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华三百华人庆加华文化中心建立 加总理祝贺

2021-04-21
渥太华移民条件 渥太华经验类移民 新西兰移民文化知识

渥太华移民条件。

11月3日,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各界华人共300余人共聚一堂,举行大会庆祝加华文化中心正式建立。加拿大总理哈珀发来贺信表示祝贺。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卢树民和大会主席黄兴中博士及加拿大政府代表和议会代表先后致辞。

哈珀总理在贺信中说,加拿大政府衷心感谢加华文化中心在促进和宣扬加拿大华人社区对加国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卢树民大使热烈祝贺加华文化中心的建立,并预祝该中心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卢大使代表国务院侨办向中心捐赠一批图书、光盘、演出道具和一对石狮子。

黄兴中主席希望中心在华人社区娱乐、教育和社会生活方面发挥良好作用。他对一年来为中心成立而作出捐赠的人士表示感谢。捐赠者包括4岁儿童到80岁的老人。他对此深为感动,称赞他们为中国人的脊梁。

大会上,旅居加拿大华人著名摄影家、著名侨界人士、80余岁的万津先生格外激动,他率领全家老少5口人共同出席,并当场宣布向中心捐赠25000加元。

会上演出了“舞狮子”、“长城在我心里”、“欢天喜地”等精彩文娱节目。

延伸阅读

哥斯达黎加移民信息 哥国每年都有“中华文化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据哥斯达黎加移民专家了解到,中哥虽隔洋相望,但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160多年前,首批中国移民漂洋过海来到哥斯达黎加。岁月流转,华人长期积极融入和回馈哥斯达黎加社会,贡献有口皆碑,丰富了哥多元文化内涵。2003年,哥斯达黎加将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定为“中华文化日”。

2007年6月1日,中哥正式建交,揭开了中哥关系的全新篇章。哥斯达黎加也成为新世纪以来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中美洲国家和最近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

10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哥关系取得长足发展,各领域友好合作成果丰硕。

高层交往筑牢互信之基。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政治和战略互信持续加深。建交以来,中哥元首任内均访问对方国家。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将哥斯达黎加作为就任后首次美洲之行的重要一站。2015年1月,索利斯总统访华期间,两国元首共同宣布中哥建立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为新时期中哥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巩固中哥友好、深化对华合作已成为哥各界高度共识。哥始终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为中拉论坛成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互利合作铺就共赢之路。中哥双方深挖互补优势,促进利益融合。中哥自贸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相继生效,为两国贸易投资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哥成为继智利、秘鲁之后第三个与中国建有自贸区的拉美国家。中国稳居哥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制造”成为哥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6年7月,双方签署了2016年至2020年中哥合作共同行动框架,为两国中长期合作提供了新指南。长期以来,中方向哥斯达黎加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中方援建的国家体育场已成为哥首都圣何塞的标志性建筑。

交流互鉴架起沟通之桥。近年来,两国文化、教育、科技、旅游、体育、卫生等领域交流全面开花。2011年11月,“和平方舟”号医疗船停泊蓬塔雷纳斯港,几天内提供无偿诊疗服务6000余人次。中哥互派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哥斯达黎加大学孔子学院、中哥文化教育中心成为当地民众研修汉语和体验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

当前,中哥关系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相信,只要双方把握历史机遇,深化政治互信,继续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同时深挖互补优势,不断培育两国在各领域合作新的增长点,就一定能够开创中哥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树立不同规模、不同国情国家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典范。

在美被领养华裔儿童:传播中华文化的未来之星


近日,被美领养华童的身份归属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些孩子渐渐长大,对自己的身份归属产生很大的疑惑,究竟心属中国还是美国,这个问题,对他们而言如同“生存还是毁灭”之于哈姆雷特一样难以回答。

但是,换个角度思考,他们的特殊身份也使得他们具备了一种天然的优势——在美国、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优势。与其急于分清身份归属的“真相”,不如利用自身特点,化身中美之间文化交往的桥梁。

美国是收养中国儿童大户

领养的华童,是指中国亲生父母无法抚养或遗弃,被异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儿童。美国是收养中国儿童最多的国家之一。据今年4月初的报告:从1999年起,美国的领养华童有7.1万多名。2014年有2040名,占当年美国家庭从海外收养儿童总数的2/5。

在美国,领养了一名或多名华裔儿童的家庭并不少见。“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领养了华裔的小朋友,他们绝大多数是从中国国内领养的孤儿,女孩为主。”波特兰州立大学教授李斧博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随着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越发兴盛,很多美国人对中国文化非常热爱;中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孤儿的绝对数量也较大,再加上领养机制和《收养法》比其他国家的相应机制更为健全,费用低,不少美国家庭选择中国的儿童进行领养。

成长中离不开中国文化

为了孩子们在海外能拥有一个阳光温暖的家庭,中国对来华申请领养儿童的美国家庭的筛选是比较严格的。据统计,领养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90%以上生活在中产阶级的上层,拥有自己的别墅,被收养的中国孩子拥有自己的房间,处于优越的水平。

养父母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经济条件,加之白人父母与黄种人养子女在样貌上的明显区别,他们一般会选择从小便将孩子是来自中国的领养华童这一事实告知养子女。同时,也会从小便让他们接触中华文化,甚至是学习说汉语、写汉字。

“我身边的美国爸妈有很多自己就很喜欢中国文化,他们在教育自己华裔养子女的过程中,不少人会选择陪他们过中国节日,让他们吃中餐、学做中餐,或者阅读中国的名著、学习汉字等。这些孩子有机会自小便接触中华文化。”李斧说。

这使得在美领养华童的成长过程中,接触中国元素、中华文化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健康成长,未来之星

身份认同问题或是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甚至成年之后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据一项调查显示,三成领养华童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只有不到一成认为自己是纯种的美国人。

解决这一难题,需要美国家长、在美华人团体组织、在美华文教育机构等多方的共同努力。首先,美国家长不能逃避这一问题,他们有责任将孩子的身世告知领养子女,也应该同孩子们共同面对这一难题。一些华童在美国养父母的陪同下到中国进行“寻根”之旅,事实证明,“寻根”有助于身在异族环境的孩子树立自信,可以帮助他们一扫以往的颓废情绪。

当然相关的在美华人组织、孔子学院也应该发挥积极作用。“我所在的俄勒冈州波特兰市,领养父母们成立了一个协会,使这些被领养孩童有机会结识交友,父母们也有机会交流。”李斧说。

而至于教育和未来工作的问题,或许到孔子学院接受教育,成为中美之间跨文化的交流人才是明智之选。“相关协会应该主动和当地的孔子学院以及其他华文教育机构建立联系,这些孩子多数自小便有良好的中华文化的教育基础,有中国情结,又在美国中产阶级父母的教诲下成长。他们在从事中美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具有先天优势。”李斧说。

曼省政府投资在温尼伯西部建立新的儿童看护中心!


联邦家庭、儿童和社会发展部部长让·伊夫斯·杜克罗斯(Jean-Yves Duclos)和曼尼托巴家庭部部长希瑟·斯特凡森(Heather Stefanson)今天宣布,加拿大和曼尼托巴政府正在投资120多万美元建立新的节日早期学习和儿童保育中心,该中心将为海德利和温尼伯的数十名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保育服务。

“投资我们的孩子是政府能做的最重要的投资之一。加拿大政府很高兴与曼尼托巴政府合作,为更多的儿童和家庭提供机会,让他们获得优质的早期学习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杜克罗斯(Jean-Yves Duclos)说。

加拿大曼尼托巴省早期学习和儿童保育(ELCC)协议和曼尼托巴省早期学习和儿童保育建设基金为该项目提供支持。ELCC协议提供了近55.9万美元的年度运营和一次性启动资金。曼尼托巴政府提供高达60万美元的基本拨款和超过38000美元的年度运营拨款,以支持该中心的学龄儿童保育。

斯特凡森(Heather Stefanson)说:“我们的政府致力于扩大曼尼托巴家庭的无障碍、灵活和负担得起的儿童保育选择。一旦建成,这个中心将成为社区的重要补充,为孩子们提供玩耍、学习和成长的空间。我们很荣幸能与联邦政府和私营部门合作,共同完成这项激动人心的项目,并期待着庆祝即将到来的里程碑。”

儿童保育中心将位于温尼伯西部边缘的红河展览公园。该设计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开始施工。一旦完成,它将有125个新的儿童保育空间,其中12个用于婴儿,90个用于学龄前儿童,23个用于学龄前儿童。

红河展览协会(Red River Exhibition Association)首席执行官加思•罗杰森(Garth Rogerson)表示:“这68年来,我们很荣幸成为该社区的一员,因此,我们是曼尼托巴许多代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董事会,连同中心的董事会以及所有三级政府,都看到了通过改善儿童保育来为社会福利作出贡献的好处。”

部长们指出,红河展览协会是一个非营利性和志愿驱动的农业社会,也是该项目的重要合作伙伴。协会认识到儿童保育对社区和当地经济的重要性,为该项目捐赠了土地。

节日早期学习和儿童保育中心的执行董事克里•凯尔(Kerri Kell)说:“我们的中心非常自豪能与这一重要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我们的首要任务仍然是改善社区中家庭的生活方式,以确保曼尼托巴儿童和他们的父母。”

节日早期学习和儿童保育中心以前在社区经营一个较小的设施。新建筑将在更大、更合适的位置提供多达125个空间的净增加。它还将提供灵活、延长的护理时间,以更好地满足家庭的需要。预计2020年完成。

华人投资移民美青睐区域中心


近年中国经济崛起,不少富人有意透过投资取得美国绿卡,相关开发商如雨后春笋冒出,代办投资移民。

投资移民分两类,一类是申请人实际经营企业,投资金额根据公司所在地而定,一般分50万和100万元。另一类是投资联邦移民局批准的区域中心(Regional Center),其中包含直接与间接投资,特色是申请人不需参与经营,也不必在区域中心所在地定居,投资额50万元。

放宽外资移民是美国政府重振经济前提的让步,由于加拿大政府紧缩投资移民审核,美国趁机吸收外资,希望促进地方经济繁荣,造成双赢局面。

EB-5移民投资计划(EB-5 Immigrant Investment Program)1990年颁布、1993年开始出现区域中心,目的是配合地方政府推动都市开发,并投资已规画或进行中项目,帮助大型连锁零售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50万元投资门坎等于帮助政府推动基础建设,申请者可帮全家人取得临时绿卡,包括21岁以下单身子女。

区域中心涵盖连锁零售店、餐厅、综合购物广场、办公大楼、观光酒店、工业厂房和娱乐中心。

不过,EB-5投资金得用于开发项目,以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移民过程同样须经审核,掌控审核的是移民局,他们无法打包票永久绿卡可到手,但一般若按条件动工、经销商进驻等都完成,尚未遇过被推翻的案例。就算未办成, 投资移民公司也有备案,包括转移投资项目与购回客户控股。

永久绿卡获得率很难推算,这几年成功、失败的案例都有,个案情况不同。他说,问题多半在投资者个人,有的现金到位后不耐等候抽腿,有的周转失灵需拿回现金等,另有案例是投资金额庞大,因资金募集不足胎死腹中。

区域中心的难度较直接、投资低,透过精算师分析后,针对区域中心造就的工作机会繁多,除商场员工外,还遍及原料供货商、机械、交通、运输等,十人就业机会凑成难度不高,移民局基本上在各项数据到齐后,也没理由刁难申请人。

对投资者的建议,投资移民物色开发商要格外谨慎,得注意所投资的去向与区域所在,看承租商身分、物业签约年数多寡等,因为物业稳定,架构于商场如何经营,投资者也希望顺利取得绿卡,并有安全和可靠的报酬回馈。

移民网(ym16.com)为您提供最全面最新的移民相关知识和政策,帮助您解决移民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其中《渥太华三百华人庆加华文化中心建立 加总理祝贺》的内容由移民知识小编2022精选编辑整理而成,希望对您的移民有所帮助,欢迎您通过渥太华移民条件专题访问更多精彩移民内容。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