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的监狱生活竟然比自由世界还要好

2020-10-03
新西兰的移民条件 新西兰配偶移民的经验 移民生活

新西兰的移民条件。

没错,这就是新西兰监狱里的生活,每逢圣诞节,他们都会有由监狱提供的圣诞大餐,重要的是还会由惩教部官员亲自试吃,确保了可口与卫生。一直以来新西兰的监狱里的圣诞餐都非常豪华,每年一公布就会引起众人热议。

新西兰民众大多数人基于人权考虑,认为即使是阶下囚,也应该享有过节的权利,但是不少人对于究竟该将监狱圣诞大餐定位在什么价位,并如何引导社会舆论,意见不同。

从2008年以来,烤鸡一直是新西兰监狱圣诞大餐的主菜,一方面是由于鸡肉在各种肉食中相对廉价,不会超出圣诞大餐4新西兰元(1新西兰元约合5元人民币)的餐食标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新西兰移民来源的日趋多元化,不同人种、民族、宗教信仰的囚犯与日俱增,鸡肉在全世界的信仰中,相对属于禁忌比较少的肉类,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囚犯们的需要。当然,新西兰的监狱还特别考虑素食主义者的要求,他们可以申请一份素食圣诞大餐。

作为在全世界多个监狱工作了20多年的“资深牢头”,史蒂夫强调,伊甸山监狱首先考虑的是降低“再犯罪率”,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为囚犯提供一个积极向上和没有威胁的环境。台球看似是奢侈品,但至少是健康的运动方式,鼓励囚犯建立起正常的人际关系。除了黑社会的帮派制服外,囚犯被允许穿自己的衣服,这被认为是激励方式之一,以此增强囚犯的归属感,让他们以平和心态度服刑,早日重返社会。在新西兰惩教部的管理理念中,“教”明显重于“惩”,如何让囚犯积极改造,作为遵纪守法的新人重返社会,才是根本目的。

新西兰每年每位犯人花费高达10万新西兰元,而普通狱警年薪仅为5万新西兰元,是犯人花费的一半。这一数据让许多新西兰人无法接受,曾经有人感慨“为什么罪犯在监狱中的生活比受害者在自由世界还要好?”

这样的生活让小编也要感慨成分,不过,有人了采访过一些初入狱的轻罪犯,许多人仅仅在监狱中度过几周甚至更短时间,而他们一致的感受却是,就算是吃山珍海味,住豪华房间,也远远无法弥补自由被剥夺的痛苦与无助。所以,他们异口同声告诫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们,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才是人生正确的选择。

这就是新西兰的监狱生活,正是这样一个人性化的制度,让那些人自己开窍,且不会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不一样的人,同样受到社会的重视。

编辑推荐

多元素的加拿大移民生活 比想象活得更要好


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大国,面积世界第二,英法双语国家,地处北美,美国北面,气候寒冷,资源丰富。主要大城市是多伦多、温哥华、渥太华、卡尔加里、蒙特利尔等。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地方,不管是从政府政策来看,还是生活,对待新加拿大移民都处处体现着平等。

加拿大人普遍比较温和

他们很礼貌加拿大人习惯嘴边挂着sorry,please等礼貌用语。先开门的人一定会给后面人留门(只要不是没发现后面有人,百分百,任何男士一定会给任何女士开门,等女士通过了再进去),如果走在路上不小心撞了一下,两个人一定都会同时说Sorry。

他们也特别热情小城市人或者大城市部分居民区的人见面会经常很自然的和陌生人打招呼“How are you? What's going on?”在电梯里遇到邻居,也一定会友善的问“去几层”,然后扯几句闲天,在下电梯时更少不了“see you”。

这里物价较低当然相对而言的

几乎所有旅游的人在国外都是买买买,觉得国外衣服便宜、鞋子便宜、箱包便宜、运动品便宜,日化用品便宜,每个人回国时都是大包小包往回带。加拿大的物价对比美国来说区别不大,但是结合平均工资来看物价并不算高。尤其肉类,很便宜,基本都是几块钱一磅,一般是一些热带水果的价格会高一些。

移民加拿大后,几乎所有人的消费心态都会转变。开始更注重商品的品质,在这个重视诚信和品牌的商业社会,大多数时候真的是一分钱一分货。受市场的检验,贵的东西一定有贵的价值,好的东西甚至可以舒心的用上几十年,所以价格的因素也就不再是最重要的考量了。

其次,也开始习惯为服务买单。因为高价格和消费的存在,消费者也享受着更加优质的服务,从修理下水管的,到上面安装网络的,你会为好的服务而诚惶诚恐,怎么会这么客气。而正因为对服务的尊重,也更加体现出社会的平等。

交通方面,各个城市差异明显

中大城市公共交通没问题很方便,而小城市可以说是没车寸步难行。治安问题则和交通问题刚刚相反,大部分中小城市甚至可以夜不闭户,下车不用锁,房门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防风而不是防盗。大城市的治安虽然不如小城市那么好,但总体来说加拿大的犯罪率对比邻居美国来说还是相当低的,而且恶性暴力犯罪更是十分少见。

加拿大中型城市环境和治安状况非常好

加拿大国土面积大多偏北,大部分地区冬季风雪很大,气温能到零下20°。但是由于所有室内环境都非常温暖,出门基本都是开车,所以冬季并不感到寒冷。

由于加拿大对于排污和环保上有着严苛的规定,所以雾霾这种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在不下雨雪的时候,能见度几十公里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生活在中小城市是非常舒服的,治安也非常好。加拿大的治安不敢说没有犯罪,但是犯罪率相比之下确实很低。加拿大最多的犯罪都与帮派有关,而帮派之间的争斗往往又与毒品有关。所以说在加拿大基本上只有自己做好安分守法,对于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做到心里有数,是不会遇到犯罪这种事情的。

在加拿大考驾照非常容易

在加拿大考驾照非常容易,包括曼省在内的很多省份都是可以直接使用中国驾照通过笔试后换成本地驾照。这边开车的规矩其实很简单,就是路权二字,转弯让直行,辅路让主路,就是这么简单的规则,也没有监控,但是没什么人不守规矩,大家基本上都是礼貌的让行。

车子没有强制报废规则,可以玩老爷车,而且对于个性改装方面也没有国内这种严苛的限制,只要不离谱、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基本上可以随便个性化改装,可玩性还是很高的。

加拿大生活节奏

移民后有时间安静的坐下来,沐浴着午后温暖的阳光,在五彩芬芳的花园中,品味着一杯清茶,阅读自己喜欢的文字;看完自己积攒多年的、长长的书单、电影清单;尝试钓鱼、户外探险、滑雪、摩托、甚至手工木工DIY......移民后的生活变得无比丰富,生活的体验大大增加。

吃喝方面,吃到家乡菜早已不是奢望

奶茶、鸭脖、火锅、肉饼、炸酱面一类的基本能想到的都能吃到。华人超市中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包括酸菜、螺蛳粉、臭豆腐这些地方特色也都可以很容易的买到。

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别有一番情趣。

【不设烟酒】

在加拿大请客吃饭都不设烟酒。因为,在加拿大有禁烟规定,并且必须年满16岁以上者方可购买香烟。

【不吃热食】

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吃冷食,这种冷食不同于中国的冷盘菜肴,一般是由主人先将各式菜肴烧好,用碗、盘、碟等器皿盛好后,依次将各式菜肴摆在厨房内的餐桌上,待客人到齐后,供客人享用。

因为菜肴烧得比较早,时间一长,也就成了凉菜,加拿大人称之为“冷餐宴会”。

【不排桌席】

在加拿大,宴请是不安排桌席的。通常是客人们手拿一次性塑料餐盒和叉子,一个个排在摆满饭菜的台前,然后自己动手随意选取食物,自找地方用餐。

因为不排桌席,所以客人们取好饭菜后,各奔东西,有坐有站,随随便便,无拘无束。如自感腹中没有吃饱,还可以再去取食。

实拍荷普通监狱堪比小康家庭 荷兰移民越发受追捧


今天早上有看到一位网友发的贴,当时就震惊了有木有。更有网有评论想直接办理荷兰移民了有木有。原文是这样的:很早就听说索马里海盗在荷兰审讯之后被关到监狱里,结果由于环境太好舍不得回去,今天发现了几张荷兰普通监狱的照片,当时我就震惊了,这不是逼人犯罪吗?

开门进去才真正的伤到了啊!!这是要有多温馨??

从外面看很像学校有木有!!

从里面看很像公园有木有!在铁丝网里面放进动物比动物园环境还好有木有!!

这哪里像监狱!明明就是图书馆!

隐约中终于有了监狱的样子~~

一尘不染啊有木有!要多干净有多干净啊!!

宿舍还有小黑板,有独立卫浴,有桌子,有柜子,有镜子。

每个房间还有电视接口和广播接口,看新闻联播毫无压力。

电脑,休息室,沙发,桌面足球应有尽有。

足球场

室内场

早饭有果酱、饼卷、咖啡、茶和果汁;晚饭有三道热菜、沙拉和水果。

锅碗瓢盆烤箱微波炉任你用,专心厨艺的话估计出狱可以去考厨师证了。

马上快刑满释放的犯人,为了融入社会,不和外界生活脱轨,每个周末可以回家和家人一起度过,多么人性化!

编后语:听说,荷兰曾经有一项很2的政策,就是因为犯人属于没有收入的公民,所以可以每月领取近900欧的低保,低保啊!!900欧!!而且在监狱里又没地方花钱,所以重刑犯人,在监狱里几十年那种,出来全都奔小康啊!

美国穷人竟然比中国还多?美国贫困线是多少?


目前美国穷人超过4000万,要比中国的穷人还要多,看到这样的数据大家是不是很不可思议?美国是经济强国怎么可能贫困人口比穷人还多?其实这些都是根据美国贫困线标准得出的结论,那么什么是美国贫困线呢?

美国按家庭人口和家庭收入的贫困线为基本的联邦统计要素,并且标准逐年提高。按每年动态调整的贫困线,美国的“贫困率”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保持在15%左右,近年来人口为4500万左右。

而按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HHS)2018年的联邦贫困水平数据,在本土48州,单身人士的贫困线,为年收入12140美元(汇率折合7.8万人民币,月均6500元人民币)。

而典型的美国家庭——一对父母两个子女组成的四人家庭,贫困线为25100美元(汇率折合16万人民币,家庭月均1.33万,人均3325元)。总体上,家庭每增加一个人,以家庭计算的贫困线这收入就增加4320美元。

如果按照美国贫困线的标准,中国是不是一半以上都是穷人了呢?

根据中国14亿人的真实收入,按照美国贫困标准换算,目前中国人有70%以上都是贫困人口了。

再来看下一层级的,收入位于60%~80%“中等偏上”收入组的2.8亿人,人均可支配收入34547元,月均2879元。这已经明显低于美国四口之家贫困线的人均标准了。

如果再往下,收入位于40%~60%的“中等收入”组2.8亿人,人均可支配收入22495元,月均1875元。收入位于20%~40%的“中等偏下收入”组2.8亿人,人均可支配收入13843元,月均1153元。

在全体国民中,收入最低的20%“低收入”组2.8亿人,人均可支配收入5958元,月均不到500元。

所以说美国贫困线是远高于中国的,在美国,如果你的收入在贫困线以下,通常能享受到美国政府提供的很多福利,这其中包括但不局限于免费食品、住房补贴、免费或价格极低的医保、孩子在学校免费早餐和午餐等,如果收入更低的话甚至还能从联邦政府收到每个月的社会安全救济金,因此从这些角度上说,在美国“无产阶级”的日子有时会比我们这类中产阶级更好过!

移民希腊,实现你的生活自由!


为了子女教育、优质医疗、高科技工作等原因,很多人移民希腊。那么,希腊生活消费怎么样?

你可以从每一个行人身上感受到自由之光的闪现,而现代的雅典不论在政治、经济还是生活饮食上,也更加展现出一个自由之邦的风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低物价

如今雅典实现车厘子自由,这令不少人共同流下羡慕的口水。雅典车厘子乃至众多品类丰富的水果特别便宜,1.19欧元一公斤,折合成人民币4.6元一斤。

经济向好

希腊公共债务管理局宣布成功发行25亿欧元7年期国债。由于投资者认购额度大幅超过初始发行计划,国债收益率最终低至1.9%。国际评级机构在今年已经纷纷上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其中穆迪对希腊评级为“B1”,并于7月16日将前景展望从“稳定”调升至“积极”前景展望“正面”。

中希合作新气象

希腊新民主党政府上台后随即兑现承诺推进雅典旧机场(又称埃林尼科旧机场,Hellenikon)项目的进程。希腊最高行政法院国务委员会也发布一系列裁决,为雅典旧机场的开发清除障碍。希腊新任总理、新民主党领导人米佐塔基斯曾在竞选时期承诺,他当选后会支持商业和市场发展以及支持改革,雅典旧机场开发项目是优先事项。

该项目将能为希腊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约2.4%,同时新增超过1万个就业岗位,是否可令生活在希腊的人民实现就业自由呢?

经济形势大好,物价低廉,希腊投资移民让你轻松实现生活自由!

澳洲移民:瑞典的不自由生活


转眼到瑞典已有三年,从最初的差点落荒而逃,到如今的安居乐业,我走过了不短的心路,由此经常想到和我情况相似的投资移民,你们的日常生活有困惑吗,有困难吗。你们是怎么克服的,了解多少这里的生活习俗?

先从垃圾说起吧。扔垃圾,这么一件小事,从我一家在这里生活的第一天起,就成为大事了。

朋友告诉我,垃圾一定要分门别类,假如不小心丢错的话,可是会有警察来开罚单的呢!好吧,那就分门别类吧。挠头的是为利于资源回收,还得进行具体分类,马虎不得,因为焚化厂对可燃与非可燃性的垃圾有严格的分类要求。光是回收纸类就区分为报纸、杂志、牛奶盒、比萨盒等,沾有油血和胶水的食品包装、信封等则不能放在纸类回收,必须放在可燃的家庭垃圾里。另外塑胶瓶和其他硬塑胶制品要单放,金属制品要单放,玻璃瓶要区分有颜色和没有颜色的。连扔个坏了的台灯也要拆分为灯泡和金属、塑料。我住的林雪平市,社区内有资源回收小屋,足以应付日常生活的垃圾丢弃需求,我也没觉出异常,后来买了大沙发要把小沙发扔掉,才知道必须自己开车送到送到大型的资源回收中心才能丢弃,难怪看不到这里的人们丢大垃圾呢。

每次来瑞典的朋友都会说,瑞典很美,很洁净。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是瑞典的全国人民付出代价而得来的!而我这个没啥外语基础的外来者,种种的限制和规定,就令我苦不堪言了,总不能经常拎着垃圾到邻居家请教怎么扔吧,为了学会在瑞典扔垃圾,我不得不下了点功夫。

瑞典的每个小区里面都有垃圾房,街区中会有大型的垃圾站,摆放着有大有小的垃圾箱,在每一个垃圾箱的上方,都会贴出这个垃圾箱是装什么类型的说明,有文字和配图。我家小区也不例外,为了彻底搞清晰某些垃圾该放在哪里的问题,有一天我终于硬着头皮在垃圾房里战斗了半个小时,把那些分类的图片拍了下来,从此扔垃圾可以按图索骥了。

1.不可燃垃圾:

塑料袋、塑料胶卷、包装袋、烟头、吸尘器垃圾袋、橡胶、塑料手套、皮鞋、尿布、餐巾纸,餐巾纸要区别于可以直接丢进马桶的水溶性厕纸。餐巾纸跟厕纸不一样,后者可以丢进马桶,是水溶性的;前者,包括厕所里的擦手纸,不能丢进马桶。

2.可焚化垃圾:

棉花棒、火柴、猫沙、牙刷、刷子、膏药、烟蒂、卫生棉、狗毛、牙线、尼龙袜、真空清洁袋、洗碗布、钢笔、坏掉的工具(不包括电子的)。

3.纸质包装盒:

牛奶盒、鸡蛋盒、鞋盒、洗衣粉盒子、通心粉包装等各种包装纸,厚纸板。 残存的内容物要洗掉,比如牛奶盒子。

4.印刷品:

包括报纸、杂志、日历。

5.玻璃包装:

分为有色玻璃和无色玻璃两种,要分别装进两种垃圾箱中。瓶盖不能丢进去,金属的归金属,塑料的归塑料。

6.金属制品:

金属盖子、罐头、,锡箔、,喷雾瓶等。

7.食物残渣:

水果、蔬菜、面包肉或鱼的骨头、爆米花以及花盆里的泥土。有专门的纸袋用来收集食物残渣,弃于相应的垃圾桶内。

8.电池和灯泡

9.有害垃圾:

例如萤光灯、水银温度计、油漆残留物、废油。这类垃圾应送到垃圾回收中心。

10.大型垃圾:

例如旧家具、自行车、坏掉的瓦片。这类垃圾应该送到垃圾回收中心。

墙上还有一张没有图的说明,告知垃圾回收中心在别的什么什么地方,那地方的地址、电话。

虽然有据可查了,心里还是叫苦连天,垃圾不再一锅端,家里就凭空多出了七八个垃圾袋,刚开始扔块小纸片都要捉迷藏,慢慢才有了头绪。要不是在国内处处有地雷,不知什么时候就被骗了,就吃上地沟油了,谁同意背井离乡到这里来呢。话说回来,不就是奔着这里环境的优良,人们的高素养来的吗,到了这里再守着原来的一套,那不是给自己添乱,不远万里来瑞典是为了过中国日子的么?好吧,耐着性子学习做遵纪守法好公民。

瑞典大多数家庭有很多垃圾桶用于存放不同种类的垃圾:电池、生物可分解物、木质材料要分类;有色玻璃和其他玻璃要分类;铝和其他金属要分类;新闻纸和硬纸盒也要分类,这两种纸以外的纸则属另外一类。有一天妻子买回好几个塑料箱,从此家里挂的垃圾塑料袋变成了摞迭式垃圾箱,那些很少产生又必须分开的电池、灯泡之类的,才不那么令人窝火了。

处理垃圾不再是负担之后,我渐渐地体悟到了种种的好处。

有一次,我在街上还发觉了一些希奇的大箱子,很像垃圾箱,但是箱子的入口外形不一,问了同行的朋友,才知道这些也是垃圾箱,是瑞典政府用以应付偷懒不同意分类的人的,这种垃圾容器提高了乱扔垃圾的难度。例如,扔瓶罐的容器口是小孔状的,扔硬纸盒和纸板箱的容器口是信封状的。不得不佩服他们的专心,这样一来,乱扔垃圾的现象一定会大大减少。

垃圾分门别类是为了回收利用的便利,垃圾变能源,不但可解决垃圾的污染问题,也提供另一种再生能源的材料,我在参加瑞典语学习的过程中,和同学参观了瑞典的垃圾处理系统,听了介绍,看见瑞典政府提出垃圾回收政策,兴建公共设施,教育民众积极参与社区事务,最终才促成了瑞典国家在垃圾问题上结构性的改变。看着瑞典人在生活中回收资源当大事时,心中不禁感慨,假如我们也像瑞典人一样,身体力行尽地球公民的责任义务,那该有多好!

老师说,政府对国民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了,他们先是把这个概念引入学校,教育孩子们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再由孩子们回家后告诉大人,这样,瑞典政府仅在培养国民垃圾分类意识上就足足花了一代人的时间。因此,瑞典人自豪地称:“在瑞典,垃圾分类是一种传统。”这话一点不假,我家的小不点,喝完牛奶的空盒子,都用水冲洗完了再扔进垃圾桶的,我们从来没有教过她,反而是从她的举动明白了,垃圾还得清洗完了再扔!

在这里甚至落叶泥土沙石也不能随便丢弃,我每次清扫花园后产生的垃圾,都得装好送到回收中心。瑞典政府将我送去的枯枝残叶,回收处理后再卖给我做花土,5包一般的花土卖100克朗,不贵,但不免费。初到瑞典时,我很受不了这点,多不方便啊,也太严苛了吧。而瑞典人似乎早已习惯了,非凡是开春后,回收站总是排着长龙。

瑞典人在废品回收方面也非常聪慧,他们不仅仅回收旧轮胎、旧报纸、旧汽车、旧电池,也回收电子类产品,比如电视、电脑等,其实真有不少电器完全可以用,只是过时而被淘汰。政府的回收公司将它们处理后又可以派上用场。这就是回收的好处,爱护了环境,也使废品不废。

当然瑞典也并不是人人高素养,随便扔垃圾的也会有,看看学校四周或者人流量大的地方就知道了。但是瑞典人普通觉得随便扔垃圾是很丢脸的事。从当初憋憋屈屈守规矩,到如今我也已经很喜爱瑞典最令人感到不自由的这一面了。

震惊!新西兰政府房竟然是“毒房”?


在新西兰无论买房租房,许多人对“毒屋”闻之色变,避之唯恐不及。然而之前根据一项官方信息法案所做的要求披露,超过80%的新西兰政府房,都多少的使用过含铅涂料。

奥克兰大学化学系高级讲师Viji Sarojini博士指出,HNZ得把它房子的涂层都扒下来才行,这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Sarojini博士说,“铅这玩意儿的问题在于有毒,而且外界环境变化奈何它不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此前发布的文件显示,铅属有毒金属。对于儿童来说,铅暴露没有安全水平。

铅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包括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肾功能问题以及血液和生殖系统损害。

6 岁以下儿童以及孕妇(发育中的胎儿可暴露于铅)尤其脆弱而易受伤害。

目前,全球每年因铅暴露新增约 60 万智力障碍儿童。

含铅油漆很危险,它会造成婴幼儿发育迟缓,严重的直接就中毒了。留存在成人和儿童体内的铅毒,如果不进行治疗,就会导致大脑损伤,甚至死亡。

卫生部的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间,有42名铅中毒患者从公立医院出院。

新西兰的建筑中,含铅涂料里里外外一直用到20世纪80年代,但直到最近才发现原来是铅毒元凶。

然而HNZ政府关系经理 Rachel Kelly 表示,她实在说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套住宅用了含铅涂料,她估计,截止2月28日,HNZ拥有的64,333套住宅中,多达52,383套都用了含铅油漆。

“HNZ认为凡是1997年1月1日之前建造的房子都用了含铅油漆,而且都采取了适当的预防措施,除非有可用的记录确认某栋住宅内外都没使用含铅油漆”凯莉继续说道,“总的来说我们相信含铅涂料的漆膜完好无损,这东西相当给力,可以防止险情发生”。

根据这种含铅油漆的管理指南,当涂层表面剥落或者粉化时,业主们就要小心遭殃了。

然而这份报告指出,扒掉这层涂漆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风险,还不如维持现状,并严密监测其影响。

Sarojini表示含铅涂料对孩子们更危险,因为成年人只是吸入这些粉尘,而孩子们却有可能吞咽这些粉尘。

她对使用了含铅涂料的大量Housing NZ住宅非常担心。

“那(使用含铅涂料的房屋数量)对我来讲不啻为天文数字。这些房子里可能都生活着儿童甚至是婴儿,可是墙上有毒啊。”

负责为油漆业巨头Master Painters培训粉刷匠的 Phil Wilkinson先生表示,要把含铅油漆从所有的建筑上都扒下来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据他所知,油漆师傅们解决毒油漆问题的办法是往含铅涂层上再涂上层层好漆,这就可以把问题掩盖起来。

截止2018年6月30日的12个月间,一共有1135间HNZ住宅扒掉了含铅涂层。

一位HNZ的发言人表示,问题住宅的再开发和翻修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开展中,大批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正在努力移除一切有害原材料,包括铅毒。

Mt Albert居民Chelsea Bullen的廉租屋屋外涂层在去年已经被扒掉了,但却是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

起初,他们告知这位三个孩子的母亲,他们只是要“翻修”这个地区的政府福利房,但在完工后一个月,这位母亲在工人不慎落在屋内的施工文件上发现了真相。

这位母亲说,如果她知道这些涂层是含铅的,那么在翻修期间,她绝不会让她的孩子们居住在这样的屋子里。

一位HNZ的发言人表示,“要说有52,000套我们的房子使用了含铅涂料是很不恰当的”,尽管政府信息法案所要求披露的数据证明了情况确实如此。

这位发言人说,“我们只能说,我们的房子平均房龄有45年了,还有一些更老,所以就有一些住宅就用了含铅涂料。”

不管新西兰政府房都有哪些用了含铅涂料,最后都得到了改善就是好事,相信以后新西兰政府也不会出现此类现象的。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