需投资1000万港币于香港的股票、基金和债券等金融产品;投资期是7年,这1000万投资资金在7年内不可变现取出,但可以转投其它项目。因投资盈亏关系,当总投资的资产价值低于1000万港币,投资者无需填补差额;同样,资产获得收益后高于1000万港币时,也不可提取,但是利息和股息除外。据观察,内地投资移民由于缺乏对港股等香港金融产品的了解,往往在投资上犹豫不决。

对此,专家表示,作为亚洲地区的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资本自由流动的城市,香港以其完善的法制体系及开放的市场打造出一个自由宽松的营商环境及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更能保障投资人的利益。

专家认为,相比于国内的A股市场,类似的股票,港股更加便宜,“香港市场作为一种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定价思维、定价方式、股票估值等秉承着上百年来资本市场股市发展的特质,不可能炒的很高。A股则可能会存在没有业绩却炒得很高的情况。”

“在A股投资,除了基本面,还要考虑博弈的成分。但对港股来说,可以有相对清楚的投资脉络和规则,这对投资人来说相对公平一些。”

专家分析认为,香港股票市场确实值得投资,这是给投资定居香港人士提供多一条投资途径。

港府拟限制自由行游客数量 投资移民香港申请人数仍上升


近来关于香港“自由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论,有消息称,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梁振英在周一的策略发展委员会上提出削减20%左右内地自由行旅客数目。但是梁振英也于昨日澄清,特区政府只是在听取意见阶段,暂时没有任何建议。不管香港自由行最终是否会落实削减内地游客数量的措施,已经对香港旅游业以及香港商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反观内地投资移民市场,便会发现与自由行游客减少的情况发生明显对比的是,申请香港投资移居的人数却仍然保持着增长趋势。可见,香港投资移居仍然对内地富裕阶层保持着强有力的吸引力,不为其他负面消息所影响。那么,香港究竟具备哪些优势让内地的富商、明星们如此情有独钟呢?

首先,香港优越的生活环境。被冠以“东方之珠”、“购物天堂”、“美食天堂”等美称的香港不负盛名,将中西文化完美地融汇在这座时尚、先进、发达、自由的国际都市里,让生活在香港的人们能够与国际最先接轨,体验国际化生活。香港优厚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也为香港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后盾,高水准的医疗技术和教育水平让香港公民的生活更加稳定幸福。

其次,香港移居对比其他国家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移居香港,不需要放弃国内身份,往返两地轻松便捷。两地的事业、家庭都可以兼顾。香港文化、语言等与内地一脉相承,同宗同源,移居香港不存在文化隔阂等障碍。而且持有香港签证,自由出入境上百个国家免签。轻松进入英、法、加拿大等欧美国家留学与做生意。

第三,香港是世界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自开埠以来,就一直沿用自由港的政策,是全球“小政府大市场”服务型政府的典范,香港的营商、投资环境高度自由,是全球最开放的外向型经济体系之一。因此,内地富商阶层看中香港的营商投资环境,纷纷想要进驻香港市场,借由跳板国际市场。

内地养老香港老人无奈返港:生活成本高 难享福利


“我2006年到内地工作,100元港币能换108元人民币,在香港喝早茶要几十块港币,在内地只要10元左右人民币。如今100元港币只能换79元人民币。当年是香港人跑到深圳来买菜、做衣服、买日用品,现在反过来了。”

过了一个多甲子,好像一切又回到了原点。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他们为了生存,背井离乡,来到香港“挨世界”;十几二十年前,他们带着当时相对丰厚的积蓄,和“物价低、港币值钱、空气好、住房宽敞”的颐养天年美梦回到内地故乡养老。

如今时过境迁。人民币升值、港币贬值、内地房价物价一路飞涨,而在内地养老的香港老人却无法享受两地福利,年迈体弱多病,生活日益拮据,如同一个轮回,他们又再次为生活所困,为了活下去,只能无奈地再次踏上返港之路。

回流

无奈回香港“蜗居”

昨日重阳节,但今年80岁的港人陈婆婆却充满无奈和失落地跟南都记者说,“还有三五天我就要被送走去老人院了,但那有什么办法,我也只能回去了。”

“港人北上”还没散去,“港人回流”已经暗流涌动。在内地CPI指数一路飙升,在港币越来越“不值钱”的情况之下,部分早年间返回内地养老的香港跨境老人已积蓄见底,囊中羞涩,这迫使他们不得不对自己的晚年生活再做打算,近年一些跨境老人陷入困境,最后不得不返港入住政府老人院“蜗居”。

照顾陈婆婆已近5年的刘先生告诉南都记者,陈婆婆是他二叔的姐姐,年轻时在香港打拼十多年的陈婆婆退休后毅然选择回到东莞养老。几年前由于陈婆婆开始经济拮据,又无儿无女,没人照顾,自己心生怜悯,便决定一力承担起了赡养和照顾老人的责任。但如今老人的吃、住、医疗费和聘请护工照顾的费用一个月需花费近5000元人民币,病重一住院就要花费上万元的医疗费。

刘先生无奈地说,在内地养老的陈婆婆,无论是内地或是香港的福利她均享受不到,所有问题只能自己解决,“压力确实大,我也有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实在是有心无力了,所以只能找工联会协助,希望她回到香港,起码港府能安排老人院,有人照顾起居,在香港她的病也能得到系统医治。”

难料

养老积蓄10年用完

那么对于他们本人来说,究竟当初为何要离开香港?如今又是如何被迫走上回流之路的?陈婆婆回忆,10多年前她带着仅有的积蓄回到她曾经的故乡东莞打算安享晚年,当年她算过一笔账,即使当时“移民”内地后就不能享受香港政府的“生果金”(长者津贴),以内地当时的物价和汇率的差值已足够弥补这一的损失。

但世事难料,正如早前曾有在深圳养老的香港老人所说,“原本计划好够30年的养老积蓄,现在10年就已经用完了”,从三四年前开始,物价飞涨、汇率升高,这让陈婆婆的积蓄也越来越不禁用,而雪上加霜的是,自己又患上了糖尿病,身体也越来越差,导致生活无法自理。“如果可以选择,我也不想回去,离开香港那么多年,完全没有认识的人,香港对我来说已经很陌生了。”陈婆婆囔囔自语道。

香港工联会内地服务中心副主任邵建波告诉南都记者,对于大部分如今在内地养老的港人来说,早年前“北上”离开香港回到内地,都是一种“落叶归根”的归属,“毕竟这些老人许多都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一心为了谋生,挨世界才被逼无奈到香港打拼,到老来,他们也都希望能回到故乡,落叶归根,安享晚年”。

轮回

老来再返港求活路

而如今,被经济困扰的他们,人生似乎又走回上一个轮回———为了生存,又被迫离开家乡“南下”香港。几乎所有回流老人的情况都印证了邵建波推测导致回流的两个主要原因:物价飙升,令早年北上养老的香港长者耗尽积蓄;病患缠身,无福利政策扶持,加之又无亲友照顾,只好回流返港求医和寻觅“蜗居”。

尤其是生活在深圳的大量香港老人,已经明显感觉到经济上的压力,尤其是一些日用消费品,折成港元价格比香港还高。这时,他们才发现世界变化太快,已完全不是他们当初想象的样子。邵建波说,“就不说太远,我2006年到内地工作,当时100元港币能换108元人民币,在香港喝早茶要几十块港币,在内地只要十元左右人民币,在内地的生活成本仅为香港的约1/3。如今汇率一路飙升反超,现在100元港币只能换79元人民币,当年是香港人跑到深圳来买菜、做衣服、买日用品,现在反过来了,深圳人都爱到香港买东西了。”

邵建波告诉南都记者,对于大部分回流香港的跨境老人来说,如果有选择,自己本身都是非常不愿意回香港的。毕竟他们离开香港多年,在香港已无亲无故,如不是被迫于无奈,他们再难都宁愿在内地过完仅有的年岁。邵建波说,但由于积蓄耗尽、无福利和政策扶持,许多老人又没人照顾,为了能生活下去,他们只能踏上返港之路,而大部分回去后,都只能被港府安排到老人院“蜗居”。

广东计划

有好过无,但帮助不大

但最近对于这些打算跨境养老的港人来说,似乎看到了一丝曙光。尽管港府没有跨境港人回流养老的具体数据,但关于港人在内地养老的情况却一直是港府关注的焦点。今年10月1日,港府正式开始实施“广东计划”,目的是让选择移居广东并符合申请资格的香港长者,无须每年回港定居60天,也能领取香港政府派发的每月1135元港币高龄津贴(香港称之为“广东计划”)。

截止至10月5日,港府已收到约1.3万份申请,而社会福利署也已面见了200多名申请“广东计划”的长者。

对于“广东计划”的推出,香港工联会内地服务中心副主任邵建波也信心满满,他认为,计划的推出对这些在内地养老的香港老人家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这从我们接获协助回流数据上可以看出,从今年后半年开始,回流老人的数据没有增长的局势,开始慢慢恢复平稳”,但是他也指出,“一千多块港币,也只等于900元左右的人民币,实际上对他们帮助不大。”

港府推出“广东计划”,预计将对“港人北上”,和已在或计划在内地养老的港人有促进和帮助作用,同时,可助于稳定和抑制此前几年出现的“回流养老”潮暗涌的现象。

居港老人

港府渐完善安老体系

“看看内地消费水平和房价,再看看香港的,现在的差距基本很微小啦,而且在内地还要面对汇率的差额,很多时候反而更不划算。”今年68岁的港人赵女士一直在香港生活,她表示,由于物价上涨,自己已有亲友放弃原本在广东的安老生活,回到了香港。“其实选择在哪里养老,第一就是方便安全,第二就是成本低廉,这个是大多数人会考虑的,还有一些人是为了和自己的亲友在一起。”

“我没有计划回内地养老,虽然消费水准低,也有津贴,但是家人都不在那边,这样还有什么意思?”赵女士说,如果以后在内地生活的成本越来越高,估计会有很多老人会选择再度回港养老的,如果港府在对于高龄人士的公屋供给充沛,医疗保障设施良好,老人们就近选择的可能性很大。

打开港府的相关网页,不难发现除了广东计划外,港府还针对安老服务推出了其它措施,包括不久前开始试验的长者小区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增加小区照顾服务名额,以及为长者及残疾人士提供的公共交通优惠等,不难发现,除了内地养老的成本在不断上涨,港府越来越多地投入资金完善安老体系,也是不断有港人回港养老的一个重要因素。

数据

回流有增长趋势

为了服务在内地生活的香港居民,香港工联会自2004年起在广州、深圳等地成立了多家内地咨询服务中心。仅据深圳咨询服务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近年向该机构查询回港老人的情况也不断增多:2011年为57宗,2012年增长至128宗,2013年1-7月累计已有252宗。

香港工联会内地服务中心副主任邵建波向南都记者透露,“自2006年,在我来内地工作的7个年头里,2011年仅广州、深圳、东莞三个工联会的内地服务中心一年内就成功帮助超过200个原在广东居住的老人回流香港养老,达到历年来的高峰。”

工联会香港立法会议员黄国健也曾透露,“工联会五个内地中心每年均收到不少这类长者求助,需要协助他们回港生活,2012年,工联会就已护送57位长者回流,而2013年首6个月已护送43位长者回流”。

但究竟近年有多少跨境老人回流香港养老的呢?南都记者前后向港府新闻处、统计处、劳工及福利局以及入境处进行了查询,得到的回应均为:“暂无这方面的统计数据”。据港府工作人员透露,由于港人回港入境处和港府不会询问其入境意图和原因,加之从入境逗留时间上也无法准确判断其是属于“回流养老”的范畴还是“回家度假”,因此关于跨境港人回流养老对的数据确实仅从港人出入境数据上无法统计。

另根据港府统计处在2011年年初进行的调查,当时在广东居住或长期逗留的65岁以上香港老人大约有46000名,中山、广州、东莞、深圳是居住最多的城市,其中深圳就有6100位。

香港移民内地人占多数 内地明星移民也爱选香港


2006年香港正式开始实施“优秀人才计划”,从该计划出台以来申请人数量连年增加。6年半来,截至上月底,入境处共接获8553宗申请,其中近2400宗申请获批。在成功申请者中,内地人占了78%。其中不少是内地明星。

优才计划的全称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由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目的是为了吸引优秀外地人才定居香港,为香港的发展做出贡献。该计划从2006年6月份开始实施,6年半来,截至上月底,入境处共接获8553宗申请,其中近2400宗申请获批。据统计,优才计划的申请者人数连年递增,今年前11个月,就收到1834宗申请,比去年同期增长19%,其中298宗申请获批。

在成功申请者中,内地人占了78%。据了解,许多内地明星通过优才计划赴港,例如钢琴家李云迪和郎朗,以及影星章子怡、胡军、汤唯、周迅、秦海璐等,此外,体育界李宁、刘璇也通过此计划赴港。此外,金融及会计行业的人才通过优才计划的占了人数的1/4。

据了解,优才计划是一项设有配额的移民吸纳计划,获批准的申请人无须在来港定居前先获得本地雇主聘任。

通过优才计划移民香港的内地人士在其行业中都属于佼佼者,对于内地来说,这无疑是人才的大量流失。内地为什么留不住人才,我想这是当政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虽然优才计划每年的配额为1000名,而且申请人数连年增加,但是每年通过的人数只有两三百宗,与配额上限差距很大,入境处认为,还需要对计划进行推广。另外,优才计划的门槛也是很高的,符合要求的客户相对较少。

助理入境处长陈孟麟表示,即使近年来申请人数增加,也不会因此与港人“抢饭碗”,因为评审委员会其中的一项考量就是,申请人到港之后,是否会影响有相同技能的港人就业。保障当地居民的权益不受外来冲击,这是一个政府应该去做的。

事实上,成功申请者并非马上能获得香港永久居留权。通过申请后,优才到香港定居一年内,成功取得支薪聘任或创业,可向入境处申请续期居留,每次两至三年不等,连续住满七年,才可申请成为香港永久居民。不论通过什么方式移民香港,七年的移民监要求是不可避免的。具体移民内容可咨询或关注网站了解。

移民网(ym16.com)为您提供最全面最新的移民相关知识和政策,帮助您解决移民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其中《香港人大代表将于“两会”提议 限制内地赴港自由行人数》的内容由移民知识小编2022精选编辑整理而成,希望对您的移民有所帮助,欢迎您通过移民限制条件专题访问更多精彩移民内容。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