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移民生活:酒是不能随便喝的

2021-04-13
移民生活 美国新移民生活经验 美国移民的条件是什么

移民生活。

依据美国的法律,酒是专卖的,而且卖酒的营业执照分两种,便烈酒(酒精浓度40度以上)和淡酒(啤酒和葡萄酒)。行在街上,望到写有“Beverage and Alcohol”(饮品和酒类)的商店就是专门卖酒的。当然那里卖的都是洋酒,中国人几乎无人光顾。按照美国的法律,未成年人(18岁以停)禁止饮酒。所以,如果你不到18岁,既不可买酒,也不能进酒吧。所以,如果销售员怀疑你的年龄,就会要求你出示你的ID(带有相片的工卡、绿卡或驾照),以确定你的年龄,便使差一天不满18岁也不行。同样,这条法律也适用于香烟。

如果商家违反这个法律,就面临着罚款和警告。违反3次,就要被吊销执照并终身不得从事这个行业。为了监督商家的行为,警察常常安排未成年人去买酒。如果商家未核查买主的ID就卖给他了,那商家很快就会收到法院的传票。

此外,餐厅饭店一样都不拿供任何含酒精的饮料,宾人也不可以自带含酒精的饮料。不过,有些餐馆会向成年人出售啤酒,但决对不可以带出店堂,一旦被警察发觉,店家和宾人都要受到复惩。

还有一点,在大家场合饮酒也是违法的,包括在大街上。最后还要拿醒一句,你就是在家里开party,也不要向宾人拿供任何酒精类饮料,否则也很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澳际移民拿醒,无论在哪,饮酒都应当适可而止,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而移民美国生活后,更要注复,必定要遵守本地的相关法律法规,以便能让自己在海外的生活更加顺利。

延伸阅读

美国移民生活 酒是不能随便喝的


据美国移民专家介绍,根据美国的相关法律,酒是不可以随便卖买的,也是不可以随便喝的。如果你违反了,就可能被罚款甚至面临更重的惩罚。所以,刚刚办理美国移民的你要注意了。

根据美国的法律,酒是专卖的,而且卖酒的营业执照分两种,即烈酒(酒精浓度40度以上)和淡酒(啤酒和葡萄酒)。走在街上,看到写有“Beverage and Alcohol”(饮品和酒类)的商店就是专门卖酒的。当然那里卖的都是洋酒,中国人几乎无人光顾。按照美国的法律,未成年人(18岁以下)禁止饮酒。所以,如果你不到18岁,既不可买酒,也不能进酒吧。所以,如果销售员怀疑你的年龄,就会要求你出示你的ID(带有相片的工卡、绿卡或驾照),以确定你的年龄,即使差一天不满18岁也不行。同样,这条法律也适用于香烟。

如果商家违反这个法律,就面临着罚款和警告。违反3次,就要被吊销执照并终身不得从事这个行业。为了监督商家的行为,警察时常安排未成年人去买酒。假如商家未核查买主的ID就卖给他了,那商家很快就会收到法院的传票。

此外,餐厅饭店一般都不提供任何含酒精的饮料,客人也不可以自带含酒精的饮料。不过,有些餐馆会向成年人出售啤酒,但绝对不可以带出店堂,一旦被警察发现,店家和客人都要受到重惩。

还有一点,在公共场合饮酒也是违法的,包括在大街上。最后还要提醒一句,你就是在家里开party,也不要向客人提供任何酒精类饮料,否则也很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提醒,无论在哪,饮酒都应该适可而止,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而移民美国生活后,更要注意,一定要遵守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以便能让自己在海外的生活更加顺利。

美国移民生活酒是不能随便喝的


为网友整理的《美国移民生活酒是不能随便喝的》,期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据美国移民专家介绍,依据美国的相关法律,酒是不可以随便卖买的,也是不可以随便喝的。如果你违反了,就可能被罚款甚至面临更复的惩戒。所以,刚刚办理美国移民的你要注复了。

依据美国的法律,酒是专卖的,而且卖酒的营业执照分两种,即烈酒(酒精浓度40度以上)和淡酒(啤酒和葡萄酒)。走在街上,看到写有“Beverage and Alcohol”(饮品和酒类)的商店就是专门卖酒的。当然那里卖的都是洋酒,中国人几乎无人光顾。按照美国的法律,未成年人(18岁以停)禁止饮酒。所以,如果你不到18岁,既不可买酒,也不能进酒吧。所以,如果销售员怀疑你的年龄,就会要求你出示你的ID(带有相片的工卡、绿卡或驾照),以确定你的年龄,即使差一天不满18岁也不行。同样,这条法律也适用于香烟。

如果商家违反这个法律,就面临着罚款和警告。违反3次,就要被吊销执照并终身不得从事这个行业。为了监督商家的行为,警察常常安排未成年人去买酒。如果商家未核查买主的ID就卖给他了,那商家很快就会收到法院的传票。

此外,餐厅饭店一样都不拿供任何含酒精的饮料,宾人也不可以自带含酒精的饮料。不过,有些餐馆会向成年人出售啤酒,但决对不可以带出店堂,一旦被警察发觉,店家和宾人都要受到复惩。

还有一点,在公共场合饮酒也是违法的,包括在大街上。最后还要拿醒一句,你就是在家里开party,也不要向宾人拿供任何酒精类饮料,否则也很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澳际移民拿醒,无论在哪,饮酒都应该适可而止,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而移民美国生活后,更要注复,必定要遵守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以便能让自己在海外的生活更加顺利。

移民澳洲生活可不能随便浇花洗车洗碗


移民澳洲生活可不能随便浇花洗车洗碗。在墨尔本,假如你用洗碗机洗碗,那么不好意思,你违法了。在堪培拉,假如你想要自己清洗爱车,不好意思,你违法了。在悉尼,除周三和周日之外,花花草草你是不能浇水的!否则,你就违法啦!

移民澳洲生活可不能随便浇花洗车洗碗

在中国的公共区域,到处可见“节约用水”的标语,然而在澳洲,这句话得到了更彻底的运用。

澳大利亚,地处大片繁茂绿林中,却并没有因自身上风而利令智昏,由于气候干旱且蒸发量大,所以澳大利亚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澳大利亚已经将目光投向了环绕四面的海水,通过提取分离技术将海水净化成适合居民的饮用水,以解决干旱造成的食用水短缺问题。

澳大利亚人自觉节水的意识非常强,很多人洗澡的时候,都习惯在淋浴喷头下放一个桶,用洗澡水浇花或者打扫卫生、擦地洗车。可以说,人们在节水上那是想尽办法,能省就省。珍惜和节约每一滴水,已经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每年在澳大利亚用水超过800升就被划为"用水大户",要向议会提交用水评估表,并必须想方设法找出今后节约用水的途径。政府天天都派出100多名巡视员24小时不间断地巡逻,假如发觉有人白费水,就会马上进行处罚,屡犯者还会被强制断水。

澳大利亚的厕所很少有自动冲水装置,多数都是"无水厕所"或者"少水厕所".由于采用了生态工程技术,很多男子小便池甚至不用冲水,也没有一点异味,更不需要专人打扫。据统计,一个小便池一年就可以节约1.7万升水。

政府在加强用水操纵外,还非凡鼓舞人们采用新的节约用水的装置和设备。例如凡是购买用水比较少的前开门洗衣机,政府就会给予相当于洗衣机价格1/3的补贴。在大街上和购物中心,经常有免费赠予节水型淋浴喷头的,有时还会免费安装。

不过,在公共用水上,澳大利亚人非常大方大方,在公园和人流多的公共场所甚至交通路口,随处可见免费的直饮水装置。尤其让人惊奇的是,很多饭店大厅的卫生间和办公楼的厕所里也有淋浴设备,可供锻炼后的人们洗澡用,即使你不住饭店或不在这个楼里工作,也可以随时进去使用。

美国移民生活:美国移民生活


介绍:介绍人时,一般原则为将卑方介绍给尊方,具体就是先将男介绍给女,幼介绍给长。介绍后握手须简短有力,美国人认为有力的握手代表诚恳坦率。不过对方倘若是女性时,可等女方先伸手,以免失礼。

约会:男女交往在美国是比较开放的,约会看电影吃饭也是非常普通的,和异性热情地交往并不算失礼。

男女双方均可主动邀约,通常男性较主动,可以各自拆账或一方请客。美国朋友倘若说:Let's go get a beer或Want a cup of coffee?时,可别误会他要请客,这种情形通常是各自付费的。假如应邀地点在餐厅,餐后可提议付小费,倘主人坚持不允,也可不必牵强。

约会有时并不具其他含意,也不表示必将成为非凡性的伴侣。所以,假如你想和某人见面谈谈或看个电影或一起吃个饭,以增进双方的友谊,共度一段愉悦的时间,尽可主动大方地去邀约。假如你不想赴对方约会或对方有令你不舒适的举动,可以客气但肯定地说NO,彼此尊重是基本的交往原则,也是每个人的权利。

时间观念:约会应准时,如赴宴则早到几分钟;假如主人先到,反而失礼。若有紧急状况无法准时赴约,必须电话通知和解释,绝不可无疾而终,随意放人空等。

赴宴:美国人虽然会常说“随时来找我”,即使有些邀约是相当诚恳的,但访问前仍应事先电话联系,确定时间,以免自己的随时而造成别人的不便。若接到正式的邀约,请柬上倘印有R.S.V.P.,去与不去必须电话通知。大型活动请柬通常印有Regrets only,此时只有不参加时才须通知。若没有赴约把握不要轻意应允;若临时不能赴约,务请电话通知。有任何饮食禁忌可先告知。非凡的文化风俗和饮食禁忌可得谅解和尊重。假如应邀参加家庭聚会,可问主人需要什么礼物,即使主人婉谢,届时仍可带瓶酒或一束鲜花,或酌带一些具有中国风味的小礼物。除非事先言明,一般聚会活动以不带小孩参加为宜,假如聚会性质为野餐烤肉,则大都可全家参加。宴后三四天内别忘记寄一张感谢卡或谢函给主人,若在主人家过夜通常将感谢卡寄给女主人。

餐桌礼节

注重使用刀叉顺序,以及叉匙性质。

刀叉斜放盘缘,表示尚在用餐之中;若完全放在盘中,则表示已使用完毕。

盐、胡椒瓶倘离座远,不可伸手去取,而须请隔座代劳递送。

上甜点或咖啡时,主人可开始致词,来宾亦可利用此时答谢。

穿衣:参加重要宴会,应注重请柬上相关服装规定。假如不确定服装的要求,可以先问问其他参加者,以免尴尬。请柬上有些字如casual,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穿牛仔裤,semi-formal也并不表示你可以不打领带,问清晰。

西装外套通常只扣上扣,亦可全部不扣,但切忌全扣。西装背心最下一个纽扣通常不扣。

深色西装应着黑色皮鞋,深色袜子,切忌白袜黑鞋。

正式场合或上班,女性以裙装为宜,男性应着领带及深色西服。

行路乘车:行路一般以右为尊,女士同行,男士应走左边,出入 应为女士开门。搭车时,车主驾车,前座为尊,其他则以后座右侧为尊。自己开车时须先为客人开车门,等坐定后始上车启动。

一般礼仪

一般而言,美国人日常生活起居是大而化之,不讲俗套;和生疏人打打招呼,不见得便是想和你做朋友;一场愉快的交谈,不见得会变成知心莫逆,只有主动接触,以愉快的心情应对。以下是一些一般礼仪,以供参考:

保持面带微笑,碰到熟悉的朋友时,主动问候对方,别人问候你时,也要回问候对方,表示关怀。

说话时语气诚恳、态度大方,当别人问候你时,回答尽量简洁。

多赞美对方。眼睛要亮一点,当对方改变发型时、看人家的相片时,有好的地方要尽量赞美;不好的,可用另一个角度来观赏,如说cute(可爱的)。

到别人家做客时,有机会就要赞誉不已地表示对主人招待的赞美和感谢。

要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千万不要形象太邋遢,身体或口腔的异味、头皮屑等等都是令人很不愉快的。

别忘了说Excuse me,Please和Thank You,这几个词在和美国人交流时用的概率很大,可能也是我们最轻易忽视的。

美国移民生活婚礼花费是大头


结婚是人生大事,移民美国,定居美国,婚礼花话费是生活花费的重头。在美国,对新人及其家人来说都是一个激荡的时刻,但一场盛大的婚礼也可能令你的钱包“大出血”。据一项最新调查显示,2015年,美国人结婚的平均花费是3万美元左右,有86%的美国人认为太贵;另外,77%的夫妇认为,为了婚礼背上债务是不可接受的。

求婚就开始花钱

在开始筹划婚礼之前,第一得先求婚,求婚就得买戒指,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尽管订婚戒指价位从高到低有多种多样的挑选,但在美国人看来,不值得为订婚戒指过分花钱。

值得注重的一点是,73%的美国女性表示同意“接受一枚二手订婚戒指”,但仅有55%的美国男性表示,假如价格廉价一半以上,他们才会考虑买二手戒指,更多男性倾向于在有求婚计划后开始存钱,以购买新戒指。

在“花多少钱买戒指比较合理”这个问题上,有28%的受访者认为,花一个月的工资买戒指“比较合理”,仅有4%的受访者认为,在订婚戒指上花三个月的工资是可以接受的。

尽管仍旧尊重传统,但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觉得,婚礼花费应该由结婚双方一起承担(西方传统是女方负担婚礼费用)。51%的美国人认为,新人及其各自父母应该为婚礼掏钱,仅有11%的人认为,婚礼的大部分钱应该由女方家庭负担。

婚礼花费很轻易超支,但对于正在筹划婚礼的新人来说,因此背上债务是个大问题。“梦幻婚礼”不应成为债台高筑的借口。事实上,几乎每4个美国人中就有3个(77%)认为,因为结婚而背债是不能接受的。

公布这份调查的美国COUNTRY Financial 公司财宝治理总监特洛伊·弗雷里克斯(Troy Frerichs)为此支招:“有了结婚计划后,就马上开始存钱。设立‘结婚基金’能使你有用做好预算,不至于背上沉重的债务,也能保证你其他花费不会脱轨。”

“婚礼结束、蜜月过完之后,夫妻双方制定确保财务健康的长期计划,这一点非常重要。” 弗雷里克斯表示,“设立共同的目标,及早开始储蓄,能帮你为将来做好准备,保证将来的生活和财宝。”

伴随着婚姻而来的是更多的责任和全新的财务义务,已婚夫妇在这方面的表现普通优于单身人士。

——已婚者更关注债务:52%的已婚者清晰自己的总债务数额,而清晰自己债务情况的单身人士仅有41%;

——已婚者在预算上表现更好:45%的已婚者执行自己的预算计划,而仅有39%的单身人士会制定并遵循预算;

——77%的已婚者会使用雇主资助的退休账户或个人退休账户为将来储蓄,而这样做的单身人士仅有42%;

——54%的已婚人士会至少每隔一个季度评估自己的投资情况,单身人士中,这样做的比例仅有39%

——65%的已婚人士表示,经济是婚姻关系紧张的一个因素。

美国移民生活:美国移民生活必知的生活礼仪


入境随俗,在赴美之后,了解一些一般的美式生活礼仪是必要的,可以帮助自己更快的融入美国生活,也免得在各种场合里,做出不适合的举动,使自己或对方尴尬。

1、见面介绍、交谈:

一般而言,美国人以不拘礼节、逍遥安闲著称。和生疏人打打招呼,不见得便是想和你做朋友;一场愉快的交谈,不见得会变成知心莫逆,只有主动接触,以愉快的心情应对。只在正式场合行握手礼,一般场合见面时相视一笑,说声嗨!或哈罗!即为见面礼节。

初次见面,相互介绍也很简单。一般原则为将卑介绍予尊,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将年轻人介绍给年长者,将下级介绍给上级,将女士介绍给男士。介绍后握手须简短有力,美国人认为有力的握手代表诚恳坦率。在公务场合,美国女子会主动伸手(其他场合则不一定),女性先伸手,男性才能握女性的手(女性之间一般不互相握手)。若女士无意握手,则男士点头或鞠躬致意。与女士握手不可太紧。握手前应脱手套,来不及脱应致歉。关系紧密的亲朋之间,可行亲吻礼,女子之间互吻面颊,男女之间由男子吻女子面颊。对于别人的握手、拥抱、吻手、注目、点头等礼节,美国人也以同样方式回礼。告辞时也不必握手,挥挥手说声再见!即可。

美国相互称呼直呼姓名,一般不用先生、太太、小姐等称呼,一般也不用正式头衔。只对法官、医生、高级官员、教授、高级神职人员称呼头衔。一般不用职务作为称呼。称呼长者忌用老字。

交谈时忌问年龄、家庭状况、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经济收入以及其他私生活情况。见面打招呼也不问去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公共场合重视礼貌用语,家庭里也常用请、谢谢、对不起等。交谈距离必须保持50厘米以上。不得不靠拢他人就座时,要征得对方同意。交谈时声音不可太大,不可大笑,更不可大声争吵。惊讶时不可伸舌头(伸舌头是污辱他人之举)。美国交谈、示意喜欢用手势。请人接电话,用听电话的手势;请侍者结帐,用写字的手势。习惯于打过招呼即谈正事,不送茶、寒喧。美国人不把互赠名片视为礼节,只为便于日后联系时才送名片。送名片给他人时并不期待他人回送名片。

在交谈时要注重:常面带微笑,碰到熟悉的朋友时,主动的问候对方,别人问候你,也要反问候对方,表示关怀。说话时语气诚恳、态度大方,当别人问候你时,回答尽量简洁。多赞美对方。眼睛要亮一点,当对方改变发型时,看人家的相片,有好的地方要尽量赞美;不好的,可用另一个角度来欣赏,如说「cute」。别忘了说「Excuse me」,「Please」和「Thank You」。要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千万不要邋遢,身体或口腔的异味、头皮屑等等都是令人很不愉快的。

2、约会:

美国人性格开朗,举止大方,乐于交际。他们平时晚睡晚起,但时间观念强;美国人会常说「随时来找我」,有些邀约是相当诚恳的,但拜访前仍应事先电话联系,确定时间,以免自己的「随时」而造成别人的不便。约会要事先预定时间,一般不迟到。若接到正式的邀约,请柬上倘印有「R.S.V.P.」,去与不去必需电话通知。大型活动请柬通常印有 Regrets only,此时只有不参加时才须通知。非正式私人邀请,可用电话或信函,明确告诉时间、地点。接到邀请,要回柬致谢;若没有赴约把握不要轻意应允;若不能应邀要说明理由,并致歉意。若临时不克赴约,务请电话通知,绝不可无疾而终,随意放人空等。

男女交往在美国是比较开放,约会看电影吃饭也是非常普遍,和异性热络地交往并不算失礼。男女双方均可主动邀约,通常男性较主动。可以各自拆帐或一方请客。美国朋友倘若说:「Let's go get a beer」或「Want a cup of coffee?」可别误会他要请客,这种情形通常是各自付费。假如应邀地点在餐厅,餐后可提议付小费,倘主人坚持不允,也可不必牵强。约会有时并不具其他含意,也不表示必将成为特殊性的伴侣。所以,假如你想和某人见面谈谈或看个电影或一起吃个饭,以增进双方的友谊,共度一段愉悦的时光,尽可主动大方地去邀约。假如你不想赴对方约会或对方有令你不舒服的举动,可以客气但肯定的说「NO」,彼此尊重是基本的交往原则,也是权力。

3、上门做客:

上门作客不可早到,假如早主人先到,反而失礼。可迟到5到10分钟,迟到15分钟以上应打电话给主人通报。夜间造访主人不能穿睡衣接待客人。去亲朋家作客,进门时要擦去鞋上泥土、脱帽,湿的雨衣雨伞放在室外。进门应先问候女主人,再问候男主人。宾客较多时,可以只与主人和熟人握手,对其他人只需点头示意即可。要多谈众人感兴趣的话题,不要只讲自己感兴趣的事。作客时不可随意翻动主人的东西、抚弄摆设,也不能打听摆设的价格。在主人家打长途电话,要征得主人同意,并留下电话钱,说是给主人的孩子买买糖果用。作客时不宜久留;主人没有留客用餐,客人则应在用餐时间之前告辞。会抽烟的客人应接受主人敬的烟,而不能抽自己带的烟。美国人重视生日,尤其是孩子的生日。应邀出席生日聚会的客人应送礼以示祝贺。

4、赴宴礼仪:

假如应邀参加家庭聚会,可问主人需要什么礼物,即使主人婉谢,届时仍可带瓶酒或一束鲜花,或酌带一些具有中国风味的小礼物。有任何饮食禁忌可先告知。特殊的文化风俗和饮食禁忌可得谅解和尊重。除非事先言明,一般聚会活动以不带小孩参加为宜,假如聚会性质为安涂肉,则大都可全家参加。

在家宴请客人比在餐馆宴请更受美国人欢迎,因为家里气氛更加亲切友好。家宴分两种。第一种是家庭用餐式,主宾在长方形饭桌旁就座,主人为客人盛食物,或将食物盛在盘中,依次传递取用。第二种是自助餐式,食物置于餐厅另一桌上,主宾各自去取用。

应邀到他人家里用餐,主宾双方都很讲究礼仪。主人会提供各种专门用途的餐具,如冷盘、刀叉、鱼刀叉、肉刀叉、主菜刀叉、水果刀叉、菜匙、汤匙、咖啡匙等,客人如不熟悉餐具的专门用途,可仿效女主人。餐巾铺在膝上,不能用餐巾擦餐具。坐姿要端正,手臂不能横放在桌上。只有当女主人动手,其他人才开始进餐;女主人离座,其他人才能离席,不可中途离席。欧洲人进食时是一手拿刀,一手拿叉,美国人只用一只手轮换用餐具,另一手则放在膝上。注重使用刀叉顺序,以及叉匙性质。刀叉斜放盘缘,表示尚在用餐之中;若完全放在盘中,则表示已使用完毕。面包要掰成小块食用。喝汤、咀嚼时不能出声,更不能打嚏、擤鼻子、咳嗽、打嗝、剔牙。渣滓不能直接吐在盘中,要用叉接住后放入盘中。餐巾用来拭嘴,切忌用来擦手或餐具。盐、胡椒瓶倘离座远,不可伸手去取,而须请隔座代劳递送。上甜点或咖啡时,主人可开始致词,主宾亦可利用此时答谢。席间,应当称赞女主人预备的菜肴,并尽量吃完盘里的饭菜。

餐后要与主人交谈片刻,之后告辞,但不可久留;告辞时应感谢主人招待。与主人不太熟悉者,事后还应尽早打电话或寄短柬表示谢意。假如客人比较多,应等年长职位高的客人告辞后,方能告辞。宴后三四天内别忘记寄一张感谢卡或谢函给主人,若在主人家过夜通常感谢卡寄给女主人。

5、赠送礼物:

上门作客不一定带礼品,也不可在其他客人不送礼时单独送礼。礼物可以是一瓶酒,给女主人的一束鲜花等。公务送礼的礼品可以是日历、钢笔、精装日记本等文具。一般不在公然场合送礼。会议礼品在会议结束后送,如在告辞宴会上送。美国人喜欢充满友情的礼物,礼物讲究包装,即使是选给亲友的礼品也要附上礼品卡;送礼目的要明确,否则会令人稀里糊涂。蛋糕、点心、巧克力、乡土工艺品、书籍等,均可作为礼品(用单数);探望病人一般应送鲜花;在公务中不可送重礼品,以避贿赂之赚;礼品上不能有送礼单位的标志,否则有广告之赚;男子不可随便送香水、化妆品和白玫瑰给女子(这些是送给恋人的礼品)。受礼时要当场打开礼物,致谢和赞美礼物;受礼后不必马上回赠。应邀赴宴时,情真意切的祝酒词是的礼品。平时的送礼方式是请人吃饭、饮酒或去别墅共度周末。收到礼物、应邀赴宴、受人帮助之后,都要写信致谢。除了约定由谁请客之外,一般一起到餐馆用餐,都是各自结帐。

6、服装穿着:

美国人衣着随意,在公众场合穿各种服装的都有。大多数时候喜欢穿T恤衫、夹克衫、牛仔裤、运动衫、旅游鞋。着装讲究整洁。男式裤子不能露出衬裤,女子裙装不能露出衬裙。裙子要盖过丝袜口,女式短裤不能配高跟鞋,否则会被人误以为应招女郎。涂眉画影,口红浓重,也是应招郎的标志。任何人都不能在公众场合穿背心、睡衣。美国人的服饰追求体现个性、气质、风度,讲究舒适,在西方领先以简洁朴实的服装取代服装。

在正式社交场合注重着装,宴会上都有着装要求。参加重要场会,应注重请柬上相关服装规定。假如不确定服装的要求,可以先问问其他参加者,以免尴尬。请柬上有些字如「casual」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穿牛仔裤,「semi-formal」也并不表示你可以不打领带,问清楚。西装外套通常只扣上扣,亦可全部不扣,但切忌全扣。西装背心最下一个钮扣通常不扣。深色西装应着黑色皮鞋,深色袜子,切忌白袜黑鞋。正式场合或上班,女性以裙装为宜,男性应着领带及深色西服。着晚礼服裙摆应长及脚踝,并着高跟鞋。

7、行路乘车:

行路一般以右为尊,女士同行,男士应走左边,出入应为女士推门。搭车时,车主驾车,前座为尊,余则以后座右侧为尊。自己开车时须先为客人开车门,等坐定后始上车启动。

在公共场合,美国人特殊尊重女性,处处女士优先。在社交场合,男士对女士要谦让、关照;行路时男子走人行道外侧;入座时先让女子坐下;进门时男子应先行并为女子开门;上、下楼梯或乘电梯时要让女子先行;用餐时请女子先点菜;告辞时让女子先起身;生疏女子失落东西,男子也应为其拾起归还;与女士打招呼,男士必须起立。

美国移民生活:美国移民生活的酸甜苦辣


“别浪费时间和布料了!”笔杆子也会被扫地出门

有人这样形容来美国的感受:出国前“豪言壮语”——想干一番震天动地的事业,下了飞机“哑口无语”——见了老外说不出英语,过了半年“自言自语”——“我这是怎么啦?何苦到美国来受洋罪?”而我出国8年有余的经历和感慨,可以用“千言万语”来表达。

初到美国,我就急着想找份工作。由于没有工卡,加上我没有什么特长,雇主们一听就不愿意往下谈。好不轻易找了份老本行的活儿——在一家中国人办的小报社当记者,试用20天,老板只给了我210美元,远远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后来有了工卡,要找份如意的工作也难。到服务行业面试,老板首先问三句话:“有在美国的工作经验吗?”“英语流利吗?”“会说广东话吗?”我一听就知道自己不够格。朋友介绍我到一家仓库去做清点、搬运物品的工作,这是用不着说英语的体力活儿,可3天下来,我腰酸背疼,只好放弃。

我想去当车衣工,因为这个工种没有语言要求,又适合女性。有位老板同意我去试工。之前我从未用过电动缝纫机,心想它的原理应该与脚踏的差不多吧。可当我坐下来操作的时候,才发觉根本不是一回事——机器似乎不听我的指挥,手中的布匹沿着针道飞奔而去。老板让我车一英寸,我却车了十多英寸,老板见了叫我马上下岗。我请求道:“给我半个小时,我一定能学会。”他听了大吼起来:“我这里不培训人,别浪费时间和布料了!”

当我被“扫地出门”后顶着炎炎烈日走在马路上时,心里懊恼极了:我堂堂一个记者,在中国有地位也有名誉,何苦到这个生疏的国家来受罪?!

“你是否介意经常加班?” 首份称心工作这样得来

当天就想订机票回国算了。先生好言相劝:“你应该先学好英文,学学电脑等技能,然后才可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说实话,我也不甘心就这么打道回府,我对美国还一窍不通呢!转念一想,那么多人都能在美国立足,难道我就不行?

接下来的半年,我集中精力学英文和电脑,想将来从事文秘工作。由于担心自己的英文不过关,一直都在中国人的圈子里找工作。有位面试我的老板竟然当面损我:“你的英文差远了,还想当文秘?!”

有一天,我和先生上街,见到一家老美开的职业介绍所,先生劝我进去看看。我连忙摇头,他便鼓舞我说:“试试无妨嘛!”我还是不愿意,结果他一个人进去,帮我填了张表格。一个星期后,中介打电话来说有家珠宝公司想面试我。我外传是老美的公司,直打退堂鼓,后来在中介的鼓舞下才牵强去了。

面试我的是位美国人。他询问了我受教育的情况,让我当场制作了一份生产统计报表。最后他问我:“你是否介意经常加班?”我爽快地回答:“不介意。”我觉得这回应该有戏了,但考虑到自己的英文水平,还是没有十分的把握。于是,我忍不住问他:“我英语说得不流利,你们不介意吧?”老美笑着说:“你才来美国一年,英语能说到这个程度,说明你很聪慧。假如我到中国一年,肯定学不了这么多。”我想就算他们不录用我,也会说这种鼓舞人的话。

由于这家公司正处于销售旺季,我的前任忽然辞职,他们急着要人,便“降格以求”,决定先试用我3个月。我珍惜这难得的工作机会,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周末加班也不计较,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结果我在这家公司一呆就是3年。

“美国梦”是近还是远?实现价值活得快乐就好

如今,我觉得自己完全换了一个人,似乎又活了一辈子,许多原先在国内时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实现了——我在美国获得了硕士学位,和老美一起上班,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打交道,学会了开车,尝试着用美国方式教育我的子女……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实现了“美国梦”。但我觉得作为第一代移民立足不易,我会尽自己的努力去奋斗,但也许永远也不可能找回我在国内时的成就感。真正能够融入美国社会并享受美国好处的将是我儿女这一代。

现在,在家里,我和马上上大学的儿子之间的对话方式是:我主讲中文,他主讲英文。他津津乐道于美国的“脱口秀”,却不完全明白中国相声为何那么好笑,需要我加以解释;而我看“脱口秀”也需要向他请教。

总起来看,美国有许多国内同胞想象不到的优点,也有不少国人意料不到的缺憾和不足。我在外折腾了这么多年,也只感觉基本适应而已,还有许多方面需要继续努力奋斗。现在国内进展很快很好,令这里的人很艳羡。我想,一个人不论在哪个国度或地方,只要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活得快乐,就算呆对地方了。

相关文章更多 >