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教育阶层开始重视中文教育 移民荷兰不会被排外

2020-09-27
荷兰的移民条件 荷兰知识移民 荷兰移民条件

【www.ym16.com - 荷兰的移民条件】

善于经商的荷兰人似乎早就意识到了中文的重要性。在荷兰,中文教育已经渗透了社会的各个层次。最初由中国人创办的中文学校主要面向旅荷的华人子弟,在周末授课,如今也开始得到荷兰人的青睐。另外,在荷兰的大学预科类中学中,中文也开始成为继法语、德语和西班牙等语言之外的选修语言之一。看来中文在荷兰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这样对选择荷兰移民的人士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2010年春节后不久,荷兰教育部国务秘书拜思特菲尔德(Bijsterveldt)女士宣布开始一项把中文作为中学毕业考试科目的试验教育。教育部为此专门拨款一百万欧元,共有十所中学参加了这一为期四年的试验项目。

“作为参与世界经济生活的一个国家,中国在我们的社会中将起到日趋重要的作用。(学习中文)为未来的经济往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并为有才华的年轻人扩展了用武之地”,拜思特菲尔德说。

在高等教育领域,荷兰的古老大学之一莱顿大学向学生提供汉语言专业及管理专业的课程;而位于南部马斯特里赫特的Zuyd Hogeschool学院也提供中文专业。

此外,从2009年开始,荷兰各地专门面向智力超常儿童的小学模式“莱昂纳多学校”也开始向4至12岁的荷兰小学生提供中文课程。除了听说读写之外,他们还接触有关中国文化与历史的常识。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语言在异国他乡很受欢迎你一定也会觉得开心,提醒您,随着近年荷兰高技术移民的兴起,想要移民荷兰的你要尽快办理。详情可以咨询

延伸阅读

荷兰将开展双语教育 新政策或更利荷兰移民家庭融入


据报道,荷兰教育部国务卿 Sander Dekker 认为,目前小学教育体制中7年级才开始英语课程,这是一种浪费。因此他决定为荷兰各个小学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将英语课程尽早融入到小学教育中来。这一政策将会为新荷兰移民家庭子女带来更多的便利。

对此Dekker制定了一系列计划,于周三将这项计划递交了国会下议院。Dekker 指出,”年龄小的孩子们有能力在轻松游乐的环境中很快掌握一种外语。我们不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荷兰近1000所小学在过去的几年里尝试了在5年级以前增加英语课。并且越来越多的小学希望将英语作为其他科目的教学用语,如历史。这是学习语言的很好的方式。同时,英语学习将更有利于新移民荷兰定居的海外家庭融入当地社会。

Dekker希望废除相关规定,并希望教学中用外语授课的时间能达到总教时的15%。

双语教育

同时明年将有20所小学进行全日制双语教学实验。对英语教学的强化对孩子们荷兰语的发展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理论上讲,外语教学的拓展也可以考虑选择其他语言,比如德语。但预计实践过程中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英语。

荷兰移民别担心母语没用武之地 荷兰一样有中文


善于经商的荷兰社会似乎早就意识到了中文的重要性。在荷兰,中文教育已经渗透了社会的各个层次。最初由中国人创办的中文学校主要面向旅荷的华人子弟,在周末授课,如今也开始得到荷兰人的青睐。另外,在荷兰的大学预科类中学中,中文也开始成为继法语、德语和西班牙等语言之外的选修语言之一。更多荷兰移民生活信息可以咨询

2010年春节后不久,荷兰教育部国务秘书拜思特菲尔德(Bijsterveldt)女士宣布开始一项把中文作为中学毕业考试科目的试验教育。教育部为此专门拨款一百万欧元,共有十所中学参加了这一为期四年的试验项目。

“作为参与世界经济生活的一个国家,中国在我们的社会中将起到日趋重要的作用。(学习中文)为未来的经济往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并为有才华的年轻人扩展了用武之地”,拜思特菲尔德说。

在高等教育领域,荷兰的古老大学之一莱顿大学向学生提供汉语言专业及管理专业的课程;而位于南部马斯特里赫特的Zuyd Hogeschool学院也提供中文专业。

此外,从2009年开始,荷兰各地专门面向智力超常儿童的小学模式“莱昂纳多学校”也开始向4至12岁的荷兰小学生提供中文课程。除了听说读写之外,他们还接触有关中国文化与历史的常识。荷兰移民咨询

中文教师稀缺 澳洲小学聘老师视频教学中文课程


境外媒体称,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的St Francis Xavier小学因位置偏僻,苦寻不着长期任职的中文老师。校方决定利用“我的中文老师”(My Chinese Teacher)在线教学计划,借助新科技找中国大陆的老师通过视频替学生上中文课,克服语言师资短缺问题。

台湾联合新闻网5月17日援引澳大利亚媒体的报道称,西澳大利亚州要求小学三年级学生必须接受外语课程。St Francis Xavier小学校长多伊尔表示,校方发现当地很难吸引长期外语老师后,决定转向在线教学计划。

多伊尔提到,地区学校很难找到教授特定科目的教师,“其中外语老师就是(一项挑战),此外,它也不是全职工作,这让吸引来自城市的兼职老师变得很难。”

多伊尔也表示,校方起先很难提供连贯的语言课程,“我的中文老师”计划解决了这个担忧。“我的中文老师”计划成立七年,已在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教授超过1万8000名学生。

根据西澳大利亚州教育厅提供数据,该州有超过800间公立学校,其中有439间雇用外语老师。教育厅发言人表示,他们明白新课程会增加该州外语老师需求,包括偏远及城市地区。

圣方济各沙勿略小学学生通过视频学习中文。

徐贲教授:我感受美国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为了帮助他们增进思考、推断、与他人对话、协作的能力、了解人的价值与自身弱点、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是一般人而不是精英的教育。”——徐贲

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人文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智识为主要目标,智识又称“智性”(Nous),是从希腊语的νοῦς来的,经常被作为智能(intellect)和智力(intelligence)是同义词。它被认为是人类心智所具备的一种能分辨对与错的直觉能力,所以特别与价值推断相关。在柏拉图那里,智识(nous)常指“见识”(good sense)或“明智”(awareness),是人的“心智”(mind)的特殊能力,也是智慧的一种体现。在《克拉底鲁篇》(Cratylus)篇里,柏拉图说,智慧女神的名字(Atheonóa)指的是“神”(theos)的心灵(nous)。(407b) 在《斐多篇》(Phaedo)里,苏格拉底在临死前说,他从雅典的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那里了解到宇宙的智识安排万物秩序,是他思想的一大转折。亚里士多德把智识看成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一种与“理智”(reason)相联系的能力。他在《伦理学》第四部分里把智识视为一种把握基本原则和事物本质定义的能力,智识是人随着经验的增长而加强的能力,这与年龄、阅历能增长智慧是一致的。

人文教育课堂上的智识虽然与这类古老的智识观不无关联,但强调的却是另外一些与一般学习或知识学习相关的人的普遍能力,其中 ** 为基础的便是独立思考和推断的能力。在知识变得越来越“容易”的互联网时代,独立思考和推断能力的重要性变得更加突出了。在线的“维基百科”创始人之一、在线的“公民汇编”(又称“公民纪要”,Citizendium)百科全书的创始人拉里•桑格(Larry Sanger)在《互联网如何改变我们(以为我们)所知道的》(“How the Internet Is Changing What We (Think We) Know”)一文中说,“好的搜索引擎就像是(占卜)的神谕(oracle),不管你询问什么,都会有回答。有的回答正是你所寻找的。但是,有的回答,对不起,只不过是神谕——它很难理解,而且可能是错的。……知识与信息是不同的。你很容易从网上获取信息,但知识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同样,学生们很容易在课堂里获得专业知识,但是,要增进能独立思考和推断的智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互联网上容易获得的巨量信息造成了拉里•桑格所忧虑的“知识贬值”现象。他说,“全世界互联网服务积存的信息越多,信息越是容易获得,比较而言的知识就越不稀奇,越无吸引力。我担心互联网已经大大削弱了人们对知识独特性和知识为何值得追求的感受”。许多以前被视为难能可贵的知识在互联网上唾手可得,就专业知识的积存而言,年轻学人超过以前那些皓首穷经的积学之士已经不再是什么难事。然而,他们的智识却未必有同等程度的增长。知识不等于智识,这并非在互联网时代才如此,但却在互联网时代变得更加突出。一个“学者”可以有博士的学衔,出版过几十本著作,拥有许多学术荣誉的头衔,却在那里论证大饥荒时代饿死人其实是“营养性死亡”,或者用主张子虚乌有的“人民社会”来否认现有“公民社会”的民主意义。

分辨知识的真伪需要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更是智识,智识是更不容易获得的知识。桑格指出,信息的“超级丰富(superabundance)其实让获得知识变得更困难了”,当然,他所指的经过思考和推断而可靠的真正知识。真正的知识是一种“信念”,它必须是经过检验的。在知识的纸媒传播时代,读者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有经验,有眼光的编辑们的帮助和他们对知识的检验。

今天,这样的检验任务往往落在了读者自己身上,关键在于要能辨认出真实,并将它与虚假区别开来。我们运用理智或证据来作出决定。桑格说,“为知识信念提供检验是非常不易的。这要求我们有好的信息来源、批判性思考,有时还需要知晓统计和数学,并且在理解文本时要非常关注细节。这些都是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别人可以给你一些帮助,但这些是你自己必须去做的事情”。人文教育不只是让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而是让他们学习如何检验知识,并对可靠的知识建立起信念,这是人文教育对学生求知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它与一般知识教育的区别在于,它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

在我任教的大学里,授人以渔的人文教育教学大纲有着比桑格的建议更为具体、系统、全面的规定。人文教育包括两个相互联系但有所区分的部分。 ** 是课堂讨论(集体知识活动),第二是写作(个人独立的知识行为),这二者都以阅读为基础,包括对文本提问、分析、理解和释意、评价和批判等等。人文教育高度重视经典阅读与写作这两门课的紧密结合,这两门课都不属于“专题知识课程”(subject courses),都是以授人以渔为目标的。这体现为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求。例如,这两种课共同的学生写作要求分为“批判思考学习要求”(Critical Thinking Learning Goals)和“交流能力学习要求” (Communication Learning Goals)。学校的教学纲要对此有具体说明。

批判思考要求指的是,“理解和获取知识所必要的批判思考,包括分析、综合、评估。为此,学生要学会如何辨认、形成和追问自己和他人想法中有意义的问题,如何在展开说理的过程中结合逻辑、细致的观察、反思和经验。两门写作课的顺序帮助学生们在面对多种不同观点时逐渐提高可靠的推断力,并为他们提供一个论坛,让他们能够对说理论证的不同部分有批判性的思考”。具体要求有三条:一、对论点和主张寻找、辨认正反双方的证据;二、对论题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发现、评估论证中没有道明的假设,并对此有所应对。

交流能力要求指的是“增强学生的写作交流能力。只有当一个人能够与他人有用交流他的知识时,他的头脑才是真正自由的。学生们要进展交流技能,熟悉到语言形成思想和经验的力量,学会逻辑、清晰、 ** 地写作和说话”。具体要求有四条:一、能辨认和写作通畅易懂的文章,其特征是清楚细致的组织、连贯的段落和正确的句子;二、有用书面交流要考虑谁是读者和交流情境;三、言之有据的说理,论述清楚有力,论题集中有序;四、在写作过程中提高智识和增强对复杂想法的分析理解能力。

** 后一条也就是说,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思考和厘清问题的过程,有用的写作有赖于清楚有用的思考。正如乔治•奥威尔说的,“假若思想能败坏语言,那么语言也能败坏思想”。学习写作,从根本上说是学习以理性文明的,有教养的方式与他人交流,也就是民主生活方式和公民社会所必不可少的公共说理。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为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培养有用的成员。

亲近智慧、远离愚蠢

人文教育“大学讨论班”的主要内容是经典阅读,从古希腊、罗马、早期基督教、中世纪、文艺复兴、17世纪理性主义、18世纪启蒙思想,到19、20世纪的现代经典,一路下来,学生们从阅读材料中汲取历史上前人具有普遍意义的智慧,而不是某种专门知识(尽管它也可以形成这样的知识)。整个学习过程倚重的是常识和一般知识,这使得学生们可以自然地去亲近一种既不玄奥也不炫耀的一般智慧。一般智慧的中肯、贴近、亲切和可贵为他们带来思考愉悦和心得收获,这是人文教育课对学生有吸引力和思想启迪的地方。

智慧的对立面是愚蠢,知识的对立面是无知。学习知识可以改变无知,但却不一定能改变愚蠢,许多有知识的人士因没有智慧而愚蠢。人文教育的智识学习目标之一便是识别知识与智慧,并通过这种识别,尽量对愚蠢保持警惕,尤其是在碰到知识或权威人士的愚蠢时,不容易上当受骗。智慧往往来自阅历和经验,有智慧的往往是年长者。人文教育所阅读的思想家可以说就是人类家庭中的年长者。年青的学子通过阅读他们的传世之作来亲近智慧,并远离愚蠢。远离愚蠢对年轻人尤其不易,因为无论在思想和行动上,青年时期都是人生中愚蠢的高发期。

2013年10月凤凰台“冷暖人间”节目播出了一个题为《难忘朝鲜》的视频,开头是两位朝鲜战场上的敌人60年后在去平壤的火车上相见的镜头。一位是84岁的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名叫申才清,当年是12军军部参谋。另一位是前联合国军的战士,79岁的澳大利亚人彼得。当年是 ** 步兵团一名才17岁的机枪手。两位老人手拉手地唏嘘感叹,彼得说了一句,“那时候我们都年轻,都愚蠢”。彼得说的“我们”是交战的双方,愚蠢的其实不是那些身不由己,被挟裹到战争中的年轻战士和那些那些流血送命、甚至死后尸骨无存的冤魂,而是那场战争本身。看到战争的愚蠢,而不是为之感到自豪或光荣,这便是上了年纪的彼得的智慧。

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重视智慧与年长的共生关系,人要活到一定的岁数才有能有足够的经验阅历,于是才熟悉到自己以前的愚蠢。智慧不只是来自个人的经验阅历,而且更是来自集体的经验积存和总结。人文教育的经典阅读可以让学生们接触到许多在人类历史上积存的东西。人类在不同群体生活中形成的源远流长的传统、记忆、经验、教训,积存成为一种共同的被称为是“智慧”的普适性知识。这是所有人类都可以共同分享的一般知识(sensuscommnis)。不仅如此,智慧还是一种体现人类共同认可的善和美德的知识,因此,洛克说,奸诈狡猾不能算是智慧,你死我活的残杀也不算是智慧。

美国人类文化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讲过这样一个关于智慧的故事。科学家观察生活在地球极北地区的一些已经进入停经期的红尾鹿。老年的红尾鹿中很少有雄鹿,它们差不多都已经在争夺领地的互相恶斗中死去了,母鹿成为鹿群中 ** 年长的领头鹿。在干旱的时候,只有那些老年的母鹿记得以前碰到这种情况时该到哪里去找水。春天来得比往年迟的时候,它们知道到哪里去找雪融化得较早的向阳坡。有风暴的时候,它们知道到哪里去找可以有庇护的地方。虽然这些母鹿已经不能为种群生殖后代,但它们仍能为种群贡献群体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记忆和经验。

人类的女性也常常起到这种作用,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一些文化中的智慧化身或象征也都是女的。在希伯来的Proverbs和Wisdom书里,叫做Hokmah(智慧、经验、精明)的智慧女士(Lady Wisdom)是和耶和华一起制造世界的女性。智慧的话也常常出自她之口。“你们愚昧人喜爱愚昧,亵慢人喜欢亵慢,愚顽人恨恶知识,要到几时呢?”她向世人发出呼喊(箴言1:22)。她在闹市,“在热闹街头喊叫,在城门口”,因为智能是无需也不能隐藏的, 妖娆众人都能听到, 都可以接触。可是,她所发出的却是无奈的呼喊, 任凭她发多大的声, 多次的发声, 却没有人理睬,“无人理会我呼唤,你们不肯听从;我伸手,无人理会;反轻弃我一切的劝戒,不肯受我的责备”。结果“你们”遭灾难, 惊恐和急难临到“你们”身上,“那时,你们必呼求我,我却不答应,恳切地寻找我,却寻不见”。(1:24-28)人无视智慧的呼唤, 因为他们是愚顽之人。人文教育帮助青年学生们亲近智慧,摆脱愚蠢的限制,不仅有个人智识成长的意义,而且还能起到重要的社会教化和优化作用。一个好的社会制度是不可能建立在大多数年轻人(如“文革”中的红卫兵)愚蠢的基础上的。

人类的生存与生命延续需要智慧,亲近智慧是为了防止因人类的愚蠢而遭受不幸和苦难,也是为了尽可能地将好生活的理念与经验,以及古人对此的思考传承下去。智慧是一种有智识的美德,也是一种使其他美德成为可能的美德。智慧与一个人的性别、智商、学历并没有必定的关系。智慧是一种美德、知识和经验的协调,是一种与他人相关的,被他人认可的优秀素质。智慧者有贤德的口碑、行为遵循一贯的道德原则、有自知之明、对他人诚恳率直,因此别人乐意向他咨询、听取他的看法和见解。总而言之,智慧不只是不愚蠢,而且更是一种能贡献于群体福祉的 ** 能力和有表率作用的德行品格。

智慧结合了真实的知识与好的价值,美国哲学家罗伯特•凯恩(Robert Kane)在《伦理与寻求智慧》一书中指出,古典意义上的智慧包括两类相互结合的问题, ** 类问题是“什么样的事物具有客观的真实,为什么?” 第二类问题是“什么样的事物具有客观的价值,为什么?” 对于求知识的人来说, ** 类问题更重要一些,对于伦理研究者(他们寻求的是意义和价值的)来说,后一类问题更重要,对于亲近智慧的人们来说,这两类问题同样重要,但后一类问题对于开发智识更必不可少。

知识在现代社会和现有大学教育中被分割成相互分离,乃至相互隔绝的“学科知识”,“真实的”和“有价值的”也被人为地切割分离了。有专业知识人被误以为就是有智慧的人。在这之前,只有那种对人类具有综合熟悉能力的知识人士才被称为“智慧者”。凯恩写道,“在西方传统中的大多数古典和中世纪思想者那里,事实与价值、科学解释和目的汇合成为一种对智慧的整体追求。关于自然世界和人类的事实知识会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是有价值的。对事物本质的理论探究(theoria)会对该如何生活的实践问题(praxis)作出回答,对事物(包括人物)为何如此的解释会告诉我们事物(包括人类)应该追求什么目标和目的”。

然而,人类进入现代以后,在真实和价值之间发生了断裂,对此,凯恩写道,“现代的时代特征是事实与价值(关于‘好’的理论与实践,以及科学的解释与目的)的脱离,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断裂’(Entzweiungen)……结果是古代哲学家那种对智慧的统一追求也受到了威胁。而罪魁祸首便是现代科学的进展……现代科学家们描述的是一个没有价值,没有终结原因和目的的物质宇宙”。人文教育课堂上的全部活动,至少是 ** 主要的活动乃是把价值问题重新置于知识学习的中心位置,并以此使得知识有可能转化为一种虽不一定就是智慧,但却随时都在亲近智慧和摆脱愚蠢的智识。

人文教育的说理对话

人文教育是人的理性教育,人的理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人与他人交谈、对话、说理的意愿与能力。人文教育课上的讨论是围绕经典阅读文本为话题的对话,遵守的是公共说理的规则。我们学校将此具体规定为七条:一、就文本提出中肯、相关的问题。二、在讨论中自信、清晰地表述自己的看法。三、在对文本的重要思想作出释义和阐发时,要进行逻辑说理并提供文本支持。四、倾听并尊重其他讨论参与者的观点。五、在协作性探索的过程中取得新的、更丰富的理解。六、进行持续、连贯的思想讨论。七、将不同文本相互联系,并联系人类经验。

课堂活动的总体目标是“一、增进学生精读文本,进行有理解和思考力的讨论,二、培养对知识的好奇,健康的怀疑和开放的思想,三、了解人类知识多样性和不同运用,以及知识的整体性,四、重视探索的过程和意义的发现,五、关注自己的人性和人类境况的不同与统一”。

人文教育经典阅读要求两种可称为“对话”的思想交流。 ** 种是读者与经典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施特劳斯(Leo Strauss)在论及人文教育的《什么是人文教育》一文中说,阅读经典就是把经典作家当做特殊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往往是学生“一辈子都没有机会碰到的,而是只能在伟大的著作中遇上”。因此,“人文教育就是仔细阅读伟大心灵留下的伟大著作”。

向经典著作老师学习,不是老师独语,更不是老师向学生灌输现成的想法。学生们是带着自己的问题意识在倾听老师的,他们一面向老师请教,一面不断形成和提出自己的想法。例如,我班上学生们在阅读霍布斯的《利维坦》(Leviathan)时,并不会接受他关于 ** “主权”和“主权者”的学说——一个凌驾于所有人、所有权力知识的“主权”和一个不受限制、独行独断的“主权者”。但是,学生们对霍布斯讨论的四种恢复天赋自由的情况很感兴趣,尤其是他说的“如果一个君主为他自己和他的继承人放弃主权时,臣民就恢复了 ** 的天赋自由”。学生们会由此讨论到“血统继承”的问题,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一个君主拒绝为他自己和他的继承人放弃主权,那么,臣民就不能恢复 ** 的天赋自由吗?” 他们联系到朝鲜的“白头山血统”和其他国家里的“某二代”的统治合法性问题。这种讨论便是学生们在与霍布斯对话,这种对话是协作而非对抗的,因为学生们是在与霍布斯一起讨论问题,而不是证实霍布斯在某个观点或问题上是“正确”还是“错误”。

人文教育课堂上的另一种对话是在同学们之间进行的。今天我们理解的“对话”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对话是人在社会中与他人共同存在和联系他人的有用方式。俄国文学批评家米哈伊尔•巴赫丁(Mikhail Bakhtin)和巴西教育学家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以及基督教神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把对话看成是人克服孤独存在和原子化状态的必要条件。人独自无援地生活在社会人群中,不能与他人进行关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交流,这是一种极其可悲的异化。布伯在影响广泛的《我与你》(I and Thou,1923)一书中提出,对话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某种结论性的东西,或表达一个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而是在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神之间真正建立起有意义关系的先决条件。

由于上述两种对话,经典阅读的思考与交流包括两个方面, ** ,它发生在一个现在活着的、正在思考的个人与一位过去曾经生活和思考过的个人之间。第二,虽然与前人的对话可以建立在千百年历史进程的人类整体性上,但只限于此是远远不够的。人需要与现实生活中的国民同伴进行关于意义、价值问题的交流。经典阅读不只是读古书,而且更是把阅读与人们共同关怀的当下问题思考联系起来。

人文教育的课堂对话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共同思考的场所和对话平台。这种对话(dialogue)的“dia”是“通过”(through)和“越过”(across)的意思,也就是克服障碍的交流。戴维.波恩(David Bohm)是饮誉当代的美国量子物理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思想家,他总结了一种可以广泛运用的“结构化”对话形式:它让一定人数的参与者在同一个小组里就同一议题表达各自的想法、就尚未明确说明的假设和根据作出解释,并联系可能的社会作用或效应。这种被称为“波恩式对话”或“波恩精神对话”的交谈有这样几个特征: ** ,讨论者们约定,不需要在小组内形成决议或统一看法;第二,每个参加讨论的人都同意在交谈时搁置自己的推断性看法,不去批驳或驳斥他人;第三,在搁置自己推断性看法的同时,每个人都要尽量诚实、明白、清晰、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第四,每个参加交谈的个人都贡献于共同对话,也就是说,大家一起讨论的结果比原先的个人看法更为丰富。这样的讨论一般在10-30人的小组里进行,他们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定期聚会,每次聚会几小时。

这种对话小组的形式和规则都与我任教学校的人文教育讨论班非常相似。每个讨论班规定是18到20名学生,这既保证每个人有参与的机会,又有足够多的人贡献不同的观点。对话者们都遵守一些基本的共同约定和规则,即席就各自的体会和熟悉来发言,不使用以迫使对方认输为目的的辩论驳斥手法。讨论班每周分两次或三次上课,共三小时。这种讨论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结构化对话”(structured dialogue),它与非结构化交谈的随意闲聊不同,因为它有课堂讨论的明确内容、方式、程序和目的。

结构化讨论特别有助于在较复杂的人文问题上形成对话和交流。经典阅读课堂里学生们根据文本,围绕事实、释义和评价这三种问题进行讨论,就是一种结构化的样式。它要求论题集中,不跑题,不同论题之间的转换有自然过渡也有相互联系,大致规定提问的方式和发言时间、支持看法的取证范围等等。这样的讨论需要事先有所准备(有阅读笔记和准备的问题),讨论为即席发言,但不能跑野马信口胡侃。每个人只要不打断他人发言,都可随时插话,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向他人提问或要求进一步的解释或证据。讨论中可以有不同看法的交接,但应防止正反方的互诘或相互驳斥,更应防止情绪性的敌意和对抗。这使得讨论可以借助共同遵守的交谈礼仪(尊重、轻松、随和、幽默、防止不可一世、争强好胜、一个人滔滔不绝),帮助不善对话的学生克服常见心理障碍,如害羞、害怕、焦虑、不信任、怕被人暗笑。

结构化讨论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也是有助于理性公共生活的文化活动。在许多不同目的的人际交往中,结构化对话都是常见的对话形式,例如,它运用于互动性的经营方式中,要求有一定数量的不同持股人发表意见,为了在对话里达到不同意见的某种平衡,保证自下而上的民主性。它也运用于维持和平的政治讨论,如塞浦路斯的“公民社会对话”(Civil Society Dialogue)和中东的“跨国界行动”(Act Beyond Borders)。学生们在人文课堂上学习对话和交谈,可以成为一种他们日后进入社会与他人进行多种有用沟通的重要交际能力训练,这种训练不仅关乎说话技能,而且关乎人的文明和价值规范。

如果我们了解人文教育的知识目的和特点、公共价值取向、课堂运作和交谈方式、知道它对于通识教育和公民教育的作用,那么,主要以西方“伟大著作”为内容的美国人文经典阅读也能为中国大学提供借鉴(中国大学可以有自己不同的“伟大著作”)。人文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的一般课程,由于是必修课,不能期待所有的学生对它抱有同样的热忱。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对经典阅读会有不同的态度,有的兴致盎然,有的敷衍了事。不同的阅读自然就有不同的讨论,有的思想活跃、滔滔不绝,有的头脑空空、沉默寡言,而大多数学生则是介于二者之间。

杜威在《人文教育》(“Liberal Education”, 1912-1913)一文中说:人文教育是“共同体每个成员都应该接受的教育:这是一种能够释放每个人能力的教育,使他能够幸福,也对社会有用”。这是一个伟大的教育理想,在课堂里不可能同样程度地实现在每个具体学生的身上。这就像民主社会的理想一样,虽然要让每个公民有知情的权利,但实际上每个公民运用权利的具体情况并不相同。迈克尔•舒德森在《好公民:美国公共生活史》中写道:“以不伤害民主为前提,人们可以选择不去了解情况,忽视一些情况,但忽视多少必须有一个限度,一旦越过,民主便不复存在”。在人文教育课上也是一样,每个学生可以在阅读文本时自己决定哪个读得细一些,哪个读得粗一些,但是,必须有一个限度,一旦越过,经典阅读便不复存在。教师必须把握好这个限度,方法就是认真、公正地评判学生的学业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当然会被要求重修课程。对再优秀的学生,也不期待他们成为学富五车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对再懒惰的学生,也不能让他们白混学分,有了这样的基本概念,务实而认真的人文课也就能成为每个学生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由“爸爸去哪儿”引发的亲子教育之思 荷兰移民


相信大家都对“爸爸去哪儿”有印象吧,如这般的亲子活动中国的父母一般很少参加的,妈妈都如此,又何况是爸爸呢?这个节目引起了很大的影响,建议父母一定要多花时间陪着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陪伴,离不开家长的教育。

这个节目同样在国际上也有耳闻,在国际教育节目上,小编听见那位国外的讲师说道,国外的教育是与中国有很大差别的,如中国的父母把小孩生下就把小孩交给父母,而自己就去工作了,在国内教学的外籍老师讲道这已是很常见的事情。而在国外,小孩一直都不缺少父母的陪伴,妈妈们更是把每天的时间几乎花在孩子的身上,而孩子得到家长的照顾与陪伴,健康地成长。曾经有一位移民荷兰的女士许久未回国内,一次回国看到国内的子女的生活与婆媳之间的生活情况,让她感觉自己的决定似乎是对的。

这位女士移民荷兰之后,与其丈夫的父母生活,很和谐,不因为一些锁事而忧心争吵,在荷兰的生活是很平静的,福利很好,所以从来不为钱的事争论不休。荷兰的人主张和平相处,自然而然被同化的移民与大家都是和平相处。荷兰的生活是安定的,政府治安上努力让荷兰人的生活不被打扰,确保每一个人都得以健康的有一定质量的生活,这样让每一个人都心存感激,不会作乱,保证公民的安全。

这位女士在荷兰定居,生下一女,然后把工作调为兼职,在这个仁道的国家,允许此种事情。企业也会为其子女着想让其多点时间陪子女,每天与子女吃早餐或是相处一些时间是被允许的,不过前提是不影响工作。当然,此举是真正地不让父母们影响工作,让他们真正地安心工作。记得一位荷兰的男士讲述,说道子女之时,他说即使换作凌晨加班只要能让自己与子女一同吃一个小时的早餐他也愿意,一天不陪子女做一件事他工作也没心思,荷兰的父母对陪伴子女的行为看得如此之重,一切以子女为主,幸福从小就拥有了。

研究发现,子女每天在父母的教育陪伴下成长,比任何教育都更有效。子女的成长缺少了父母的不同角色扮演,就无法更健康的成长包括心理上的,所以多花时间陪孩子是很重要的,同样是塑造子女的好的性格的重要行为。不是有一名话吗,父母就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

荷兰移民生活:新一轮旅游季开始 荷兰旅馆价格下调


荷兰移民生活:又临近一年一度的五一小长假时间,旅游出国再次成了众多人出行的首选。欧洲从近年来的趋势看,再一次会是人们旅游的首个目的地。而荷兰也在为旅游高峰季节做充足准备为迎接五一小长假的到来。

哪国人住荷兰旅馆更便宜?去年荷兰人在荷兰本国境内的酒店住宿一晚的平均价格是94欧元,比2011年少了2欧元。这在全球排行榜上排名第18位。墨西哥人、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在他们本国的旅馆入住价格更便宜。榜首是瑞士,瑞士人在本国酒店里住宿一晚的平均房费是151欧元。以上数据来自酒店预订网站 Hotels.com周二公布的调查结果。

欧元区的旅客在荷兰的酒店住宿一晚通常花费108欧元,比2011年低2%。

在全球72个国家酒店价格排名中,荷兰名列第31位。塞舌尔群岛一晚住宿费最贵,达到236欧元。柬埔寨对游客来说最便宜,一晚住宿仅53欧元。

荷兰酒店最贵的地方是阿姆斯特丹,住宿一晚的价格是120欧元。接下来是乌特勒支(103欧元)、海牙(102欧元)。升幅最大的地方是埃因霍芬,去年酒店房价上涨了10%,达到88欧元,排名第四,高于Haarlem(87欧元)和鹿特丹(83欧元)。

办理荷兰投资移民定居 双语教育实施创造美好未来


越来越多的荷兰小学开设了外语课。此外,越来越的荷兰中学开展了双语教学。这一结论来自国际化教育机构Europees Platform。此双语教育的实施也是为众多的海外移民家庭带来了福利。办理荷兰投资移民定居,可让子女从小接触双语教育,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2007年,仅有127所小学提供所谓的早期外语教学,例如一周一个小时的英语课。到2011年底,开设外语课的小学数量增至658所。接受外语教育的小学生数量从12000上升到64500人。

Europees Platform的负责人Stephan Meershoek说,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荷兰移民家庭以及当地居民的要求。同时也是由于学校之间相互竞争的结果。在一个城市里,如果一所小学开设了外语课,别的学校都会加入这一趋势。在本学年,又有200所小学开设了外语课,增长幅度刷新了纪录。今年每所新开外语课的小学均将获得1750欧元的教学补贴。

截至2011年底,有584所小学提供英语课,34所小学提供法语课,31所小学提供德语课,43所小学提供西班牙语课。西班牙语课开始流行是因为Leonardo天才教育班的推动。Leonardo天才教育班专门培养高智商儿童,他们会为学生选择西班牙语课或中文课。

荷兰的中学教育也逐渐走向国际化。提供双语教学的学校数量从126所上升到152所。接受双语教学的中学生数量从16000人增加到25000人。提供语言强化教育的中学数量从58所增加到79所,接受该教育的学生人数从5800人增长到32000人。

美国移民只为子女教育 土豪也重视


经常听人说:“中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在总体上比美国好,其佐证之一是中国学生在各种国际性学科竞赛中都能取得比美国学生更好的成绩。”但是,“我们的学校很难培养出 ** 人才”,以至于有了“赢在起点,输在终点”的说法。对比中美两国的教育,我们需要思索:到底是什么让美国教育赢在终点?

问道:“钱学森之问”

在很多方面,我们都主张向美国学习,但只有在基础教育领域,一向不屑向其请教。理由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引人注目的“扎实”,而美国的基础教育出人意料的“差劲”。事实果真如此吗?

疑问一:

在1900~2001年诺贝尔科技、经济奖获得者全世界共534人中,美国有230人,占43%,而中国人获奖人数极少。并且美国人获奖比率还呈上升趋势。为什么美国基础教育“差劲”反而 ** 创新如此之多,相反,中国的基础教育如此“扎实”而重大创新贫乏?差距为何如此之大?差距的根源在哪儿?

疑问二:

有人统计了1999~2001年世界3所一流大学与中国6所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一流大学在《自然》、《科学》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结果是,6所中国一流大学总和只有20篇,还不及哈佛一所大学的零头(399篇)。难道都是基础“扎实”惹的“祸”?

美国经济之所以发达,之所以把诺贝尔奖频频收入囊中,一般公认的解释,就是美国的高等教育非凡发达。那么,假如我们继续追问下去:为什么美国的高等教育如此发达?发达的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有无联系?假如美国的基础教育真的“差劲”到美国人无法忍受,那它又怎么孕育如此发达的高等教育?

这些问题与 ** 的“钱学森之问”不约而同:“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中国教育进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对比美国见闻与中国现实

现象一:

美国知名大学间竞争激烈的表现之一,就是看谁能给既贫寒又优秀的学生提供 ** 优越的条件;而在我国,各大名校之间拼得 ** 凶的是争夺各省市的高考状元。

哈佛大学每年的学费收入,主要用于学生奖学金的发放。在美国,越是名校,学费越贵,但奖学金也越多,进名校即意味着享受免费教育。

在一所号称美国中学届“哈佛”的精英高中,其校长称,他们私立高中每年学生的学费为4万美金,但是钱不够用,还需要花大量的精力筹钱。而在我国,相对发达地区的民办学校每年每生收费5000元,学校还能盈利。原来,美国这些精英学校把学费的很大一部分作为助学金和奖学金,它们靠社会资助而不是学费来办学。

现象二:

美国一私立高中占地300多亩,容纳了380名学生。可校长说学生太多了,他期望的人数是300人,这才能为不同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教育。

美国私立中学一般不设行政班级,实行走班制。教师任课实行模块分割,一般主讲一门学科或一门学科的某一模块。必修课根据学生学业水平,分成不同层次的班级,打破年级界限,实行分层教学;选修课则按照学生爱好、爱好,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在自己所任教的教室办公。学生流动,教师不动,教室固定的“走班制”,是美国课堂教学的 ** 大特色。

而在中国,如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深圳,教育局规定中学每班限额50人,小学45人,事实上,多数热门学校班额均超标,一个班六七十人的比比皆是,很难谈得上个性教育。不少民办学校的基础条件较差,只是在一定程度弥补了义务教育的不足,更谈不上优质教育。

现象三:

美国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由学区教育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需要通过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取得高考报名资格的课程)与大学招生资格考试接轨;选修课则五花八门,完全根据学生爱好爱好与当地经济社会进展水平而定。

美国知名大学录取时非凡看重学生在高中时是否上了难度较大的课程即AP和IB,另外,还十分看重学生的课外活动。在大学申请表上都有一栏:高中期间参加过什么课外活动,参与了几年,担任过什么职务,得过什么奖励或荣誉,奖励或荣誉是地区级、州级、 ** 还是 ** 的。

反思:是什么让美国教育赢在终点?

把学生看作资产而非产品或顾客

对比中美两国的教育思想和着眼点,我们发现,美国教育看似不重结果,不求短期速成,但却后劲十足,因为无论私立还是公立学校推行的教育,是把学生当作一种可以增值的资产。学生的人生成功是其教育的目标,学校关怀的是学生的整体素养,考量的是学生的学业水平、课外活动、为人处世、社会参与等关系到学生一生成功与否的诸方面因素。

而中国不少学校的教育是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果,把学生当作是产品或者顾客,更多的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满足家长社会的阶段性要求,而很少考虑学生的长远进展。部分民办学校更是将学生当作赚钱工具,把教育看成这个世纪 ** 赚钱、 ** 保险的行业。因此,中国教育就走进了这样一个怪圈:小学老师埋怨幼儿园老师没有把孩子教好,中学老师埋怨小学老师,大学老师埋怨中学老师,用人单位埋怨大学老师乃至整个教育系统。

美国 ** 大学像哈佛、耶鲁,基本上全是私立的,主要依靠民间的财路而不是政府的经费来维持运转。学校不靠办班、收学费过日子,主要经费来源是校友的捐赠。每所名校都有一笔巨额的捐赠基金,这是学校实力的基础。

美国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让每一个才能 ** 的孩子有机会接受一流的教育,绝不能让经济条件挡住他们的路,让低收入家庭的优秀孩子同样有机会上精英私立学校。按我们一般的看法,所谓私立学校,就是从学生身上赚钱。美国的名校则是向学生身上投资,通过教育,给学生的心灵留下 ** 的印迹,奠定他们一生的事业和生活的基础。这些学生成功后自会捐助支持学校的进展。

满足个性化选择的精英教育

早外传美国的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好。以中国的经验,私立学校有两种:一是 ** 学校,收费奇高,培养出来的孩子从小就自命不凡,牛气冲天;另一是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招生对象是那些因为种种原因上不了公校的人。可到了美国一看,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儿。在主流评判体系里,私立学校的口碑往往超过公立学校。

私立学校因为是自负盈亏,因此,规模上要小得多。学校规模小,是为了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让每个学生享用更多的教育资源。并且私立学校学费高昂,每年动辄3至4万美元,这使得很多中产家庭对私校望而却步,再加上残酷的招生淘汰,很多掏得起学费的家庭也很难轻易把孩子送进去。基于此,私立学校被称为“ ** 学校”也就不希奇了。而我国的民办学校往往想的是如何扩大办学规模,因为它们是靠学费生存的。

为保住“ ** ”的头衔,或者区别于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就势必要在软硬件上强调质量。首先,私校不论规模大小,师生比例从不会超过1:10。一个小规模的四年制私立中学一般只有200到400名学生,而全校有教学任务的老师, ** 少也得有40到60名。 ** 大的私立中学,学生也不超1500人,而至少有200到250个老师“伺候”。

与国内的高中相比,这些学校小而精,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足够的关注。同时,为了实现精英教育,在每一门具体课程的学习中,也要贯彻小班教学的理念。有一所私立学校,每个教学班学生不超过10人,甚至只有三四名学生。每个学生,无论积极与否,上课时都有发言或被老师提问的机会。

培养“T”型人才而非“孤独的专业主义者”

美国知名大学十分看重学生的课外活动。假如一个学生某项成绩平平,但课外活动十分出色,知名大学也会抢。知名大学,如哈佛极看重一个学生的领导能力,出色的个性以及非凡的才能。

美国大学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其高中教育。美国私立寄宿高中的学分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必修、选修、荣誉/ ** 课程。一些知名中学在整个高中阶段开设课程多达300余门。除了每个学校规定的必修课外,选修课程的设置可以看出这个学校教育的多样性。如有些学校在高中阶段开设建筑、写作、艺术观赏等诸多选修课程。

除此之外,AP课程与IB课程也是美国高中阶段的特色课程,尤其是AP课程(Advanced Placement),即大学学分先修课程,其难度相当于美国大学大一课程。AP课程开设门数越多,证实这所中学的师资水平越高。AP课程的成绩达到4分或以上(满分5分),就可以冲抵大学学分,美国大学实行学分制,假如修的AP课程多,在大学里就可以省钱省时,提前毕业或修一个双学位。

荣誉课程是介于基础和AP之间的美国高中课程。荣誉课程是美国特有的区别于标准课程的一种课程形式。相对于一般课程,荣誉课程的量并不一定更多,其区别更多在于课程难度更深和学习节奏更快。荣誉课程强调批判和独立的思索。为鼓舞课堂参与度,荣誉课程一般安排更小的师生比例。荣誉课程的学生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主动性很强。在学业以外,荣誉课程项目鼓舞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俱乐部、合作教育、研究、出国留学以及文化活动等。

如此的课程设置,培训出来的学生基本都是T型人才。用字母“T”来表示他们的知识结构特点,“—”表示有广博的知识面,“|”表示知识的深度。两者的结合,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这类集深与博于一身的人才不仅在横向上具备广泛的一般性知识修养,而且在纵向的专业知识上具有较深的理解能力和独到见解。

荷兰人教育孩子 传统的“好孩子”不再是榜样


近日,一项荷兰人育儿观念最新调查表明,同三十年前相比,荷兰的父母好像对孩子是否听话越来越不在乎。那现在的父母们到底希望孩子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荷兰移民专家介绍,三十年前,《当代父母》杂志在读者中做了一项几乎相同的调查,“您认为哪些品质对您的孩子来说很重要”这一问题是这两次调查的主题,调查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您的父母在教育您的过程中认为哪些素质对您来说是重要的”。

听话的孩子“不吃香”

1983年的那次调查中,听话、谦虚和努力就已不再出现在重要素质的排行榜上,当时的父母主要希望自己的孩子敢说、独立。听话的、“守旧的”孩子在反权威的70年代已不再是榜样。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听话仍不被父母认为是重要素质,但是,61%的被调查者认为现在许多孩子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过于放任自由,这主要是针对别人的孩子来说的,也就是说,别人家的孩子还是应该听话些的。荷兰大部分为人父母者对自己的孩子和育儿方法还是相当满意的,只有10%的人表示自己应该更严格一些。另有17%的人表示在家给孩子定规矩设界限时比较头痛。

教育方法太过自由

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荷兰针对救护人员的暴力行为有所增加;几周前一名边裁被青少年球员殴打致死的事件;去年荷兰小镇上演社交媒体 “派对闹剧”。这种种事件近来在荷兰民众中引起了一场关于现代教育方法的公共辩论。荷兰内政大臣普拉斯特克最

近也在呼吁父母们在教育孩子上要更多注重“教养和尊重他人”。许多人认为,荷兰人现在的教育方法过于自由,设定的界限太宽,太脱离价值规范。虽然许多父母同意这种看法,但觉得自己做得不错,属于例外。

重要素质

这项最新的调查结果表明,荷兰父母并不太看重“努力”这一素质。人们认为诚实、顾及他人、公平、负责、乐于助人、独立和开放是非常重要的素质。此外,有批判的眼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积极主动等素质排名也较靠前。现在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还在不断改进,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有其优势和缺陷,教育无国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我相信我们的下一代可以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

定居荷兰后,教育孩子你会采取荷兰人的的方式吗?

移民加拿大的家长多数是为了教育,教育从尊重孩子开始


加拿大真的被称为孩子的天堂!不仅由于它的基础教育 * ,在校学习时间几乎是中国的一半,高中以前还没有课本,学生们似乎天天都在玩儿;更重要的是它的基础教育和社会文化对孩子的爱护、尊重程度很高,孩子们的权益很好得得到保障。这些尊重爱护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1观念决定行为

中国讲究孝道,现在不少父母都喜欢让孩子学孝经,让孩子熟悉到父母的不轻易,对父母的生养之恩要铭记在心。我们常说,怀胎十月,父母含辛茹苦如何如何,孩子天生下来的原罪似乎就是欠父母的。因此,让我们理解孩子不属于我们真是不大轻易。

移民加拿大后,我意识到这种观念上的巨大差异。西方普遍意识是,孩子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养育孩子也是个享受做父母的过程。子女是耶和华所赐给的产业。

当父母从施恩变成享受,父母对子女的态度自然会不同。这就像你对待一个欠你很多账、永远还不清的人和你对待一个给你快乐、和你共同享受生活的人的态度一定会不同。

另外,按照梁漱溟先生的研究,西方由于信仰基督教,重视神与人的关系,父母和子女的等级意识差,更平等。中国自古是家族社会,重视辈分,人与人之间没有边界意识,只有天然的长幼尊卑的秩序。

在这样的观念前提下,中国父母对“尊重孩子”这个概念可能相对生疏。因为我们自古没有这样的观念。“尊重孩子”对我们来说,可能更算一个教育新理念。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是独立的个体。因此,父母不会拿孩子去比较、装点面子。

其实想想,国内很多父母是用对比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你怎么不如谁谁谁;隔壁谁谁谁那么笨,考试都比你好。或者用被他人笑话的角度俩教育孩子,你这样做,别人怎么看你;你这样做,别人会笑话你;你穿这件衣服,会被人看不起;你做这个工作,给家里丢人,等等。这种比较,显然是不尊重。

而加拿大不仅不会这样比较,还会尽量保护隐私,不造成比较的可能。比如成绩从来不排名,成绩单不显示分数,成绩单甚至都不让其他同学代领。

父母也没有希望孩子养老,孩子对父母是爱的观念,而非责任义务。子女成年后,和父母相对独立,双方互不干扰,互相尊重彼此的界限。因此,从孩子是否读大学、读什么专业,找什么工作、和谁爱情、是否要孩子、要几个等等都不会干涉。所以我在上次的荔枝微课讲座中说,放手是 * 的尊重和爱。

2以尊重的态度与孩子对话

关于尊重孩子,给我 * 触动的是成年人对孩子说话的礼貌程度。加拿大人的礼貌是全世界出名的。请、谢谢、对不起、不客气是下意识用语,频繁到简直防不胜防。甚至公车坏了,前面的电子屏对外打的都是“SORRY”。这些听起来像笑话,但是他们对孩子说话的礼貌程度,刚来时真是让我感动到要落泪。

老师和孩子说话,从来没有呵斥,也没有冷言冷语。迪迪刚上学时,英语不好。有一天和我说,听不懂,老师不让问。我很奇怪,带他早晨去教室见老师。老师听了之后,发现是迪迪误会了她的意思。她对迪迪表现出极大的歉意、怜惜,对迪迪这两天由于语言不通受到的委屈非常难过,连连和迪迪 say sorry。她的 sorry 不止是对不起,更多是同理心。

一个在谩骂呵斥声中长大的孩子很难有完善的自尊。碰到过有的父母和我争辩,他们认为打骂教育好,认为没有打骂难成方圆,我说假如你希望孩子长大后不在乎尊严,你可以尽情打骂。

国内我们讲究领导批判下级、父母批判孩子、老师批判学生时,后者要低眉顺目。而这里是要目光接触。

迪迪有个老师和学生谈心时,学生坐在椅子上低头不肯看老师,老师就蹲在地上,仰着头看学生,以此达到目光接触。目光接触一方面是表达尊重,另外也是看对方对谈话的接受程度。

平时老师和学生说话,不会有太重的词,就算命令,也是 Please,只是语气严厉一些。运动队、学音乐、画画等等这些课外班的教练、老师从来不会责骂,总是说“你假如怎么样就更好了”,孩子的任何一点进步老师们、教练们都会看在眼里。

迪迪运动不杰出,但他从来不会烦运动班,棒球、足球、羽毛球、篮球等等,他都喜欢。从来没有一位教练责骂他,尽管刚开始,对他学得慢,有时候我都着急,但是教练们都很有耐心,总是鼓舞他。对比我小时候体育不好受到的来自体育老师的羞辱,我简直觉得迪迪太幸福了。

这样的好处是孩子不自卑。迪迪知道自己什么擅长,什么不擅长。他不会为擅长骄傲,也不会为不擅长自卑。加拿大社会绝不会评论一个人的美丑妍媸,高矮胖瘦,认为只是人体特点而已。同样的,孩子们也不认为自己的这些擅长、不擅长是什么优缺点。

3尊重孩子的感觉

第二重和国内对比鲜明的尊重,也是很简单基本的,说出来大家可能都觉得有趣,就是尊重孩子的感觉。

国内常说,有一种冷叫我妈觉得我冷,有一种饿叫我妈觉得我饿。这种特殊的冷和饿,加拿大基本没有。孩子从小的时候,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会抓勺子吃饭时,就能自己决定是否穿厚衣服,是否吃饱了。

经常看到小小的孩子围着围嘴,坐在餐椅上,吃到脸上身上桌子上地上到处是。很少见喂饭的。

小孩子去上托儿所,也是自己吃。据说,托儿所收孩子的标准之一是会自己吃饭。这边的饭也简单,最方便的食物之一是披萨。我见过小小的孩子跟着父母去购物,中午就跟着父母一样,也拿着披萨啃。他们也所谓冷热,不是吃饭都要喝汤,所以吃饭很简单。

穿衣服就更是了。前天在电台访谈时,我讲了一个例子。迪迪学校有个英国来的妈妈,家里四个儿子,我们刚来时,最小的孩子还不大会走路。我在迪迪学校早高峰执勤,那个妈妈天天都送孩子很早来学校,所以经常看到她的孩子。有个冬天早晨,下着雨,我穿厚防雨夹克,他们家几个孩子还是短裤。我问他妈妈,孩子不冷吗。他妈妈笑着说,他们不穿,说不冷。她手里拿着老四的夹克,老四是短袖短裤在走廊下跑。

北美的教育大纲中认为,一般的孩子最晚到5岁,上学前班,就应该自己负责自己的穿衣了,就是自己从衣柜中拿适合当日的衣服,自己穿上。家长可以给建议,但是孩子要学会自己负责。再大就更如此了。

所以渐渐地,我也学会了让迪迪自己找衣服穿,吃饭时不要劝。买衣服时,家长对孩子选的衣服可以不买,但是你买了之后,他要穿,还是应该给他自由度。

北美公立学校都没有校服,风俗习惯是天天换衣服,迪迪的衣服就是短袖和长袖各五六件,短裤和长裤各五六条,一件薄防雨夹克,一件厚的防雨夹克,仅此而已。颜色各异,款式大同小异,天天穿什么,他自己随便搭配。

有时候他穿个红背心,一条蓝裤子,看着就跟红蓝铅笔似的。我试图说过,也忍住了。迪迪没用过红蓝铅笔,他没有这种印象,你说了他也不懂。

4尊重孩子的感情、意愿

尊重了孩子的感觉,再向上升,就是尊重孩子的感情、意愿。

迪迪刚出生时,有个亲戚带孩子来我家做客。那个孩子总哭,哭起来还特殊激烈,反而迪迪安静很多。我观察,当孩子在画画时,亲戚就让孩子去玩儿玩具,孩子不愿意,亲戚就来拉孩子,结果孩子就哭了。几乎每次都是,孩子做A,家长就让做B,并且马上要求去做。我这么一说,大家都会觉得家长荒唐。可是反思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状况?

这件事给我很大的警醒。我比较注重,不过也有时候会犯错误。但这个究竟是日常小事,更大的事情是孩子的兴趣培养、各种选择,包括将来的职业、婚姻等等。

加拿大社会在这方面对孩子的尊重也很棒。

首先,孩子上的课外班都是实打实的兴趣班,不是为了补短板,而是孩子喜欢的专长。

西方的教育理念之一是扬长,不是补短。

想想也对,任何人都有很多不足,补不过来。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开心,心甘情愿地付出。

这边孩子从小学习、游戏,都强调 passion,就是热情。你有热情,才有未来。我自己的经历也是如此。当我做研究写论文时,我的快乐可以专心花怒放来形容。当我正式写作后,我找到了归属感。

迪迪的课外班都是他喜欢的。加拿大这边的家长报课外班一定是会问孩子,或者是孩子要求才去报。迪迪的课外班现在是周一英文,打鼓,周二数学,篮球,周三 Cadate, 周四骑马,周五画画、篮球,周六国际象棋,周日中文、羽毛球。 他还想参加击剑,继续游泳、滑冰,实在是没有时间了。

之前的讲座中我也声明过,英语、数学、中文虽然是文化课,但都是迪迪喜欢的。中文他现在可以打字一次写1000字的作文,自己觉得很有成就感。迪迪很喜欢数学和国际象棋。他有空的时候,会在网上下棋,当然也玩儿游戏。

父母不是撒手不管,而是要建议、引导。比如我有个朋友的孩子不想上羽毛球,但是朋友觉得孩子有天分,要害是朋友自己喜欢,他就和孩子谈判, * 同意孩子养宠物的要求,孩子继续上。我们不评判这样的方法,我只是想说明加拿大的父母一般会重视孩子的意见,孩子在自己的事情上相当有发言权。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到了高中,上不上大学、上大学学什么专业、上什么大学,这些都是以孩子的意见为主了。也不会出现孩子抱怨不喜欢专业,那为什么还要上,因为是我爸妈让上的这样的情形。

5我和孩子一起成长

作为一位人到中年的妈妈,这些年,我也有不少进步,和大家分享。

我适应了被孩子拒绝

之前在国内,迪迪还小,他也拒绝,不过没有那么频繁和强硬,哄两句一般就就范了。但是在加拿大后,他也在成长,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所以拒绝起来越来越果断。

和这边的孩子一样,迪迪拒绝是好好说话,不发脾气、语气不生硬,就是说:不,谢谢,(no, thanks)。我再说多少遍,他也是这句话。我只能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角度、察言观色、斗智斗勇。

不过从他三年级开始,在写作业方面我就败下阵来,因为他会讨价还价。现在忙起来,也更想得开了,对他的劝说也越来越少。

但加拿大的孩子也好治理。有时候,对一些规定性的要求,迪迪虽然不愿意,假如我们强调,这是规定,他也就不反对了。比如限制每周玩儿电子游戏、看电视的时间。

做父母要学会道歉

有时候我难免会错怪他,迪迪就严厉认真地和我解释,刚才怎么怎么了,他没有怎么样,是我理解错了。 那我只能马上说,对不起。不过一般说了“对不起”之后,迪迪也就原谅了。

他的情绪可能需要自己平复一下,可是不会再怪我们。假如我们确实有理,我也会心平气和地给他解释,他会自己分析。

和孩子相安无事的一个秘诀是你少关注他,多关注自己。读过一个故事,说在美国迪士尼,有对父母带着好几个孩子玩儿。他们不去每个都管,而是着重玩儿自己的,让孩子定时来集合。除了治安好,不会丢孩子,另外就是他们放得开。孩子其实像小狗,会跟着的。假如父母总是盯着孩子,孩子也会觉得烦,感觉到受宠,轻易以自己为中心。

不关注孩子,就多进展自己的事业、兴趣。不过建议不要陪着孩子写作业时,刷手机。那样还不如不陪着写,自己在另一间屋子里刷手机呢。假如孩子学习,你陪着时读本书,可能效果更好。

现在一个孩子,身边围着好几位成年人,尤其是祖父母辈,对孩子盯得太紧,孩子没有自由。虽然不是有意如此,但是也确实是不尊重。把孩子当宠物养了,没有给他足够的空间成长。

建立边界意识

还有就是刚开始我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父母要接受边界意识。不是说,你的孩子,就是你的附属品,你想干嘛都行。孩子有隐私,有秘密,有心事,有自己的世界。父母好奇是难免的,可是不要践踏。

孩子有自己的理想和愿望。他能实现自己的就不错了,不应该让他们承担父母的未尽理想。孩子不是投资。假如怀着投资的心态养孩子,指望他将来如何获得所谓的成功,那就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因为把他当工具了。社会上盛行一种功利主义思想,有的人甚至崇尚丛林法则。仔细想想,这些都是大有问题的。

父母一定要收起施恩的心态。孩子的到来才带给我们做父母的机会,让我们和他们一起成长,共同生活,让我们的生命更圆满。假如说恩情,也是相互的。加拿大新移民的子女可接受加拿大优质教育。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