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移民生活劳工节不在五一

2021-04-15
移民生活 美国新移民生活经验 美国移民需要条件

移民生活。

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美国移民生活劳工节不在五一》供大家参考,盼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国移民生活之劳工节不在五一。美国是一个拥有众多的节假日的国家,在这些节假日中,劳工节是一个既重要又非凡的节日,拥有极深的历史渊源和长远的进展历程,其实,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发端于美国的,然而,五月一日这一天却没有被美国法定为一个节假日,而是将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定为劳工节。为什么不是与国际上其他国家一样在五月一日庆祝劳动节,而是偏偏设在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呢?也许这也算是美国人喜欢特立独行的一个表现吧。

让我们把时间追溯到1886年的5月1号。这一天,美国工业重镇芝加哥大约20万工人举行大罢工,要求实现八小时工作制和增加工资,并且要求制定公平合理的劳动法。罢工连续到5月4日,并发生工人与警方之间的暴力冲突。此次罢工活动最终导致美国政府认可8小时工作日。但美国政府却没有在立法上认可这个节日。

现今实施的每年9月第一个星期一的美国劳工节,究其来历,其实是要比五一国际劳动节还要早。那是在1882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也就是当年的9月5 号),纽约市两万多名工人在联邦广场集会,争取8小时工作制等基本权益。他们举旗帜呼口号,沿着百老汇大街*,旗帜上写着:“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 8小时娱乐;劳动者制造全部财富”。纽约市工人行动迅速得到美国各地劳工组织的响应支持,此后,争取劳工权益行动蔚然成风。到了1894年,时任总统克利夫兰指示联邦军队解散伊利诺州芝加哥郊外的一次铁路罢工时,有34名铁路工会成员被打死。克利夫兰当年正准备竞选连任总统,他需要使全国愤慨的工人平息下来,于是签署了一项法律,设立一个全国性节日即劳工节。同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律,把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定为全国假日,8小时工作制也成为现实。可以说,这个假日是联邦政府安怃美国劳工并向劳工表示敬意而设立的全国性节日。

自然,随着美国“星期一”长周末假日法通过并深入人心之后,9月的劳工节和其它长周末假日一样,都成为天生喜欢度假和户外活动的美国人心目中放松的节假日,当年那种不堪一击的火药味在这个节日几乎销声匿迹,成为一个大众欢乐的节日,一个可以野餐、出游、休息的轻松日子。

此外,就像美国人喜欢把每年5月底的国殇日长周末假期当作夏季的开始,9月初的劳工节假日也被大多数美国人看做夏季的结束,和青少年新学年的开端前夕。他们愿意在这个长周末假日到海滩和度假胜地观光,尽情享受夏末的温煦阳光,然后抖擞精神迎接秋冬来临的别一番风光。

算起来美国劳工节已经有了近120年的历史。劳工节是由一个木匠还是由一位机械师发起已经不再重要,今天的劳工节属于各行各业就业的每一个人。在美国从事服务性行业的人员远比从事产品生产的从业人员多,例如医生,律师,教师等等都属于服务性行业,假如认为劳工节仅仅是为从事生产的工人而定的,那范围就太窄了。

今年正值总统大选之年,在大选中一向比较积极的工会往往借用劳工节的机会,组织各种机会,为候选人拉选票。而对于大多数美国人,劳工节无非是一个和家庭团聚的机会。移民参加工会的比例就更低,大家可以说是又得浮生半日闲。

闲暇的日子,往往就会思念家乡。我们千里迢迢来到美国求学工作,是为了什么呢?说到底是因为美国的教育、科技还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虽然中国有青出于蓝之势,但目前美国经济还是世界的经济实体。200年来美国的资本和劳工系统已经进展得比较完善,这一系统一方面保证了资本投资方的投资效益和投资热情,同时最低工资限制、同工同酬等等一些列措施保障了员工的基本权利。仅从纸面上来看,美国以中国4分之一的人口制造了中国4倍的GDP。

随着世界产业的一体化,美国原有的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受到冲击。究竟,假如没有技术含量,仅仅靠工人生产,很难相信美国工人平均每人能够制造中国工人 20倍的价值。所以说,科技含量,尤其是外国企业在短时间无法复制的高科技,是美国保持的法宝。高科技的要害是练习有素的高科技人才。高科技人才是国际化的,近几年中国和印度培养的高科技人才在全世界科技人才中占有愈来愈高的比例。因此倘若拒绝美国高科技公司延揽外国人才,就是削弱美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基础。

高科技人才不仅仅是美国保持经济地位所需的中坚力量,也同样是世界其他各国争取的精英阶层,因此,高科技人才受到重视日渐加深,机会也相应的增多,身价也自然水涨船高。海外的留学生、工作人员应该为身在这一时代感到幸运。只要学有所长,一技傍身,近可以齐家,远可以立业,甚至治国。

尽管美国经济目前有些困难,不少公司冻结雇佣新的员工。很多原有的夕阳产业例如汽车业,制造业都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是,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富有活力的经济实体,其体系也相对完善和成熟,因此,大家只要踏下心来,坚持下去,还是能够找到合适的职位。利用办身份的几年,增加知识,增加工作经验,为以后大展宏图做好准备,此时的难关不过是临时的,而今迈步从头越,前面是广阔的一片天。

在这样闲暇的日子,往往就有了些闲暇的感想,其实这样的节日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在繁忙的工作中多了一天属于我们自己。假如你已有了家庭子女,带他们去郊游,去放一放风筝,举行一次一家人和和睦睦BBQ,这些也许就会成为他们一生的回忆;假如你拥有一个二人世界,就和你的另一半去四周的都邑,吃一餐异国风味,看一回都邑夜景,一同计划未来,一起思念家乡。假如你还是一个人,那您何不就一壶酒,两杯茶,三五知己,契阔谈讌,享受自己的自由时光呢?愿你能够好好享受这一天。

延伸阅读

美国移民生活:美国移民生活


介绍:介绍人时,一般原则为将卑方介绍给尊方,具体就是先将男介绍给女,幼介绍给长。介绍后握手须简短有力,美国人认为有力的握手代表诚恳坦率。不过对方倘若是女性时,可等女方先伸手,以免失礼。

约会:男女交往在美国是比较开放的,约会看电影吃饭也是非常普通的,和异性热情地交往并不算失礼。

男女双方均可主动邀约,通常男性较主动,可以各自拆账或一方请客。美国朋友倘若说:Let's go get a beer或Want a cup of coffee?时,可别误会他要请客,这种情形通常是各自付费的。假如应邀地点在餐厅,餐后可提议付小费,倘主人坚持不允,也可不必牵强。

约会有时并不具其他含意,也不表示必将成为非凡性的伴侣。所以,假如你想和某人见面谈谈或看个电影或一起吃个饭,以增进双方的友谊,共度一段愉悦的时间,尽可主动大方地去邀约。假如你不想赴对方约会或对方有令你不舒适的举动,可以客气但肯定地说NO,彼此尊重是基本的交往原则,也是每个人的权利。

时间观念:约会应准时,如赴宴则早到几分钟;假如主人先到,反而失礼。若有紧急状况无法准时赴约,必须电话通知和解释,绝不可无疾而终,随意放人空等。

赴宴:美国人虽然会常说“随时来找我”,即使有些邀约是相当诚恳的,但访问前仍应事先电话联系,确定时间,以免自己的随时而造成别人的不便。若接到正式的邀约,请柬上倘印有R.S.V.P.,去与不去必须电话通知。大型活动请柬通常印有Regrets only,此时只有不参加时才须通知。若没有赴约把握不要轻意应允;若临时不能赴约,务请电话通知。有任何饮食禁忌可先告知。非凡的文化风俗和饮食禁忌可得谅解和尊重。假如应邀参加家庭聚会,可问主人需要什么礼物,即使主人婉谢,届时仍可带瓶酒或一束鲜花,或酌带一些具有中国风味的小礼物。除非事先言明,一般聚会活动以不带小孩参加为宜,假如聚会性质为野餐烤肉,则大都可全家参加。宴后三四天内别忘记寄一张感谢卡或谢函给主人,若在主人家过夜通常将感谢卡寄给女主人。

餐桌礼节

注重使用刀叉顺序,以及叉匙性质。

刀叉斜放盘缘,表示尚在用餐之中;若完全放在盘中,则表示已使用完毕。

盐、胡椒瓶倘离座远,不可伸手去取,而须请隔座代劳递送。

上甜点或咖啡时,主人可开始致词,来宾亦可利用此时答谢。

穿衣:参加重要宴会,应注重请柬上相关服装规定。假如不确定服装的要求,可以先问问其他参加者,以免尴尬。请柬上有些字如casual,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穿牛仔裤,semi-formal也并不表示你可以不打领带,问清晰。

西装外套通常只扣上扣,亦可全部不扣,但切忌全扣。西装背心最下一个纽扣通常不扣。

深色西装应着黑色皮鞋,深色袜子,切忌白袜黑鞋。

正式场合或上班,女性以裙装为宜,男性应着领带及深色西服。

行路乘车:行路一般以右为尊,女士同行,男士应走左边,出入 应为女士开门。搭车时,车主驾车,前座为尊,其他则以后座右侧为尊。自己开车时须先为客人开车门,等坐定后始上车启动。

一般礼仪

一般而言,美国人日常生活起居是大而化之,不讲俗套;和生疏人打打招呼,不见得便是想和你做朋友;一场愉快的交谈,不见得会变成知心莫逆,只有主动接触,以愉快的心情应对。以下是一些一般礼仪,以供参考:

保持面带微笑,碰到熟悉的朋友时,主动问候对方,别人问候你时,也要回问候对方,表示关怀。

说话时语气诚恳、态度大方,当别人问候你时,回答尽量简洁。

多赞美对方。眼睛要亮一点,当对方改变发型时、看人家的相片时,有好的地方要尽量赞美;不好的,可用另一个角度来观赏,如说cute(可爱的)。

到别人家做客时,有机会就要赞誉不已地表示对主人招待的赞美和感谢。

要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千万不要形象太邋遢,身体或口腔的异味、头皮屑等等都是令人很不愉快的。

别忘了说Excuse me,Please和Thank You,这几个词在和美国人交流时用的概率很大,可能也是我们最轻易忽视的。

美国移民:美国移民生活


介绍:介绍人时,一般原则为将卑方介绍给尊方,具体就是先将男介绍给女,幼介绍给长。介绍后握手须简短有力,美国人认为有力的握手代表诚恳坦率。不过对方倘若是女性时,可等女方先伸手,以免失礼。

约会:男女交往在美国是比较开放的,约会看电影吃饭也是非常普通的,和异性热情地交往并不算失礼。

男女双方均可主动邀约,通常男性较主动,可以各自拆账或一方请客。美国朋友倘若说:Let's go get a beer或Want a cup of coffee?时,可别误会他要请客,这种情形通常是各自付费的。假如应邀地点在餐厅,餐后可提议付小费,倘主人坚持不允,也可不必牵强。

约会有时并不具其他含意,也不表示必将成为非凡性的伴侣。所以,假如你想和某人见面谈谈或看个电影或一起吃个饭,以增进双方的友谊,共度一段愉悦的时间,尽可主动大方地去邀约。假如你不想赴对方约会或对方有令你不舒适的举动,可以客气但肯定地说NO,彼此尊重是基本的交往原则,也是每个人的权利。

时间观念:约会应准时,如赴宴则早到几分钟;假如主人先到,反而失礼。若有紧急状况无法准时赴约,必须电话通知和解释,绝不可无疾而终,随意放人空等。

赴宴:美国人虽然会常说“随时来找我”,即使有些邀约是相当诚恳的,但访问前仍应事先电话联系,确定时间,以免自己的随时而造成别人的不便。若接到正式的邀约,请柬上倘印有R.S.V.P.,去与不去必须电话通知。大型活动请柬通常印有Regrets only,此时只有不参加时才须通知。若没有赴约把握不要轻意应允;若临时不能赴约,务请电话通知。有任何饮食禁忌可先告知。非凡的文化风俗和饮食禁忌可得谅解和尊重。假如应邀参加家庭聚会,可问主人需要什么礼物,即使主人婉谢,届时仍可带瓶酒或一束鲜花,或酌带一些具有中国风味的小礼物。除非事先言明,一般聚会活动以不带小孩参加为宜,假如聚会性质为野餐烤肉,则大都可全家参加。宴后三四天内别忘记寄一张感谢卡或谢函给主人,若在主人家过夜通常将感谢卡寄给女主人。

餐桌礼节

注重使用刀叉顺序,以及叉匙性质。

刀叉斜放盘缘,表示尚在用餐之中;若完全放在盘中,则表示已使用完毕。

盐、胡椒瓶倘离座远,不可伸手去取,而须请隔座代劳递送。

上甜点或咖啡时,主人可开始致词,来宾亦可利用此时答谢。

穿衣:参加重要宴会,应注重请柬上相关服装规定。假如不确定服装的要求,可以先问问其他参加者,以免尴尬。请柬上有些字如casual,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穿牛仔裤,semi-formal也并不表示你可以不打领带,问清晰。

西装外套通常只扣上扣,亦可全部不扣,但切忌全扣。西装背心最下一个纽扣通常不扣。

深色西装应着黑色皮鞋,深色袜子,切忌白袜黑鞋。

正式场合或上班,女性以裙装为宜,男性应着领带及深色西服。

行路乘车:行路一般以右为尊,女士同行,男士应走左边,出入 应为女士开门。搭车时,车主驾车,前座为尊,其他则以后座右侧为尊。自己开车时须先为客人开车门,等坐定后始上车启动。

一般礼仪

一般而言,美国人日常生活起居是大而化之,不讲俗套;和生疏人打打招呼,不见得便是想和你做朋友;一场愉快的交谈,不见得会变成知心莫逆,只有主动接触,以愉快的心情应对。以下是一些一般礼仪,以供参考:

保持面带微笑,碰到熟悉的朋友时,主动问候对方,别人问候你时,也要回问候对方,表示关怀。

说话时语气诚恳、态度大方,当别人问候你时,回答尽量简洁。

多赞美对方。眼睛要亮一点,当对方改变发型时、看人家的相片时,有好的地方要尽量赞美;不好的,可用另一个角度来观赏,如说cute(可爱的)。

到别人家做客时,有机会就要赞誉不已地表示对主人招待的赞美和感谢。

要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千万不要形象太邋遢,身体或口腔的异味、头皮屑等等都是令人很不愉快的。

别忘了说Excuse me,Please和Thank You,这几个词在和美国人交流时用的概率很大,可能也是我们最轻易忽视的。

澳洲移民生活福利无处不在介绍


以停式样为收集整理,供大家学习参考!!

澳洲移民生活福利无处不在。有调查显示,教育、环境和福利是大多数人挑选移民澳洲的主要原因,澳洲的福利制度始于20世纪初,经过一百多年的进铺,澳大利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福利体系,其福利制度享誉外洋,被认为是福利天堂。挑选移民澳洲的你,是否模糊了解移民澳洲后你和家人能够享受来什么社会福利?

【澳洲移民生活福利无处不在--澳洲基本福利制度】

12年的免费义务教育;

大学膏火可拿供无息政府贷款;

18岁前,享受福利补贴:100澳元/人/周(孩童早期教育津贴),50-300澳元/人/两周(孩童助养费)

18岁后,享受学生津贴:330澳元/人/两周

失业救济金(定居两年后的绿卡身份居民和公民);

60岁的女士和65岁的男士享受养老金;

低收入津贴:免税额、药费低;

全民享受免费医疗保健;

很多其他的福利包括:多子女津贴,未婚父母津贴,单身父或母津贴等等。

澳洲完善的福利制度很好的说了然西方人“及时行乐”的观念,因为没有后顾之忧,纵情的享受当停的生活。事实上,挑肥拣瘦的中国人移民澳洲,并不会完全依靠福利生活,但生活从此多一复坚实的保证。移民,对自己和家人而言何尝不是一种长线投资。

美国移民生活:美国移民生活必知的生活礼仪


入境随俗,在赴美之后,了解一些一般的美式生活礼仪是必要的,可以帮助自己更快的融入美国生活,也免得在各种场合里,做出不适合的举动,使自己或对方尴尬。

1、见面介绍、交谈:

一般而言,美国人以不拘礼节、逍遥安闲著称。和生疏人打打招呼,不见得便是想和你做朋友;一场愉快的交谈,不见得会变成知心莫逆,只有主动接触,以愉快的心情应对。只在正式场合行握手礼,一般场合见面时相视一笑,说声嗨!或哈罗!即为见面礼节。

初次见面,相互介绍也很简单。一般原则为将卑介绍予尊,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将年轻人介绍给年长者,将下级介绍给上级,将女士介绍给男士。介绍后握手须简短有力,美国人认为有力的握手代表诚恳坦率。在公务场合,美国女子会主动伸手(其他场合则不一定),女性先伸手,男性才能握女性的手(女性之间一般不互相握手)。若女士无意握手,则男士点头或鞠躬致意。与女士握手不可太紧。握手前应脱手套,来不及脱应致歉。关系紧密的亲朋之间,可行亲吻礼,女子之间互吻面颊,男女之间由男子吻女子面颊。对于别人的握手、拥抱、吻手、注目、点头等礼节,美国人也以同样方式回礼。告辞时也不必握手,挥挥手说声再见!即可。

美国相互称呼直呼姓名,一般不用先生、太太、小姐等称呼,一般也不用正式头衔。只对法官、医生、高级官员、教授、高级神职人员称呼头衔。一般不用职务作为称呼。称呼长者忌用老字。

交谈时忌问年龄、家庭状况、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经济收入以及其他私生活情况。见面打招呼也不问去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公共场合重视礼貌用语,家庭里也常用请、谢谢、对不起等。交谈距离必须保持50厘米以上。不得不靠拢他人就座时,要征得对方同意。交谈时声音不可太大,不可大笑,更不可大声争吵。惊讶时不可伸舌头(伸舌头是污辱他人之举)。美国交谈、示意喜欢用手势。请人接电话,用听电话的手势;请侍者结帐,用写字的手势。习惯于打过招呼即谈正事,不送茶、寒喧。美国人不把互赠名片视为礼节,只为便于日后联系时才送名片。送名片给他人时并不期待他人回送名片。

在交谈时要注重:常面带微笑,碰到熟悉的朋友时,主动的问候对方,别人问候你,也要反问候对方,表示关怀。说话时语气诚恳、态度大方,当别人问候你时,回答尽量简洁。多赞美对方。眼睛要亮一点,当对方改变发型时,看人家的相片,有好的地方要尽量赞美;不好的,可用另一个角度来欣赏,如说「cute」。别忘了说「Excuse me」,「Please」和「Thank You」。要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千万不要邋遢,身体或口腔的异味、头皮屑等等都是令人很不愉快的。

2、约会:

美国人性格开朗,举止大方,乐于交际。他们平时晚睡晚起,但时间观念强;美国人会常说「随时来找我」,有些邀约是相当诚恳的,但拜访前仍应事先电话联系,确定时间,以免自己的「随时」而造成别人的不便。约会要事先预定时间,一般不迟到。若接到正式的邀约,请柬上倘印有「R.S.V.P.」,去与不去必需电话通知。大型活动请柬通常印有 Regrets only,此时只有不参加时才须通知。非正式私人邀请,可用电话或信函,明确告诉时间、地点。接到邀请,要回柬致谢;若没有赴约把握不要轻意应允;若不能应邀要说明理由,并致歉意。若临时不克赴约,务请电话通知,绝不可无疾而终,随意放人空等。

男女交往在美国是比较开放,约会看电影吃饭也是非常普遍,和异性热络地交往并不算失礼。男女双方均可主动邀约,通常男性较主动。可以各自拆帐或一方请客。美国朋友倘若说:「Let's go get a beer」或「Want a cup of coffee?」可别误会他要请客,这种情形通常是各自付费。假如应邀地点在餐厅,餐后可提议付小费,倘主人坚持不允,也可不必牵强。约会有时并不具其他含意,也不表示必将成为特殊性的伴侣。所以,假如你想和某人见面谈谈或看个电影或一起吃个饭,以增进双方的友谊,共度一段愉悦的时光,尽可主动大方地去邀约。假如你不想赴对方约会或对方有令你不舒服的举动,可以客气但肯定的说「NO」,彼此尊重是基本的交往原则,也是权力。

3、上门做客:

上门作客不可早到,假如早主人先到,反而失礼。可迟到5到10分钟,迟到15分钟以上应打电话给主人通报。夜间造访主人不能穿睡衣接待客人。去亲朋家作客,进门时要擦去鞋上泥土、脱帽,湿的雨衣雨伞放在室外。进门应先问候女主人,再问候男主人。宾客较多时,可以只与主人和熟人握手,对其他人只需点头示意即可。要多谈众人感兴趣的话题,不要只讲自己感兴趣的事。作客时不可随意翻动主人的东西、抚弄摆设,也不能打听摆设的价格。在主人家打长途电话,要征得主人同意,并留下电话钱,说是给主人的孩子买买糖果用。作客时不宜久留;主人没有留客用餐,客人则应在用餐时间之前告辞。会抽烟的客人应接受主人敬的烟,而不能抽自己带的烟。美国人重视生日,尤其是孩子的生日。应邀出席生日聚会的客人应送礼以示祝贺。

4、赴宴礼仪:

假如应邀参加家庭聚会,可问主人需要什么礼物,即使主人婉谢,届时仍可带瓶酒或一束鲜花,或酌带一些具有中国风味的小礼物。有任何饮食禁忌可先告知。特殊的文化风俗和饮食禁忌可得谅解和尊重。除非事先言明,一般聚会活动以不带小孩参加为宜,假如聚会性质为安涂肉,则大都可全家参加。

在家宴请客人比在餐馆宴请更受美国人欢迎,因为家里气氛更加亲切友好。家宴分两种。第一种是家庭用餐式,主宾在长方形饭桌旁就座,主人为客人盛食物,或将食物盛在盘中,依次传递取用。第二种是自助餐式,食物置于餐厅另一桌上,主宾各自去取用。

应邀到他人家里用餐,主宾双方都很讲究礼仪。主人会提供各种专门用途的餐具,如冷盘、刀叉、鱼刀叉、肉刀叉、主菜刀叉、水果刀叉、菜匙、汤匙、咖啡匙等,客人如不熟悉餐具的专门用途,可仿效女主人。餐巾铺在膝上,不能用餐巾擦餐具。坐姿要端正,手臂不能横放在桌上。只有当女主人动手,其他人才开始进餐;女主人离座,其他人才能离席,不可中途离席。欧洲人进食时是一手拿刀,一手拿叉,美国人只用一只手轮换用餐具,另一手则放在膝上。注重使用刀叉顺序,以及叉匙性质。刀叉斜放盘缘,表示尚在用餐之中;若完全放在盘中,则表示已使用完毕。面包要掰成小块食用。喝汤、咀嚼时不能出声,更不能打嚏、擤鼻子、咳嗽、打嗝、剔牙。渣滓不能直接吐在盘中,要用叉接住后放入盘中。餐巾用来拭嘴,切忌用来擦手或餐具。盐、胡椒瓶倘离座远,不可伸手去取,而须请隔座代劳递送。上甜点或咖啡时,主人可开始致词,主宾亦可利用此时答谢。席间,应当称赞女主人预备的菜肴,并尽量吃完盘里的饭菜。

餐后要与主人交谈片刻,之后告辞,但不可久留;告辞时应感谢主人招待。与主人不太熟悉者,事后还应尽早打电话或寄短柬表示谢意。假如客人比较多,应等年长职位高的客人告辞后,方能告辞。宴后三四天内别忘记寄一张感谢卡或谢函给主人,若在主人家过夜通常感谢卡寄给女主人。

5、赠送礼物:

上门作客不一定带礼品,也不可在其他客人不送礼时单独送礼。礼物可以是一瓶酒,给女主人的一束鲜花等。公务送礼的礼品可以是日历、钢笔、精装日记本等文具。一般不在公然场合送礼。会议礼品在会议结束后送,如在告辞宴会上送。美国人喜欢充满友情的礼物,礼物讲究包装,即使是选给亲友的礼品也要附上礼品卡;送礼目的要明确,否则会令人稀里糊涂。蛋糕、点心、巧克力、乡土工艺品、书籍等,均可作为礼品(用单数);探望病人一般应送鲜花;在公务中不可送重礼品,以避贿赂之赚;礼品上不能有送礼单位的标志,否则有广告之赚;男子不可随便送香水、化妆品和白玫瑰给女子(这些是送给恋人的礼品)。受礼时要当场打开礼物,致谢和赞美礼物;受礼后不必马上回赠。应邀赴宴时,情真意切的祝酒词是的礼品。平时的送礼方式是请人吃饭、饮酒或去别墅共度周末。收到礼物、应邀赴宴、受人帮助之后,都要写信致谢。除了约定由谁请客之外,一般一起到餐馆用餐,都是各自结帐。

6、服装穿着:

美国人衣着随意,在公众场合穿各种服装的都有。大多数时候喜欢穿T恤衫、夹克衫、牛仔裤、运动衫、旅游鞋。着装讲究整洁。男式裤子不能露出衬裤,女子裙装不能露出衬裙。裙子要盖过丝袜口,女式短裤不能配高跟鞋,否则会被人误以为应招女郎。涂眉画影,口红浓重,也是应招郎的标志。任何人都不能在公众场合穿背心、睡衣。美国人的服饰追求体现个性、气质、风度,讲究舒适,在西方领先以简洁朴实的服装取代服装。

在正式社交场合注重着装,宴会上都有着装要求。参加重要场会,应注重请柬上相关服装规定。假如不确定服装的要求,可以先问问其他参加者,以免尴尬。请柬上有些字如「casual」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穿牛仔裤,「semi-formal」也并不表示你可以不打领带,问清楚。西装外套通常只扣上扣,亦可全部不扣,但切忌全扣。西装背心最下一个钮扣通常不扣。深色西装应着黑色皮鞋,深色袜子,切忌白袜黑鞋。正式场合或上班,女性以裙装为宜,男性应着领带及深色西服。着晚礼服裙摆应长及脚踝,并着高跟鞋。

7、行路乘车:

行路一般以右为尊,女士同行,男士应走左边,出入应为女士推门。搭车时,车主驾车,前座为尊,余则以后座右侧为尊。自己开车时须先为客人开车门,等坐定后始上车启动。

在公共场合,美国人特殊尊重女性,处处女士优先。在社交场合,男士对女士要谦让、关照;行路时男子走人行道外侧;入座时先让女子坐下;进门时男子应先行并为女子开门;上、下楼梯或乘电梯时要让女子先行;用餐时请女子先点菜;告辞时让女子先起身;生疏女子失落东西,男子也应为其拾起归还;与女士打招呼,男士必须起立。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