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中国人移民澳洲的生活如何?看网友神回复‏!

2020-06-05
中国人移民日本的条件 中国人移民美国条件 中国人移民加拿大的条件

中国人移民日本的条件。

近日有网友发帖提问:中国人移民到澳大利亚活得如何?当然土豪不算,那些技术移民或者别的什么方式移民的,他们在那边的生活怎样,地位收入之类算不算得上是中等?本人比较关心的是福利保障,从网上看到说那边的医疗有的说是免费医疗,就是彻底免费不要一分钱,还有的说是虽然免费医疗,但是你要免费的话除非是立即死的病,不然的话就要等不知道多长时间(拥有昂贵的私人医生除外),还有比如说福利保障,是不是像网上说的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比如就是你不出去工作国家也保障你的吃喝,总之华人移民那边的生活到底怎样的,是不是有网上说的那么好?

☆☆☆网友七嘴八舌☆☆☆

路人A:咳……学生党一只,觉得对楼主帮助不大,不过既然没人,我就帮挽一下好了。

本人小屌丝一枚哈,觉得在哪里生活都差不多,宅嘛……收入就母上大人来讲,和国内差不多,不过单位换成澳元哈,算起来感觉说钱多了,其实差别没觉得太大,因为生活成本也提高了。

医保,也就是medicare,看病不收钱哈,不过要预约,然后药费自己出,药也蛮贵的。没住过院,不知道住院怎么算。

还有那神马,补助方面哈…有个机构叫centrelink,补助从那里领…失业补助的话,据说centrelink会给你介绍工作,你不去的话就不再给你了……不知真假嘛,其实各种补助挺多的,福利比国内好很多,像本屌丝由于是学生,也可以领补助哈,一个月几百刀的样子……不用卖肾两个月就能换个爱疯了,感动!母上大人:你怎么不说老娘给你交的学费!

大概就酱!总结来讲我还是觉得在哪生活都差不多哈…看个人生活习惯,反正宅女从没因天气好而多出门过,感觉我就是来搞笑的。不过其实真不是,卤煮看我真挚的眼神~

路人B:看楼主关心的东西,第一二项就是地位和收入,估计楼主是社会虚荣心不低,澳洲不像天朝,地位和收入没有关连,天朝社会地位低收入低的群体,在澳洲社会地位跟任何人一样但收入可能比专业人士还要高,楼主千万不要拿天朝的习惯来看澳洲个阶层。

路人C:确实有限度的免费医疗,但都是的纳税人的血汗钱,税率很高,说白了就是一群人养另一群人,政府没什么钱。本人最看不起LZ这种人,还没给澳洲社会做贡献就想着拿福利想着坐等钱。

免费医疗中,社区门诊部、医院都需要预约,即使急诊也要等很久,除非是见血快死了那种。开个小手术也需要预约,很可能要等个半年。

生活补助,是需要严格审核你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存款、经济来源等等,不是每个都有的,而且也不是一直有的。他们会帮你找工作,但你每周要去自己找,每周要去给他们汇报找工作的情况,否则停发。再找不到就拉你去参加找工作培训、义工,反正他们不会让你闲着等钱。

小编推荐

中国人移民新西兰后的生活


很多人为了以后的养老、孩子教育问题等因素,挑选移民新西兰。但同时,作为一个外来户,有移民想法的人大多数对移民新西兰后的生活既有向往,更有担忧。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中国人移民新西兰后的生活,欢迎阅读!

将在新西兰居住的人按族裔、性别、年龄、学历、职业与行业等不同指标,分析下其收入情况,进而估计下中国人在移民新西兰后大概能过上的生活,大家可以对号入座下。

1.按种族属性

很明显,单单按种族属性看,在新西兰工作的人群中,欧裔的收入,高于平均数据;而咱们亚裔属平平水平,比总平均时薪与总中位数时薪都略低一些。

并且通过看欧裔数据可以看出,他们的平均时薪与中位数时薪的较大差距,说明了获得高薪的人群中,欧裔占较大比例。换言之,在新西兰居住的中国人高薪人群很少。

2.按性别

通过下面的薪资表格,我们也可以看出新西兰在性别平等上的努力,因为在新西兰男女薪酬的差距并不大,不过男性还是要略高于女性的。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拿高薪的人群中男性占比较大;二是男女在不同行业比例差距大。

3.按年龄

很多人一直以来就有移民新西兰的想法,但是出于种种考虑,在执行时有的年过而立,有的甚至到达知命之年,先不说年龄大小对移民新西兰难度影响大不大,新西兰人的收入高峰期在40至44岁,因此你想移民的话是趁早进行,若是你20岁左右通过留学实施移民计划的话,那么你还有二十来年可以奋斗到收入峰。否则年纪较大移民新西兰后,很可能提前感受到“英雄迟暮”的遗憾。

4.按学历

高学历者在哪儿也比较吃香,这是世界一般规律。而下表则是完美体现新西兰也不例外——“学历越高收入越高”,当然了,这儿提醒大家一句,若是你想通过留学新西兰进而移民的话,那么在申请留学课程时是挑选GD或者PGD等低于硕士学历的课程进行。

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在新西兰,学历越高雇主要付的薪水越多,这样的话,它很可能会挑选学历低的求职者,如此一来,学历高的留学党想留在新西兰工作的难度要大。

5.按职业类型

在之前跟大家介绍适合移民的职业时候,也有过这类信息的统计,很明显,中国人移民新西兰后的生活质量也跟大家所从事的职业类型休戚相关。从职业类型上看,从事治理、以及具有专业能力的技术人才(如会计、律师、医生、飞行员等)薪水更高,而从事辅助、服务与劳工类工作的收入则较低。

6.按所在行业

从行业从属表格看,在新西兰,采矿业是收入的行业,若是你是采矿方面的人才的话,那么通过技术移民新西兰还是不错的。因为采矿业在新西兰目前并不发达,各个大学也在采矿专业上不大行,想通过留学移民的话基本不可能。

扩展阅读:新西兰移民体检结果

一般情况下,体检结果会在一周以内得出。血检、尿检以及胸部x光体检结束后,结果将由测试的医生记分并提交至新西兰移民局。如果您确认期望收到通知,此时您将会受到一封自动的电子邮件,确认体检已完成并提交。

参加在线体检的移民申请人,您的医疗史以及体检结果将会记录在线体检系统中。您会收到医院的在线体检信息单,其中包括具体的体检信息。如果您没有收到该信息单,您可以与医院取得联系。在线体检信息单中包括您的新西兰移民局参考编码(NZER),请在向新西兰移民局递交申请时告知此移民局此编码。此编码用于匹配您的体检与签证申请。

如果体检中没有重大发觉,您的体检报告将被在线体检系统立刻通过,否则将交至新西兰移民局由工作人员处理。体检中若有重大发觉,医生可能要求您做其他测试或体检报告。如有需要,最初负责您体检的医生会将您转介到其他专科医生进行后续检查。

中国人移民融入英国生活的小贴士


作为一名外籍人士,搬到新国家最困难的部分可能是“定居”阶段,以及随之而来的一切。这可能包括任何事情,但外籍人士经常需要处理文化冲击和语言障碍等因素。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中国人移民融入英国生活的小贴士,欢迎阅读!

文化震撼

当你第一次到英国时,你可能会受到一些文化冲击,那是完全正常的。文化冲击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也许会让你感到悲伤或焦虑。假如你感到迷失方向和困惑,或者你正在努力想要把握一些东西,这里有一些方便的提示。

在你到达之前尽可能多地了解你的新环境,这样你就会有更多的准备,当你感到无聊或孤独时,找一个健康的分心,并将自己推出舒适区,结识新朋友,建立新的友谊。

不要害怕说话或社交,因为你觉得你的英语不够好,你练的越多,就会越好!假如你不理解某些事情,不要害怕提问。

中英文化的差异

关于不同文化的有趣之处在于,虽然生活的某些方面非常相似,但其他方面会让您感到惊奇或困惑。例如,在中国和亚洲大部分地区,吃面条时啜饮的声音是完全正常的,事实上这表明你正在享受美食。然而,在英国,包括伦敦,在你吃东西时发出噪音被认为是粗鲁的。

您还需要了解排队和吐痰的规则!英国人非常重视排队;假如你在前面或者在任何地方排队,那么拥有一个免费游戏是不可接受的。一般来说,随地吐痰,无论你在哪里(甚至在外面),在英国也被认为是非常粗鲁的。

英语国家生活的另一个方面可能与中国不同,是正式和非正式语言的差异,例如问候或解决人。例如,你如何向老师打招呼或解决问题与店员不同。事先可能值得研究,尽管它不太可能导致巨大的进攻。

更有可能让英国人感到不安的是询问个人问题,例如一个人的年龄或婚姻状况,要求某人回家不会被认为是粗鲁的!关于一个人出现的直言不讳的陈述-例如“你体重增加”或“你看起来很疲乏”-是另一个在英国遭遇高度攻击的例子,但在亚洲的任何地方都很常见,不会让人不兴奋。

如何融入伦敦生活

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让自己按照所有实际的东西进行分类。尽快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就可以开始解决压力问题。例如,您是否需要开设银行账户?国民保险号码怎么样?你需要电话合同吗?尽快完成所有这些工作,以免您以后对它们施加压力。

其次,安置下来。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它可能意味着任何数量的东西,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它可能会让他们的房间或公寓感到温馨,打开他们的东西,也许装饰一点。这可能意味着要进入一个优良的日常工作,例如计划你如何上下班,或者在四周漫步,尝试一些路线,看看你需要多长时间。一旦知道路线需要多长时间,您就会知道何时设置工作报警。

你可能想看看当地的健身房和健身俱乐部,看看这些便利是否适合你。假如你住在共享住宿,花一些时间去了解你的室友,也许建议去吃午餐或“饮料”-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英语消遣!重要的是要记住,无论你有多忙,都要留出一些时间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

扩展阅读:英国移民喜爱民居住的都邑

爱丁堡

由于背靠山区而经常刮风,因此爱丁堡有着英国「风城」之誉。北大西洋漂流为爱丁堡带来了温和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雨雾把这座都邑滋润成为了文化古都,风则把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中心——带来的文明传播开来。作为欧洲金融中心之一的爱丁堡,不仅有着深厚的经济基础,也有着大量的专业人才(拥有学位和专业证书的员工比率是全英的)。

爱丁堡在跟英国其它的11个大都邑:贝尔法斯特、伯明翰、布拉德福德、布里斯托尔、卡迪夫、格拉斯哥、利兹、利物浦、伦敦、曼彻斯特和谢菲尔德相比时,在要害的几个因素上得分都很高。除了伦敦之外,苏格兰首府的居民享有的平均薪水比英国其它任何地方都高。平均每年25,543英镑。

爱丁堡的房价收入比为5.5,在12个都邑中是最低的。与之相比,英国整体平均的房价收入比是7.5,而这12个都邑的平均值为8.8。(编注:房价收入比是指一个地区的平均房价与平均年收入比值,亦即一个人不吃不喝全力工作干几年才能买到房产。这个值越低说明人们越轻易买得起房产。)爱丁堡的房屋平均月租金为£1,099,占平均年薪的52%;而伦敦则高达93%,也就是说伦敦人一年的收入基本都用于租房居住了。上述的这些因素,加上爱丁堡失业率在英国的12个都邑中也最低(6.6%),把爱丁堡推举到了排行榜的顶部。

曼彻斯特

对世界上的很多华人来说,或许「曼彻斯特」这个字眼所引起的第一印象就是足球或是大学。不过,若是站在英国人的角度来看,曼彻斯特不只有足球和大学,也有着国际知名的音乐氛围、多元的文化组成以及悠久而曲折的历史,还是伦敦之外最流行的生活和工作之处——一个复杂而又布满活力的多面体。

移民美国生活看美国人是如何保护牙齿的


移民美国生活中,会发觉美国人对口腔卫生是十分重视的,他们对刷牙和牙膏的挑选以及使用方法都非常讲究。由于每个人的牙齿、牙龈及口腔情况不同,他们通常都依据牙医的建议,购买适合自己使用的牙具。在美国的商场里,各种各样的牙刷琳琅满目,其外形有尖头的、圆身的(像中国刷瓶子的刷子一样),软毛的、硬毛的,样式和功能齐全。且不说一般牙刷,仅电动牙刷就有好几十种。

第一次到诊所看牙,牙医首先将你的每颗牙都拍下照片,一般要拍数十张,并存案留档。看牙的人多,但不见得廉价。洗一次牙也得要几十美元,通常在100到300美元之间,第一次当然比较贵。拔一颗牙要200美元,补一个洞要100美元。假如需要治疗牙神经问题,那就需要上千美元了。

牙医诊所除了洗牙、矫牙、补牙等服务外,还有牙齿增白业务。在诊所,我看到一种像透明胶似的条条,医生说,那是贴在牙上增白的,天天贴两次,效果明显。据说这仅仅是许许多多增白方法中的一种。有的人晚上喜爱磨牙,医生就建议按他给你的模型尺寸去买牙套。假如你喜爱打篮球、踢足球或其他运动,医生也会建议你带上另一种牙套,保卫牙齿。在美国,牙医虽然许多,收费也不低,但由于人们离不开牙医,所以牙医很受尊重,他们既是顾客的医生,又是顾客的顾问,医患之间维持着紧密的联系。牙医担忧顾客忙而忘了来诊所,通常会较早提醒顾客,告诉他(她)预约的时间。

医生还建议依据不同的牙齿和牙龈挑选使用不同的牙膏和牙刷。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的旅社,通常不为客人配备牙刷牙膏的原因之一,因为每个人都使用自己固定的牙刷牙膏。至于牙刷的使用期限,牙医一般要求牙刷三个月必须更换一次,因为里面轻易产生细菌。

牙齿是口腔健康的重要方面,而用于口腔卫生的清洁保健品也非常多,含有杀菌、消毒、除臭等功能的漱口水品种繁多,使用方便而普通,许多旅社虽然不配备牙刷牙膏但却配备漱口水。口香糖是美国人青睐的口腔保洁品之一,在各超级市场付款处,都摆着各种品牌和味道的口香糖,以便顾客临走前再随手买上两盒。还有液体口腔喷,对于口腔消毒除臭效果既快又好。

中国人移民美国后更能适应生活


最近,美国富国银行(Wells Fargo)进行的全美调查显示,67%的华裔认为目前经济状况优良,而且65%的华裔对自己将来的经济前景持乐观立场,而全美范畴内则只有约半数的成人持该想法。由此可见,无论是目前的经济状况还是对将来的经济展看,相比美国移民中的其它族裔,华裔都显示出一贯的自信。

相比全美其它族裔,华裔以善于储蓄闻名,目前在职的华裔为退休储蓄的平均本钱是全美平均水平的两倍多。据调查显示,处于在职状态的华裔退休储蓄金中值达10万美元,全美成人退休储蓄金中值则为4.5万美元。

据了解,大部分华裔已有坚实的基础以达来他们长期的理财目标。在生活中,华裔属于度入为出的理财者,很少购买负担不起的商品。65%的华裔表示,他们能够每月还清信用卡的欠款,而全美每月还清信用卡欠款的成人占比为42%。实际上,24%的美国人每月经用卡欠款至少5000美元,但只有11%的华裔会面临这种情形。相比全美25%的成人面临入不敷出的情形,只有不来两成(17%)的华裔表示他们处于这种逆境。

另外,60%的华裔认为,相比3年前,他们经济状况有所好转,而全美持有该想法的家庭占比为51%。值得注复的是,华裔家庭的收入也相当可观,37%的华裔家庭年薪超过10万美元,而全美也只有23%的家庭年收入达来该水平。

值得注复的是,华裔对美国经济以及本地经济的前景也表现乐观。55%的华裔认为,美国经济水平将在将来两年有所拿高,仅有14%的华裔持相反的观点,全美则有33%的成人认为,美国经济水平将来两年呈停落趋势。华裔也相当看好房市,67%的华裔认为,本地房价将上涨。

中国人移民美国生活自白:孤立无援


中国人移民美国生活自白:孤立无援

南大校友王庆根,原为奥赛金牌得主,斯坦福大学化学博士,Paypal的首席工程师,可以说学业和事业都很成功,却因抑郁症自杀,留下一双儿女。

王博士的经历和我惊人地相似,我自己还苟活着,但同病相怜,觉得我们这些在美国生活得时间比较久的人,有必要多说说自己实际的生活状况,让其余的人做选择的时候,起码多一些参考。

我不知王博士的离世毕竟是什么原因,但不妨借题发挥,顺着“压力”这个话题,说说在美国生存的压力。

海外生活孤立无助

国内报道,多强调王走上绝路,是因工作压力太大。表面上看这似是最合理的解释,但未必有普通意义。就我自己的体验,海外中国人的隐形压力不止工作。

事实上,工作压力有时候还算次要。美国职场环境相对宽松,大部分美国上司处事随和。做同类工作,可能在国内的压力更大。当然我这里说的一切话都是笼统的说法,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那看不见的让人崩溃的压力毕竟来自何方?我最近就碰到几个人,也抱怨说自己快得忧郁症了。原因和工作本身无关,倒是都牵涉到海外生活的孤立无助,或是紧张的家庭关系。

这种紧张来源有许多,比如孩子上学。美国学校通常三点下课。许多地方又规定,不到法定年龄,孩子不可无大人陪伴,单独在家。假如夫妻双方都上班,孩子的接送和安全就成了大问题。

另外,美国的暑假长达三个多月,这中间孩子怎么办?有的送回国,有的请国内祖父母来带,有的花钱请人, 有的送往暑期的各种夏令营。每一种方法,都非常折腾。

美国人自己也有这些问题,但他们毕竟是本地人,解决方法更多。有些是夫妇的一方把工作辞掉,或者换成兼职工作,时间上灵活起来,以便照顾孩子的起居和接送。

目前来说,美国经济萧条,双职工家庭越来越多。即便这样,妇女在家不上班,也是常态,所有人都理解,她们自己也坦然。

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罗姆尼的太太,被人指责“一辈子没工作过”,能谈什么经济?这个说法,反倒让罗姆尼得分。罗姆尼太太说她家中要负责五个孩子,这不叫工作什么叫工作?这个说法赢得了许多选民的认同。

美国的纳税是依据全家收入来算的。除非真能挣到钱,否则,考虑到纳税、雇人看孩子成本,孩子成长中家长参与的欠缺等多方面原因,去工作反而得不偿失。

假如孩子多,夫妻一方收入不高,那还不如别去上班。一定有那么一个公式,让我们计算到工作与不工作的成本-收益平衡点在哪里。

第一代移民多为“孝顺”所累

这也不仅是经济问题,个人自我认知和心态调整也很重要。来自我们大陆的家庭,心态一关就很难过。不少家庭里,夫妻在美国生活久了,可因地制宜,适应当地环境。

但国内父母甚至其他亲戚的聒噪,则是新的一重压力。有些老年人一辈子下来,除了工作挣钱,找不到还有什么别的东西,可以去寄予人生的意义,也无法理解美国这边的情况,用国内环境下的心态,乱出主意。

他们有的是为了面子,希望告诉他人自己的孩子在美国某某地方上班,不希望邻居同事亲戚朋友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美国“没工作”。

他们不知道,这有时候是为了家庭的整体利益作出的一种主动选择。子女有时候出于孝顺,只好依从,好让国内父母显摆,小家庭的苦只有自己去尝。

也有的父母观念错误,比如“不要在家吃闲饭”,“不要吃丈夫的饭”,硬是劝子女去上班。中国家庭,许多是一方出来读书,一方陪读,有了机会另外一方去读书,本来拿学位就有早晚,不是都能顺利找到理想工作。

有的家庭为了省几个钱,让国内老人过来带孩子。这会使得带孩子的问题表面上缓解,但是这会生出许多新的问题。

的问题是医疗,在美国,保险通常只保“核心家庭”,亦即配偶和孩子。来访的父母不算dependent. 只能去另买保险。保险公司碰到这种既不是美国公民又不是手轻脚健的人投保,保险费通常很珍贵。

许多家庭看情况还行,就去侥幸赌一把,不去买,但一旦父母在美国生病,又没有保险,最终医疗费惊人,甚至一下子就能把小家庭拖垮。

这种风险,一些来访老人可能并不知道,有时候也不能理解。碰到这类问题,甚至在子女本来就已经压力重重的时候,因为自己不满而抱怨,让子女的家庭平添矛盾,使得人到中年、夹心饼干一样的他们痛苦不堪。

美国人在家庭关系中把夫妻关系摆在首要位置,夫妻关系和谐,子女会生活在幸福的环境之下,父母亲也可放心地安度晚年。

中国舍本逐末,教孝不教慈,把孝道摆第一位,甚至孝道压倒人道,把许多其它的关系给扭曲了。

久而久之,家庭的裂痕越来越大,小家庭又为了儿女或者父母的面子,强忍着在一起,形成过也过不好,离也离不了的亚婚姻。到了海外,在新的文化环境之下,这种冲突越发明显。

职业移民耗费青春

另外一个压力源是工作许可的问题。美国的移民是一个复杂、漫长而又头痛的过程,人在美国扎下根来并不轻易,有时候也没有必要,因为现在在国内,出国旅游、访学、商务也越来越轻易。假如选择移民,除结婚和投资的渠道外,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将来面临的是职业移民。

这方面大部分人的过程相差无几:大家先读书,然后找工作,依据工作,一层层办工作许可,每一次都是一场小小的战斗。

要是读博士,起码得四五年时间搭进去。然后利用一年到一年半(因专业而异)的“职业实习期”(OPT),此间可合法找工作。

OPT是比较临时的工作身份,找到合适的工作后,得尽快转成工作签证。工作签证需要雇主帮你申请,雇主不肯,你只好再去找肯帮你办的雇主。工作签证三年一延,最多七年。

这期间,大家努力去办理绿卡。绿卡办理分几个优先顺序,杰出人才办得很快,这要看你的学位(多为博士学位),学术成果等。

余下类别多有依据国别的签证配额排期(相当于“入户指标”),排到了才可办理。这排期三五年是常事。排期中,不可轻易改变工作,这让许多人只好接受不满足的工作,这中间离开美国再回来,还要花钱申请Advance parole, "Parole"也是犯人假释的意思,真是“移民监”了。

几番折腾下来,到最终不再受“身份”限制,搞不好就八九年甚至十几年过去了。好多人当年的梦想,早已灰飞烟灭。大家只好把喜好放到孩子和房子身上。

自我的丧失,对一个人来说是很凄凉的事。坦白地说,许多第一代移民的人生基本上就这样荒废了。能自我欣慰的一点,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让他们不需要这样再来折腾。

出国是有风险的事,各位需要慎重。我倒不反对移民这件事本身,但是需要好好权衡。千万不要有童话思维,认为到了美国,就可以“永久幸福生活”了。许多问题,不会因为你飞越了太平洋,就可以永久地留在身后。

目前喊移民的中产家庭许多。碰到一个问题,人们解决的方法,一为抗争,一为逃离(fight or flight)。来美国十年了,我发觉flight也不是长久之计。

但愿我们都去努力,让中国的教育和各方面大环境能好起来,日后大家的志向,会从“美国梦”,转移到“中国梦”上面。

我想我能做的,是尽量去介绍美国的教育,好让我们教育各界人士去取长补短,让日后的教育者、家长和儿童,对他人的模式,不再是只能望洋兴叹。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网站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传递信息。

在德国生活的中国人能享受哪些福利?


移民德国,大家一样都会找一份工作,那在德国工作可以享受哪些福利呢?停面和一起来看看在德国工作的福利一览。

1.法定假期

德国是受*教影响很大的国家,很多节日都与宗教历史相关。除了全国规定的法定假期,各联邦州也有不同的假期。每年德国共有45个节日,其中12个为全国法定假期,其余的就是各联邦州单独的福利了。

2.带薪休假

1963年,德国政府就颁布了《联邦休假法》。其中规定,休假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益,上至国家元首,停至贩夫行卒都有权享受。德国职工的具体假期和各自的工作性质相关,一样至少会有20天到31天。

德国政府一向勉励人们带薪休假,对于自动舍弃休假的职工不会给予夸奖,更不会给予经济补偿。拥有法律保证和政府的大力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在德国已深入人心。

3.生育假/育儿假

准确的说,德国的产假分为女性个人享受的生育假(Mutterschutz),以及父母双方都可以享受的育儿假(Elternzeit)两部分。

法定生育假为14周,分为分娩前6周和分娩后8周。如果发生早产或多胞胎情形,分娩后的产假则自动延长至12周。

而最长可休3年的育儿假是父母共同的福利。因为德国人认为,儿童出生的前3年最需要父母的陪伴,所以父母双方都可以停薪留职,且无须担忧失去工作。

在此期间,父母可以向政府申请育儿假补贴。标准为月收入的65%,最多可领取14个月。

相关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