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民慈善 关爱他人

2021-05-01
关爱移民子女经验做法 美国美国移民条件 美国经验移民

【www.ym16.com - 关爱移民子女经验做法】

提要:美国是世界上慈善捐款金额较多的国家,其慈善捐款基本上是一个全民行为,并形成了以个人捐款为主的形态,具有草根性和自发性。关怀他人、关爱世界是美国人进行慈善捐款的主要动因。

美国的两大富豪盖茨和巴菲特呼吁美国其他亿万富豪至少把一半财产捐给慈善机构,在美国掀起了一股新的慈善捐款风暴。盖茨和巴菲特9月底到中国,本想会会中国的富豪们,却不料中国富豪纷纷避而不见,这一切皆因中国有些富豪怕被劝捐,你说这不是当面下不来台吗。中国不乏要裸捐的有钱人,但中国还未形成社会慈善捐款的完善体系,因此富豪们不吃盖茨和巴菲特的“鸿门宴”也在情理之中。

行善是中国文化中的美德,回馈社会也是一种社会公德。美国的慈善文化有其特点,但原则是要出自于个人的真心实意,所以盖茨也公然声明,到中国不是向中国的富豪劝捐,而是说道说道慈善文化的ABC。

美国每年慈善捐款有多少钱

根据一项统计,美国是世界上慈善捐款金额较多的国家,而世界上慈善捐款金额数额较多的国家也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这包括法国、德国、英国、日本、西班牙、荷兰、瑞典、挪威和加拿大等国。据美国施善基金会和印第安那大学慈善中心公布的报告,2009年美国的慈善捐款总额为3037亿美元,其中个人捐款为2274亿美元,占慈善捐款总额的75%。私人基金会的慈善捐款为384亿美元,占慈善捐款总额的13%。遗产的慈善捐款为238亿美元,占慈善捐款总额的8%。公司的慈善捐款为141亿美元,占慈善捐款总额的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美国慈善捐款的几个特点:第一,美国慈善捐款主要是个人捐款,有统计数据显示,美国89%的家庭每年都有进行慈善捐款,平均家庭每年捐款为1620美元。美国个人捐款加上遗产捐款总额占慈善捐款总额的83%,构成了美国慈善捐款的主体。第二,遗产慈善捐款比例不低,这与美国政府征收庞大的遗产税有一定关系。由于慈善捐款可以免税,很多美国人宁肯将继续的遗产拿出一定比例捐出也不愿交给“山姆大叔”。第三,私人基金会和公司的捐款在美国慈善捐款中所占比例不高,而在私人基金会2009年384亿慈善捐款当中,有154亿美元的捐款是来自家庭基金会。总体而言,美国慈善捐款基本上是一个全民行为和以个人捐款为主的形态,具有草根性和自发性。

美国慈善捐款都捐给谁

过去美国慈善捐款多集中捐献给教会、大学,非凡是私立大学,象哈佛、耶鲁等常春藤名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捐款。而在2009年美国给予公共事业、国际援助和环境保护上的慈善捐款比例都有上升,这反映出美国慈善捐款资金走向的一些新趋势。

当然对教会和教育的慈善捐款至今仍是美国人捐款最多的地方,2009年,美国人对教会的捐款数额依旧很大,为1009亿美元,占全部慈善捐款额的33%。对教育的捐款为400亿美元,占全部慈善捐款额的13%。对基金会的捐款为310亿美元,占全部慈善捐款额的10%。对医疗健康服务的捐款为224亿美元,占全部慈善捐款额的7%。对社会团体的捐款为227亿美元,占全部慈善捐款额的8%。对文化和人文组织的捐款为123亿美元,占全部慈善捐款额的4%。直接给予个人的慈善捐款为35亿美元,占全部慈善捐款额的1%。2009年,美国人对公共事业的慈善捐款总额为270亿美元,占所有慈善捐款的9%。国际援助上的捐款为88亿美元,占所有慈善捐款的3%。环境保护捐款为61亿美元,占所有慈善捐款的2%。其他方面的捐款285亿美元,占所有慈善捐款的10%。

美国人为什么进行慈善捐款

2009年,美国施善基金会和印第安那大学慈善中心专门对美国人慈善捐款的动机进行了调查,根据研究报告,虽然人们慈善捐款的动机会有很多种,但关怀他人、关爱世界是美国人进行慈善捐款的主要动因。在美国个人慈善捐款中,有17.8%的人将帮助他人满足最基本生活需要作为他们捐款的最主要动因,16.6%的人将使世界更美好作为他们捐款的最主要动因,12.5%的人将使社区更美好作为他们捐款的最主要动因,11.5%的人将帮助穷人作为他们捐款的最主要动因,11.0%的人将实现社会公平作为他们捐款的最主要动因,7.%的人将自己可以决定如何处理金钱作为他们捐款的最主要动因,5.3%的人将解决世界问题作为他们捐款的最主要动因。

美国不同收入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在慈善捐款上的动机也有所不同,象年收入10万美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他们的慈善捐款动因更多是关注社区和世界上的问题。而年收入5万美元以下的中低收入人群,他们慈善捐款的动因多是关注穷人的生活,并力图通过捐助能改善穷人的生活。同样,美国高中文化水平以下的捐款人群,他们捐款的主要动因也是为了帮助和改善穷人的生活。而大学以上教育程度的捐款人群捐款的主要动因更多集中在社区进展和社会公平上。在美国年收入5万至10万美元之间的平平收入捐款人群中,他们每年的慈善捐款平均金额为1929美元,远高于美国个人捐款的平均数。在这些平平收入捐款人中,为了社会公平是他们捐款的最主要动因。在高收入慈善捐款人群中,为了社会公平而捐款的人数比例为34%,而低收入捐款人群中,因为追求社会公平而捐款的人数比例为26%。

中美两国慈善捐款有何不同

根据一份对中美两国慈善捐款的研究报告,在慈善捐款上中美两国的国情不一样,因此也出现较大的差异性。首先美国的慈善捐款数额较大,从2000年以来,美国每年的慈善捐款数额都会超过200亿美元,2007年突破300亿美元。2007年中国社会的慈善捐款总额为223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为接近31亿美元,同比美国当年的慈善捐款金额是中国慈善捐款总额的98倍。2007年,美国慈善捐款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21%, 中国慈善捐款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09%。美国全国大约有100万个慈善机构,主要是以民间慈善机构为主。而中国的慈善机构约有300多个,而且大多属于政府机构主导。

中国和美国的慈善捐款结构不同,美国的慈善捐款主要的来源是个人,个人慈善捐款数额占到全部慈善捐款的75%以上,而公司慈善捐款仅占5%左右。中国个人慈善捐款数额一般占慈善捐款总额的20%,公司、团体捐款占据了中国慈善捐款的主体。中美两国在慈善捐款上的用途上也有很大不同,美国慈善捐款大多用于教会、教育、医疗健康和公共服务上,中国的慈善捐款侧重在救济和救灾,例如在贫困地区盖校舍、对重大自然灾难的灾民进行捐助等。

中美两国的捐款文化不同,中国古代文化就提倡施善行乐,但这种慈善文化多体现在个人行为上,而未形成一种社会文化。过去做善事是有钱人在积德,现在捐款是富人在回馈社会,是乎与一般人关系不大。不可否认中国的人均收入在世界上还处于低收入国家水平,因此与美国相比,个人尤其是一般民众在进行慈善捐款上存在着资金的困扰问题。而中国的富人不乏热心慈善捐款之人,但总体而言,富人在慈善捐款上被动捐款的行为较多,而且也未形成一种回馈社会的慈善文化。

在美国社会,慈善捐款被视为一个公民的责任,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美国的理财学中就提倡父母在教育孩子的理财经时有一点是必不可少的, 那就是一定要在积攒中拿出一部分钱进行慈善捐款。美国的理财经中有闻名的60/40法则,就是收入的60%用于维持生活开销,40%用于储蓄和投资,而在这40%之中要拿出10%的钱财用于慈善捐献。美国有将近九成的家庭每年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慈善捐款,而像盖茨、巴菲特这样的富豪不仅要将自己的财产大多数捐出,并在美国掀起新一轮的富豪慈善捐款运动,这对中国的富豪不能不说是打开了另一扇看待财富之门。

节俭主妇捐大笔金钱作慈善

在美国,慈善捐款不是富豪们的专利,收入普一般通的人只要有这颗心也会捐出大笔的金钱。下面就是两个一般民众慈善捐款的故事,也许能让人们有所思索。华盛顿州长滩市98岁老妇人奥利佛生前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个性有两个, 第一,她是一个对生活布满热情的女性;第二,她是一个节俭的女性。但没有人知道奥利佛也是一个聪慧的投资人,在她过世时留下了450万美元的遗产,而这些遗产全部用来为当地的社区服务上,包括为社区建一座大型游泳池和为地方的中小学教师设立奖学金和教育基金。奥利佛去世前留下遗嘱,在她死后不进行葬礼甚至连讣告也不需要刊登,她只想一个人静静地离开这个世界。

奥利佛只是一个一般的商店销售员,在70岁以前她是靠在商店里卖鱼挣小时工资来维持生活,在她90岁时仍是自食其力,连过圣诞节时壁炉用的木材都是自己亲自来砍。奥利佛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但她却是一个头脑非常聪慧的女性,她将积攒下来的钱用来投资,投资回报率经常高达50%以上。在生活上奥利佛的的确确是一个节俭的女性,在她的一生中从来不到理发店理发,而是自己剪头发。她从不买新的鞋带,而是将旧衣服扯成布条当鞋带。当他的老朋友在商店大甩卖时为她买了一件新外套,奥利佛立马上衣服退了回去,然后花了2美元买了一件外套。奥利佛曾说,假如在二手货商店有不错的衣服就没有必要到服装店去买新的衣服,因此奥利佛一生所穿的衣服绝大多数是在二手货商店买的。

美国还有另外一个节俭主妇的故事,瓦拉是一位单身女性,没有结过婚也没有孩子,在她90岁逝世时,留下了280万美元的金融资产,而这些资产全部捐献给社区,并使当地数以千计的民众受益。高中毕业后瓦拉到美国劳工部当文员,在父亲去世后瓦拉就承担起没有工作的母亲全部的生活费用。在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工作32年后,瓦拉过上了退休的生活,她将自己工作时积攒的钱用于各种金融投资上,而自己依旧过着节俭的生活。瓦拉有一个目标,她要用节约下的钱赚取更多的钱,在死后用这钱来帮助穷人。在瓦拉的心目中节俭是一种美德,而她也是在节俭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小编推荐

(二)移民马耳他怎样?先来了解下马耳他人


移民马耳他怎样?移民之前先对马耳他人进行初步的了解。马耳他人总能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偶尔回国期间只要听见海浪声,南欧口音的电影桥段,看见黑发棕眼的人和艳色比基尼,就会被卷入漩涡一般梦回马岛,回到马耳他人的身边自在饮酒,畅聊。

——马耳他人的字典里没有“苟且”——

无论是天蒙蒙亮,午日当空,还是傍晚升起星辰,马耳他人都喜欢冲一杯浓缩咖啡悠哉地宠溺着全身的舒懒。

在他们心里,如果不偶尔“Refresh”(重启),那么下一步工作多数就会一团糟。

马耳他人在工作上,喜欢“一件一件来”,既不喜欢钻牛角尖,又时不时钻牛角尖。在南欧国家里,马耳他的经济链条和发展速度使其整体上偏向严苛的北欧,预约不可取消,赴约不可迟到,办事文件要求严格,流程复杂但不可反驳。马耳他人的思维简单且严格,两方相融,缺一不可。

而工作之外却是另一种画风。他们的口号是:不加班,去海边!

由于地中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尤其是春夏季节,日照时间长,夜晚来得迟,人们在下午3-5点纷纷结束工作回家换上休闲舒适的衣衫,带上家人和朋友开启美好的地中海夜幕。

东海岸城市斯利马(Sliema)和森格莱阿(Senglea)的海边餐厅

马耳他的东西南北沿岸各有不同特色的风景

东海岸聚集着灿烂的城市夜生活——跟着闺蜜去狂欢吧!

西海岸有地中海最美的绝色日落——领着恋人去陶醉吧!

南部渔村有特色餐厅和海鲜——吃货们空着胃去享受吧!

北部有色彩变幻的天然海湾——和家人们感受夜色与海湾的神秘吧!

总之,如果你有一个马耳他国的好朋友,你不会想要去远方,因为此刻的生活一点都不苟且!劳逸结合,是他们自始至终的生存原则。

——马耳他人每分每秒都恋家——

如果说天主教代表慈善有爱,那么南欧人就代表温馨的家庭。在北欧,美国以及亚洲大城市,大学毕业后人们一贯的思想是,即便在同一个城市,还是要搬出去开始自己的成长生活。但在马耳他,许多大家庭无论何时还是愿意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共同进餐,分享每个人每一天的事情。

即便不住在一起,就如同潜移默化的家规一样,每周整个家族必须至少两次团聚,各个家庭驱车来到老一辈家里,他们聚在一起聊天,谈心,用餐,甚至无需多少言语,只要坐在一起就好。

家人,是他们内心的一道幸福安全的保障。马耳他人的家庭聚会,主人会一圈一圈分发饮品和点心。

马耳他人的“自来熟”和“爱闲聊”

经过无数次的观察,在整个欧洲版图来看,从北至南,是一道人与人距离从疏至亲的递增曲线。以法国为分界点往南,露天咖啡和餐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作为欧洲倒数第二南,且经济飞速发展的国家,马耳他黄昏,傍晚和夜色里熙熙攘攘的室外餐厅则是人们细聊,短聚,解压的最好场所。

当你的马耳他朋友足够多,你会发现,跟他们比起来北京人一点儿都不贫。但和我们中国宴席上酒水泼洒的喧嚣侃谈不同,马耳他人不需要特定的场合和主题,几个人约个时间和地点,便可一杯啤酒半条雪茄,蹙眉低语,捧腹大笑。

即便是路边,几个并非一定有共同话题的人也能津津乐道地聊上个天南海北。也许,这正应了他们的“随意和释然”。

移民马耳他怎样?马耳他人独特的个性并不是几页纸稿能描述清楚的,也并不是在当地住上几天的外国人凭借“自以为是的观察力”就可以准确地阐述。马耳他人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他们带着自有的骄傲和尊严,把蕴藏着爱与热情的家园既快又慢地推往更好的年月。

美国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吃汉堡、巧克力已成全民习惯


美国,是无数年轻人向往的完美国度。即将要去美国生活的华人来说,对美国真实生活很期待。

美国的GDP排名,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曾稳居世界第一!

一个美国人平均每年要喝大约600瓶苏打水。然而,在1998至2013年间人们对苏打水的狂热度消减了近百分之二十五。但是,2013年马苏里拉奶酪的销量暴涨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销量的三倍。

美国人平均每秒约消费100磅的巧克力、每天需要消耗100英亩的披萨饼。咖啡是美国消费量最大的饮料之一,但是只有夏威夷农场生产的咖啡量达到商业规模。另一个惊人的发现是在蒙塔纳州(Montana),奶牛的数量以3:1的比例超过了人口数。

华盛顿一直都是美国最具文化底蕴的城市之一,至今大约已有10年了。它的排名仅次于明尼阿波里斯市和西雅图。这就意味着,华盛顿的居民已能够更好的使用图书室。更多的人阅读网络报刊,因此这里有了一个相对较大的书店以供人们使用。实际上,整个美国最流行的杂志都来自华盛顿。

在美国,抚养一个孩子要花费245,000美元。1940-2010年间,选择在24-34岁期间结婚的人数下降了26%,这笔花销也许就与美国人婚姻状况的这一新动态有关。

从不同人群的评价中,美国真实生活都有不同的样子,不过,美国拥有优质的教育、高端的医疗、发达的科技是毋庸置疑的。

葡萄牙人参与慈善热情不因经济衰退降低


关注葡萄牙投资移民关注葡萄牙生活:全管葡萄牙经济正经历衰退,但这并未影响葡萄牙人参与慈善活动的盛情。据葡一项社会调查显示,2013年葡参与各类社会慈善活动的人数比2010年增加了两倍。

葡社会调查组织LINK协会日前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三成葡萄牙人常常参与社会慈善活动,这一数字比2010年增加了两倍。其中超过8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非常支持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组织各类慈善活动,并表示同意捐钱捐物,互助互助。

调查显示,年龄在45岁至54岁中间的受访者参与社会慈善活动的盛情最高。此外,还有很多18岁至24岁中间的青年学生表示同意为慈善活动担任理想者。

分析人士指出,葡经济过去3年连续低迷,失业率不断攀升,这不仅让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也激发了葡萄牙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慈善活动的盛情。

葡萄牙社会救助机构“食品银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该组织通过网上捐赠已募集来总价值约12万欧元(约合99万元当局币)的近90吨食品,并已全部分发给生活困难的家庭。此外,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葡“食品银行”还在全国各大超市设立食品捐赠站,勉励更多的葡萄牙人参与社会慈善活动。

希腊华侨华人团体连续第三年举行慈善义卖


12月15日,旅希华侨华人团体在雅典市中心的基普塞利市场举行圣诞慈善义卖活动,义卖全部收入将用于资助雅典市帮扶接待中心。这也是旅希侨团连续第三年举行圣诞义卖活动。

中国驻希腊大使杜起文夫妇及使馆馆员、雅典市市长卡米尼斯、希腊船东商会、希中友协和希中友好组织、旅居希腊的八家华侨华人社团组织,以及数千名希腊民众参加了本次慈善义卖。

活动当天,雅典阳光普照,义卖场馆以鲜艳的中国国旗,极具民族特色的红灯笼和中国结衬托出喜庆的节日气氛。接踵而至的宾客,熙熙攘攘的摊位,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嘉年华会的热烈气氛。中国结、茶叶、丝绸、熊猫玩具、京剧脸谱以及字画陶瓷等上百种富有中国特色的义卖物品吸引着众人的眼球,把各摊位“团团包围”的参观者纷纷慷慨解囊买下“心头好”。有希腊朋友向记者展示手中的“战利品”,他兴奋地表示,既能得到漂亮的中国商品,又能以此方式回馈社会,一举两得!义卖现场,希腊知名中餐馆所精心制作的中国传统美食更是满场飘香,令到场的不少参观者都大饱口福。

中国驻希腊大使杜起文在致辞中盛赞了本次由侨团组织的义卖活动,他说,旅希华侨华人通过义卖的方式表达了对处于经济危机之中的希腊人民的友好情谊,同时也回报了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所得到的希腊社会各界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雅典市市长卡米尼斯表示对能再次参加旅希华侨华人义卖活动感到高兴,他说,在希腊经济状况欠佳的大环境下举办此类活动非常有意义,可以籍此鼓励希腊人民团结协作,携手面对困难,度过当前经济危机的困境。他还说,目前雅典市政府正在努力扩大该市的商业活动,以及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今天中国朋友的到来,也正是帮助雅典人民去实现这个目标。

据悉,为了筹备此次活动,各旅希侨团从数月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义卖物品,使馆的工作人员也为义卖活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每一件义卖的中国商品上都承载了旅希华侨华人对希腊人民的深情厚谊。通过活动,不仅让希腊人对中国产品有所认识,还对中国人在该国的生活经营状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当晚,希腊华侨华人团体举行了圣诞义卖活动捐赠仪式,将当天义卖所得收益10390欧元全部捐献给雅典市帮扶接待中心。

爱尔兰男子为慈善五天跑完七个马拉松


爱尔兰移民关注爱尔兰移民生活,据英国媒体报道,爱尔兰西部戈尔韦的42岁男子理查德·多诺万,于1月31日在南极洲的零度环境下开始他的挑战,并在5天9小时8分钟后结束整个挑战:他在七大洲上用五天时间跑完了七个马拉松。

第三世界慈善机构目标(Goal)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约翰·奥谢说:“多诺万的所作所为非常令人震惊,非常与众不同。”他表示,这项活动所集资金,将用于帮助苏丹达尔福尔地区的慈善工作。“他身处的环境和时期非常特殊。我根本无法相信他竟然取得了成功。他的行为促使外界对达尔福尔的不幸产生极大关注,帮助该地减轻痛苦,这些成就都是我无法企及的,都令我望而生畏。”

多诺万开始南极挑战赛后,他乘坐飞机来到南非,在开普敦完成马拉松赛跑。然后飞往迪拜,参加另一项马拉松比赛,他在两天时间里完成3项马拉松赛跑。2月2日,多伦多的暴风雪停下来,多诺万完成他的第四次马拉松,然后前往加拿大的多伦多,参加他的第五项马拉松赛。接着他参加了智利圣地亚哥的马拉松比赛,最后是澳大利亚举行的马拉松赛。

奥谢表示,在长达129小时里,多诺万经历了极端温度,而且他仅在飞往各大洲的过程中,在飞机的经济舱座椅上睡一会。这项活动结束后,他总共跑了183英里,飞行好几万英里。奥谢说:“这使人们注意到世界到底有多小,一个人到底为达尔福尔做出了多大贡献。国际上对已经死亡40万人的达尔福尔无动于衷,他对这一事实的感受与我一样强烈。”

自1985年以来,慈善机构目标就一直在苏丹从事慈善工作。2007年,该机构花费大约1800万欧元,用于该地的援助工作。2002年,多诺万成为在南极和北极进行马拉松赛跑的第一人。现在他组织了地球最北端的马拉松赛??北极点马拉松赛,并组织了世界上最南端的马拉松赛??南极冰马拉松(AntarcticIceMarathon)。

多诺万已经在南极马拉松赛、印加踪迹马拉松赛(IncaTrailMarathon)、珠穆朗玛峰马拉松挑战赛、南极100公里赛和喜马拉雅山100英里阶段赛中取得胜利。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