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生活之一分钱的信仰

2021-04-20
德国的移民条件 办理德国移民的经验 移民德国的条件

德国的移民条件。

德国人对面值1分的硬币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德国,一分钱代表的是一辈子的幸运,是每个德国人都信仰的幸运符。

送人钱包里面要放一分钱

在德国,许多商品的标价后面都是以9分钱结尾,比如一袋面包0.49欧元,一件衣服29.99欧元,这样售货员收钱之后往往需要找给顾客一分钱,而人们也非常同意收到这一分钱。在德国,送人一分钱,不仅是祝人好运,更有恭喜发财之意。记者的许多朋友都在放钱的地方如钱包、保险柜、存钱罐里放上一分钱硬币。一次,记者收到了一件礼物,是一个钱包,打开一看,里面还装着一分钱。朋友笑着说,在德国要是把钱包作为礼物送人,这一分钱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不但不会生财,还可能会漏财呢。德国人假如在路上捡到一分钱,比捡到一百块还兴奋,但人们说只有“昂着头”,也就是不经意间捡到的才真正算数。

不仅如此,一分钱有时还“身兼重任”。假如把一分钱投到井里,再大胆的梦想也有可能成真。有人把一分钱打孔挂在颈项上,还有人把它缝进床垫里。不少人在给新房子打地基的时候,还专门把一分钱硬币埋进地基里。yM16.Com

德国人对一分钱的喜爱来自于“凡大事皆以小事为基础”的哲学,无论财宝的多少,皆以一分钱为根基。对“小事”的在意和尊重,是勤劳和节俭的传承。

一分钱成了德国队的吉祥物

据说,“幸运一分钱”的说法起源于古罗马时期。当时的罗马人在新年时,有给神进贡钱币的风俗,意在免灾。中世纪时,小孩在接受洗礼之后,会收到由教父或教母赠予的“洗礼塔勒”(旧币)作为护身符,人们把这种“洗礼塔勒”钉在大门上以防妖魔鬼怪进入。德国马克中的芬尼,其主要成分是铜,在罗马神话中铜是属于爱神维纳斯的,所以人们认为,身上带有一芬尼,不仅可以避邪,还可以提高爱的能力。

在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幸运一芬尼”更是成了德国队不可缺少的吉祥物,德国人每次都特意在竞赛的球门下埋上一芬尼,等待着不丢球,有时一芬尼还会被藏在教练椅子下面或被捏在手里……2002年,德国队取得了亚军,2006年世界杯进了前三名,被认为有“幸运一芬尼”的功劳。

德国人舍不得一芬尼

2002年,德国正式开始使用欧元。对于许多德国人来说,与马克告辞实在是一件舍不得的事。一直到现在,不少德国人仍旧在心里将欧元价格飞速地乘以二,换算成马克,以此来估量商品的价格。更多人遗憾的是“幸运一芬尼”的一去不返。从2001年岁末到欧元上市之后的几年中,德国街头经常可以看到出售各式“幸运一芬尼”的商贩,这些一芬尼,大多被打上了眼儿,还有的被镂空,将上面那片树叶的外形凸现出来,上方不仅有孔,还装上了挂钩,可以直接串在项链上。无论是2002年还是2006年的世界杯,都是“后马克时代”的事了,但人们埋的仍是一芬尼,而不是已经上市的一欧分。对许多德国人来讲,这“一分钱”毕竟是“芬尼”还是“欧分”已不再重要,同样收藏在心里的是那份对幸运的祝福和向往。

小编推荐

生活在美国 你缴纳的每一分税都能用到实处


相信了解美国的人都知道,厉行节约和严惩腐败向来是美国向世人标榜的民主制度的一大优势,尤其是在时下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政府开支正面临全面紧缩的情况下,厉行节约和反腐败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据美国移民专家了解,在宴请、公车使用和送礼等方面,美国政府部门也有一整套具体的规定。

首先,宴请方面,除为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来访举行国宴外,美国的政府部门严格意义上讲是不存在公款宴请一说,即使是工作会谈到了用餐时间一般也不会提供餐饮,如确有必要,则通常都是在内部餐厅接受最简单的工作餐:常常是汉堡或三明治,外加一杯饮料。当然,美国政府工作人员也有人情世故,也需要社交往来,在这种情况下,外出用餐都是自掏腰包。与中国有很大不同的是,在美国真正的高档餐饮并不是很多,特别是一餐消费成千上万美元(从中美两国的工资比例结构来说)的餐饮凤毛麟角。可以说95%以上的餐饮都是工薪阶层有能力负担的。

其次,在公车使用方面,据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华人移民介绍,美国政府部门的公车十分有限,除为各部门的最高领导官员提供必要的车辆外,其他官员几乎都没有公车。官员外出要么开私家车,要么乘坐公共交通。多年前,记者在纽约亚洲协会出席前助理国会卿陆士达的一次演讲会,但那次活动稍稍延误了几分钟,后据主办者说,因为陆士达是自行从华盛顿坐飞机来纽约,并打出租车从机场来亚洲协会,因路上堵车,所以延误了。而在演讲结束后,没有任何送行的人,陆士达又悄然在大门口打了一辆出租车前往机场。刚刚去职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不久前在结束了一次布鲁金斯学会的演讲后是自行驾车离开的,车牌是普通的私家车牌照,而且其随行工作人员也是搭他车。其唯一的特权是在停车方面会被提供特殊的待遇。

最后,在送礼问题上,美国更是设立了严格的规章,其中现金馈赠是严厉禁止的。即便是收受礼品也有明确规定,根据《政府工作人员道德规范》条款,任何政府工作人员接受某一个人或单位馈赠的单一礼品价值不得超过20美元,而一年内从该个人或单位接受的礼品总价值不得超过50美元。如果所受礼品会影响到官员正常执行其职责规范的话,则任何价值的礼品都是禁止的。

而且,近年来美国还着力打击企业腐败活动,尤其是加大打击企业在海外行贿行为。

从美国政府这一做法来看,相信定居美国生活的每个华人朋友都应该幸福的,因为他们所缴纳的税都没有被浪费。

澳洲移民生活及宗教信仰


澳大利亚人属现代可直接观察的人类进展诸阶段中最古远者 , 许多相关宗教起源及其早期诸形态的着作 , 多援用澳大利亚人宗教信仰的实例 , 以广征博引。在 1788 年欧洲人移居澳大利亚之前 , 土人居民尚未经受欧洲殖民化的影响时期 , 原居民依旧结为游猎部落 , 不知农耕、豢养家畜、纺织、制陶或制作弓箭之类的狩猎工具以及制作金属器物 , 生产力的进展必定异常迟缓。由于澳大利亚孤悬大洋之中 , 与具有较高文明的诸民族异地而处 , 与四周世界完全隔绝 , 另外该大陆自然条件无显着季节性差异 , 无猛兽侵袭之虞 , 无须加以防范 , 靠狩猎和采集 , 即可满足最低限度的需求。澳大利亚人所处条件极为非凡 , 据此即可推知 : 其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必定具有某种独特的形态。澳大利亚人是近存诸民族中保留古代宗教 –– 法术信仰之最纯者。由此可见 , 澳大利亚人的宗教信仰 , 在学术上颇有价值。

澳大利亚总人口约 1800 万 , 英裔澳大利亚人是澳大利亚的主体民族 , 目前约 1200 万 , 占全澳总人口的 67% 左右。澳大利亚具有 “ 原始文明与现代文明并存 ” 、 “ 东方与西方攀亲 ” 的文化特色 , 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宗教信仰可分为两大类 : 一类是土人人信仰的原始图腾崇拜和法术 ; 另一类是海外移民带进来的各种宗教 , 包括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等 , 绝大多数居民有信仰 , 只有 12% 左右的人不信仰宗教。

澳大利亚土人居民的宗教信仰和仪礼 , 主要形态是图腾崇拜 , 对人们的思想价值和社会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所谓图腾崇拜 , 即是笃信人类群体 ( 图腾群体 ) 与某一物种 ( 通常为某种特定的动物 ) 之间似乎存在超自然关系。两者之间存在某种相互感应之力 : 图腾可以影响人之境遇 , 人与图腾休戚相关。被奉为图腾者 , 通常为种种动物 , 植物和其他物体极为少见。

澳大利亚当地土人人的主要信仰是图腾崇拜 , 其次是巫术、精灵崇拜、偶象崇拜。澳大利亚人的一个部落所包容之氏族 ( 图腾群体 ) 、大多数在 10 至 30 之间 , 图腾群体均实行外婚制 , 即禁止氏族内部通婚 , 它被视为图腾崇拜的标志之一。大多数部落 , 其氏族均结为胞族 , 即部落的外婚 “ 对偶体 ”, 这是极为古老的二元外婚体制的产物。在土人的部落中分为若干氏族 ; 每个氏族都用某种动植物来作为自己的图腾 , 亦有图腾称谓 , 诸如 : 袋鼠胞族与鹂鹋胞族、楔尾鹫胞族与渡乌胞族、白鹦鹉胞族与黑鹦鹉胞族等等。诸如此类图腾 , 有时又不乏一定的信仰与之相联属。并认为自己同那个图腾有某种非凡的亲属关系 , 甚至认为自己完全与图腾相等。因此对自己的图腾极为尊重 , 不能当着他们的面杀害或食用他们的图腾。

由于土人人在自然界面前软弱无力 , 于是在他们的心目中就出现了梦幻年代的超自然力的神话人物。他们相信所有巫术继续了有益或有害的力量 , 相信巫术能操纵环境 , 能制造奇迹。在土人社会里 , 巫术经常进行公然表演。这种表演仪式包括对神话人物的请求和显示出神话人物的力量 , 以此来获得人们的信仰。在所有土人社会里都有巫医。土人人相信 , 巫医能为他们驱灾、排除不祥和医治病痛。巫医认为每一个人的体内都有一个医药物。这个医药物既能治病 , 也能使人致病 , 许多土人医生都有象征精灵的小鸟或动物 , 以便帮助他们与精灵世界联系 , 赋予巫术力量同邪恶力量对抗 , 并战胜它们。但从外表看来 , 巫医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 , 但他们自称能看见人体内的情况 , 并能驱除各种疾病。

由于对图腾、巫术、精灵等的崇拜 , 不同的部落 , 几乎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专门的饮食禁忌和肉体上的痛苦来考验和培养刻苦耐劳的精神。例如 , 打掉牙齿、割破皮肤、拔掉头发、割包皮、在火堆上熏烤等。打掉牙齿时 , 男孩需双腿跪在一个专门的坑内 , 巫师们在他面前跳舞 , 由一个长者抓住男孩 , 并将他头仰起 , 再由一名巫师实施 “ 手术 ” 。男孩张开嘴 , 巫师压住男孩的上牙床 , 用自己的下牙扳掉男孩的上门牙。假如扳时费力 , 则认此男孩与妇女厮混太多 , 扳掉的牙需仔细收藏起来。割礼、上火堆上熏蒸 , 是澳大利亚土人人献身仪式的重要部分。有些部落还有血淋淋的成年仪式 : 由几个老者扎住上臂 , 一个接一个地刺穿自己的肘部静脉 , 让鲜血倾注在献身少年的头和身上 , 直至他被浑身凝聚的血块沾住到不能动弹为止。通过这些献身仪式 , 向献身者灌输勇气。也只有那些经受住考验的少年才可成为部落的正式成员 , 并可以娶妻成家。通观澳大利亚的仪典 , 其实施方式以舞仪和演现为主 , 行之与图腾崇拜仪式。

欧洲人移居澳大利亚以前 , 当地土人居民过着原始公社式的乡村生活 ,18 世纪末叶 , 英国和欧洲大陆的移民来到这里 , 这些国家的宗教也接踵而至 , 实施殖民化 , 澳大利亚人大多居于 “ 传教村 ”, 多神教仪礼被强制取缔 , 一些传教士采取较为变通的办法 , 使基督教与当地的信仰相得益彰 , 诱使土人居民皈依该教。澳大利亚的主要宗教是新教和罗马天主教 , 此外还有东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新教主要是圣公会 , 有教徒约 400 多万 , 占全澳人口的 31% 左右 , 有墨尔本、悉尼、布里斯班、佩思和陶得赛德 5 个大主教区。悉尼大主教为全澳圣公会首席大主教 ; 浸礼派联合会 , 有教徒 15 万人 ; 公理会联合会 , 有教徒 1.5 万人 ; 信义会教徒联盟 , 有教徒 15.5 万人 ; 卫理会 , 有教徒 100 余万 ; 长老会 , 有教徒 100 多万。在澳大利亚 , 仅次于圣公会的要算是天主教会了。它拥有约 340 万教徒 , 占居民总数的 27%, 分属阿得雷德、布里斯班、堪培拉、霍巴特、墨尔本、佩思和悉尼 7 个大主教区 ,21 个小教区。天主教会在工人中影响较大 , 政治上支持澳大利亚工党。东正教会集中在昆士兰和西澳大利亚 , 约有教徒 38.8 万人 , 分属俄罗斯正教会和希腊正教会。澳大利亚还有 6 万名左右犹太教徒 , 约 2 万名穆斯林。到 1989 年澳大利亚有佛教徒 3.5 万人 , 其中 81% 是亚洲裔 , 为中国、日本、新加坡、柬埔寨等国的移民。他们在墨尔本、悉尼、南威尔士都建立了佛教协会 , 并共同组织了澳洲佛教协会 , 协会每月进行两次集会 , 研究讨论三界、四谛、缘起、业、转世等佛教基本教义及佛教伦理。这些佛教协会早期活动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流落到澳洲的印度支那难民服务 , 从精神、物质上帮助他们。自 80 年代中期以来又成为佛教徒移民的文化、教育活动中心 , 除日常弘法活动外 , 还经常举办老年、青年联谊会 , 并提供社会福利与教育服务。

美国名校:移民子女仅需交三分之一学费


美国名校:移民子女仅需交三分之一学费

随着“留学潮”的落温,“前移民,再留学”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大部分家长的做法是:家长移民,子女一同获得绿卡。这样做,不仅子女可以享受与本地生同样的福利,还可以享受热门专业的珍贵配额以及超低廉的学费。据近期消息,华盛顿大学财务的新算法显示:今年5800名新生当中,18%来自海外,而中国学生就占11%。他们每位留学生缴纳28059美元学费,为本地学生(包括移民子女)的三倍。校方表示,这种做法可让占新生比率超过四分之一的本州低收入学生得以免费入学。认为,换句话说,这可被视为“留学生”补贴“本地生”。

近年,全美很多大学因经费删减,为补偿开支而採取增加招收缴纳全额学费的外国学生,其中,持有美国债券 ** 多的中国为主要目标。

美国媒体报道说,由于华盛顿州过去三年的大学资助已削减超过50%,该校卒员为保持运作,被迫减少本州学生录用人数,而增加海外学生的名额。那也引起当地政事家和家长的愤慨。有些人甚至质问华盛顿大学校长麦克杨(Michael K. Young):他们也付外州学生的学费,让他们的孩子进去行不行?他说,那是很有吸引力。

至于是否招收加州学生就比招收中国学生更合适的问题,麦克杨认为,“你不用志愿我,世界已经不是那种划分法了。”华盛顿大学认为,国际化已成为该校将来进展的要害。麦克杨表示,他甚至完全不担忧来自海外的学生已超过学费相同的外州学生。

温馨拿示,美国是世界 ** 教育资源的集中地,世界排名前列的大学大部分位于美国。对于子女来说,前获得身份再上学拥有诸多优势。家长可以考虑办理美国EB-5投资移民,仅需50万美元,即可全家获得美国身份,配偶和子女一同享受福利,国内的生意也不会受到影响,投资期满,还可以获得本金的返还,堪称“拥有高性价比的生活解决方案”。

美国教育理念——教育是一种信仰


关注美国移民关注美国教育:美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也是一个教育强国。讨论美国教育,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由于美国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国家,反映在教育上,美国教育也是多元的,美国尚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制度,五十个州就有五十种不同的教育制度。

移民专家认为,一个国家和社会有什么样的占主流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实践和教育制度。影响美国教育、形成美国今天教育制度和教育格局的原因很多,但我认为影响美国教育最深层次的因素是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不仅仅是教育家、教育理论家关于教育的理论体系,或是写在书上或文件上的纸上的东西,而是被美国政府、政党、全社会所有民众所接受和所遵循的教育理念,是深入到几乎所有人脑海中的东西,拥有广泛性、深入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美国人认为,一个人不管处于什么境地,有两件事是必须要做的,并相伴一生,一是受教育,一是新宗教。教育与宗教并行,教育与宗教一样复要。

美国人对教育的复视,达到了与信仰宗教一样的诚恳境地。1620年,欧洲最早的第一批移民,坐着“五月花号”这只船抵达美洲,就是在现在的马塞诸塞州波士顿的普里茅斯上岸。

如今,在当时上岸时的一块石头上写着“1620”几个数字,就是对这一复大事件的纪念。那时的移民生活困难反常,但从1620年起,这批移民就同时在当地建学校与教学,并在1636年创办哈佛大学,所以,哈佛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很自豪,说美国算不了什么,前有哈佛,后有美国。欧洲移民到美洲以后,每到一处,必前做三件事:

一是建教堂,这些移民大多是受到欧洲宗教迫害的新教徒,建教堂是第一必做的一件事,他们认为,有了教堂,人的精神就有了归宿,人就有了精神家园。

二是建学校,他们认为,学校是教化之源,是一个人从野蛮行向文亮的必经之路,教育可以排除很多人性中的很多弊端。

三是建邮局,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桥梁,在过去,邮局是人们联系外部世界、熟悉外部世界的有利工具。这种理念在美国落生之前一个半世纪就已深深地植根于民众之中。

教育与宗教同样是一种信仰理念,对美国的教育产生了非常复要的影响,由于此,政府和民众对教育的熟悉,不是作为一种纯粹的功利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人们对教育拥有了宗教般的诚恳。

德国移民 | 这里的生活不一样,新移民对德国的真实评价


许多年前德国《图片报》的一个记者走访了一个拿救济金的家庭,男主人30岁,妻子23岁,他们有一个出生不久的孩子,这个家庭几乎所有用品,从拖鞋、衬衣、小孩床,到洗衣机、电视机、炉灶都是由社会福利局付款购买的。除此之外,他们每月还能领到350欧元(约合人民币2800元)的房租补贴、385欧元(约合人民币3080元)的生活费、儿童津贴188欧(约合人民币1504元)及其它补贴。

当然这些必须是困难家庭才能享受到的。如今德国的福利又提高了不少,富人为穷人买单,政府非凡关怀弱势群体,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

德国一般民众收入是中国的十倍左右,一年工作187天,每周基本工作四天,平均一天工作时间7个小时。也就是说他们平均一个月工作15天,天天七个小时,但如此少的工作时间收入却是我们的十倍左右。

关注下德国物价-高档餐馆的咖啡价格如下:一般咖啡1.7欧元、卡布基诺2.5欧元、纯奶咖啡2.8欧元、拿铁咖啡2.8欧元、浓缩咖啡1.8欧元。而一般咖啡馆,价格基本上在1-2欧元之间。超市里的食品大都以欧分计算,只有肉类才以欧元为单位。通常10-20欧元就可以买到一大筐的食品,足够一星期食用。

一个内含十片的一般大面包0.35欧元,好的也就大概一至二欧元。一升牛奶的就0.18欧元,常见的也仅仅0.5欧元左右。换算成人民币也就是1.2元和3.4元。假如节约点,每月拿100欧元(约合人民币785元)来购买食品应该绰绰有余。

德国人主要的出行方式是开车。汽车很廉价,基本上比中国低三倍以上,一般的大众汽车、法国雪特龙、日式低档车不过几千欧元,高档点的也就几万欧元。但他们的公路没有收费站,不需要交任何过路费,这样也能节约不少银子。

德国教育都是免费的,所有人都有医疗保险。即使是外国人,只要缴纳了医疗保险也同样享受一样的待遇,而小学至大学,外国人和德国人一视同仁,并没有内外有别之分。

最不可思议的是中国货,其价格可以用惊喜来形容。买三件T恤衫,共花10欧元,打开包装一看是“madeinChina”。当然质量还是很不错的。中国生产的茅台酒更为廉价。当茅台在中国已经卖到一千多元的时候,德国商店里的茅台才卖到几十欧元,而且,绝对不是假货,因为假货根本就进不到德国市场。至于中国产品在德国为何卖得这样廉价,实在没法深究,也很难搞明白,我们还是来分析德国商品吧。

德国最基本的食品价格廉价,根本原因是德国政府进行了大量的补贴。这样做的理由是,必须保证每个人的生存,让民众不会为基本的生活用品发愁。他们的税收,是真正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而不会用于三公消费,更不会偷偷放进自己的腰包。

其他商品价格低廉的原因比较多。首先,他们只是单边征税,而不是在所有环节上重复收税。价格基本上能反应出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德国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在透明而有序的市场环境下进行自由竞争。假如商家有意抬高价格,其后果只能是被消费者抛弃。

另外一种现象:在中国价格、最混乱的地方莫过于火车站和机场,因为商家认为这些人不过是匆匆而去的过客而已,宰掉一个算一个。而德国火车站的价格较低,而且非常稳定,也不会因人而异地乱喊价格,价格十分透明,在德国没有讨价还价。

希奇的是,在一个没有工商部门检查的国家为何如此呢?原因很简单:完善的*制度、成熟的经济体制、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以及诚信的威力制约着每一个妄想一夜暴富的商家。

再来看看德国一般工人的福利

1、禁止节假日休息日上班。第一是改善受福利者的地位,首先,在劳动保护政策方面,国家法律严格规定,禁止招收童工,禁止让孕妇在产前六周,产后八周上班,除每周休息3天以外,每个工人每年享受六周带薪休假。

2、德国人一年工作187天、休息178天。德国人现在要的不是更多的收入,而是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德国现在的情况是,一年工作187天,休息178天。数是这么算的:双休日102天,再加40多天的带薪假,还有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再休20多天。

3、企业欠薪,政府先还。在德国,一旦企业拖欠职工的工资,则由政府先支付给员工。企业欠员工多少钱,政府就给职工多少钱。接下来的事就是政府与违法企业之间的事。德国政府会出动法院、检察院介入欠薪事件。

4、劳动局为工人提供优质培训服务。德国还成立了由工会、雇主协会和国家公务员代表各占1/3的各级劳动局,负责向工人介绍劳动岗位,提供职业咨询,促进职工教育,组织进修和改行培训,在改行培训期间,劳动局要为进修和改行培训的工人提供无息无偿的补助、信贷、生活费。一句话,德国的劳动局不是一个只收钱不干活的摆设,而是真正为职工服务的组织。

5、*分居也有补助。假如*不在一个都邑里面工作,丈夫为了去另一个都邑读进修学校而跟妻子分居,如此国家要给钱的。另外,工人回家探亲,路费由劳动局支付。假如工人不想两地分居,要妻子搬过来,全家都搬过来,那么,行李搬运的费用也由劳动局支付。

6、职工工伤可得赔偿。在工伤事故保险方面,职工无需缴纳保险费,一旦发生事故,由保险机构负责提供全部赔偿金。另外,一旦出现工伤事故,老板就要赔钱。因此,德国的机器一般都很安全。假如机器太危险了,老是发生工伤事故,老板赔不起,还不如把这个钱省下来造机器,增加安全性减少污染。

7、生孩子政府一次性补助一万多欧元。孩子生得越多补助越多。不管收入状况如何,德国人可以享受每个月为第一个子女领取198欧元,第二个子女开始就上升为200多欧元,老三就是250欧元,老四比老三又多,以此类推,这个钱每月都可以拿,一直到孩子年满23周岁!

但是,即使这样,德国人也不同意生孩子,因为德国人要追求的是更轻松的生活,不同意把时间花在生孩子的事情上。

德国凭什么撑起如此完善的福利?这是因为德国的进展走向了体系化。第一,不靠冲动的高速。第二,不玩金融衍生产品。第三,不靠旅游。第四,不靠房地产。那靠什么?靠高端工业品生产制造和出口。

所以,它的经济被定义成世界上最健全的经济。德国经济不玩虚的,故德国能够支撑起这么好的福利。

当然,满足以上条件,最主要的是有一个政府清廉奉公,司法公正。养老医疗教育大多政府来负责,所以德国百姓无需为生活担忧,也不用存钱。其实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福利都很好,这与国家贫富关系不大,要害在社会体制的健全。

西班牙移民钟情的美食之一:海鲜饭


提到西班牙,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巴塞罗那奥运会或者激情四射的西甲联赛,也许还有华丽热情的弗拉明哥舞和古老的斗牛。和以上这些活动的闻名与喧嚣相比,西班牙的美食更像是一片细腻而充满想象力的土壤。从风味绝佳的各种Tapas小吃店,到众多名声显赫的米其林餐厅,从里奥哈的葡萄酒,到让人终生想念的西班牙火腿,很多移民西班牙生活的华人都表示,在西班牙吃饭是一种享受。而最对于西班牙美食,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西班牙海鲜饭,西餐三大名菜之一,与法国蜗牛、意大利面齐名。

海鲜饭原文叫Paella(可音译为巴埃亚),原产地为瓦伦西亚,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位于地中海东海岸。瓦伦西亚的大米文化历史久远,源于阿拉伯人统治西班牙时期,阿拉伯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东方的的稻米、火药、橙子等传入西班牙。瓦伦西亚是西班牙通往地中海的门户,地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里气候宜人、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种植稻米和橙子。

最初的巴埃亚其实是用大米、鸡肉和蔬菜烹饪而成的一种菜肉饭,如今叫瓦伦西亚饭,后来人们又在此基础上用各种不同的食材做成了海鲜饭、墨鱼汁饭或称黑米饭等等。由于以海鲜为原料的巴埃亚最受欢迎,在各大旅游景点餐厅的点菜率最高,因此大家便将paella干脆就叫成海鲜饭。很多西班牙移民在外就餐也很喜欢点这道美味的海鲜饭。

看到这,喜欢美食的你是不是也开始迫不及待的想去尝尝了呢。提醒,无论是去旅游还是想过去生活,都应该先了解当地的相关信息,为自己的出行做好准备。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