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夫妇与熊朝夕同处25年结下深厚情谊

2021-05-01
英国移民条件 移民英国条件 英国移民经验

英国移民条件。

关注英国移民倾听英国故事:据外媒报道,和大部分养宠物的人一样,英国罗宾夫妇和他们的宠物关系非常亲热。但与众不同的是,他们的宠物竟然是一只大灰熊。

罗宾夫妇是苏格兰人,他们于1976年在一家野生动物园里购买了一只小灰熊,仅花费50英镑,并给它起名海克力斯,意指大力神。丈夫安迪计划将它培养成拳击陪练员,此后的25年里,海克力斯逐步成为世界上最闻名的熊,不但拍照了广告,还登上了007电影,和闻名影星杰·摩尔共同出镜。海克力斯也因为超强的吸金能力被称为“百万大熊”。

英国电视台还为罗宾夫妇和海克力斯拍照了一部名为《大力神人类熊》(The Human Bear)的纪录片,记录人熊三人25年来的深厚情缘。纪录片中可以望到,海克力斯聪亮得难以相信,会打开门和夫妇俩共进早餐。

妻子麦琪说:“他不吃野生食物,他有精致的味蕾。早上他会会喝加了牛奶和糖的咖啡,吃面包、鸡蛋和豆类。晚上他会吃肉和土豆胡萝卜汤,有时甚至会偷啤酒喝。他很喜欢喝醉的感觉。”

海克力斯是世界上唯独登上过《时代》杂志封面的熊,他也是BBC电视台的亮星。

1998年,海克力斯的身体开始显现问题,冬眠清醒后无法行行。一年后,海克力斯接受了脊柱手术,但仍旧于2000年2月4日去世。

精选阅读

英国夫妇骑行3.2万公里环游世界 蜜月期长达2年


投资移民英国聆听英国故事:大多数新婚夫妇将海滩、豪华酒店等作为度蜜月首选之地,但英国夫妇凯特·特纳(Kat Turner)与史蒂夫·特纳(Steve Turner)选择完全不同的度蜜月方式。他们的蜜月持续了2年时间,骑着自行车环游世界,里程达3.2万公里。

特纳夫妇来自伦敦,他们2012年4月份从新西兰出发,骑着双人自行车在674天内环游世界,足迹遍布3个大陆。他们去过的国家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土耳其、希腊、意大利以及法国。令人惊奇的是,32岁的凯特在开始挑战前,她还从未骑过自行车。

15日,特纳夫妇在经历过雨林、沙漠、洪水甚至地震后,终于重新踏上英国领土。在德文郡普利茅斯码头,他们受到亲朋好友热烈欢迎。史蒂夫的父亲说:“他们离开时,我只给了他们一条建议:即使这次环游只持续2周,但确保两人一起回来。但他们坚持了2年,骑自行车穿越雨林、沙漠、城市以及空旷的公路,在恶劣天气、流浪狗、洪水甚至地震中存活。他们的旅程中充满冒险,同时也认识了许多热情好客的人。”

特纳夫妇放弃了收入不错的工作,为慈善组织“实际行动”筹资。在旅程中,他们共攀高249365米,相当于28个珠穆朗玛峰。史蒂夫曾在泰国遭遇严重的热衰竭,凯特则在澳大利亚摔裂了膝盖。2013年7月份,他们在中国定西遭遇地震。而吉尔吉斯斯坦让特纳夫妇印象最深,他们称以前根本没听说过这里。

凯特说:“那里的山很雄伟,游牧为生的人们十分好客,观看如何收起蒙古包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我们在星空下度过许多个平静的夜晚……我们受到许多好心人的帮助才完成旅行,很多路过的车打开窗户送给我们巧克力或冷饮。陌生人甚至热情邀请我们到家中做客,并未我们端上美味的食物,这一切令人感动。”

英国夫妇在麦当劳餐厅举办别样婚礼


英国移民需了解英国生活:麦当劳是家喻户晓的全球快餐连锁店,具有大批粉丝拥戴。据英国《镜报》4月16日报道,日前,英国一对年轻人在布里斯托尔一家麦当劳餐厅举行婚礼,邀请宾客享用“快餐盛宴”。

这对来自布里斯托尔的新婚夫妇分别是28岁的史蒂文·亚瑟(Steven Asher)和21岁的艾米莉·亚瑟(Emily Asher),他们共花费了150英镑(约合人民币1570元)在当地麦当劳餐厅外围区域宴请33位宾客。亚瑟夫妇认为婚礼当天是他们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他们都在麦当劳餐厅里享用了一顿美味鸡肉大餐。

新郎史蒂文在冷冻食品公司工作,在与艾米莉进行数次“汉堡约会”后才向其求婚。史蒂文表示,当他初次见到穿着长裙的艾米莉时便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她长得实在太漂亮。他提到,两人在婚礼过程中因为紧张一直颤抖,但婚礼毕竟是个重要的日子,大家也因喜爱麦当劳而玩得很愉快。

新娘艾米莉也补充说,这将是令她终身难忘的婚礼。即使在麦当劳餐厅里有人盯着她看,她也并不介意,认为婚礼是属于自己享受乐趣的大日子,不应该生气。

马耳他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4.5%工资同处领先水平


前段时间,欧盟委员会发布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马耳他毕业生就业率(94.5%)高居欧洲各国榜首。尽管事实上,这一数字比上一年96.6%略有下降,但仍然让马耳他蝉联冠军,甩开第二名的德国(90.9%)近4个百分点。而这一数字更是远超该报告去年对欧盟平均毕业生就业率82%的预期值。

根据“教育和培训专家知识学院网站”的调查数据,马耳他目前在欧洲毕业生就业率最高,为94.5%,其次是德国(90.9%)、荷兰(90.4%)、捷克(89.9%)、奥地利(89.4%)、卢森堡(88.5%)和瑞典(88.3%),而英国的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6.6%。该网站发言人Joseph Scott表示,各成员国都在为实现毕业生就业率预期值而努力,目前超过半数的成员国在这一比率之上。

高薪企业多,就业机会多

马耳他作为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快最稳健的国家之一,是全世界32个发达国家和地区之一,近年来又维持着稳定在6.6%左右的经济增速,人均GDP高达31867美金。马耳他的公司众多,从财富500强到区块链创业公司等,就业人士可选择面非常广。尤其英国脱欧之后,马耳他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凸出,众多企业从英国撤出到马耳他落地,开展其在欧洲乃至全球的发展,其中不乏中国的企业。这种多元化经济表现吸引世界各地的技术人才来此,带动马耳他各种经济产业发展。

高就业率,高收入

不仅是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超高,马耳他的整体就业率也是高达96.5%,而且马耳他的平均工资在欧盟也处于领先水平。欧盟相关经济指标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18年,马耳他的年平均工资逐年递增,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这一数据为19035.61欧元/年。相当于人民币14.46万/年,远超中国同期水平的9.42万/年(7850元/月)。而中国工资水平最高的北京,平均工资也仅有12.8万/年(10670元/月)。

马耳他近10年平均工资增长曲线

马耳他平均工资水平

假期多,税收低

不仅收入高,马耳他的法定工作时间还少,马耳他法定工作时间为平均139小时/月,低于全球平均44.9小时,中国则是平均207小时/月。掐指一算,相比“996”,马耳他每年比中国多放65天假!而两国间每小时的薪资差距竟然是87:51,也就是说马耳他的平均时薪相当于北京的1.7倍。在马耳他工作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钱多,事少,难失业”了。

而且为了鼓励高水平人才留在马耳他,马耳他政府还出台了高学历人才就业鼓励政策:硕士生毕业后工作的第一年收入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博士生毕业后工作的前两年内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此外,为了加强求职者的职业技能,马耳他就业部门Job Plus还为公民和居民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涵盖语言类、行政类、会计类、技工类、IT类、护理类等等,课程种类多,极具实用性!

对于很多希望希望保持工作、生活平衡的朋友,马耳他是一个不二之选!如果您认为其他国家的移民门槛高、希望更少投资额,也可以选择马耳他!

哥斯达黎加25%的人从事与环保相关工作


相信只要去过哥斯达黎加的人都会发现,哥斯达黎加的生态环境很好。而哥国环之所以如此之好,不仅仅是因为哥国政府的努力,也归功于哥国的全民投入。据办理哥斯达黎加移民的专家介绍,在哥国,有25%的人在从事跟环保相关工作。

这也限制,那也保护,哥斯达黎加人的收入从何而来呢?答案便是“靠林吃林”。哥斯达黎加人保护森林,更利用它创造经济效益,生态旅游便是主要开发项目。

瓜纳卡斯特省拥有哥斯达黎加一半以上的森林公园,是该国发展生态旅游的第一大省份。瓜省“全国旅游商会”负责人兼“鹦鹉半岛”旅游集团总裁曼努埃尔·阿尔东透露,生态旅游已成为哥斯达黎加最主要的经济支柱之一,每年创汇20亿美元,为全国超过10万人解决了就业问题。此外,这里每年至少吸引200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如今的哥斯达黎加,从事与环保相关的工作的人已经超过25%,这个比例高于世界上任何国家。山绿、水清、天蓝,加上不错的收入(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0年哥斯达黎加人均GDP为7350美元,全球排名第68位),让哥国在全球各种幸福指数排行榜中屡屡名列前茅。2010年,哥斯达黎加更是被英国智库“新经济基金会”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也正因为哥斯达黎加如此重视环保工作,哥国的环境也越来越好,这不知吸引了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也吸引了很多海外人士定居哥斯达黎加生活。

瓦努阿图同中国的关系


关注瓦努阿图投资移民关注瓦努阿图生活:

1982年3月26日,瓦努阿图与中国建交。 2005年2月,哈姆·利尼总理来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两国签署了联合声明。同年12月,哈姆·利尼总理再次来华访问。2007年7月,马塔斯凯莱凯莱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8年5月26日,瓦努阿图与中国友好协会成立仪式在瓦努阿图首都维拉港举行,瓦总统夫人汉森·马塔斯凯莱凯莱担任会长。2010年4月11日至16日,瓦努阿图共和国总理爱德华·尼帕克·纳塔佩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

2012年8月14日下午,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瓦努阿图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谢波华和夫人赵彦抵达瓦努阿图维拉港国际机场开始履新。瓦努阿图外交部首席礼宾官马埃、瓦中友协主席索佩夫人、维拉港中华公会、同乡会、和统会等华人团体代表、中国驻瓦使馆馆员、中资机构和援瓦专家等50余人至机场迎接。

2012年9月4日至11日,应中国商务部邀请,瓦努阿图副总理兼贸工部长哈姆·利尼访华,出席了在厦门举行的第16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并在国际投资论坛发表主题演讲。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高虎城分别会见了利尼,商务部副部长王超与利尼一行举行了会谈。利尼代表瓦政府对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给予瓦的无私帮助和支持瓦加入世贸组织表示感谢,强调瓦坚定不移地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中瓦双方还着重探讨了瓦主要农产品卡瓦对华出口等经贸合作事宜,并取得了积极成果。

英国威廉王子夫妇访印度打板球展亲和力


英国移民看生活,10日,英国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展开对印度和不丹的一周访问,这是两人第2次代表王室进行重要出访,也是他们近2年来首度正式出访。在印度孟买,两人都下场打板球,充分展现亲和力。

报道称,威廉王子夫妇当天上午抵达印度孟买,先到泰姬玛哈饭店前纪念碑献花,悼念2008年孟买恐攻事件的31名罹难者。

当地时间4月10日,印度孟买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参加慈善活动,亲上阵打板球。

两人下车进入旅馆时,周围挤满争睹王子夫妇风采的民众。威廉和凯特已有一双儿女,分别是2岁半的儿子乔治王子和11个月大的夏洛特公主,他们都未同行。

威廉王子夫妇抵达印度孟买后,还上场打板球,并参与男女学童体育练习活动,展现亲和力。据报道,威廉和凯特在印度第一天晚上将出席慈善舞会,舞会上会见宝莱坞明星和重要商业领袖。

当地时间4月10日,印度孟买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参加慈善活动,亲上阵打板球。

他们前往首都新德里后,将与总理莫迪共进午餐。为支持威廉的保育工作,两人将走访阿萨姆省的卡济兰加国家公园,这里有着全世界2/3的印度独角犀牛。

应不丹国王和王后邀请,威廉和凯特亦将短暂访问不丹。两人接着返回印度,造访泰姬陵,追随威廉母亲黛安娜王妃的步伐。她1992年在泰姬陵前拍下独照造成轰动。

英国夫妇花500英镑购老式汽车 完成16国自驾游


关注英国投资移民关注英国生活:英国一对夫妇开着他们在网上花500英镑(约合人民币5000元)购买的一辆老式汽车,历经127天完成了亚欧16国的旅游,令网友啧啧惊叹。

现年54岁的克里夫和53岁的瑞文(Gillian Raven)今年6月从他们位于英国谢菲尔德的家中出发,开着从网上购买的一辆老式汽车,他们共行驶17342英里(约27909公里),前往亚欧16个国家,完成了这次旅行。

这16个国家包括法国、德国、波兰、捷克、俄罗斯、中国、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瑞文称他们曾经去过很多地方度假,比如澳大利亚和泰国,但是他们想要做一些与众不同的旅行。开着一辆车,自由前行。

“开着车可以让我们更自由。如果我们不想住酒店我们可以径直往前行,如果我们喜欢一个地方,我们会停留得更久一些。”瑞文这样解释。

据悉,这辆跟随他们前往了16个国家的汽车是瑞文花费500英镑(约人民币5000元)在eBay上购买的。他表示,当时周围的人对他们的想法不能理解,认为两人疯了,也并不认为他们可以完成这趟旅行。

瑞文则回答称,因为自己只花费了500英镑购买此车,因此即使这趟旅行没有完成,他也不会损失很多。而在这趟旅行结束后,夫妻俩又开始筹划明年再进行一次类似旅行。

瑞文表示:“我已经开始怀念这趟旅途了,也很期待再经历一次类似的旅行。我可以明天就出发。”

如何避免“熊孩子”的养成


小孩子调皮捣蛋本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近几年来孩子不懂事闯出的大灾小祸却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熊孩子”这个词语带有的感情色彩也渐渐从嗔怪调侃变成了无奈甚至愤慨。

在“一代不如一代”的无限感慨之中也有一些对当下教育方式的反思。在很多国人的印象中,国外的小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多斯斯文文,乖巧有礼,因此对西方崇尚自由平等的教育观念心生景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国外去接受教育。外国的月亮真的比中国圆,国外的教育就是比中国好吗?我们来看看一个在国外从事了几年教育工作老师的“亲历”。

在国外,老师家长和孩子的关系确实跟国内有所不同。大人会蹲下来和孩子讲话,家长和子女亲热无间地玩在一起,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对老师直呼其名等。那么,是不是只要像西方人一样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就能防止熊孩子的养成呢?

带着这样的想象,我刚到美国学习幼儿教育时,立志要成为一个人见人爱、和气可亲的幼儿园老师,甚至是孩子们的“大姐姐”。 实习时,我脸上总是挂着大大的笑容,对每一个小朋友都态度暖和;和他们说话时,也“唰”地蹲下来,力争和他们的视线齐平;此外,我还抓紧每一次机会和他们玩耍打闹,拉近关系,希望为管好这些美国的“熊孩子”打下良好基础。

谁知道,这些孩子非但不听我的话,还逐渐“蹬鼻子上脸”,对我提出的要求直接忽视。不久,我的主班老师找我谈话,说我不能这么纵容孩子,很多“规矩”我都没有执行好,在该严厉的时候还笑容满面,弄得孩子没有界限感,这样对他的教学也很不利。听了他的话,我一时懵了,美国老师不是讲“自由平等”吗?难道让我像中国老师那样板着脸,让孩子站墙角?不然的话,怎么树立“界限感”呢?

渐渐地,我才发现,美国人所讲的“自由平等”是建立在明确、公正、合理的规则之上的,而规则的树立,在幼儿园时期就已经开始。国人看到了西方教育中提倡的平等关系,但是没有看到西方的成人管教孩子时严厉的口气,极强的规则意识,以及让孩子弥补错误、承担责任时的坚定态度。

西方人所言的“自由”是规则下的自由,“平等”是成人尊重孩子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独立个体,愿意倾听、理解、信任他,而不是完全和他打成一片,任其妄为,失去自身的权威和引导者的身份。

美国老师的规则之多之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在美两年,我换了四个地方实习,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开学之初,我的主班老师们都会郑重地和我谈教室里的“规矩”。大到不许打人、骂人、毁坏东西这样显而易见的行为准则,小到洗手的方法、圆圈时间(circle time,也叫小组时间,指一段时间内一组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参加的一种活动)的坐姿、餐桌上的礼仪、每个玩具的摆放方式、在楼道里怎么走路等等。我在记事本上记得满满的,心想和中国老师比要求也差不多。

但是,美国老师树立规则的方式却很不同。首先,他们对规则高度重视。在开学之初的几周或者一两个月,会拿出大量的时间,专门给学生讲解、示范行为规则,甚至取消、推迟已经安排好的课堂活动,临时召开班级会议,让学生们讨论、反思一些不良的行为。比如,我在美国公立小学二年级实习时,班主任老师前几周完全没有上什么“正课”——语文课是给孩子们读故事书,或让孩子自己看书;数学课带着孩子玩了一些游戏;科学课让孩子涂涂画画——但是,花了很多时间在“立规矩”上面。例如,全班练习在楼道里怎么走,练到没有人东张西望、发出怪声;老师发出一个口号,每个人必须放下手头的一切活动,安静地注视老师;学生起身离开座位时,练习如何又轻又稳地把椅子推回桌子下面。也是她告诉我,规则是自由的保证。比如,每个人都遵守说话的规则,认真倾听,轮流发言,不打断、不插话,才会有一个安全的环境让每个人畅所欲言,从而产生真正活跃的课堂并培育民主精神。

其次,身教胜于言传。对于一些细小的行为规则,美国老师会亲身示范,到位地讲解每一个细节。这点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尤为重要,听得再多、记得再牢,也不如切身实践来得有用。比如,一位老师曾经用整个圆圈时间教孩子怎么用转笔刀、怎么削铅笔、以及铅笔削到什么地步是合适的。另一位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吃饭,反复亲自示范如何礼貌地请求更多的食物:“某某某,请你把沙拉递给我好吗?”“谢谢你!”,并且手把手地教孩子怎么把果酱均匀地涂抹在面包片上,怎么用叉子叉起滑溜溜的煎鸡蛋,甚至夸张地表演出因为一边吃饭一边说话而卡住喉咙的情景。

树立规则的同时,美国老师非常注重让孩子明白规则的目的和背后的道理,而不是强制性地灌输给孩子,强迫他们执行。玩具玩完了要收拾,是因为要保证教室整洁有序,这样才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其他的活动;打翻在地的牛奶要赶紧擦干净,否则别人踩到会滑倒;自习时要保持安静,因为说话声可能会打搅其他同学;打喷嚏要把头埋进一个手肘里,否则会传染给他人……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老师会带领他们讨论“我们的班级需要什么规则”以及“为什么要有这些规则”。比如,一个幼儿园大班的老师首先请孩子们每个人想一条“班级规则”,用笔画出来,并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全班,然后,大家集体讨论,通过归纳提炼,一起完成班级守则。这样做,孩子不仅懂得了规则的“合理性”,更因为规则出于他们自身,在执行时也更为自觉。

规则必须有,违反了规则,必须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后果 (consequence) ”不是“惩处(punishment)”,是做错了的事情的自然结果或弥补行为。到了吃饭时间不吃饭,后果就是过了饭点就没有饭吃,要挨饿;乱丢乱放玩具找不到,后果就是没有的玩;圆圈时间随便插话、私下说话,后果就是离开圆圈;把书撕坏了,后果就是用胶带再把书粘好。

美国老师要求孩子承担后果时,很少吼叫,更不会打骂,音量适中,语气正常,但是态度是异常果断的,不会因为孩子的哭闹就妥协,更不会以“孩子太小,还不懂事”为借口而一笔带过。在另一家美国幼儿园的小班实习时,班里的孩子都才满三岁,一个小男孩尤为活泼调皮。一次吃饭时,也许是为了好玩,他忽然把饭盒里的小动物饼干都泼在了地上,引得全班孩子哈哈大笑,他自己不以为错,也笑得很欢。我以为主班老师会冲过去严厉地训斥他,没想到等孩子们笑完,她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请你吃完饭用扫把扫干净。其他的同学,走过去的时候注重。”等到他吃完饭,发现地上的饼干有的完好无损,很容易捡起来,有的已被踩成碎末。老师则把儿童扫把和簸箕准备好,并为他示范了一下怎么打扫。这个小男孩起初想躲避,但是被告知假如不打扫完,不能进行下面的活动。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一面跪在地上渐渐地扫,一面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孩子去玩别的玩具。这样的事情又发生过三四次,这位老师没有一次骂他、吼他,但也没有一次纵容,每次都要求他打扫干净才能去玩。渐渐地,他再也不随便往地上撒东西了。

爱需要智慧,包容亦需要边界。这件小事让我想起了当下很多中国的父母和老人们。孩子做错了事情,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先替孩子道歉、抢着为他们承担责任,很多年轻的父母也怕管教起来麻烦,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用一句“不要跟小孩子斤斤计较”搪塞他人也敷衍自己。这样的行为可能一时回避了矛盾,图了省事,实际上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从长远来看,也只会给父母日后的教养带来更多的麻烦。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幼儿阶段的教育对孩子一生影响重大。因此,学龄前孩子的家庭教育就是重中之重。为孩子明确行为的边界,帮助他们熟悉行为的好坏对错,需要家长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慢慢达成的。孩子今天在家里吃饭把汤、饭泼到桌子上、地上,没有人教他餐桌礼仪,让他把狼藉收拾干净,那么日复一日,他哪一天去别人家或餐馆吃饭时,也会对此熟视无睹,甚至在饭桌上耍赖撒泼;孩子今天和大人说话时态度傲慢、没大没小,家长得过且过,不与之沟通并讲解行为礼貌,一次又一次,孩子不仅会失去对自己家长的尊重,日后也会不尊重学校的老师、其他的成人。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实际上非常强调孩子的品行教育,如何为人修身,有很多准则。去美国后,接触西方文化,尤其是看到美国人为孩子所立的“种种规矩”后,才慢慢理解“自由平等”的真实含义。我深深害怕中国的父母,包括不久后也将为人父母的我自己,丢掉我们文化传统中 ** 精华的部分,又带着对西方教育的误解,学来糟粕。

生育了14个孩子的英国夫妇是怎么靠津贴生活的?


移民英国英国移民:谁说“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在英国,生孩子一样赚钱!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27日报道,近日,在“第五频道”纪录片《福利英国:靠人施舍》中,一对英国夫妇先后生育14名子女,但夫妇都没有工作,靠领取社会福利度日。

39岁的英国男子汤姆•肖在10年前失业,现在和妻子史黛丝一家人住在英国英格兰诺丁汉郡的一处有8间卧室的房屋里。依照英国现行福利政策,他们一家每年从儿童抵税额、家庭津贴、伤残抚恤金、住房补贴等福利项目上共获得7万英镑(约合人民币66.6万元)。

在14个孩子中,有一个男孩患有注意力障碍,另一个男孩患有肾上腺疾病。为了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汤姆不得不放弃工作,用货运篷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并且给他们做饭。

汤姆在空闲时间也会做志愿服务项目,履行受助人的义务。他说,希望把孩子们都养大成人后,去孤儿院工作回报社会。19岁的大女儿香农是单亲妈妈,已经离开家独自生活。他们相信国家福利的意义在于支持社会上最弱势的群体,而不是长期失业、故意领取补助的人。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